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除油机理及含油钻屑除油技术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志勇 韦火云 +4 位作者 马洪涛 张丰琰 宋吻吻 李鸿飞 李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7-83,共7页
油基钻井液是页岩气开发中最为常用的一种钻井液体系,随着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加快发展及油基钻井液的大量使用,其产生的含油钻屑带来的环境污染也逐渐成为油气田企业的环保难题。为此,进行了现场含油钻屑组成、重金属含量和浸出液生物毒... 油基钻井液是页岩气开发中最为常用的一种钻井液体系,随着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加快发展及油基钻井液的大量使用,其产生的含油钻屑带来的环境污染也逐渐成为油气田企业的环保难题。为此,进行了现场含油钻屑组成、重金属含量和浸出液生物毒性分析,确定了含油钻屑污染特性和处理重点:针对含油钻屑污染特性,基于化学清洗法,首次引入过渡态理论,通过理论和实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型岩屑除油机理,油滴从岩屑表面移动至油相存在着一个势能壁垒,清除岩屑中的油污需越过此势能壁垒;进而设计了含油钻屑除油配方,并通过单剂筛选、配方优化和除油条件优选,最终开发了一套含油钻屑化学清洗法除油技术。使用效果表明:在所研制的聚氧乙烯类除油剂与硫酸盐类、磺酸盐类辅助除油剂的共同作用下,势能壁垒可降低92.81%,由其处理的含油钻屑除油率达到93.02%。结论认为,该技术工艺安全简单、成本低、除油率高,可有效地解决含油钻屑的环境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油机理 过渡态理论 势能壁垒 含油钻屑 化学清洗法 污染特性 除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水盆地新近纪张村组油页岩评价及古环境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燕海 李琨杰 +3 位作者 刘东娜 薛曙斌 刘杨飞 褚永辉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25,共10页
为了深入分析油页岩发育特征对古环境的指示作用,为油页岩资源评价提供理论指导,选取沁水盆地中部新近系张村组油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岩石热解、有机碳测定、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测试等方法分析油页岩有机地球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探... 为了深入分析油页岩发育特征对古环境的指示作用,为油页岩资源评价提供理论指导,选取沁水盆地中部新近系张村组油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岩石热解、有机碳测定、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测试等方法分析油页岩有机地球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沉积期的古气候和古地理环境。结果表明,张村组油页岩含油率较低,为4.15%;干酪根类型为标准腐泥型(I1),埋藏较浅,生烃潜力较高;样品的微量元素富集指数和地球化学参数特征显示,张村组油页岩有机质为混合来源,湖泊自身生产力提供主要物质基础;沉积期气候温暖湿润,盆地内水体由盐湖逐渐淡化,油页岩形成于水体分层不强的厌氧、深湖环境。油页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期的古气候、古地理环境具有较好耦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岩石热解 地球化学 古沉积环境 元素富集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凰山矿15号煤顶板高位钻孔抽放瓦斯技术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赵磐 周春山 +2 位作者 吴晋军 邬剑明 卫鹏宇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70,共3页
针对凤凰山矿151304综采工作面"U"型通风系统回采过程中上隅角瓦斯超限情况,在分析采空区瓦斯主要来源于上覆9号煤层的基础上,利用煤层回采后煤层顶板覆岩层的卸压特征,在煤层顶板覆岩内布置高位钻孔直接对上邻近层卸压瓦斯... 针对凤凰山矿151304综采工作面"U"型通风系统回采过程中上隅角瓦斯超限情况,在分析采空区瓦斯主要来源于上覆9号煤层的基础上,利用煤层回采后煤层顶板覆岩层的卸压特征,在煤层顶板覆岩内布置高位钻孔直接对上邻近层卸压瓦斯进行抽采,并对钻孔布置参数进行了研究,实践表明,设计施工的顶板高位钻孔能够满足151304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治理的需要,解决了工作面瓦斯超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高位钻孔 瓦斯抽放 上隅角 “U”型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焦-水蒸气气化过程中多环芳烃生成与分布规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尚军 靳志伟 +2 位作者 陆文洋 李金刚 刘淑琴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8-112,116,共6页
