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其研究现状 被引量:21
1
作者 曹金亮 王润福 +3 位作者 张建萍 刘菊香 胡惠霞 吴军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119-1126,共8页
山西省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开发程度较高,由此引发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很突出。本文在概述山西省矿产资源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分布、影响范围、破坏特点及危害程度,并介绍了山西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研究... 山西省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开发程度较高,由此引发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很突出。本文在概述山西省矿产资源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分布、影响范围、破坏特点及危害程度,并介绍了山西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矿产资源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主要类型 被引量:9
2
作者 韩颖 曹金亮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C00期78-79,共2页
本文根据山西省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特点,分析了山西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主要类型,将其划分为两大类九种,并分别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山西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类型 开采沉陷 开采地裂缝 滑坡 崩塌 泥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损害评估 被引量:16
3
作者 曹金亮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5-690,共6页
山西省为煤炭大省,从1978年到2007年的30年累计原煤产量约87.88×108t。大规模的煤炭开采对矿区生态环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具体表现在采空塌陷引发的矿区水资源破坏,矿山地面变形及由此造成的土地资源、植被资源的破坏,矿山&qu... 山西省为煤炭大省,从1978年到2007年的30年累计原煤产量约87.88×108t。大规模的煤炭开采对矿区生态环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具体表现在采空塌陷引发的矿区水资源破坏,矿山地面变形及由此造成的土地资源、植被资源的破坏,矿山"三废"排放和矿山土壤退化4个方面。以多年来山西采煤破坏生态环境状况的调查成果为基础,采用山西省环保局、水利厅、国土资源厅等部门研究出的开采吨煤的生态环境经济损失系数,对山西采煤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进行了初步评估,并对今后若干年(至2020年)采煤对生态环境的损害进行了初步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采煤 生态环境损害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技术在地质灾害区划中的应用——以山西省兴县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曹春雷 李门楼 +1 位作者 罗赟莹 孙占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010-2011,2013,共3页
以山西省西北部地质灾害较为典型的地区兴县为例,应用野外地质灾害调查所收集的资料,建立山西兴县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系统,并在GIS软件平台上将调查结果数字化,得到兴县现状地质灾害分布图,再利用对已矢量化的图层以及灾害点文件的叠加... 以山西省西北部地质灾害较为典型的地区兴县为例,应用野外地质灾害调查所收集的资料,建立山西兴县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系统,并在GIS软件平台上将调查结果数字化,得到兴县现状地质灾害分布图,再利用对已矢量化的图层以及灾害点文件的叠加得到兴县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将其分成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3个区,其中高易发区又可进一步划分成2个二级区。分区的结果还揭示了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人类工程活动和地质环境背景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区划 兴县 地质灾害 易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同市矿山地质环境风险评价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建萍 史慧君 曹金亮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3-158,共6页
文章从矿业开发影响和地质环境脆弱性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风险评价的定义及方法。将大同市作为评价对象,建立了矿业开发影响力和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权重分析,进而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数... 文章从矿业开发影响和地质环境脆弱性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风险评价的定义及方法。将大同市作为评价对象,建立了矿业开发影响力和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权重分析,进而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和对比;最终将大同市划分为矿山地质环境高风险区、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并根据评价分区结果,提出了风险防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地质环境 风险评价 采矿 层次分析法 大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祁县地裂缝的成因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宏军 郑秀清 +1 位作者 刘瑾 任正业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2-84,共3页
