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6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山西省几个主栽水稻新品种特征特性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于晓慧
王广元
+2 位作者
梅青
李广信
石红卫
《中国稻米》
2006年第5期29-30,共2页
选用几个在山西省推广面积较大的水稻主栽品种做参试品种,对其特征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希望选择适合的品种应用于生产,提高种植效益。结果显示,参试品种的产量、生育性状表现较好,品质性状表现比较突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参试品种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西小麦品种(系)的高分子谷蛋白亚基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李光蓉
杨足君
畅志坚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13-117,共5页
应用SDS -PAGE技术 ,对来源于山西的 39份小麦品种 (系 ) ,其中 2 6个为已审定的被大面积推广的高产品种 ,1 3个为新近育成的优良品系 ,分析了它们的高分子谷蛋白亚基组成。同时按照Payne等的谷蛋白亚基评分标准 ,进行了品质评分。结果...
应用SDS -PAGE技术 ,对来源于山西的 39份小麦品种 (系 ) ,其中 2 6个为已审定的被大面积推广的高产品种 ,1 3个为新近育成的优良品系 ,分析了它们的高分子谷蛋白亚基组成。同时按照Payne等的谷蛋白亚基评分标准 ,进行了品质评分。结果表明 ,山西小麦育成品系的高分子谷蛋白亚基的组成较差 ,主要表现在 :Glu -A1位点上主要为Null或 1亚基 ,2 较少 ;在Glu -B1上为 7+8、7+9或 2 0亚基 ;而在Glu -D1上主要为 2 +1 2亚基 ,优质的5 +1 0亚基组合较少。这也可能部分解释了山西小麦的烘烤品质较差的原因。因此 ,可以加强引进具有优质谷蛋白亚基的小麦种质资源 ,综合利用SDS -PAGE等技术将它们引入小麦品种中 ,丰富小麦品种中谷蛋白亚基组成的遗传基础 ,从而进一步提高山西小麦的品质育种的水平。另外 ,其中的 5个含优质亚基、兼抗条锈病的品种 (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分子谷蛋白亚基
品质育种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粒小麦醇溶蛋白指纹图谱及其遗传分析(英文)
被引量:
15
3
作者
白云凤
侯变英
+3 位作者
孙善澄
孙玉
裴自友
阎贵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2-25,共4页
黑粒小麦因其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而倍受人们青睐。我国近年来已育成和引入了一批黑粒小麦品种 (系 )和资源 ,它们的黑粒基因来源和色素分布部位不同。本研究利用 ISTA颁布的 A- PAGE标准程序分析了来源不同的 9份黑粒小麦亲本及其 1 3...
黑粒小麦因其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而倍受人们青睐。我国近年来已育成和引入了一批黑粒小麦品种 (系 )和资源 ,它们的黑粒基因来源和色素分布部位不同。本研究利用 ISTA颁布的 A- PAGE标准程序分析了来源不同的 9份黑粒小麦亲本及其 1 3份后代材料的醇溶蛋白指纹图谱。结果表明 ,9份黑粒小麦亲本材料分离出 40条相对迁移率不同的谱带 ,其中 8条为共同带 ,每个亲本均有各自独特的谱带组合。采用“0~ 1”系统记录谱带 ,计算亲本间遗传距离 ,平均值为 0 .34,范围为 0 .1 0~ 0 .48。来自加拿大的京 1 1 70 5和 MY2 4 33的遗传距离为 0 .1 0 ,具有最大的遗传相似性。我国育成的漯珍 1号、乌麦 5 2 6和黑小麦 76号三者间的遗传距离在 0 .33以上。利用非加全成对算术平均法 ( UPGMA)作聚类分析 ,在 0 .34水平上可聚为 3类 ,其中漯珍 1号自成一类。黑粒小麦和白粒小麦杂种后代个体的醇溶蛋白呈共显性遗传 ,但白粒亲本北农 6号的一条带在 F1没有出现。醇溶蛋白指纹图谱的相似程度能反映出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不失为黑粒小麦育种亲本选配的一个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图谱
遗传分析
黑粒小麦
醇溶蛋白
遗传距离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棉属种间杂交抗旱种质材料生理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13
4
作者
张原根
程林梅
+1 位作者
阎继耀
牛永章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7-30,共4页
抗旱种质材料409、8301—46和809—3,根系发达,根苗比值大,叶片气孔阻力强,蒸腾消耗低,吸水和保水能力强。在受到水分胁迫时,光合作用、细胞膜透性、硝酸还原酶活性变化幅度小,复水后恢复性好,有较强的耐旱性。而...