为对煤层气化过程中生成的典型污染物多环芳烃(PAHs)进行有效控制,采用模拟固定床气化炉研究了内蒙古乌兰察布褐煤在煤焦一水蒸气气化条件下PAHs的生成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煤焦-水蒸气气化低温煤气中的PAHs以3环芳烃为主,含量最... 为对煤层气化过程中生成的典型污染物多环芳烃(PAHs)进行有效控制,采用模拟固定床气化炉研究了内蒙古乌兰察布褐煤在煤焦一水蒸气气化条件下PAHs的生成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煤焦-水蒸气气化低温煤气中的PAHs以3环芳烃为主,含量最高的为苊和二氢苊。气化温度由900℃上升至1000℃,PAHs生成总量由73.19mg/kg降至9.40mg/kg,降幅达90%;进一步升高温度至1100℃,PAHs生成总量有所上升。水蒸气流量由0.17mol/rain增至0.61mol/min,PAHs的生成总量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水蒸气流量为0.39mol/min时,PAHs生成量最大,为73.19mg/kg,为最小生成量的1.5倍。维持气化温度在l000~1100℃,可有效降低PAHs的生成。增加水蒸气用量,低温煤气中的PAHs含量降低,此时须加强对煤气冷凝水中PAHs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多环芳烃 水蒸气气化 冷凝水 低温煤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大断面切眼巷道快速掘进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胡少轩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3-36,共4页
以三交河煤矿为研究对象,针对矿井掘进巷道断面大、大采高、掘进速度相对较慢的情况,从综掘装备升级、技术参数优化、生产组织优化等方面进行优化改进。主要体现在:实现支护工作机械化,现在的CMM2-15C液压钻车代替过去的MQT-120风动锚... 以三交河煤矿为研究对象,针对矿井掘进巷道断面大、大采高、掘进速度相对较慢的情况,从综掘装备升级、技术参数优化、生产组织优化等方面进行优化改进。主要体现在:实现支护工作机械化,现在的CMM2-15C液压钻车代替过去的MQT-120风动锚杆钻机、MQS-45风动手持锚头,提高了效率,同时提高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支护参数的优化,既节省了支护时间,又节省了材料;采用快速掘进技术之后,日进尺数由4.8m提高至10.2m;通过对快速掘进后的巷道顶板的连续需检测,发现该处巷道顶板稳定,无冒落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掘进 大采高 顶板离层 煤层巷道 液压钻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煤壁位移及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蓓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5-48,共4页
为了有效控制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煤壁的位移,以某矿504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利用理想弹塑性应变软化模型,建立了大采高工作面煤壁位移的计算模型,得出煤壁表面各点的位移解;建立了大采高工作面数值计算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采高时工作面煤壁... 为了有效控制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煤壁的位移,以某矿504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利用理想弹塑性应变软化模型,建立了大采高工作面煤壁位移的计算模型,得出煤壁表面各点的位移解;建立了大采高工作面数值计算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采高时工作面煤壁表面的位移及塑性区变化规律,得出煤壁片帮主要发生在煤壁中上部。根据大采高煤壁片帮的机理,从改进机械装置、优化采矿技术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 综采工作面 片帮 弹塑性应变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堡长焰煤煤焦-二氧化碳气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陈钢 卢燊 +4 位作者 王莉萍 靳志伟 马栋 张军 刘淑琴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7-110,41,共5页
