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手术期心理支持疗法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3
1
作者 赵东江 王者咸 +1 位作者 周林平 张立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14-216,共3页
笔者将一系列心理学方法试用于32例围手术期病人(简称围手术期心理支持疗法)以观察其术后镇痛效应。结果显示该法具有较强的心理镇痛效应,与硬膜外注射吗啡合用可获得满意的术后镇痛,提出其机理可能为通过影响病人的认知过程激活... 笔者将一系列心理学方法试用于32例围手术期病人(简称围手术期心理支持疗法)以观察其术后镇痛效应。结果显示该法具有较强的心理镇痛效应,与硬膜外注射吗啡合用可获得满意的术后镇痛,提出其机理可能为通过影响病人的认知过程激活内源性痛调制系统,抑制伤害性刺激在中枢的传递和整合,最终发挥心理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手术后 精神疗法 心理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心理支持疗法对不同焦虑水平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周林平 李胜婷 赵东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20-222,共3页
手术应激反应与围手术期病人的紧张与焦虑有关。本文分析了围手术期心理支持疗法对不同焦虑水平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发现该法能通过调整病人的焦虑程度提高心理内稳态,改善心境,维持正常应激能力,消除过度应激反应,进而减少围手术... 手术应激反应与围手术期病人的紧张与焦虑有关。本文分析了围手术期心理支持疗法对不同焦虑水平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发现该法能通过调整病人的焦虑程度提高心理内稳态,改善心境,维持正常应激能力,消除过度应激反应,进而减少围手术期心身并发症,提高麻醉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心理疗法 应激反应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膈肌起搏的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悦德 薛善玉 +1 位作者 宋勉 田翠萍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0年第3期104-105,共2页
体外膈肌起搏器简称(EDP),是一种用于改善通气量的新技术。据文献报道,对改善慢阻肺患者的通气量和增加膈肌活动幅度,改善血气有显著作用。我科1988年12月至1989年3月,采用 EDP 治疗肺气肿、肺心病、胸膜炎共40例,效果较好。
关键词 体外膈肌起搏 护理 肺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治疗恶性肿瘤15例分析
4
作者 花三海 丁晓峰 娄月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124-124,共1页
电化学治疗恶性肿瘤是近4年来国内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方法。我院自1991年1月至1992年10月,共治疗恶性肿瘤15例。包括11个病种,20人次,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
关键词 电化学治疗 治疗仪 平滑肌肉瘤 远处淋巴结转移 电解作用 阴极区 肿癌 睾丸癌 龈癌 细胞内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右房粘液瘤四例报告
5
作者 陈宝田 郭金堂 顾承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5年第3期175-175,共1页
单纯右房粘液瘤四例报告北京市安贞医院心外科陈宝田,郭金堂,顾承雄北京市安贞医院心外科1984年至1992年共收治心脏粘液瘤45例,其中右房粘液瘤4例,双房粘液瘤3例,均在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1... 单纯右房粘液瘤四例报告北京市安贞医院心外科陈宝田,郭金堂,顾承雄北京市安贞医院心外科1984年至1992年共收治心脏粘液瘤45例,其中右房粘液瘤4例,双房粘液瘤3例,均在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例,女3例,年龄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肿瘤 粘液瘤 外科手术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膈肌起搏治疗肺心病 胸膜炎的体会
6
作者 薛善玉 《山西护理杂志》 1993年第2期24-24,共1页
体外膈肌起博器(EDP)是一种无创性的改善通气量的新技术,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患者通过增加膈肌活动幅度,以增加通气量,提高血氧浓度,改善心肺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我院应用EDP治疗肺心病,胸膜炎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 体外膈肌起博器(EDP)是一种无创性的改善通气量的新技术,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患者通过增加膈肌活动幅度,以增加通气量,提高血氧浓度,改善心肺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我院应用EDP治疗肺心病,胸膜炎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 病例选择 40例住院病人.男,33例,女,7例,平均年龄58.6岁(27—75)岁).肺心病35例,结核性胸膜炎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胸膜炎 体外式 起搏器 膈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心病患者血浆量测定及分析
7
作者 杜秀玉 薛善玉 刘爱莲 《山西护理杂志》 1993年第3期31-32,共2页
临床上在给肺心病患者抽血做生化检查时,常因血浆量不足而需重复采血,给病人增加了痛苦且延误了诊治.为此,我们对106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了血浆量的测定,结果证实了肺心病人血浆量明显低于正常人。提示对此类患者抽取血液标本时... 临床上在给肺心病患者抽血做生化检查时,常因血浆量不足而需重复采血,给病人增加了痛苦且延误了诊治.为此,我们对106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了血浆量的测定,结果证实了肺心病人血浆量明显低于正常人。提示对此类患者抽取血液标本时,采血量应多于普通病人。通过血浆量的测定可间接指导肝素等抗凝剂对肺心病人的临床应用。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情况 肺心病106例均按我国1980年肺心病会议规定的诊断标准确诊。其中男75例,女31例。年龄22~77岁,平均59岁。重型5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血浆量 生化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