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山西省忻州市养猪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 1
-
-
作者
冀永华
-
机构
山西省忻州市牧草饲料工作站
-
出处
《中国猪业》
2018年第11期20-21,共2页
-
文摘
近年来,山西省忻州市畜牧部门积极推动全市养猪业更好更快发展,实现增收富民。但是,2018年以来,全国生猪市场低迷,给生猪养殖带来巨大影响。本文就山西省忻州市当前养猪业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
关键词
猪业
态势
对策
研究
-
分类号
S8-9
[农业科学—畜牧兽医]
F307.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忻州市牧草资源现状及羊产业发展对策
- 2
-
-
作者
武锋平
-
机构
山西省忻州市牧草饲料工作站
-
出处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第8期18-19,共2页
-
文摘
《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羊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在2013年全市羊饲养量550万只的基础上,2015年达到1000万只,2020年达到2000万只。为适应忻州市羊产业发展的饲草饲料供应,现就本市牧草资源现状及羊产业发展谈谈个人见解。1牧草资源现状及载畜量2013年底忻州市牛驴骡等大家畜饲养量约为60万头,羊饲养量约为550万只,其中当年出栏肉羊130万只,合计785万个羊单位。
-
关键词
牧草资源
草地总面积
人工草地
羊单位
产业发展对策
个人见解
饲草供应
天然草地
牧草品种
一年生牧草
-
分类号
F323.2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32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忻州市饲料标签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
- 3
-
-
作者
李未娟
-
机构
山西省忻州市牧草饲料工作站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2期339-339,342,共2页
-
文摘
以忻州市为例,分析当前饲料标签标识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提出饲料标签的监督管理对策,以为该市饲料标签的科学使用提供参考。
-
关键词
饲料标签
使用
问题
对策
山西忻州
-
分类号
S816.1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
-
题名山西省草原鼠害防治对策与建议
被引量:2
- 4
-
-
作者
武锋平
-
机构
山西省忻州市牧草饲料工作站
-
出处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第11期11-13,共3页
-
文摘
"十二五"期间山西省发生草原鼠害严重危害面积约1318万亩,防治772.4万亩,平均防治效果达到93%以上,生物防治面积占总防治面积的87.03%。有效地保护了草原植被,增加了生物量,提高了草地蓄水能力,减少了泥沙冲刷和地表径流。认为贯彻"综合治理、持续控制、无害化管理"的治理方针,树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的理念是取得成效的保证,但是,在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目前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
关键词
草原
鼠害
草原退化
生物防治
防控措施
对策建议
“十二五”
山西省
-
分类号
S812.6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
-
题名山西省草原虫害防治对策与建议
- 5
-
-
作者
武锋平
-
机构
山西省忻州市牧草饲料工作站
-
出处
《中国畜牧业》
2016年第9期50-51,共2页
-
文摘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东部,黄河中游,属典型的农牧交错地带。全省各类天然草原面积102420万公顷,其中4500公顷以上连片草原面积83490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9%,主要分布在东、西两山和中部盆地边缘;人工草地历年保留面积7725万公顷。针对全省特殊的农牧交错地域,虫害在草地、农田交叉危害的特点,深入贯彻“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的理念,遵循“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加强监测、综合治理、讲求实效”的方针,精心组织,用密部署,充分发动群众,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药品,草原虫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
关键词
草原资源
虫害防治
人工草地
黄河中游
农牧交错地带
盆地边缘
两山
草地螟
天然草原
高原东部
-
分类号
S4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忻州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
- 6
-
-
作者
武锋平
-
机构
山西省忻州市牧草饲料工作站
-
出处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4年第6期56-57,共2页
-
文摘
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宝贵的可再生生物资源,具有许多重要的利用价值,综合利用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资源
利用现状
忻州市
可再生生物资源
农村经济发展
利用价值
综合利用
-
分类号
X3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忻州市山地草原类草地多年监测及管理对策
- 7
-
-
作者
武锋平
赵宇琼
郭刚
-
机构
山西省忻州市牧草饲料工作站
山西省生态畜牧产业管理站
-
出处
《中国畜禽种业》
2013年第6期22-24,共3页
-
文摘
忻州市山地草原类草地是忻州市西北部黄土高原丘陵干旱地区的一类草地,植被以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类组成,植物以旱生禾草、蒿类草、百里香、草木犀、黄花苜蓿等为主。该地区年降雨量在350~500mm,年平均气温3.5~7.5℃,大于10℃的年积温2300~3000℃,海拔在1200~2000m之间,是忻州市西北部家畜的主要放牧地。1忻州市山地草原类草地现状1.