为考察元堡长焰煤煤焦的二氧化碳气化反应特性,采用自制的大剂量热天平,运用等温热重技术,在温度800~1 100℃内,进行了块状煤焦-CO2气化试验。结果表明,在1 000℃以下,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较小,反应开始时气化速率较低,随时间延长呈现先... 为考察元堡长焰煤煤焦的二氧化碳气化反应特性,采用自制的大剂量热天平,运用等温热重技术,在温度800~1 100℃内,进行了块状煤焦-CO2气化试验。结果表明,在1 000℃以下,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较小,反应开始时气化速率较低,随时间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变化幅度较小;温度超过1 000℃后,气化速率随温度变化明显,且在反应初期即达到最大值,随后反应速率逐渐降低。采用混合反应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求得元堡煤焦-CO2气化反应活化能为96.8 kJ/mol,采用等转化率法计算得到气化反应活化能为84.3~117.5 kJ/mol,两者的计算结果基本相符,初步证明元堡煤焦-CO2气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符合混合反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焰煤 块状煤焦 CO2气化 等温热重技术 气化动力学 混合反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共熔溶剂特性及在分离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郭武杰 陈钢 +2 位作者 吴卫泽 王莉萍 靳志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45,共4页
与传统有机溶剂和离子液体相比,低共熔溶剂具有低熔点、低成本、低毒性、易制备、能再生、可生物降解等优点,为其在分离提纯过程中的应用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主要综述了低共熔溶剂的熔点特性,以及在分离酸性气体、醇类、酚类、芳烃等领... 与传统有机溶剂和离子液体相比,低共熔溶剂具有低熔点、低成本、低毒性、易制备、能再生、可生物降解等优点,为其在分离提纯过程中的应用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主要综述了低共熔溶剂的熔点特性,以及在分离酸性气体、醇类、酚类、芳烃等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熔点 分离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布置合理位置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蓓 张陟 彭敏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73,共4页
以木瓜矿为工程背景,揭示了上覆煤层开采后煤柱下方围岩应力分布规律,研究表明,距离上覆区段煤柱垂直距离越小的区域,内部应力集中程度越高,集中范围越小。模拟了煤层间距为2 m和10 m条件下,上覆区段煤柱下回采巷道的合理位置。提出了... 以木瓜矿为工程背景,揭示了上覆煤层开采后煤柱下方围岩应力分布规律,研究表明,距离上覆区段煤柱垂直距离越小的区域,内部应力集中程度越高,集中范围越小。模拟了煤层间距为2 m和10 m条件下,上覆区段煤柱下回采巷道的合理位置。提出了回采巷道采用高预紧力锚杆配合单体支柱的超前支护方案,现场实践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巷道布置 巷道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度褐煤煤焦气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靳志伟 唐镜杰 +3 位作者 张尚军 王振宙 杨海晶 张康 《洁净煤技术》 CAS 2013年第4期59-63,76,共6页
煤层气化是将地下煤层进行有控制的燃烧来获取清洁燃气的技术。本文针对煤层气化过程的特点,利用自行设计的气化实验平台,研究气化剂流量、温度、原煤粒径对大尺度煤焦-水蒸气气化反应碳转化率和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 煤层气化是将地下煤层进行有控制的燃烧来获取清洁燃气的技术。本文针对煤层气化过程的特点,利用自行设计的气化实验平台,研究气化剂流量、温度、原煤粒径对大尺度煤焦-水蒸气气化反应碳转化率和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水蒸气流量的增加,同一反应时间内煤焦碳转化率增加,气化反应速率也增大。原煤粒径对其气化反应性的影响显著,但无明显变化规律。随着气化温度的升高,煤焦固定碳达到相同碳转化率所需时间逐渐缩短。反应速率常数k随温度升高逐渐变大,反应级数随温度升高降低。实验结果为煤层气化现场实验工艺条件的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化 大尺度褐煤 煤焦 气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成熟海相页岩有机质赋存状态及特征——以贵州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余寅 夏鹏 +4 位作者 王英彪 宁诗坦 钟毅 牟雨亮 李琨杰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61,76,I0004,I0005,共17页
