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山西省沁水煤田云泉矿区煤中硫赋存规律及地质成因研究
1
作者
郭强
张鹏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18,共6页
以煤质煤岩数据和以往钻孔资料为基础,查明了云泉矿区9号煤层中高硫煤主要分布在矿区的南部,15号煤层高硫煤主要分布在矿区的东南部与北部。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云泉矿区灰成分指数K与黄铁矿硫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促进了黄铁矿硫的形成;...
以煤质煤岩数据和以往钻孔资料为基础,查明了云泉矿区9号煤层中高硫煤主要分布在矿区的南部,15号煤层高硫煤主要分布在矿区的东南部与北部。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云泉矿区灰成分指数K与黄铁矿硫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促进了黄铁矿硫的形成;而煤灰成分中Fe_(2)O_(3)的含量与全硫和硫化铁硫含量呈正相关关系。通过煤相分析发现,云泉矿区在形成的过程中经历了较为频繁的海进海退,煤中硫的含量和形态受到海水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煤田
云泉矿区
高硫煤
煤中硫
赋存规律
地质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固两相介质协同抑制瓦斯爆炸实验及分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谯永刚
华杰
+2 位作者
袁丹萍
张泽宇
左文哲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7-178,共12页
针对传统单相抑爆介质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气固两相介质通过不同抑爆原理的协同作用,实现高效快速抑制瓦斯爆炸。研究使用NaHCO3粉体与CO_(2)气体协同抑制瓦斯爆炸的方法,选用标准20 L球形爆炸测试装置,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对甲烷爆炸微...
针对传统单相抑爆介质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气固两相介质通过不同抑爆原理的协同作用,实现高效快速抑制瓦斯爆炸。研究使用NaHCO3粉体与CO_(2)气体协同抑制瓦斯爆炸的方法,选用标准20 L球形爆炸测试装置,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对甲烷爆炸微观反应机理中各反应物、过渡态、产物进行构型优化,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计算。结果表明:体积分数为16%的CO_(2)和质量浓度为0.35 g/L的NaHCO3单相介质对瓦斯爆炸具有优良的抑制效果,但0.1 g/L粉体存在时会使最大升压速率提升17.9%;气固两相介质抑爆相较单相CO_(2)、单相NaHCO3粉体使最大爆炸压力降低,采用体积分数为8%的CO_(2)协同0.125 g/L粉体时,瓦斯爆炸最大爆炸压力降低72.42%,最大升压速率降至2.345 MPa/s,抑制效果达到最优;但当体积分数为4%的CO_(2)协同0.05 g/L粉体时会使最大爆炸升压速率上升93.68%,反应呈现出一定的加剧现象;量子化学计算表明,在气固两相介质协同抑制瓦斯爆炸的过程中,NaHCO3粉体裂解会吸收反应体系中的热量,其分解产物会与混合体系中的OH·、H·优先反应,阻碍O·的产生,将链式过程抑制在CH2O阶段,进而抑制链式反应的传递过程;NaHCO3粉体分解产生的CO_(2)与混合体系中的CO_(2)稀释了混合体系中甲烷的体积分数,减少甲烷与氧气分子之间碰撞发生的概率,对反应进程起到有效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瓦斯爆炸
气固两相介质协同
反应机理
混合体系
吸热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西省晋城矿区太原组煤中锂的富集机理
3
作者
李健
张绍韡
+3 位作者
王红冬
解锡超
鲁馨
肖珍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37-138,共2页
煤炭是种特殊的沉积有机岩石,其形成过程复杂,在其形成过程中的特殊地质和地球化学条件下,可以富集战略性金属,并且在丰度上可以和传统的金属矿床相当,在规模上可以形成大型或超大型金属矿床(代世峰等,2022)。为揭示山西省晋城矿区太原...
