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渣-硅灰在碱激发作用下固化赤泥的基本工程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贺高乐 崔雯雯 +2 位作者 杨振 赵睿阳 董晓强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215,共9页
【目的】针对协同利用工业固废固化赤泥的需求,通过在赤泥中添加矿渣、硅灰等工业固废材料,并利用NaOH激发反应体系来共同固化赤泥。【方法】利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机、数字交流电桥、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同步热分析仪对固... 【目的】针对协同利用工业固废固化赤泥的需求,通过在赤泥中添加矿渣、硅灰等工业固废材料,并利用NaOH激发反应体系来共同固化赤泥。【方法】利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机、数字交流电桥、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同步热分析仪对固化赤泥的强度、电阻率、水化产物、微观结构进行测试。探讨不同固化剂的配比、碱激发剂的用量、养护龄期等对固化赤泥基本性能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矿渣和硅灰无论是单掺还是复掺都可以提高固化赤泥的强度,碱激发剂主要作用是激发赤泥的潜在胶凝活性。通过对试验配比进行优化,赤泥中复掺矿渣和硅灰效果最好,以无侧限抗压强度作为评价指标,当矿渣、氢氧化钠、硅灰的掺量分别为15%、3%、3%的时候,固化赤泥的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最高达到13.12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硅灰 综合利用 胶凝活性 水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泥基胶凝材料的水化动力学过程及其水化机制研究
2
作者 崔雯雯 董晓强 +5 位作者 刘晓勇 赵睿阳 贺高乐 张蒙 周磊 武学文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7-880,共14页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对传统混凝土原料的需求不断增加,促使研究者探索新的替代材料。赤泥等工业副产品被认为在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影响方面具有一定潜力。然而这些固废材料在胶凝材料中的水化机制仍不明确。利用低场核磁共振...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对传统混凝土原料的需求不断增加,促使研究者探索新的替代材料。赤泥等工业副产品被认为在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影响方面具有一定潜力。然而这些固废材料在胶凝材料中的水化机制仍不明确。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和等温量热法对含赤泥、钢渣、粉煤灰和磷石膏的胶凝材料水化动力学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赤泥基胶凝材料的水化过程可分为结晶成核、相边界反应和扩散3个阶段,其中结晶成核阶段的反应速率最高。钢渣和磷石膏能加速水化反应,改善材料的孔隙结构,而粉煤灰虽反应较慢,但同样有助于最终促进孔隙结构的改善。统计结果显示,早期水化放热量与7 d抗压强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可有效预测材料初期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无侧限抗压强度 水化动力学 低场核磁共振 等温量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排水循环荷载下纤维加固砂土的超孔压及流动液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希栋 董晓强 +2 位作者 段伟 胡顺磊 张豪儒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476,共12页
通过对纤维加固超疏松和疏松饱和砂土开展不排水动三轴试验,分析了其超孔压发展规律和流动液化特性。结果表明,未加固超疏松和疏松饱和砂土具有较高的液化势,其在不排水循环荷载下均发生流动液化。离散纤维向砂土骨架提供加密效应和约... 通过对纤维加固超疏松和疏松饱和砂土开展不排水动三轴试验,分析了其超孔压发展规律和流动液化特性。结果表明,未加固超疏松和疏松饱和砂土具有较高的液化势,其在不排水循环荷载下均发生流动液化。离散纤维向砂土骨架提供加密效应和约束效应,从而提高其抗流动液化特性,然而,纤维的约束效应受到加载路径和试样应变发展模式的显著影响。纤维加固改变了饱和砂土残余孔压的发展规律,当纤维向砂土骨架施加较强的约束效应时,试样的残余孔压发展呈倒L型,明显不同于未加固砂土的S型发展。在双向非对称和单向循环荷载下,纤维应力贡献较大,砂土骨架的有效应力在超孔压上升100%后远大于0,加固试样的强度损失低于11%,纤维阻止了液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加固 砂土 流动液化 超孔压 强度损失 有效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纤维加固砂土静力液化评估的超孔隙压力系数研究
4
作者 张希栋 董晓强 +1 位作者 段伟 谢明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4-724,共11页
纤维加固技术通过向土体中添加离散的抗拉纤维以改良土体的力学性能。通过对纤维加固疏松砂土开展不排水三轴压缩试验以分析其静力液化行为,并对比了不同超孔隙压力系数评估纤维加固砂土液化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在不排水三轴压缩下... 纤维加固技术通过向土体中添加离散的抗拉纤维以改良土体的力学性能。通过对纤维加固疏松砂土开展不排水三轴压缩试验以分析其静力液化行为,并对比了不同超孔隙压力系数评估纤维加固砂土液化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在不排水三轴压缩下,疏松砂土对静力液化异常敏感,而纤维加固可以有效阻止疏松砂土发生静力液化。纤维显著改变了砂土骨架在不排水三轴压缩下的有效应力路径,从而影响其液化行为。基于有效应力原理定义的传统超孔隙压力系数ru在评估纤维加固砂土的液化时具有明显缺陷。有效超孔隙压力系数r_(u)’和骨架超孔隙压力系数r_(u)^(*)为纤维加固砂土的液化评估提供了更加合理的指标。借助基于混合物法则的本构模型框架,骨架超孔隙压力系数引入了纤维的应力贡献,揭示了纤维、砂土骨架以及孔隙水的荷载分担机制。当r_(u)^(*)=1时,砂土骨架的有效平均应力减小为0,纤维加固砂土发生液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加固 砂土 液化 纤维应力 超孔隙压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