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无机配施对旱地春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陈刚 王璞 +1 位作者 陶洪斌 张中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9-144,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夏旱发生年份有机无机配施对旱地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显著提高旱地春玉米产量(1.49~2.63 t/hm2)和水分利用效率WUE(41.3%~72.3%)、降水利用效率PUE(45.7%~80.7%)。以有机无机配施的...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夏旱发生年份有机无机配施对旱地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显著提高旱地春玉米产量(1.49~2.63 t/hm2)和水分利用效率WUE(41.3%~72.3%)、降水利用效率PUE(45.7%~80.7%)。以有机无机配施的处理产量(5.89 t/hm2)和WUE〔13.15 kg/(hm2.mm)〕、PUE〔14.39 kg/(hm2.mm)〕最高。增施有机肥极显著降低了表层(0~40 cm)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总孔隙度,提高了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在夏旱发生前期,由于降雨和土壤贮水稳定,施肥处理尤其是有机肥处理能够提高表层(0~60 cm)土壤含水量,6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化不明显。随着夏旱发生程度的加剧,0~200 cm土层含水量持续降低,各处理的表层土壤含水量无明显差异。同时,施肥处理条件下由于作物生长耗水量持续增加,对深层土壤贮水消耗增加,导致40 cm以下的土壤含水量较无肥处理下降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肥 春玉米 夏旱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制剂对青贮玉米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高瑞红 徐嘉 +1 位作者 张魏斌 杨庆文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0-74,共5页
本试验研究复合乳酸菌制剂对玉米青贮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Ⅰ、Ⅱ、Ⅲ、Ⅳ组分别给玉米青贮接种0、0.01、0.03、0.05 g/kg复合乳酸菌制剂,在45 d和60 d后取样进行检测,并进行有氧稳定性时间的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复... 本试验研究复合乳酸菌制剂对玉米青贮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Ⅰ、Ⅱ、Ⅲ、Ⅳ组分别给玉米青贮接种0、0.01、0.03、0.05 g/kg复合乳酸菌制剂,在45 d和60 d后取样进行检测,并进行有氧稳定性时间的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复合乳酸菌制剂可以提高玉米青贮的干物质、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乳酸、乙酸含量,降低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氨态氮的含量及p H、氨态氮/总氮值,其中性洗涤纤维、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氨态氮含量及p H、氨态氮/总氮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余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45 d和60 d时,试验组间可溶性碳水化合物随乳酸菌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且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与试验Ⅱ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Ⅲ组与试验Ⅳ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60 d时,试验Ⅲ组与试验Ⅳ组的乙酸含量显著大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Ⅳ组小于试验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其余指标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乳酸菌制剂可以延长玉米青贮有氧稳定性时间,对照组时间为98 h,试验组依次是146、311、291 h。综上表明,乳酸菌制剂可以提高青贮玉米品质,延长有氧稳定性时间,本试验最佳接种量为0.03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玉米青贮 有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白粉病小偃麦衍生系的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建霞 温日宇 +2 位作者 周凤 王润梅 武擘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22,共2页
对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得到的抗小麦白粉病衍生系XM-5312和XM-6281进行白粉病抗性鉴定及抗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衍生系XM-5312、XM-628、亲本八倍体小偃麦XIN818均对白粉病表现免疫,亲本忻麦6160对白粉病表现高感;抗白粉病衍生... 对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得到的抗小麦白粉病衍生系XM-5312和XM-6281进行白粉病抗性鉴定及抗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衍生系XM-5312、XM-628、亲本八倍体小偃麦XIN818均对白粉病表现免疫,亲本忻麦6160对白粉病表现高感;抗白粉病衍生系XM-5312、XM-6281分别与高感品种中国春正反交,杂种F1全部高抗白粉病,衍生系XM-6281与中国春杂交得到的F1自交得到的F2抗感分离比例符合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偃麦草 普通小麦 白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量与密度对超甜玉米新品种“晋超甜1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广峰 卢保红 +1 位作者 魏荣业 杜如姗 《陕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5期13-15,23,共4页