贵州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沉积的黑色页岩是有利烃源岩。以贵州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镜、元素分析、气体吸附等方法,研究过成熟海相页岩有机质赋存状态和特征。结果表明:牛蹄塘组过成熟海相页岩有机质主要以条带状、... 贵州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沉积的黑色页岩是有利烃源岩。以贵州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镜、元素分析、气体吸附等方法,研究过成熟海相页岩有机质赋存状态和特征。结果表明:牛蹄塘组过成熟海相页岩有机质主要以条带状、团块状、充填状和互裹状4种状态赋存。条带状有机质受压实作用控制,孔隙一般不发育;团块状有机质整体孔隙发育较差,但分布于刚性矿物颗粒中间的有机质孔隙发育较好;充填状和互裹状有机质中孔隙较发育,分布于粒间孔,颗粒骨架支撑作用能够有效保护有机质孔隙。不同赋存状态有机质元素组成存在明显差别,页岩岩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有机质丰度和赋存状态,有机质赋存状态决定有机质孔隙结构,有机质丰度影响有机质孔隙在岩石孔隙中的占比。该结果准确刻画页岩岩相—有机质赋存状态—有机质孔隙结构之间的关系,为牛蹄塘组页岩气储层评价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赋存状态 孔隙结构 海相页岩 牛蹄塘组 下寒武统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房保障对象范围界定及机制构建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武妍捷 牛渊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5-89,共5页
保障性住房旨在为住房困难群体提供住所,其供应规模、覆盖范围主要由需要保障的对象来确定。然而在住房保障政策实施过程中,由于我国制度层面、技术层面的原因致使住房保障对象的遴选甄别及覆盖范围上存在一系列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保障性住房旨在为住房困难群体提供住所,其供应规模、覆盖范围主要由需要保障的对象来确定。然而在住房保障政策实施过程中,由于我国制度层面、技术层面的原因致使住房保障对象的遴选甄别及覆盖范围上存在一系列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结合以往保障性住房政策落实的经验,保障性住房政策也在不断调整,特别是"三房合一"的逐步实施,势必会造成保障对象遴选及其范围的调整。因此,应从保障性住房类型角度入手梳理住房保障方式的演变历程,总结不同保障方式所覆盖的保障对象范围,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切实做到对全部住房真实困难群众的保障,达到保障性住房政策实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对象 遴选标准 保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厚煤层采场覆岩结构与运动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蓓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5-78,83,共5页
覆岩结构及运移特征受工作面采出空间影响较大,其对工作面围岩矿压显现程度起主要控制作用。以某煤矿2-106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采高对上覆岩层结构及运动特征影响的问题为背景,采用数值计算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采高时的覆岩结构... 覆岩结构及运移特征受工作面采出空间影响较大,其对工作面围岩矿压显现程度起主要控制作用。以某煤矿2-106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采高对上覆岩层结构及运动特征影响的问题为背景,采用数值计算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采高时的覆岩结构及其运动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工作面覆岩运动特征、冒落带高度及离层量受采高变化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采高增大,上覆岩层运动更加剧烈,采动影响范围增大,冒落带高度非线性上升,煤壁片帮的趋势增加,裂隙带的高度、离层最大值增加。研究结果在现场实测中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 非线性 覆岩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质硬度对高灰难选煤泥浮选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吉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2-85,94,共5页
为了研究水质硬度对煤泥浮选的影响,采用山西某高灰难选煤泥为试样,首先对其进行了煤质特性分析,包括矿物组成、润湿性、粒度、密度及可浮性分析,接着采用水质硬度不同的去离子水作为浮选用水进行浮选试验。结果表明,水质硬度对煤泥浮... 为了研究水质硬度对煤泥浮选的影响,采用山西某高灰难选煤泥为试样,首先对其进行了煤质特性分析,包括矿物组成、润湿性、粒度、密度及可浮性分析,接着采用水质硬度不同的去离子水作为浮选用水进行浮选试验。结果表明,水质硬度对煤泥浮选影响较大,随着水质硬度的增加,水质硬度在100~500mg/L之间时,精煤产率和灰分均增加;水质硬度在500~700mg/L之间时,精煤产率和灰分均减小;水质硬度在700~1000mg/L之间时,精煤产率和灰分均又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硬度 去离子水 煤泥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环流射吸降压差钻头的研制与应用
15