抗旱种质材料409、8301—46和809—3,根系发达,根苗比值大,叶片气孔阻力强,蒸腾消耗低,吸水和保水能力强。在受到水分胁迫时,光合作用、细胞膜透性、硝酸还原酶活性变化幅度小,复水后恢复性好,有较强的耐旱性。而且抗旱指数大,经济产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抗旱性
种质
种间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僵菌对菜青虫的致病效果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
6
5
作者
郑军
芦冬涛
+3 位作者
曹勇
屈非
谢咸生
杨玉景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4-106,共3页
从菜青虫病死僵虫中分离、筛选得到适应北方生态环境的白僵菌致病菌株BC32。测定了该菌株在不同温度、湿度、不同培养基上的产孢量以及不同温、湿度下的萌发率。结果表明,以PDA为培养基,温度为15℃,相对湿度85%以上,该菌株产孢量最大,达...
从菜青虫病死僵虫中分离、筛选得到适应北方生态环境的白僵菌致病菌株BC32。测定了该菌株在不同温度、湿度、不同培养基上的产孢量以及不同温、湿度下的萌发率。结果表明,以PDA为培养基,温度为15℃,相对湿度85%以上,该菌株产孢量最大,达到5.3×108个/cm2;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90%时,孢子萌发率最高,可达98%。以1.0×108个/mL的孢子悬液感染菜青虫,10d后菜青虫校正死亡率可达92.67%~100%。在温湿度相对较低的田间自然条件下施用菌剂10d后,植株被害率下降至6%,表明该孢子剂对菜青虫防治效果好,具备了代替化学杀虫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菌
产孢量
被害率
菜青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谷子品种资源的抗黑穗病鉴定研究
被引量:
8
6
作者
温琪汾
刘润堂
+2 位作者
王纶
王星玉
李原平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z1期40-42,共3页
1996~ 2 0 0 0年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 ,对全国不同地区的 2 0 5 0份谷子品种资源进行了抗黑穗病鉴定。经初筛和重复鉴定 ,从中筛选出高抗品种 2 8份 ,抗病品种 4 5份。研究结果表明 ,谷子不同品种对黑穗病的抗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谷子...
1996~ 2 0 0 0年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 ,对全国不同地区的 2 0 5 0份谷子品种资源进行了抗黑穗病鉴定。经初筛和重复鉴定 ,从中筛选出高抗品种 2 8份 ,抗病品种 4 5份。研究结果表明 ,谷子不同品种对黑穗病的抗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谷子品种对黑穗病的抗性比较稳定 ,试验结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对抗、感品种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品种资源
黑穗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栽培大豆、野生大豆和半野生大豆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被引量:
8
7
作者
刘润堂
贾炜珑
+1 位作者
温琪汾
王石宝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3期235-237,共3页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了栽培大豆、野生大豆和半野生大豆的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栽培大豆幼苗期的酯酶同工酶共出现了17条酶带。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既有共同的酶带,又有各自独特的酶带,是亲缘关系较近的两个种。半...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了栽培大豆、野生大豆和半野生大豆的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栽培大豆幼苗期的酯酶同工酶共出现了17条酶带。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既有共同的酶带,又有各自独特的酶带,是亲缘关系较近的两个种。半野生大豆有类似野生大豆的酶谱,表现了野生种的特点.不同进化类型的大豆酯酶同工酶有明显不同。随着进化程度增高,酶带数目有增多的趋势.研究表明,大豆幼苗酯酶同工酶酶谱比较稳定,酶带明确,具有较为明显的种的专一性,可以做为大豆分类学和研究大豆进化关系的一个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
野生大豆
酯酶同功酶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太谷核不育小麦子粒标记蓝粒的研究
被引量:
2
8
作者
孙善澄
李生海
+3 位作者
孙玉
赵怀生
吴会玉
黄家雍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9-23,共5页
作者采用杂交加辐射的方法,促使不育基因与蓝粒基因易位连锁,以便在种子阶段即可将可育的与不育的区别开来,使小麦杂种优势的利用成为可能。本文介绍了诱变1代至3代的试验结果。并分析讨论了M_1蓝粒不育株回交的与M_2蓝粒不育株回交的...