-
关键词
草地面积
山地草原
忻州市
管理
监测
黄土高原丘陵
年平均气温
干旱地区
-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
-
题名忻州市草畜平衡发展前景展望
- 8
-
-
作者
冀永华
-
机构
山西省忻州市牧草饲料工作站
-
出处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第1期34-34,共1页
-
文摘
近年来,忻州市坚持"草畜结合、强牧富民"的指导思想,依托规模养殖园区、规模养殖场(区)、家庭牧场和规模养殖户建设,构建畜牧产业集群,大力推进以羊、牛、驴为重点的草食畜牧业,促进草牧一体化发展。本文充分结合我市独特的地域优势、自然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就草畜平衡发展前景展开详细论述。
-
关键词
草畜
平衡
前景
展望
忻州市
-
分类号
F32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植酸酶在畜禽饲料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 9
-
-
作者
任素兰
-
机构
山西省忻州市牧草饲料工作站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1年第10期51-52,共2页
-
文摘
植酸酶在畜禽饲料生产中使用可解除植酸的抗营养作用,提高饲料中多种矿物元素和蛋白质、氨基酸的可利用性,又能提高植酸磷的利用率,降低粪便排泄磷造成的环境污染。随着发酵工业和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高产、高活性的植酸酶菌株的发现,
-
关键词
畜禽饲料生产
植酸酶
应用
抗营养作用
矿物元素
可利用性
环境污染
环保意识
-
分类号
S816.7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
-
题名种子丸衣技术在牧草生产中的应用
- 10
-
-
作者
裴小萍
-
机构
山西省忻州市牧草饲料工作站
-
出处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2年第9期22-22,24,共2页
-
文摘
介绍了种子丸衣技术在国内、国外的发展应用情况,分析了牧草种子使用丸衣技术的优势。
-
关键词
种子丸衣
黏着剂
牧草种子
-
分类号
S35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
-
题名推广粮改饲草食畜牧业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7
- 11
-
-
作者
冀永华
-
机构
山西省忻州市牧草饲料工作站
-
出处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6年第2期3-4,共2页
-
文摘
2015年2月1日出台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同年9月1日,农业部在太原召开粮改饲发展草食畜牧业试点工作部署会,农业部总畜牧师王智才出席会议并讲话。王智才强调,大力推进粮改饲,能够有效满足草食家畜养殖的饲草料需求,有效缓解玉米收储压力,提高土地产出效益,降低养殖成本,减少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
-
关键词
草食畜牧业
种养结合模式
养殖成本
工作部署
草食家畜
产出效益
环境污染
秸秆焚烧
-
分类号
S966.12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草原保护与草地“三化”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7
- 12
-
-
作者
冀永华
-
机构
山西省忻州市牧草饲料工作站
-
出处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第11期53-54,共2页
-
文摘
草原可持续发展是保证畜牧业生产的基础,是生态系统稳定的保障。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导致草地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其中,草原"三化"的变化给畜牧生产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因此,本文从草原保护的意义、草地三化治理等方面展开论述。
-
关键词
草原保护
三化
治理技术
-
分类号
S812.6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
-
题名五台山亚高山草甸类草地历年监测分析及管理对策
被引量:3
- 13
-
-
作者
武锋平
刘晓妮
郭刚
-
机构
山西省忻州市牧草饲料工作站
山西省生态畜牧产业管理站
-
出处
《中国畜牧业》
2012年第12期67-68,共2页
-
文摘
五台山亚高山草甸类草地主要分布在五台山海拔2000~2800米的亚高山地带、林缘、林间空地,年降雨量850—1200毫米,年平均气温(2—4)℃,大于10℃的年积温(1500~2900)℃,是山西省面积最大的优良天然草地之一。
-
关键词
亚高山草甸
天然草地
五台山
监测分析
管理
年平均气温
高山地带
年降雨量
-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
-
题名五台县草原无鼠害示范区技术推广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武锋平
李鹏
-
机构
山西省忻州市牧草饲料工作站
山西省生态畜牧产业管理站
-
出处