为了发挥超甜玉米新品种"晋超甜1号"的高产优势,探讨得到适宜当地土壤类型和品种特性的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达到快速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的目的,试验对晋超甜1号进行了不同施肥量、密度及肥料与密度叠加效应栽培试验,从产量及农... 为了发挥超甜玉米新品种"晋超甜1号"的高产优势,探讨得到适宜当地土壤类型和品种特性的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达到快速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的目的,试验对晋超甜1号进行了不同施肥量、密度及肥料与密度叠加效应栽培试验,从产量及农艺性状结合经济效益分析表明,正常条件下种植晋超甜1号经济合理的肥料施用量为1 528 kg·hm-2,密度为67 500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超甜1号 施肥量 密度 叠加效应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淀粉高产玉米新品种忻黄单156的选育与栽培
5
作者 石秀清 王富荣 +1 位作者 王建军 赵丽芳 《农业科技通讯》 2006年第9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 高淀粉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山西省农科院 栽培 选育 中早熟 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抗旱栽培综合技术措施
6
作者 武海丽 智建奇 +1 位作者 焦建伟 赵鑫 《南方农业》 2016年第21期69-70,共2页
由于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导致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面临着水资源紧张的问题。我国水资源本就匮乏,在农作物种植区,水资源缺乏的问题愈发严重。加强对抗旱作物的研究有利于解决当下水资源缺乏的难题。玉米作为我国的主要储备粮食资源,对... 由于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导致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面临着水资源紧张的问题。我国水资源本就匮乏,在农作物种植区,水资源缺乏的问题愈发严重。加强对抗旱作物的研究有利于解决当下水资源缺乏的难题。玉米作为我国的主要储备粮食资源,对其进行抗旱栽培技术的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在当前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北方地区玉米的抗旱栽培技术展开探讨,为保障缺水地区玉米的高产稳产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抗旱栽培技术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糯1号玉米
7
作者 陈永欣 翟广谦 《中国农村科技》 2000年第5期21-21,共1页
鲜糯1号株高212厘米,茎粗2.16厘米,穗位高80厘米,果穗长筒型,穗长21.9厘米,穗粗4.8厘米,16~18行,鲜果穗重330克。果穗结籽到顶,秃尖少,籽粒金黄色,品质好。成熟时脱水快,出籽率88%。每亩产鲜穗800~1000千克。
关键词 鲜糯1号 鲜果穗 玉米研究 穗位高 丝黑穗病 矮花叶病 保鲜加工 青枯病 出籽率 大小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甜糯玉米速冻加工技术
8
作者 陈永欣 翟广谦 《中国农村科技》 2000年第5期37-37,共1页
速冻甜糯玉米保持了原有鲜嫩玉米的形态、色泽、风味及营养成分,一年四季均可供应市场,备受人们的青睐。可以直接食用,亦可做成风味玉米羹,成为宾馆、饭店、家庭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根据玉米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创汇农业的需要,我们从1... 速冻甜糯玉米保持了原有鲜嫩玉米的形态、色泽、风味及营养成分,一年四季均可供应市场,备受人们的青睐。可以直接食用,亦可做成风味玉米羹,成为宾馆、饭店、家庭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根据玉米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创汇农业的需要,我们从1991年开始进行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选育、速冻真空包装等保鲜加工技术研究及加工产品的开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糯玉米 速冻加工 综合开发利用 新品种选育 开发应用 鲜糯1号 玉米新品种 玉米资源 保鲜加工 创汇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质玉米籽粒食用加工技术
9
作者 贾志森 郑联寿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4年第7期30-31,共2页
为了进一步开发糯质玉米食用新途径,我们从1996年就开始了糯质玉米籽粒食用加工工艺和食用方法的试验。加工产品投放市场后,因其不受保存条件的限制,食用方便、加工成不受保存条件的限制,食用方便、加工成本低、价格适中等特点,深受城... 为了进一步开发糯质玉米食用新途径,我们从1996年就开始了糯质玉米籽粒食用加工工艺和食用方法的试验。加工产品投放市场后,因其不受保存条件的限制,食用方便、加工成不受保存条件的限制,食用方便、加工成本低、价格适中等特点,深受城乡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而且,糯质玉米籽粒加工所需设备简单投资少,有数千元资金即可办厂加工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质玉米 籽粒 加工工艺 保存条件 食用方法 糯玉米 水处理 可加工 加工产品 消费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锄在细叶韭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0
作者 张未芳 栗利元 郑联寿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0期183-184,共2页
为了克服薅锄锄地时土壤向外抛出,压倒或压歪细叶韭叶片或花薹而对细叶韭生育以及花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计了空心锄这一新型锄头,并就空心锄在细叶韭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细叶韭田使用空心锄进行作业,省力、高效、不... 为了克服薅锄锄地时土壤向外抛出,压倒或压歪细叶韭叶片或花薹而对细叶韭生育以及花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计了空心锄这一新型锄头,并就空心锄在细叶韭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细叶韭田使用空心锄进行作业,省力、高效、不易粘着土壤、除草效果好。细叶韭花序产量高,品质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韭 空心锄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质玉米籽粒食用加工技术