在分析祁县地裂缝发育特征、活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地震、地质构造、地下水超采和地层等方面,探讨了地裂缝的形成机制,并提出了避让、加固、回灌和特殊处理等对地裂缝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研究结果对地裂缝成因的深入研究及... 在分析祁县地裂缝发育特征、活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地震、地质构造、地下水超采和地层等方面,探讨了地裂缝的形成机制,并提出了避让、加固、回灌和特殊处理等对地裂缝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研究结果对地裂缝成因的深入研究及当地政府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地裂缝 成因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治市主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曹金亮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C00期93-96,共4页
本文以长治市矿山环境地质调查成果为依据,总结了长治市主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发育特征,分析了长治市开采沉陷、地裂缝等主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长治市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发育特征 影响因素 开采沉陷 地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吕梁黄土崩滑类型及发育规律 被引量:29
8
作者 黄强兵 康孝森 +1 位作者 王启耀 李武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4-72,共9页
山西吕梁地区地质环境脆弱,属于晋西黄土高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易发区.黄土崩滑地质灾害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重大人员伤亡.通过对吕梁地区地质灾害调查,结合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研究了吕梁地区黄土崩滑地质灾害类型和发育规律.... 山西吕梁地区地质环境脆弱,属于晋西黄土高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易发区.黄土崩滑地质灾害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重大人员伤亡.通过对吕梁地区地质灾害调查,结合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研究了吕梁地区黄土崩滑地质灾害类型和发育规律.依据构成边坡的地层岩性与地质结构、滑动面发育位置,将吕梁地区黄土滑坡类型划分为Q3单一黄土层内滑动和Q3-Q2-N2组合地层结构层内滑动两种类型;按破坏模式将吕梁地区黄土崩塌类型划分为:倾倒式、垮塌式和剥落式3种类型.调查还发现空间上黄土崩滑灾害主要发育在柳林县、临县、石楼县和中阳县4县,且主要沿公路、铁路等交通线路呈条带状分布;时间上具有明显的年周期变化规律,汛期(6~10月)高发,特别是主汛期(7~8月).最后对Q3-Q2-N2组合地层结构层内滑坡发育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吕梁地区人工开挖和降雨耦合作用是诱发吕梁地区黄土滑坡和崩塌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梁地区 黄土滑坡 黄土崩塌 类型 发育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大同市浅层地下水环境演化 被引量:11
9
作者 郭华明 王焰新 +1 位作者 王润福 邓安利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5-72,共8页
在系统分析、整理研究区20多年来地下水水位和水质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人类强烈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水位、水质的时空演化规律;分析了大同市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演化规律;认为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是影响城市地下水资源短缺和水... 在系统分析、整理研究区20多年来地下水水位和水质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人类强烈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水位、水质的时空演化规律;分析了大同市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演化规律;认为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是影响城市地下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的重要因素;探讨了大同市水文地球化学的分带性,即把研究区分为地下水补给区(未受影响带)、地下水径流区(工业活动影响带)以及地下水排泄区(农业活动影响带)。这些研究可为大同市地下水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 大同市 浅层地下水 污染 水文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润福 曹金亮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0-122,125,共4页