作者采用杂交加辐射的方法,促使不育基因与蓝粒基因易位连锁,以便在种子阶段即可将可育的与不育的区别开来,使小麦杂种优势的利用成为可能。本文介绍了诱变1代至3代的试验结果。并分析讨论了M_1蓝粒不育株回交的与M_2蓝粒不育株回交的育性、粒色及染色体构型的关系;蓝粒不育小麦的类型及其预测;蓝粒标记性状与显性不育基因发生连锁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蓝粒基因
连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谷子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
4
9
作者
古世禄
郭志利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4年第2期52-57,共6页
在谷子防秕增粒技术基础上,实行谷豆立体(条带)种植,土地当量系数较大,具有较高的生态生理效应,能有效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改善谷子体内生理过程,增加叶面积、净同化率和干物质积累,提高成粒数,因而高产高效。
关键词
谷子
效应
栽培
立体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旱地大豆不同覆膜方式栽培效应研究
被引量:
9
10
作者
郭志利
《陕西农业科学》
2000年第1期19-21,共3页
覆膜穴播及膜际条播均能有效地促进大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使地膜大豆的株高、分枝数及主茎节数显著地高于露地条播对照,各项产量性状也明显优于对照,从而使覆膜穴播大豆比对照增产31.3%,增收18.9%,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16kgmmhm2;膜际...
覆膜穴播及膜际条播均能有效地促进大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使地膜大豆的株高、分枝数及主茎节数显著地高于露地条播对照,各项产量性状也明显优于对照,从而使覆膜穴播大豆比对照增产31.3%,增收18.9%,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16kgmmhm2;膜际条播大豆比对照增产23.3%,增收15.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92kgmm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大豆
覆膜穴播
膜际条播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茸毛偃麦草异附加系Y176-3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11
作者
李光蓉
杨足君
畅志坚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0-23,共4页
为了解茸毛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ssp.trichophorum)与小麦经过杂交、回交所选育的小偃麦新种质Y176-3的遗传特性,对该系进行了抗条锈性鉴定与分子细胞学分析。结果表明,Y176-3对当前的条锈病流行小种和新小种免疫。其根尖细胞...
为了解茸毛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ssp.trichophorum)与小麦经过杂交、回交所选育的小偃麦新种质Y176-3的遗传特性,对该系进行了抗条锈性鉴定与分子细胞学分析。结果表明,Y176-3对当前的条锈病流行小种和新小种免疫。其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4,有2对随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PMC MI)染色体构型为2n=22Ⅱ。利用C-带分析,观察到Y176-3中可能附加了一对来自茸毛偃麦草的端部有强带的短染色体。以拟鹅观草(Pseudoroegneria spicata,2n=14)DNA作探针、中国春基因组DNA为封阻进行的原位杂交结果表明,Y176-3含有2条较短的茸毛偃麦草染色体,该染色体属于St组,推测新种质Y176-3中导入的来自茸毛偃麦草的St染色体可能携带新的抗条锈病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茸毛偃麦草
附加系
C-分带
GI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旱地大豆地膜覆盖栽培研究初报
被引量:
4
12
作者
郭志利
《甘肃农业科技》
2000年第2期16-17,共2页
覆膜穴播及膜际条播均能有效地促进大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地膜大豆的株高、分枝数及主茎节数显著地高于露地条播对照,各项产量性状也明显优于对照。覆膜穴播大豆比对照增产31.2% ,增收18.9%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16...