作者 苗芷芃 夏宏南 +2 位作者 吴涛 王浩宇 王少华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共3页
目前降低井底压差的工具存在作业复杂、对井底降压效果有限等问题,而射流泵钻头则存在过度依赖井壁间隙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环流射吸降压差钻头。该钻头采用一种变形设计的射流泵,并在射吸喷嘴外加装射吸套,利用钻... 目前降低井底压差的工具存在作业复杂、对井底降压效果有限等问题,而射流泵钻头则存在过度依赖井壁间隙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环流射吸降压差钻头。该钻头采用一种变形设计的射流泵,并在射吸喷嘴外加装射吸套,利用钻头内部的射流泵组及反向喷射的射吸管,实现了涡流-射吸复合降压的效果,并将多个射流泵在钻头内并联共同作用,有效的实现降低井底压差,提高机械钻速。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结合邻井钻井效果对比,新型215.9 mm STS636LGRS射吸钻头在部分岩段中具有一定提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低井底压差 射流泵 射吸钻头 研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炉煤气低温换热式甲烷化反应器性能研究
16
作者 陈钢 屈江文 李琨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8-160,162,共4页
基于焦炉煤气低温换热式甲烷化工艺进行试验,考察了其核心装置低温换热式甲烷化反应器在甲烷化过程中的运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该反应器在升温过程中控温精确;在连续1 000 h运行过程中,装置运行平稳,反应器出口气组成稳定,其中出口气中... 基于焦炉煤气低温换热式甲烷化工艺进行试验,考察了其核心装置低温换热式甲烷化反应器在甲烷化过程中的运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该反应器在升温过程中控温精确;在连续1 000 h运行过程中,装置运行平稳,反应器出口气组成稳定,其中出口气中CO_2转化率大于98.0%,CO转化率大于99.8%,能够一步完成焦炉煤气甲烷化反应。同时,该反应器可在负荷为1 650~1 900 m^3/h下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炉煤气 甲烷化 低温换热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炉煤气低温换热式合成天然气中试试验
17
作者 王莉萍 屈江文 +1 位作者 卢燊 陈钢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44,共6页
介绍了焦炉煤气低温换热式合成天然气中试试验,试验规模为2000Nm^3/h,甲烷化反应连续运行1000h。运行结果表明,采用绝热反应段、冷激室和换热反应段相结合的新工艺,工艺简单、装置运行,出口气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转化率分别达到99.9%和... 介绍了焦炉煤气低温换热式合成天然气中试试验,试验规模为2000Nm^3/h,甲烷化反应连续运行1000h。运行结果表明,采用绝热反应段、冷激室和换热反应段相结合的新工艺,工艺简单、装置运行,出口气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转化率分别达到99.9%和97.0%。同时Ni基甲烷化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和选择性,具有多次开停车后稳定性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炉煤气 低温换热式 甲烷化 合成天然气 中试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采工作面支巷围岩破坏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
18
作者 张蓓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51,共4页
基于连采工作面支巷围岩变形破坏情况的现场实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对同一区段回采过程中和不同区段顺序回采后支巷围岩的应力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围岩变形破坏的薄弱部位和关键因素,提出了连采工作面支巷围岩强化控制技术。研究... 基于连采工作面支巷围岩变形破坏情况的现场实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对同一区段回采过程中和不同区段顺序回采后支巷围岩的应力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围岩变形破坏的薄弱部位和关键因素,提出了连采工作面支巷围岩强化控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本工作面与上工作面采动影响叠加导致支巷围岩应力分布呈现出不对称性,而采硐煤柱可将顶板的长跨度变为连续的短跨度,进而减弱支巷应力集中程度。通过提高支护强度和增加采硐煤柱尺寸,可增加围岩应力的均匀性,有效控制围岩薄弱部位的突发性破坏,实现围岩的稳定性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采工作面 支巷围岩 变形破坏 支护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