《中国畜牧业》
2013年第23期58-58,共1页
-
文摘
2004年经农业部批准建设山西省五台县草原无鼠害示范区。从2006年开始通过连续几年的建设,草地鼠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增加了草地生物量,提高了草地蓄水能力,减少了泥土冲刷和地表径流量,从而使土壤有机质增加,有效地遏制了草地退化趋势,基本达到了草地生态动态平衡。
-
关键词
无鼠害示范区
五台县
技术推广
草原
草地鼠害
草地生物量
地表径流量
土壤有机质
-
分类号
S812.6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
-
题名苜蓿霜霉病综合防治研究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陈文生
周春雷
-
机构
山西省忻州市牧草饲料工作站
山西省忻州市畜禽繁育工作站
-
出处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第11期37-38,共2页
-
文摘
苜蓿霜霉病已成为我国苜蓿生产的主要限制性病害之一。本文介绍了苜蓿霜霉病的病源菌、发生规律、症状、分布与危害,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
关键词
苜蓿
霜霉病
防治措施
-
分类号
S435.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紫花苜蓿的越冬管理
- 16
-
-
作者
徐利芳
-
机构
山西省忻州市牧草饲料工作站
-
出处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0年第23期30-30,共1页
-
文摘
苜蓿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丰富、抗旱、耐盐碱以及固氮保持水土等诸多优点,是种植牧草的首选优良草种。随着封山禁牧及舍饲畜牧业的发展,苜蓿的种植面积也呈逐年增长趋势。但越冬是影响我国北方地区苜蓿种植和草地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之一,因而需多措施并举解决好苜蓿的越冬管理问题。
-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越冬管理
种植面积
舍饲畜牧业
可持续发展
营养丰富
保持水土
优良草种
-
分类号
S541.9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种养业循环一体化研究进展
- 17
-
-
作者
冀永华
-
机构
山西省忻州市牧草饲料工作站
-
出处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7年第8期6-7,共2页
-
文摘
种养一体化,主要是指在一定土地管理区域内,通过将种、养进行科学、有效、有机地结合,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清洁化与农产品的绿色、有机化,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使种植业与养殖业之间顺畅流转起来,最终使农业生态环境保持相对平衡的一种循环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
关键词
循环利用
一体化
种养业
生产经营模式
循环农业
生态环境保持
生产过程
相对平衡
-
分类号
S8
[农业科学—畜牧兽医]
-
-
题名提高羊肉品质的主要措施
- 18
-
-
作者
冀永华
-
机构
山西省忻州市牧草饲料工作站
-
出处
《中国畜禽种业》
2013年第6期46-47,共2页
-
文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转变,羊肉因其肉味鲜美,纤维细嫩,所含主要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种类和数量,能完全满足人体的需要,特别是羔羊肉具有瘦肉多、肌肉脂肪少、膻味轻、味美多汁、容易消化等特点,颇受消费者欢迎。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在远古时代发明的一个字——"羹",意思是用肉和菜等做成的汤,从字形上来看,还可以这样来解释:即用羔羊肉做成的汤是最鲜美的。
-
关键词
羊肉品质
消费结构
微量元素
肌肉脂肪
中华民族
远古时代
羔羊肉
生活水
-
分类号
S826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羊产业健康发展走势探讨
- 19
-
-
作者
冀永华
-
机构
山西省忻州市牧草饲料工作站
-
出处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第2期55-55,共1页
-
文摘
2018年以来,忻州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两级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产业扶贫攻坚为统揽,加大区域整合、产业融合和利益黏合力度,继续坚持"强羊、壮牛、兴猪、稳鸡"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雁门关畜牧生态区发展优势,建设种养结合、草畜一体的高效、绿色畜牧业,推动全市畜牧业更好更快发展,实现增收富民,努力使我市成为雁门关区"草茂林丰、特色高效、牧业发达、资源循环"的农牧交错带示范区,成为具有优质肉、奶、蛋综合生产能力的畜牧业生产大市。
-
关键词
羊
产业
发展
对策
-
分类号
F32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