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8—2017年山西省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朱玲 张华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分析山西省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原因,为控制儿童意外死亡提供防治对策。方法收集2008—2017年山西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资料,分析儿童意外死亡原因。结果2008—2017年山西省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占儿童总死亡的10.07%,死因构成比... 目的分析山西省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原因,为控制儿童意外死亡提供防治对策。方法收集2008—2017年山西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资料,分析儿童意外死亡原因。结果2008—2017年山西省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占儿童总死亡的10.07%,死因构成比总体呈上升趋势(P<0.05);儿童意外死亡率从2008年的95.37/10万下降至2017年的58.10/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P<0.05),以婴儿意外死亡率下降趋势更为明显。意外死因构成显示,婴儿主要为意外窒息,死因构成比为76.25%;1~4岁主要为交通意外,死因构成比为36.59%。意外死亡地区分布显示,10年来农村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均高于城市。结论意外伤害仍是威胁山西省5岁以下儿童生命的重要因素。1~4岁儿童、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应是山西省今后关注的重点人群,并应针对不同年龄组儿童主要死因开展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外伤害 死亡 5岁以下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不良饮食行为临床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朱玲 任丽丽 杨建平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23-826,共4页
目的评价IMFeD工具对儿童不良饮食行为问题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儿童保健门诊中具有不良饮食行为的1~5岁儿童37例作为干预组,应用IMFeD工具进行阶段性指导,每月在儿童保健门诊进行1次指导,共3次;选择进行常规保健的儿童41例为对照组。比... 目的评价IMFeD工具对儿童不良饮食行为问题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儿童保健门诊中具有不良饮食行为的1~5岁儿童37例作为干预组,应用IMFeD工具进行阶段性指导,每月在儿童保健门诊进行1次指导,共3次;选择进行常规保健的儿童41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儿童不良饮食行为、抚养人不良喂养行为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IMFeD干预组儿童4项不良饮食行为发生比例(50.00%~76.47%)高于对照组(12.20%~3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IMFeD干预组与对照组4项不良饮食行为发生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FeD干预组儿童4项不良饮食行为发生比例均有所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IMFeD干预组抚养人4项不良喂养行为发生比例(32.35%~64.71%)高于对照组(2.44%~1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IMFeD干预组与对照组不良喂养行为发生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FeD干预组5项不良喂养行为发生比例均有所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MFeD干预方法对儿童不良饮食行为的干预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饮食行为 IMFeD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