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吕梁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水肥一体化绿色高产技术应用
1
作者 薛志强 白育铭 +5 位作者 任小燕 张晓玲 尹健 王聪聪 孙超超 王艳胜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132-136,共5页
针对吕梁市旱作农业区水肥利用率低、作物产量提升受限等问题,探索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与水肥一体化技术集成的绿色高产模式,以实现节水增效、耕地质量改善及粮油协同增产目标。集成滴灌系统与精准水肥管理技术,动态调控大豆玉米不同... 针对吕梁市旱作农业区水肥利用率低、作物产量提升受限等问题,探索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与水肥一体化技术集成的绿色高产模式,以实现节水增效、耕地质量改善及粮油协同增产目标。集成滴灌系统与精准水肥管理技术,动态调控大豆玉米不同生育期的水肥需求;优化行距配置(4∶2带状间作),结合土壤墒情监测实施测墒补灌;推行精准施肥、株高调控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同步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措施。应用该技术后,示范区节水30%、化肥利用率提升35%、玉米和大豆分别增产30%以上,综合收益增加20%;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均增长0.3%,盐碱化指数下降12.5%,实现了生产效益与耕地质量的协同提升。基于示范推广经验集成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结合水肥一体化技术有效解决了旱作农业区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为黄河流域旱作农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范式,适宜在同类地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复合种植 水肥一体化 绿色高产 滴灌技术 吕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吕梁市高粱种植现状与单产提升路径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白育铭 《中国种业》 2024年第11期38-41,共4页
高粱是吕梁市第二大杂粮作物,高粱单产的提升对保障全市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走访调研、资料查阅、试验示范等方式对近年来吕梁市高粱播种面积、分布区域、单产水平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高粱单产与全省单产水平进行了比较... 高粱是吕梁市第二大杂粮作物,高粱单产的提升对保障全市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走访调研、资料查阅、试验示范等方式对近年来吕梁市高粱播种面积、分布区域、单产水平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高粱单产与全省单产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找出了制约吕梁高粱单产提升的主要因素。并根据不同制约因素提出了合理提高种植密度、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强化高产技术集成、细化田间管理措施等高粱单产提升技术措施,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高粱单产提升技术和推动吕梁高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梁市 高粱 单产提升 现状 技术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潜叶蛾在吕梁市的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控措施 被引量:1
3
作者 白育铭 李宁 +5 位作者 孙超超 张进强 郑卫锋 郑晓东 李卫伟 刘艳俊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4年第9期39-40,共2页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又名番茄潜麦蛾,是全球性有害生物,对茄科类作物,特别是番茄的生产破坏性极大,严重时会导致番茄减产80%~100%^([1])。
关键词 有害生物 番茄潜叶蛾 发生危害 综合防控措施 吕梁市 麦蛾 破坏性 减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梁文水地区玉米大豆间作品种组合筛选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景泉 梁锦涛 +3 位作者 高晓勋 张晓玲 齐晶晶 薛志强 《中国种业》 2024年第4期58-62,共5页
为保证玉米产能,提升大豆自给率,针对吕梁文水地区玉米、大豆间作中品种组合选择问题,在3行大豆与2行玉米间作的模式下,对3个玉米品种、3个大豆品种共9个组合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比较玉米、大豆品种在间作模式下的生育时期、农艺性状、... 为保证玉米产能,提升大豆自给率,针对吕梁文水地区玉米、大豆间作中品种组合选择问题,在3行大豆与2行玉米间作的模式下,对3个玉米品种、3个大豆品种共9个组合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比较玉米、大豆品种在间作模式下的生育时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并对土地当量比和经济效益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大槐88+东豆1号和恒宇299+东豆1号2个组合的玉米大豆品种间作土地当量比大于1,且经济效益较高,因此这2组玉米大豆品种可在今后文水地区用于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推广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间作 山西吕梁 品种组合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