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省工业布局研究及趋势分析
1
作者 张德昂 李小东 《技术经济》 1988年第1期4-11,共8页
生产力诸要素若要形成一定的现实生产力,并使各要素组成相互有机联系的生产力系统,必须依托于一定的空间地域方能实现。这种生产力要素在地域上的分布和关联状态——生产力的空间组合——即是我们所说的生产力布局。在整个国家的空间生... 生产力诸要素若要形成一定的现实生产力,并使各要素组成相互有机联系的生产力系统,必须依托于一定的空间地域方能实现。这种生产力要素在地域上的分布和关联状态——生产力的空间组合——即是我们所说的生产力布局。在整个国家的空间生产力布局中,又由于历史的原因,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而形成多个不同的、各具特色的区域,这些区域内所集结的生产力的空间配置状况,则是影响和制约区域生产力水平发展态势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布局 布局研究 地理联系率 生产力要素 经济发展水平 生产力诸要素 趋势分析 地区经济 工业发展速度 空间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经济与科学决策
2
作者 张德昂 《技术经济》 1986年第5期30-33,共4页
科学决策是现代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唯有科学的决策与高效率相结合、才能推动社会高速度前进。过去,决策者的决策,是建立在个人意志或个人经验基础之上的。前者并无科学可言,而后者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社会生产力低的情况下,一般说来... 科学决策是现代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唯有科学的决策与高效率相结合、才能推动社会高速度前进。过去,决策者的决策,是建立在个人意志或个人经验基础之上的。前者并无科学可言,而后者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社会生产力低的情况下,一般说来是可行的。但是在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面前,个人的学识、经验、能力等就显得微不足道和无能为力了。无论是事关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还是一个企业具体的经营决策,都必须借助于集体的、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即进行科学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经济 现代社会文明 经营决策 个人意志 决策方案 科技发展 不发达 投资规划 决策思想 现代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经济动力结构及其微观基础
3
作者 李乃华 《探索》 1987年第6期41-44,共4页
经济体制改革的直接目标,在于充分释放劳动群众的生产热情和创造潜能,强化企业的动力机制,形成充满生机的运行结构。因此。
关键词 微观基础 企业所有制 动力机制 经济体制改革 劳动者 经济动力结构 体制模式 社会主义经济 内在要求 经济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建设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旭霖 张复明 郝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2年第3期146-148,151,共4页
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生态经济系统分析的基础上 ,运用系统工程原采用主客体理论和人地关系论对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的成因和良性循环建立进行了剖析 ,土地系统是关键、人类意识是核心。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经济循环 土地建设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重视搞活大中型企业
5
作者 程在德 《经济问题》 1985年第8期42-44,共3页
大中型企业,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承担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大中型企业能否搞活,经济效益能否提高,是关系国家经济稳定和发展,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问题。 究竟从何入手搞活大中型企业?我们认为,内部搞活是... 大中型企业,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承担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大中型企业能否搞活,经济效益能否提高,是关系国家经济稳定和发展,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问题。 究竟从何入手搞活大中型企业?我们认为,内部搞活是关键,外部因素是条件。企业内部改革抓好了,外部条件才能发挥作用。从企业内部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生产 搞活大中型企业 技术改造 技术进步 发挥作用 企业内部改革 主导力量 经济效益 承担者 外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议大中企业划小核算单位
6
作者 王公一 《经济问题》 1986年第3期52-53,共2页
大中型企业是国家指令性计划和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承担者,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不仅需要从外部方面采取措施,而且还需注重从企业内部下功夫,建立新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实践中已经提出了划小核算单位的措施,... 大中型企业是国家指令性计划和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承担者,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不仅需要从外部方面采取措施,而且还需注重从企业内部下功夫,建立新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实践中已经提出了划小核算单位的措施,至今尚未引起有关部门和多数大中型企业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划小核算单位 中型企业 国家财政收入 指令性计划 管理制度 国民经济 骨干力量 采取措施 承担者 企业内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体制改革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7
作者 杨光裕 《理论探索》 1988年第3期47-51,共5页
党的十三大之后,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上了各级党委以及各种政治生活领域的重要议事日程。这是一件举世嘱目的大事,在这一场深刻的变革中,我们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深刻地理解十三大报告的精神,认识在我国进行这场改革的内... 党的十三大之后,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上了各级党委以及各种政治生活领域的重要议事日程。这是一件举世嘱目的大事,在这一场深刻的变革中,我们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深刻地理解十三大报告的精神,认识在我国进行这场改革的内在根据,把握改革的长远目标和各个阶段的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这场革命性的变革。一、在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消除障碍机制,推进民主政治的需要按照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生活领域 十三大报告 权力过分集中 内在根据 理论与实践 政治改革 政治局面 领导制度 政治口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