文章选取山西大同矿区和长治矿区,从煤矸石堆放区土壤污染及开采沉陷区土壤养分变化两方面进行了煤矿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认为煤矸石中污染土壤的主要污染因子有SO42-、Cu、Zn等,其中SO42-污染范围较大,Cu、Zn受环境背景条件影响较大,... 文章选取山西大同矿区和长治矿区,从煤矸石堆放区土壤污染及开采沉陷区土壤养分变化两方面进行了煤矿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认为煤矸石中污染土壤的主要污染因子有SO42-、Cu、Zn等,其中SO42-污染范围较大,Cu、Zn受环境背景条件影响较大,其它污染因子如NO3-、As、Pb、Cd等均对土壤有不同程度的污染。而开采沉陷对沉陷区土壤中的P、K、N和有机质等养分含量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不是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煤矸石 土壤污染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城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扈桂让 李自红 +3 位作者 闫小兵 赵晋泉 曾金艳 郭瑾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6-217,共12页
在1:5万活断层地质地貌填图的基础上,对韩城断裂的构造地貌特征及晚第四纪活动性进行了详细研究。依据断裂的构造地貌、活动性及几何展布特征等将断裂自北向南分为3段:西硙口至盘河段、盘河至行家堡段和行家堡至义井段。断裂的活动性自N... 在1:5万活断层地质地貌填图的基础上,对韩城断裂的构造地貌特征及晚第四纪活动性进行了详细研究。依据断裂的构造地貌、活动性及几何展布特征等将断裂自北向南分为3段:西硙口至盘河段、盘河至行家堡段和行家堡至义井段。断裂的活动性自NE向SW是逐渐变弱的。西硙口至盘河段为典型的盆山地貌,全新世活动,全新世中期以来的垂直滑动速率估算>0.8mm/a;盘河至行家堡段,断裂沿黄土台地前缘展布,晚更新世晚期活动,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垂直滑动速率约为0.49mm/a;行家堡至义井段,断裂伸入渭河盆地北部黄土塬中,晚更新世早期黄土中发育裂隙及砂土液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城断裂 构造地貌 晚第四纪 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深和松散层厚度对开采沉陷地表移动变形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刘瑾 孙占法 张永波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8-93,共6页
文章以山西霍州辛置煤矿2204工作面为试验研究基地,采用岩石破裂软件RFPA2D模拟开采沉陷过程,研究煤层采动后地表移动及变形的规律;系统地分析了采深采厚比对地表移动及变形的影响。
关键词 开采沉陷 移动变形 数值模拟 松散层厚度 采深采厚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95年临汾73/4级地震发震构造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闫小兵 周永胜 +1 位作者 李自红 郭瑾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83-902,共20页
1695年5月18日(清·康熙三十四年四月初六)戌时山西临汾发生大地震。《中国历史强震目录》(1995)确定其震中位于36.0°N,111.5°E,震中位于今襄汾县张礼村和临汾尧都区东亢村之间偏北处,震中烈度为Ⅹ度。综合前人对该地震... 1695年5月18日(清·康熙三十四年四月初六)戌时山西临汾发生大地震。《中国历史强震目录》(1995)确定其震中位于36.0°N,111.5°E,震中位于今襄汾县张礼村和临汾尧都区东亢村之间偏北处,震中烈度为Ⅹ度。综合前人对该地震的研究,推测其发震构造可能为郭家庄断层。在临汾市档案馆、临汾市地震局等配合下,详细查阅了临汾古城及其周围地区在此次地震中受损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勾绘了1695年临汾大地震等震线图。经相关专家论证,认为"1695年临汾大地震宏观震中定在临汾市老城东关一带、震中烈度调整为Ⅺ度、等震线长轴方向为NWW向"更为合理。后在执行"临汾市活断层探测和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过程中,在上述临汾大地震宏观震中区附近发现地震断层露头,在垂直该露头断层走向布设浅层地震测线和排钻施工,结果发现,郭家庄断层、刘村断层组成的右列阶区和罗云山断层(龙祠段)共同参与了1695年临汾大地震,其交叉部位应为此次地震的微观震中,基本可以认定这3条断裂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另外,该地区的地震地质遗迹(滑坡、地震地裂、喷砂管等)主要分布于郭家庄断裂上盘,从侧面证明该地震遗迹是郭家庄断裂1695年"活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95年临汾大地震 历史地震史料 郭家庄断裂 地震遗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壶口逆源速率及其与韩城断裂的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闫小兵 李自红 +2 位作者 赵晋泉 扈桂让 郭瑾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11-921,共11页
在查阅黄河壶口位置的史料记载的基础上,对黄河壶口沿线进行了野外调查,最终确定了黄河壶口在不同时期的具体位置,据此计算黄河壶口在不同时期的逆源侵蚀速率:夏朝至唐朝为1.66m/a,唐朝至元朝为1.01m/a,元朝至明朝为0.97m/a,明朝至民国... 在查阅黄河壶口位置的史料记载的基础上,对黄河壶口沿线进行了野外调查,最终确定了黄河壶口在不同时期的具体位置,据此计算黄河壶口在不同时期的逆源侵蚀速率:夏朝至唐朝为1.66m/a,唐朝至元朝为1.01m/a,元朝至明朝为0.97m/a,明朝至民国为1.28m/a,民国至现今为0.6m/a。考虑到黄河沿线地质条件的复杂性,综合给出史料记载以来(先秦到现今)黄河壶口的逆源侵蚀的平均速率为1.51m/a。根据对韩城断裂邵家岭探槽和禹门口黄河阶地的研究,韩城断裂在晚更新世早、中期发生过多次强烈活动,累计断距为20.1m,上述断裂活动在黄河禹门口附近形成高20余m的陡坎(裂点),现今的黄河壶口可能是该裂点经过4~5万a的逆源侵蚀到达目前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壶口 逆源侵蚀速率 韩城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地震断层带中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分异——对断层愈合机制的启示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瑾 闫小兵 +2 位作者 李自红 陈慧 扈桂让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59-966,共8页
