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实践与思考——以创建山西省数字校园示范校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何芸 石大维 冯婷婷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9期12-15,共4页
在推进中小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应用过程中,暴露出平台及资源不完善、教学应用缺深度、实践成果提炼总结缺乏理论支撑以及影响面不够理想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平台之间存在较深的壁垒、教师数字化素养参差不齐,功能无法满足学校个性... 在推进中小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应用过程中,暴露出平台及资源不完善、教学应用缺深度、实践成果提炼总结缺乏理论支撑以及影响面不够理想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平台之间存在较深的壁垒、教师数字化素养参差不齐,功能无法满足学校个性化需求,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无法与办学特色相结合。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对策是构建多方力量联动新机制、拓展教师数字化素养新内涵、打造以学习者为中心新空间、体现“互联网+”育人模式的新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数字校园 互联互通 教师数字化素养 办学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提高中小学师生网络安全意识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婷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17-20,共4页
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建设数字中国、教育强国的战略要求,是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提高师生网络安全意识可以有效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营造教育数字化生态,实现教育数字化可持续发展。但大规模依托网络... 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建设数字中国、教育强国的战略要求,是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提高师生网络安全意识可以有效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营造教育数字化生态,实现教育数字化可持续发展。但大规模依托网络数字化教育平台组织教学活动极大增加了中小学师生接触网络不良信息的风险、个人网络信息泄露的风险以及师生维护网络安全的技术难度,对中小学师生网络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通过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网络安全教育体系、“家校联合、师生互动”的网络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以及“政府主导、平台赋能”的网络安全技能培养体系,可以形成有效提高中小学师生网络安全意识的良好教育生态,为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中国、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中小学师生 网络安全意识 网络安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中小学校长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 被引量:3
3
作者 郭瑞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28,共3页
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新的信息技术工具及人工智能的出现,要求中小学校长要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检索、获取、分析、评价、加工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等能力。中小学校长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会对学校教育改革产生积极影响,助推教师的... 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新的信息技术工具及人工智能的出现,要求中小学校长要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检索、获取、分析、评价、加工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等能力。中小学校长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会对学校教育改革产生积极影响,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小学校长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途径是:强化信息意识,拟定提升素养规划,建立引领带动机制,制定可行的培训方案,加强实践训练并建立考核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校长 信息技术素养 信息意识 素养规划 培训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