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矫形鞋垫对扁平足患者下肢影响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强 郭媛 +3 位作者 张绪树 银龙 胡彦君 文云鹏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0-398,共9页
【目的】矫形鞋垫是非手术矫正扁平足的有效手段,但对于其康复治疗机制目前还未有统一的观点,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足底压力的改善。【方法】首先利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测力台和足部测试系统分别对受试者进行测试,获取扁平足患者自... 【目的】矫形鞋垫是非手术矫正扁平足的有效手段,但对于其康复治疗机制目前还未有统一的观点,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足底压力的改善。【方法】首先利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测力台和足部测试系统分别对受试者进行测试,获取扁平足患者自然行走时下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然后使用Anybody软件建立受试者的肌骨模型并进行逆向动力学分析,对比分析扁平足患者使用矫形鞋垫前、后自然行走时下肢关节角度、地面反作用力、关节力矩和肌肉激活度等参数的变化。【结果】结果显示:扁平足患者穿戴矫形鞋垫后,足底压力分布有明显改善,步行周期内踝关节运动角度变化明显,支撑期内垂直地面和侧向地面反作用力峰值均变小,关节力矩和下肢主要肌肉的激活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可为临床扁平足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足 矫形鞋垫 步态分析 运动学 逆向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肌内效贴扎方法对腕关节活动度及相关主要肌肉的即时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银龙 郭媛 +6 位作者 张绪树 柯海波 聂文彬 郭壮 张凯 继斌平 文云鹏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28-128,共1页
目的探究不同肌内效贴扎方法对腕关节活动度和相关主要肌肉的影响。方法招募了26名(13男,13女)健康志愿者。志愿者优势侧前臂屈肌上应用4种不同贴扎方法(无贴扎、I形促进技术、I形和Y形抑制技术)时,腕关节进行屈伸和尺桡偏运动,同时测... 目的探究不同肌内效贴扎方法对腕关节活动度和相关主要肌肉的影响。方法招募了26名(13男,13女)健康志愿者。志愿者优势侧前臂屈肌上应用4种不同贴扎方法(无贴扎、I形促进技术、I形和Y形抑制技术)时,腕关节进行屈伸和尺桡偏运动,同时测量腕关节活动度和采集前臂五块肌肉的表面肌电信号。在应用肌内效贴之前,对贴布进行了拉伸实验,以保证贴扎拉力在贴布线弹性范围之内。结果腕关节屈伸和尺桡偏活动度在4种不同贴扎条件时无显著差异。在腕关节屈伸过程中,与无贴扎相比,I形促进技术显著增加了尺侧腕伸肌、尺侧腕屈肌和屈肌群的积分肌电值(P<0.05),I形抑制技术明显增加了尺侧腕屈肌的积分肌电值(P<0.05);在腕关节尺桡偏运动中,与无贴扎相比,I形促进技术明显增加了尺侧腕屈肌的积分肌电值(P<0.05)。结论肌内效贴对健康志愿者的腕关节活动度没有明显影响。然而,促进技术相比抑制技术更能增加前臂肌肉的激活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侧腕屈肌 肌内效贴 尺侧腕伸肌 尺桡 前臂屈肌 表面肌电信号 腕关节 贴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人假肢手的分析与设计
3
作者 郭壮 郭媛 +1 位作者 张绪树 文云鹏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56-456,共1页
目的随着国际形势动荡和车祸等意外事故的发生,导致需要假肢手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而假肢手对于失去手指或手臂的人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的假肢手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结构灵活性不足、控制反馈缺失、假肢... 目的随着国际形势动荡和车祸等意外事故的发生,导致需要假肢手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而假肢手对于失去手指或手臂的人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的假肢手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结构灵活性不足、控制反馈缺失、假肢手续航能力差,充电方式唯一。