覆膜穴播及膜际条播均能有效地促进大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地膜大豆的株高、分枝数及主茎节数显著地高于露地条播对照,各项产量性状也明显优于对照。覆膜穴播大豆比对照增产31.2% ,增收18.9%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16% kg/(m m ·hm 2);膜际条播大豆比对照增产24.2% ,增收15.0%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92 kg/(m m ·hm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旱地
覆膜穴播
膜际条播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旱地大豆不同覆膜方式栽培效应研究
被引量:
1
13
作者
郭志利
《耕作与栽培》
2000年第1期25-26,共2页
覆膜穴播及际条播均能有效地促进大豆营养生长生殖生长 ,使地膜大豆的株高、分枝数及主茎节数显著地高于露地条播对照 ,各项产量性状也明显优于对照 ,从而使覆膜穴播大豆比对照增产 31 .3% ,增收 1 8.9%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 .1 6kg/ (mm...
覆膜穴播及际条播均能有效地促进大豆营养生长生殖生长 ,使地膜大豆的株高、分枝数及主茎节数显著地高于露地条播对照 ,各项产量性状也明显优于对照 ,从而使覆膜穴播大豆比对照增产 31 .3% ,增收 1 8.9%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 .1 6kg/ (mm-1·hm-2 ;膜际条播大豆比对照增产 2 3.3% ,增收 1 5 .0 %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0 .92kg/ (mm-1·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大豆
栽培技术
地膜覆盖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粉病抗性导入小麦品种的研究
14
作者
刘润堂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128-130,共3页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本研究以簇毛麦后代材料为抗源,采用杂交与辐射,杂交与组织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将簇毛麦的抗白粉病基因导入普通小麦。经多代抗病鉴定、定向选择和细胞学分析,选育出了高产、抗白粉病的小麦新品种和...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本研究以簇毛麦后代材料为抗源,采用杂交与辐射,杂交与组织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将簇毛麦的抗白粉病基因导入普通小麦。经多代抗病鉴定、定向选择和细胞学分析,选育出了高产、抗白粉病的小麦新品种和农艺性状较好、抗白粉病的小麦新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
簇毛麦
生物技术
育种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淀粉玉米并单5号高产优质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15
作者
段运平
范宏贵
+1 位作者
赵兴明
赵玉山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5期90-91,共2页
并单5号是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选育的早熟高淀粉玉米单交种,淀粉含量76.39%,达国家一级高淀粉品种标准。经山西纪元玉米产业有限公司中试结果.比一般玉米品种湿基淀粉含量高4.67%。淀粉出酒率高0.17%,原料出酒率高0....
并单5号是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选育的早熟高淀粉玉米单交种,淀粉含量76.39%,达国家一级高淀粉品种标准。经山西纪元玉米产业有限公司中试结果.比一般玉米品种湿基淀粉含量高4.67%。淀粉出酒率高0.17%,原料出酒率高0.7%;吨酒精耗粮3.01t。比一般玉米的3.08t节约70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淀粉玉米
综合栽培技术
高产优质
山西省农科院
淀粉含量
玉米单交种
淀粉出酒率
原料出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发展山西特早熟棉区的棉花生产
16
作者
景泉荣
张桂茀
《山西农业科学》
1989年第5期12-14,共3页
1978年以来,我省特早熟棉区晋中、吕梁的棉花生产,发生了历史性的根本转折,摆脱了多年来的低产面貌,单产和总产均创历史最高年。如晋中地区1984年22万多亩棉田,单产达43.5公斤,总产940多万公斤。当年平遥县10余万亩棉田,单产突破50公斤...
1978年以来,我省特早熟棉区晋中、吕梁的棉花生产,发生了历史性的根本转折,摆脱了多年来的低产面貌,单产和总产均创历史最高年。如晋中地区1984年22万多亩棉田,单产达43.5公斤,总产940多万公斤。当年平遥县10余万亩棉田,单产突破50公斤,总产达500多万公斤。但近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早熟棉
增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壤干旱对棉花生理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38
17
作者
程林梅
张原根
+1 位作者
阎继耀
张和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33-237,共5页
土壤干旱条件下,棉花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胁迫的反应不同。抗旱种质材料8202比非耐旱品种黑山棉表现为叶水势高、水分饱和亏缺少、气孔阻力大、蒸腾强度小、细胞膜透性、呼吸强度及光合速率变化幅度小、脯氨酸积累多的生...
