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志琪 韩彦青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4期1117-1120,共4页
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VaMCI)代表了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早期症状阶段,此期可干预因素较多,若能积极治疗可延缓疾病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可以降低其向血管性痴呆(VaD)的转化风险。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可以无创地对VaMCI患者的脑结构和功能进... 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VaMCI)代表了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早期症状阶段,此期可干预因素较多,若能积极治疗可延缓疾病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可以降低其向血管性痴呆(VaD)的转化风险。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可以无创地对VaMCI患者的脑结构和功能进行评价,用于探索脑结构、功能与认知功能改变之间的相关关系,有利于为早期诊断VaMCI提供思路以及进一步理解其发生的神经病理学机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对VaMCI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 多模态 磁共振成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解释性机器学习模型的轻型缺血性卒中复发预测研究
2
作者 莫秋红 丁晓波 +2 位作者 李靓 张岩波 李伟荣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24-930,共7页
目的利用可解释的机器学习模型,探讨轻型缺血性卒中(minor ischemic stroke,MIS)2年内复发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7—12月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神经内科MIS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结果、影像学等资料,单因素分析进行复发危险因... 目的利用可解释的机器学习模型,探讨轻型缺血性卒中(minor ischemic stroke,MIS)2年内复发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7—12月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神经内科MIS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结果、影像学等资料,单因素分析进行复发危险因素变量筛选,合成少数过采样技术-标称连续处理数据不平衡,数据集按8∶2的比例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网格搜索10折交叉验证构建轻量梯度提升机(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LightGBM)、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并与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模型进行比较,基于ROC的AUC、校准曲线分别评价模型的区分度与校准度,性能最好的模型通过Shapley加性解释(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HAP)模型对预测结果进行解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20例MIS患者,2年内复发93例(17.9%),测试集中LightGBM、SVM、LR预测患者2年内复发的AUC分别为0.935(95%CI 0.896~0.973)、0.833(95%CI 0.770~0.896)、0.764(95%CI 0.691~0.835),准确度分别为0.890、0.773、0.693,布里尔分数分别为0.105、0.167、0.200。结果显示LightGBM模型性能最优,基于SHAP的LightGBM可解释模型重要性前5的是舒张压、年龄、糖尿病、LDL-C、吸烟。结论本研究建立的LightGBM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可为MIS患者2年内复发的预测提供借鉴。通过SHAP可解释性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理解预测模型结果背后的原因,对MIS患者做出更个性化与合理化的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缺血性卒中 复发 轻量梯度提升机 Shapley加性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隔离带法联合杠杆撬离法微波消融高风险甲状腺结节 被引量:22
3
作者 韩彬 刘玉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6-529,共4页
目的观察液体隔离带法联合杠杆撬离法对于微波消融高风险甲状腺结节中避免喉返神经(RLN)损伤的价值。方法对172例患者共201个高风险甲状腺结节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40例采用液体隔离带法、52例采用杠杆撬离法、80例采用液体隔离带... 目的观察液体隔离带法联合杠杆撬离法对于微波消融高风险甲状腺结节中避免喉返神经(RLN)损伤的价值。方法对172例患者共201个高风险甲状腺结节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40例采用液体隔离带法、52例采用杠杆撬离法、80例采用液体隔离带法联合杠杆撬离法,以预防热损伤RLN,比较3种方法RLN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201个高风险甲状腺结节均完全消融。4例发生RLN损伤,发生率为2.33%(4/172),其中3例(3/40,7.50%)采用液体隔离带法,1例(1/52,1.92%)采用杠杆撬离法。采用液体隔离带法联合杠杆撬离法患者均未发生RLN损伤。3种方法的RLN损伤率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7)。结论液体隔离带法联合杠杆撬离法微波消融高风险甲状腺结节可有效避免RLN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微波消融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及丹参川芎嗪干预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凤琴 牛小媛 牛文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21-1324,共4页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4(AQP4)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表达及丹参川芎嗪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健康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药物干预组(低剂量组),高剂量药物干预组(高剂量组),每组25只。各组大鼠又按术后时间(6、24 h和3...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4(AQP4)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表达及丹参川芎嗪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健康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药物干预组(低剂量组),高剂量药物干预组(高剂量组),每组25只。各组大鼠又按术后时间(6、24 h和3、5、7 d)分为5个亚组,每亚组5只。分别对大鼠进行Longa评分,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AQP4的表达。结果术后大鼠行为异常,3 d最明显,7 d恢复至术前水平。在同时间点,与假手术组比较,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AQP4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高剂量组脑含水量、AQP4表达明显降低(P<0 01),高剂量组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1)。而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QP4表达水平与脑含水量呈正相关(,=0.871,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AQP4的表达变化与脑水肿的动态变化存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丹参川芎嗪可以改善大鼠神经缺损症状,减轻脑水肿,降低AQP4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脑水肿 水通道蛋白质4 再灌注 川芎嗪 丹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医疗质量持续改进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张萱 成涛 +4 位作者 张为艳 王春娟 李子孝 王伊龙 陈小飞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9期747-751,共5页