11
作者 贾志森 郑联寿 《农技服务》 2004年第2期45-46,共2页
为了进一步开发糯质玉米食用新途径,我们从1996年就开始了糯质玉米籽粒食用加工工艺和食用方法的试验。加工产品投放市场后,因其不受保存条件的限制,食用方便、加工成本低、价格适中等特点,深受城乡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而且,糯质玉米籽... 为了进一步开发糯质玉米食用新途径,我们从1996年就开始了糯质玉米籽粒食用加工工艺和食用方法的试验。加工产品投放市场后,因其不受保存条件的限制,食用方便、加工成本低、价格适中等特点,深受城乡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而且,糯质玉米籽粒加工所需设备简单投资少,有数千元资金即可办厂加工生产,加工增值幅度明显,很适合小型企业及个体户加工,是一项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质玉米 籽粒 加工技术 品种 温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良毛豆新品种忻(毛)豆1号试验初报 被引量:2
12
作者 米小红 樊智翔 +2 位作者 马海林 安伟 王计虎 《陕西农业科学》 2005年第4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试验初报 新品种 毛豆 山西省农科院 2001年 种质材料 营养价值 系谱法 研究所 抗病性 商品性 选育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马铃薯晋薯十二号的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书成 王建雄 杨振兴 《陕西农业科学》 2005年第1期118-119,共2页
晋薯十二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五寨试验站采用“75 -3 0 -7”做母本 ,“燕子”做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1 992年培育实生苗入选单株“92 -2 -7”,1 993年参加株系圃试验 ,1 994年参加品系鉴定试验 ,经各级试验结果表明比现用品种增产 1 7%... 晋薯十二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五寨试验站采用“75 -3 0 -7”做母本 ,“燕子”做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1 992年培育实生苗入选单株“92 -2 -7”,1 993年参加株系圃试验 ,1 994年参加品系鉴定试验 ,经各级试验结果表明比现用品种增产 1 7%以上。是具有高产、抗病、耐退化、品质优、经济性状好的更新换代新品种。适宜在山西 ,内蒙、甘肃等地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育 高产优质 马铃薯 株系 单株 父本杂交 实生苗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甘肃 试验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叶韭育苗技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栗利元 张未芳 +1 位作者 郑联寿 任爱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22期72-73,共2页
介绍细叶韭育苗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提高种子发芽率、成活率,快速扩大细叶韭的基础种苗。
关键词 细叶韭 育苗技术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菇品种的筛选提纯与复壮
15
作者 傅玉红 王克 +1 位作者 王先娥 郭玉宏 《食用菌》 1999年第1期15-16,共2页
选择在我区表现较好的三个平菇品种进行提纯复壮,通过三种处理方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单孢子配对复壮效果好,但选育方法要求高,条件严格,操作技术较复杂;而以组织分离法得到的菌株,产量虽比孢子选育稍低,但方法简便易行。
关键词 平菇 品种 筛选 提纯 复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麦春播小麦对苗期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13
16
作者 徐澜 刘艳超 +1 位作者 安伟 高志强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0-47,共8页
【目的】通过测定小麦生理生化指标,研究冬麦春播小麦苗期抗旱胁迫的机制,并比较2个品种的耐、抗旱性.【方法】以‘宁麦13’‘扬麦20’为材料,在小麦苗期以聚乙二醇6000(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设置0(T0)、8%(T1)、16%(T2)、24%(T3)4个... 【目的】通过测定小麦生理生化指标,研究冬麦春播小麦苗期抗旱胁迫的机制,并比较2个品种的耐、抗旱性.【方法】以‘宁麦13’‘扬麦20’为材料,在小麦苗期以聚乙二醇6000(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设置0(T0)、8%(T1)、16%(T2)、24%(T3)4个梯度,测定分析干旱胁迫下植株幼苗生长及生理变化.【结果】干旱胁迫抑制小麦叶面积增长,使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胁迫后期均显著上升(P<0.05);T2处理下‘宁麦13’‘扬麦20’的叶相对电导率分别增加23.0%、58.6%,相对含水量下降54.2%、63.6%,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32.7%、35.0%,MDA含量的抗旱系数为229.6%、182.5%,‘宁麦13’的耐、抗旱性较强.【结论】冬麦春播小麦通过增加渗透调节蛋白来适应苗期干旱胁迫,持续干旱胁迫12 d、PEG 6000浓度≤16%时,‘宁麦13’比‘扬麦20’表现更强的耐旱性,可作为忻定盆地冬麦春播的优选种质材料.MDA含量可作为监测小麦苗期干旱胁迫的首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冬麦春播 苗期 生理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总体规划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候凤莲 魏一凡 魏俊生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3-215,219,共4页
在讨论农业总体规划属性、价值、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说明建立计算机农业综合管理网络系统是解决目前农业总体规划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业 总体规划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