土壤干旱条件下,棉花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胁迫的反应不同。抗旱种质材料8202比非耐旱品种黑山棉表现为叶水势高、水分饱和亏缺少、气孔阻力大、蒸腾强度小、细胞膜透性、呼吸强度及光合速率变化幅度小、脯氨酸积累多的生理特性。中等耐旱品种塔什干生理指标变化幅度介于8202与黑山棉之间。抗旱系数为8202>塔什干>黑山棉,不同生育时期各项指标对水分胁迫的敏感程度为花期>铃期>蕾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土壤
干旱
生理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优质黑粒小麦新品种——冬黑10号
被引量:
7
18
作者
孙玉
孙善澄
+2 位作者
闰贵云
任永康
裴自友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山西省农科院
植物新品种保护
优质
作物遗传
有性杂交
温室加代
杂种F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能N^+离子注入诱导小麦种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的变异
被引量:
16
19
作者
张怀渝
宋云
+2 位作者
畅志坚
张晓军
任正隆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5-250,共6页
应用SDSPAGE和APAGE电泳技术,对不同剂量低能(25keV)N+离子注入小麦稳定品系CH3286的M3代种子储藏蛋白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变异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低能N+离子束注入能有效地诱导小麦种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变异。高...
应用SDSPAGE和APAGE电泳技术,对不同剂量低能(25keV)N+离子注入小麦稳定品系CH3286的M3代种子储藏蛋白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变异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低能N+离子束注入能有效地诱导小麦种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变异。高剂量(10.8×1016N+cm2)N+注入的诱变频率高于中剂量(7.2×1016N+cm2),其亚基总变异频率分别是13.7%和4.2%。不同位点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对N+离子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以Glu1D最敏感,变异频率由大至小分别是Glu1D>Glu1B>Glu1A。低能N+离子束注入诱导的醇溶蛋白变异与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变异有相似的规律。醇溶蛋白遗传区对N+离子的敏感程度也不同,其中ω醇溶蛋白最敏感,能产生较多的变异,其次是γ和β醇溶蛋白,最不敏感的是α醇溶蛋白。在M3代植株群体中筛选到一些农艺性状较稳定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变异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N^+离子束注入
醇溶蛋白
谷蛋白
低能N^+离子注入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变异频率
小麦种子
诱导
SDS-P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覆膜栽培方式对谷子(粟)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
50
20
作者
郭志利
古世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3-39,75,共8页
采用不同的覆膜栽培方式进行试验 ,证明覆膜穴播和膜际条播均能程度不同地改善土壤物理性能 ,提高耕层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 ,创造更适合谷子生育的土壤环境 ,从而促进谷子的生长发育 ,增大叶面积和光合势 ,提高光合效率和净同化率 ,增...