目的评价缺血性卒中医疗质量持续改进项目(continued quality improvement,CQI)前后缺血性卒中医疗质量的变化。方法收集山西省心血管医院神经内科进行缺血性卒中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前(2013年10月-2014年3月)住院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261... 目的评价缺血性卒中医疗质量持续改进项目(continued quality improvement,CQI)前后缺血性卒中医疗质量的变化。方法收集山西省心血管医院神经内科进行缺血性卒中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前(2013年10月-2014年3月)住院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261例作为基线组,实施质量改进方案后(2014年4月-2014年11月)收治的缺血性卒中患者218例作为干预组,比较两组12项医疗质量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ex,KPI)以及综合医疗质量指标的变化。结果实施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后干预组综合医疗质量指标为92.53%,高于基线组(81.52%)(P<0.001)。干预组各项KPI指标较基线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吞咽困难筛查(99.54%vs96.55%,P=0.03)、康复干预(88.07%vs 68.22%,P<0.001)、他汀药物使用(98.62%vs 77.01%,P<0.001)、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66.67%vs 20.00%,P=0.02)执行率有明显的升高。结论实施标准缺血性卒中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有助于改善卒中医疗服务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医疗质量 持续改进 关键绩效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中高血压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青阳 任毅 +1 位作者 王建红 杨静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9-133,共5页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IP)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急性发作时常伴随有血压水平的升高。AIP可能通过肾上腺素能的紧张作用、血红素缺乏、炎症作用、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卟啉前体ALA的毒性作用、血糖水平升高等多方面机制引起高血压的发生。目...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IP)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急性发作时常伴随有血压水平的升高。AIP可能通过肾上腺素能的紧张作用、血红素缺乏、炎症作用、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卟啉前体ALA的毒性作用、血糖水平升高等多方面机制引起高血压的发生。目前对于AIP合并高血压的防治策略主要包括控制卟啉病的发作、降压药物的应用、生活方式干预及对隐匿型患者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 卟啉病 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尿氨酸3单加氧酶抑制剂对慢性脑低灌注大鼠的认知功能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荣杰 韩彦青 +2 位作者 王敏 王志荣 吴慧慧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8-301,共4页
目的观察犬尿氨酸3单加氧酶(KMO)抑制剂对慢性脑低灌注大鼠模型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代谢产物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手术组、抑制剂组,每组15只。手术组和抑制剂组行血管性认知障碍模型制备。... 目的观察犬尿氨酸3单加氧酶(KMO)抑制剂对慢性脑低灌注大鼠模型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代谢产物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手术组、抑制剂组,每组15只。手术组和抑制剂组行血管性认知障碍模型制备。假手术组和手术组生理盐水灌胃,抑制剂组KMO抑制剂灌胃。Western Blot检测血细胞及海马区脑组织KMO活性。结果与手术组比较,抑制剂组第1、2、4、5天逃避潜伏期时间明显缩短,平台象限游泳距离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手术组大鼠血细胞和海马区KMO活性明显升高(0.297±0.012 vs 0.147±0.017,0.880±0.029 vs 0.690±0.035,P<0.05);抑制剂组大鼠血细胞KMO活性明显低于手术组(0.177±0.023 vs 0.297±0.012,P<0.05)。与手术组比较,抑制剂组大鼠血清和海马区犬尿喹啉酸水平明显升高,大鼠血清KMO、3-羟基犬尿氨酸及血清和海马区喹啉酸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MO抑制剂可改善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的认知功能,机制可能是升高犬尿喹啉酸,降低喹啉酸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尿氨酸3-单加氧酶 认知障碍 犬尿烯酸 海马 结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的治疗及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茹 任毅 +1 位作者 王建红 杨静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728-2731,共4页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IP)是一种HMBS基因突变而导致酶缺陷的罕见病,急性发作时常危及生命。介绍了AIP的高碳水化合物疗法和静脉输注血红素等传统治疗,以及一些针对病因的新兴疗法,包括酶替代治疗和DNA基因增补、mRNA基因增补、RNAi基因沉...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IP)是一种HMBS基因突变而导致酶缺陷的罕见病,急性发作时常危及生命。介绍了AIP的高碳水化合物疗法和静脉输注血红素等传统治疗,以及一些针对病因的新兴疗法,包括酶替代治疗和DNA基因增补、mRNA基因增补、RNAi基因沉默等多个策略的基因治疗。其中基于RNAi基因沉默的药物吉佛西兰(Givosiran)已取得了突破进展,已经应用于临床。未来针对病因的基因治疗可能会成为罕见病治疗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病 急性间歇性 治疗学 吉佛西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