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差地震定位法在邯郸-邢台地区地震精确定位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小涛 吕坚 +2 位作者 马广庆 韩丽萍 靳玉科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41,共5页
采用双差地震定位方法,利用2001—2006年间邯郸数字台网记录到的413次ML≥1.0地震的P波和S波震相到时资料,对邯郸-邢台地区(35.0°-38.0°N,113.0°-116.0°E)的地震进行了重新精确定位。经重新定位后得到其... 采用双差地震定位方法,利用2001—2006年间邯郸数字台网记录到的413次ML≥1.0地震的P波和S波震相到时资料,对邯郸-邢台地区(35.0°-38.0°N,113.0°-116.0°E)的地震进行了重新精确定位。经重新定位后得到其中295次地震的基本参数。重新定位结果显示了比较精细的震中分布图像和有所收敛的震源深度剖面图像,震源深度的优势分布为12—18km,平均深度为14.9km,部分震中位置与震源深度变化较大的地震向断裂带靠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地震定位 震中 震源深度 邯郸-邢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点气温缺测的插补方法研究及其初步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闫丽莉 温少妍 +2 位作者 高文晶 刘传军 杨甜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46-455,共10页
长期连续完整的历史气温资料是震前气温异常判别研究的重要数据基础。本文考虑了参考站与缺测站之间的距离,建立改进的线性回归模型。利用该模型插补缺测和错误的气温整点值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长期连续观测数据缺测的情况。通过对... 长期连续完整的历史气温资料是震前气温异常判别研究的重要数据基础。本文考虑了参考站与缺测站之间的距离,建立改进的线性回归模型。利用该模型插补缺测和错误的气温整点值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长期连续观测数据缺测的情况。通过对收集的唐山观测站气温整点值数据进行插补,并应用插补完整的数据分析研究了2012年5月28日唐山4.8级地震前兆异常。结果表明:(1)插补值与其前后观测值衔接吻合,插补后完整连续数据符合夏高冬低的年变规律;(2)插补误差在±0.5℃范围内的比例为60.2%,在±0.8℃范围内的比例为80.3%,其误差绝对值大于1.0℃的比例为9.6%,平均绝对误差为0.84℃,插补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大部分在0.9以上;(3)从3月27日起出现增温异常,特别是震前2天增温幅度约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点气温 插补 线性回归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城断裂西庄村-西南村一带断裂展布及晚第四纪剖面 被引量:2
3
作者 扈桂让 李自红 +1 位作者 闫小兵 贾海玉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41,共6页
为研究山西韩城断裂中段西庄村-西南村一带的晚第四纪活动性,采用遥感解译、地质地貌调查等手段,对该断裂在该地区的典型断层剖面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段断裂的展布及晚第四纪以来的地层地貌标志、活动幅度及滑动速率。研究结果表明:韩... 为研究山西韩城断裂中段西庄村-西南村一带的晚第四纪活动性,采用遥感解译、地质地貌调查等手段,对该断裂在该地区的典型断层剖面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段断裂的展布及晚第四纪以来的地层地貌标志、活动幅度及滑动速率。研究结果表明:韩城断裂在该段普遍错断马兰黄土下部古土壤S1,最新错断马兰黄土中上部古土壤L1s并直通地表,晚更新世晚期以来仍有活动。估算晚更新世早期以来滑动速率约为0.088mm/a,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滑动速率大于0.035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城断裂 晚第四纪 空间展布 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