因此,经济成本低且类人度高、功能性强的类人假肢手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方法本文基于自然手CT图像建立假肢手三维模型,结合国内外假肢手的研究进展和自然手解剖结构,建立腱绳欠驱动假肢手模型,结构优化完成后对类人假肢手腱绳欠驱动模型进行运动仿真验证;根据自然手抓握运动实验和三手指协同抓握运动实验,完成协同差动机构的方案和实物设计;根据自然手抓握力实验搭建压力反馈控制系统,并完成显示系统和压力能量采集系统、太阳能采集系统,完成假肢手控制系统搭建和提高假肢手控制系统的续航能力,完成假肢手样机制作。结果本研究在人手解剖学和国内外假肢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经过仿真模拟验证并最终完成了假肢手样机制作,假肢手样机仅需4个驱动源就可以完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手部抓握动作,同时提高了抓握不规则物体的稳定性。结论本文的研究结果和分析设计方法为假肢手的结构改进和控制系统优化提供了参考,优化了腱绳欠驱动假肢手结构并添加了控制反馈,进一步提高了类人假肢手的灵活性和对自然手抓握功能的复现能力,添加能量采集系统,降低了假肢手的经济成本应提高了类人假肢手的续航能力,进一步推动了假肢手的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结构 续航能力 假肢手 不规则物体 压力反馈控制 差动机构 能量采集系统 欠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腕部姿势、手指捏和手掌受载时腕管中正中神经的形态学分析
4
作者 银龙 郭媛 +6 位作者 张绪树 柯海波 周丰艺 杜一婷 张凯 继斌平 文云鹏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4-24,共1页
目的当腕关节在不同姿势、手指捏和手掌受载时分析腕管中正中神经(median nerve,MN)的形态学变化。方法使用超声诊断仪对20名健康志愿者(10男,10女)的优势侧腕管进行成像。结果当腕关节屈曲15°、30°、45°和60°时,M... 目的当腕关节在不同姿势、手指捏和手掌受载时分析腕管中正中神经(median nerve,MN)的形态学变化。方法使用超声诊断仪对20名健康志愿者(10男,10女)的优势侧腕管进行成像。结果当腕关节屈曲15°、30°、45°和60°时,MN的横断面积和周长显著小于中立位(P<0.05);屈曲30°、45°和60°时,MN的圆度显著大于中立位和15°(P<0.05)。腕关节背伸15°、30°、45°和60°时,MN的横断面积和周长显著小于中立位(P<0.05)。腕关节尺偏15°和30°时,MN的横断面积和周长显著小于中立位(P<0.05),圆度显著大于中立位(P<0.05);腕关节桡偏15°时,MN的横断面积和周长显著小于中立位(P<0.05)。拇环指捏10%最大自愿收缩力(maximum voluntary effort,MVE)时MN的横断面积和周长显著大于40%MVE(P<0.05),圆度显著小于中立位和40%MVE(P<0.05)。在腕关节中立位,手掌上施加100、200、300、400和500 g载荷时MN的横断面积显著小于无受载(P<0.05)。结论研究结果有助于分析健康人MN的变形模式,也为在日常活动和工作中预防腕管综合征的发生提供生物力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立位 腕管综合征 手腕部 横断面积 关节屈曲 正中神经 腕关节 超声诊断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梯度材料全踝关节假体力学响应的有限元分析
5
作者 马杰 李永胜 +3 位作者 陈静 武晓刚 林建英 文云鹏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1-888,共8页
目的研究分别植入径向和轴向功能梯度材料(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s,FGM)踝关节假体后,胫骨假体与胫骨远端松质骨的力学响应。方法使用3种FGM,分别为钛合金-生物活性玻璃复合FGM(FGM-Ⅰ)、钛合金-理想骨弹性材料复合FGM(FGM-Ⅱ)... 目的研究分别植入径向和轴向功能梯度材料(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s,FGM)踝关节假体后,胫骨假体与胫骨远端松质骨的力学响应。方法使用3种FGM,分别为钛合金-生物活性玻璃复合FGM(FGM-Ⅰ)、钛合金-理想骨弹性材料复合FGM(FGM-Ⅱ)、钛合金-羟基磷灰石复合FGM(FGM-Ⅲ)。建立全踝关节置换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仿真软件ABAQUS基于Fortran进行二次开发,通过改变体积分数,在轴向和径向上调整所建功能梯度胫骨假体的力学特性。分析FGM轴向和径向胫骨假体植入后,在站立位工况下胫骨假体与胫骨松质骨上的应力分布。结果与钛合金胫骨假体相比,3种FGM均可有效减小胫骨假体上的应力集中,其中FGM-Ⅲ胫骨假体总体效果优于FGM-Ⅰ和FGM-Ⅱ胫骨假体,且相对于轴向分布而言,FGM沿径向分布可以有效降低假体的最大von Mises应力。对于胫骨松质骨,3种FGM径向胫骨假体和FGM-Ⅲ轴向胫骨假体均能有效增加其远端应力,从而减轻松质骨上的应力遮挡,其中FGM-Ⅲ径向胫骨假体最为有效地改善了松质骨上的应力水平。结论FGM-Ⅲ径向踝关节假体可以有效降低假体上的应力集中现象并减小应力遮挡效应,以此达到延长假体寿命的目的,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梯度材料 踝关节假体 应力遮挡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