煤炭是种特殊的沉积有机岩石,其形成过程复杂,在其形成过程中的特殊地质和地球化学条件下,可以富集战略性金属,并且在丰度上可以和传统的金属矿床相当,在规模上可以形成大型或超大型金属矿床(代世峰等,2022)。为揭示山西省晋城矿区太原组煤中锂的富集机理,选择典型煤矿进行了系统采样测试,探讨煤中锂的赋存特征与物源特征,以期为寻找和开发煤中战略性金属矿产资源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中锂
富集机理
晋城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机械搅拌对絮团分选超净煤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婕
李琼
+1 位作者
赵静
张广山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9-164,共6页
机械搅拌是絮团分选超净煤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理论计算和分析,论证了絮团形成过程中搅拌能量场输入的必要性,试验分析了搅拌转速、搅拌时间对絮团粒度及超净煤分选的影响,对比了经两种不同超细粉碎方式粉碎后的煤颗粒形成的絮...
机械搅拌是絮团分选超净煤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理论计算和分析,论证了絮团形成过程中搅拌能量场输入的必要性,试验分析了搅拌转速、搅拌时间对絮团粒度及超净煤分选的影响,对比了经两种不同超细粉碎方式粉碎后的煤颗粒形成的絮团大小和超净煤分选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势能存在能垒峰,机械搅拌能量场的输入,赋予了煤粒克服能垒的动能,使其能在疏水势能作用下发生聚团。粒度越小,需要输入的搅拌能量就越高。粒度较小的煤颗粒,随着搅拌转速、时间的增加,絮团粒度及超净煤产率出现小幅度的升高后逐渐降低。较强的搅拌能量场输入有利于分选出灰分更低的超净煤。与搅拌磨粉碎后的煤样相比,经气流磨粉碎后的超细煤形成的絮团粒度较大,分选出的超净煤产率和灰分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净煤
絮团浮选
机械搅拌
扩展DLV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西省沁水煤田云泉矿区煤中硫赋存规律及地质成因研究
1
作者
郭强
张鹏
机构
山西省地质矿产研究院有限公司
煤与煤系气
地质
山西省
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1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2180)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YDZX20201400001051)
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青年基金项目(201801D221045,201801D121031)。
文摘
以煤质煤岩数据和以往钻孔资料为基础,查明了云泉矿区9号煤层中高硫煤主要分布在矿区的南部,15号煤层高硫煤主要分布在矿区的东南部与北部。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云泉矿区灰成分指数K与黄铁矿硫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促进了黄铁矿硫的形成;而煤灰成分中Fe_(2)O_(3)的含量与全硫和硫化铁硫含量呈正相关关系。通过煤相分析发现,云泉矿区在形成的过程中经历了较为频繁的海进海退,煤中硫的含量和形态受到海水影响较大。
关键词
沁水煤田
云泉矿区
高硫煤
煤中硫
赋存规律
地质成因
Keywords
Qinshui Coalfield
Yunquan mining area
grizzle
sulfur in coal
occurrence regularity
geological genesis
分类号
TD167.1 [矿业工程—矿山地质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固两相介质协同抑制瓦斯爆炸实验及分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谯永刚
华杰
袁丹萍
张泽宇
左文哲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安全与应急管理工程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山西省地质矿产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7-178,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U1810206)
山西省青年科学研究项目(202103021223116)。
文摘