汶川地震断层带北川擂鼓镇赵家沟剖面的露头及显微结构均发现多期次脉体纵横交错,角砾岩被胶结。通过对断层岩相关的碳酸盐矿物同位素分析得知,断层岩角砾和脉体中大量的白云石来源应是断层带内富Mg离子的流体,且碳氧同位素显著分异,角... 汶川地震断层带北川擂鼓镇赵家沟剖面的露头及显微结构均发现多期次脉体纵横交错,角砾岩被胶结。通过对断层岩相关的碳酸盐矿物同位素分析得知,断层岩角砾和脉体中大量的白云石来源应是断层带内富Mg离子的流体,且碳氧同位素显著分异,角砾的δ18O值和δ13C值与灰岩围岩更接近,脉体和基质显示重同位素亏损。通过“同震热分解”和“水-岩相互作用”2种可能模型的研究分析,同震热分解模型δ13C值明显高于实际,而水-岩相互作用则可形成这种分异结果。故震后深部流体上涌所导致的表层大气水再循环可能是导致震后断层快速愈合的重要原因,同震破裂和间震期愈合则形成完整的断层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断层带 碳酸盐岩 同位素 断层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沉降对太原市城市建设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瑾 李军 陈元明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86-789,共4页
太原市地面沉降发展历史主要分4个阶段,通过对各阶段的各沉降漏斗中心地下水水位变化与地面沉降速率间关联性的分析,说明超采地下水是太原市地面沉降的主导因素,但仍然受地层岩性分布的深刻影响及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从太原市建设现状... 太原市地面沉降发展历史主要分4个阶段,通过对各阶段的各沉降漏斗中心地下水水位变化与地面沉降速率间关联性的分析,说明超采地下水是太原市地面沉降的主导因素,但仍然受地层岩性分布的深刻影响及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从太原市建设现状与规划角度进行了地面沉降灾害分析,系统总结了太原市历年来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并分析其效果,提出了太原市下一步需要加强及推动的地面沉降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漏斗中心 采补平衡 地面沉降成灾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城断裂北东段晚更新世以来最新活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扈桂让 李自红 +3 位作者 闫小兵 赵晋泉 郭瑾 曾金艳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80-590,共11页
韩城断裂是汾渭断陷带临汾盆地WS边界的一条控制性断裂,据最新的野外调查研究结果将该断裂分为3段,其中NE段活动性最强,形成的构造地貌也最为显著。本文在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的基础上,在NE段选取4个地点进行了探槽开挖和年代样品测试,并... 韩城断裂是汾渭断陷带临汾盆地WS边界的一条控制性断裂,据最新的野外调查研究结果将该断裂分为3段,其中NE段活动性最强,形成的构造地貌也最为显著。本文在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的基础上,在NE段选取4个地点进行了探槽开挖和年代样品测试,并对揭示的古地震事件进行了分析探讨,综合各个探槽及典型地质剖面古地震事件分析结果认为,韩城断裂NE段最新的活动时代为距今6~8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城断裂 探槽 古地震 最新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煤层自燃灾害区信息提取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军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8-141,146,共5页
以大同侏罗纪煤田开采区为研究区,以2010年7月5日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单窗算法进行地温反演,结合已知煤火位置信息提取了研究区煤层自燃灾害区,通过野外核查修正了提取成果,对研究成果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给出了煤层自燃... 以大同侏罗纪煤田开采区为研究区,以2010年7月5日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单窗算法进行地温反演,结合已知煤火位置信息提取了研究区煤层自燃灾害区,通过野外核查修正了提取成果,对研究成果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给出了煤层自燃区与遥感影像图套合的三维显示。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2010年煤层自燃灾害区共有12处,火区面积总计7.61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2%,信息提取准确率83.33%,为遥感技术提取煤层自燃信息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煤层自燃 煤火 信息提取 大同侏罗纪煤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原市西张地下水库特征库容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瑾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7-39,共3页
分析了太原市西张水库的自然地理、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地下水库特征库容的概念,利用抽水试验资料所求得的水文地质参数以及地下水位埋深控制标准估算了太原市西张地下水库的特征库容,为太原市水资源的储备、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 分析了太原市西张水库的自然地理、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地下水库特征库容的概念,利用抽水试验资料所求得的水文地质参数以及地下水位埋深控制标准估算了太原市西张地下水库的特征库容,为太原市水资源的储备、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库 特征库容 太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治市矿山开采沉陷程度预测研究
20
作者 张建萍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C00期153-156,共4页
本文以长治市矿山环境地质调查成果为依据,在总结分析长治市矿区土地破坏类型、破坏程度及万吨沉陷面积的基础上.对长治市矿山开采沉陷面积、沉陷程度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长治市 矿山开采 开采沉陷 土地破坏 预测 破坏程度 沉陷面积 沉陷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