针对传统单相抑爆介质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气固两相介质通过不同抑爆原理的协同作用,实现高效快速抑制瓦斯爆炸。研究使用NaHCO3粉体与CO_(2)气体协同抑制瓦斯爆炸的方法,选用标准20 L球形爆炸测试装置,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对甲烷爆炸微观反应机理中各反应物、过渡态、产物进行构型优化,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计算。结果表明:体积分数为16%的CO_(2)和质量浓度为0.35 g/L的NaHCO3单相介质对瓦斯爆炸具有优良的抑制效果,但0.1 g/L粉体存在时会使最大升压速率提升17.9%;气固两相介质抑爆相较单相CO_(2)、单相NaHCO3粉体使最大爆炸压力降低,采用体积分数为8%的CO_(2)协同0.125 g/L粉体时,瓦斯爆炸最大爆炸压力降低72.42%,最大升压速率降至2.345 MPa/s,抑制效果达到最优;但当体积分数为4%的CO_(2)协同0.05 g/L粉体时会使最大爆炸升压速率上升93.68%,反应呈现出一定的加剧现象;量子化学计算表明,在气固两相介质协同抑制瓦斯爆炸的过程中,NaHCO3粉体裂解会吸收反应体系中的热量,其分解产物会与混合体系中的OH·、H·优先反应,阻碍O·的产生,将链式过程抑制在CH2O阶段,进而抑制链式反应的传递过程;NaHCO3粉体分解产生的CO_(2)与混合体系中的CO_(2)稀释了混合体系中甲烷的体积分数,减少甲烷与氧气分子之间碰撞发生的概率,对反应进程起到有效抑制作用。
关键词
抑制瓦斯爆炸
气固两相介质协同
反应机理
混合体系
吸热
分子动力学
Keywords
gas explosion suppression
synergistic gas-solid two-phase media
reaction mechanism
mixed systems
heat absorption
molecular dynamics
分类号
O389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西省晋城矿区太原组煤中锂的富集机理
3
作者
李健
张绍韡
王红冬
解锡超
鲁馨
肖珍
机构
山西省地质矿产研究院有限公司
煤与煤系气
地质
山西省
重点实验室
三气共采
山西省
技术创新中心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37-138,共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1YFC2902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802193,41902180)的成果
文摘
煤炭是种特殊的沉积有机岩石,其形成过程复杂,在其形成过程中的特殊地质和地球化学条件下,可以富集战略性金属,并且在丰度上可以和传统的金属矿床相当,在规模上可以形成大型或超大型金属矿床(代世峰等,2022)。为揭示山西省晋城矿区太原组煤中锂的富集机理,选择典型煤矿进行了系统采样测试,探讨煤中锂的赋存特征与物源特征,以期为寻找和开发煤中战略性金属矿产资源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煤中锂
富集机理
晋城矿区
Keywords
basin-mountain coupling
West Kunlun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械搅拌对絮团分选超净煤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婕
李琼
赵静
张广山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山西省地质矿产研究院有限公司
淮南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北京约顿气膜建筑技术股份
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9-164,共6页
基金
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201901D211040)。
文摘
机械搅拌是絮团分选超净煤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理论计算和分析,论证了絮团形成过程中搅拌能量场输入的必要性,试验分析了搅拌转速、搅拌时间对絮团粒度及超净煤分选的影响,对比了经两种不同超细粉碎方式粉碎后的煤颗粒形成的絮团大小和超净煤分选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势能存在能垒峰,机械搅拌能量场的输入,赋予了煤粒克服能垒的动能,使其能在疏水势能作用下发生聚团。粒度越小,需要输入的搅拌能量就越高。粒度较小的煤颗粒,随着搅拌转速、时间的增加,絮团粒度及超净煤产率出现小幅度的升高后逐渐降低。较强的搅拌能量场输入有利于分选出灰分更低的超净煤。与搅拌磨粉碎后的煤样相比,经气流磨粉碎后的超细煤形成的絮团粒度较大,分选出的超净煤产率和灰分较高。
关键词
超净煤
絮团浮选
机械搅拌
扩展DLVO
Keywords
ultra-clean coal
floc flotation
mechanical stirring
EDLVO
分类号
TD94 [矿业工程—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山西省沁水煤田云泉矿区煤中硫赋存规律及地质成因研究
郭强
张鹏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气固两相介质协同抑制瓦斯爆炸实验及分子动力学研究
谯永刚
华杰
袁丹萍
张泽宇
左文哲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山西省晋城矿区太原组煤中锂的富集机理
李健
张绍韡
王红冬
解锡超
鲁馨
肖珍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机械搅拌对絮团分选超净煤的影响研究
王婕
李琼
赵静
张广山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