采用不同的覆膜栽培方式进行试验 ,证明覆膜穴播和膜际条播均能程度不同地改善土壤物理性能 ,提高耕层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 ,创造更适合谷子生育的土壤环境 ,从而促进谷子的生长发育 ,增大叶面积和光合势 ,提高光合效率和净同化率 ,增加干物质积累 ,并促进体内物质运转 ,从而提高成苗率、成株 (穗 )率和成粒数 ,实现高产高效 ,高水分利用效率。覆膜穴播栽培方式增产增值 2 3.0 % ,WUE提高 2 3.0 4 % ;膜际条播栽培方式增产增值1 3.4% ,WUE提高 1 2 .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覆膜栽培方法
覆膜穴播
膜际条播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西省几个主栽水稻新品种特征特性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于晓慧
王广元
梅青
李广信
石红卫
机构
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出处
《中国稻米》
2006年第5期29-30,共2页
文摘
选用几个在山西省推广面积较大的水稻主栽品种做参试品种,对其特征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希望选择适合的品种应用于生产,提高种植效益。结果显示,参试品种的产量、生育性状表现较好,品质性状表现比较突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参试品种
产量
品质
分类号
S641.2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西小麦品种(系)的高分子谷蛋白亚基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李光蓉
杨足君
畅志坚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小麦
研究所
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出处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13-117,共5页
基金
四川省科委应用基础项目
文摘
应用SDS -PAGE技术 ,对来源于山西的 39份小麦品种 (系 ) ,其中 2 6个为已审定的被大面积推广的高产品种 ,1 3个为新近育成的优良品系 ,分析了它们的高分子谷蛋白亚基组成。同时按照Payne等的谷蛋白亚基评分标准 ,进行了品质评分。结果表明 ,山西小麦育成品系的高分子谷蛋白亚基的组成较差 ,主要表现在 :Glu -A1位点上主要为Null或 1亚基 ,2 较少 ;在Glu -B1上为 7+8、7+9或 2 0亚基 ;而在Glu -D1上主要为 2 +1 2亚基 ,优质的5 +1 0亚基组合较少。这也可能部分解释了山西小麦的烘烤品质较差的原因。因此 ,可以加强引进具有优质谷蛋白亚基的小麦种质资源 ,综合利用SDS -PAGE等技术将它们引入小麦品种中 ,丰富小麦品种中谷蛋白亚基组成的遗传基础 ,从而进一步提高山西小麦的品质育种的水平。另外 ,其中的 5个含优质亚基、兼抗条锈病的品种 (系 )
关键词
小麦
高分子谷蛋白亚基
品质育种
遗传变异
Keywords
SHANXI WHEAT
HMW GS
QUALITY IMPROVEMENT
分类号
S512.103.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2.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粒小麦醇溶蛋白指纹图谱及其遗传分析(英文)
被引量:
15
3
作者
白云凤
侯变英
孙善澄
孙玉
裴自友
阎贵云
机构
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2-25,共4页
基金
The research was financial supported by the Natural Science Fund of Shanxi Province
文摘
黑粒小麦因其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而倍受人们青睐。我国近年来已育成和引入了一批黑粒小麦品种 (系 )和资源 ,它们的黑粒基因来源和色素分布部位不同。本研究利用 ISTA颁布的 A- PAGE标准程序分析了来源不同的 9份黑粒小麦亲本及其 1 3份后代材料的醇溶蛋白指纹图谱。结果表明 ,9份黑粒小麦亲本材料分离出 40条相对迁移率不同的谱带 ,其中 8条为共同带 ,每个亲本均有各自独特的谱带组合。采用“0~ 1”系统记录谱带 ,计算亲本间遗传距离 ,平均值为 0 .34,范围为 0 .1 0~ 0 .48。来自加拿大的京 1 1 70 5和 MY2 4 33的遗传距离为 0 .1 0 ,具有最大的遗传相似性。我国育成的漯珍 1号、乌麦 5 2 6和黑小麦 76号三者间的遗传距离在 0 .33以上。利用非加全成对算术平均法 ( UPGMA)作聚类分析 ,在 0 .34水平上可聚为 3类 ,其中漯珍 1号自成一类。黑粒小麦和白粒小麦杂种后代个体的醇溶蛋白呈共显性遗传 ,但白粒亲本北农 6号的一条带在 F1没有出现。醇溶蛋白指纹图谱的相似程度能反映出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不失为黑粒小麦育种亲本选配的一个重要依据。
关键词
指纹图谱
遗传分析
黑粒小麦
醇溶蛋白
遗传距离
聚类分析
Keywords
Black grained wheat
Gliadin fingerprints
Genetic distance
Cluster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棉属种间杂交抗旱种质材料生理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13
4
作者
张原根
程林梅
阎继耀
牛永章
机构
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出处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7-30,共4页
文摘
抗旱种质材料409、8301—46和809—3,根系发达,根苗比值大,叶片气孔阻力强,蒸腾消耗低,吸水和保水能力强。在受到水分胁迫时,光合作用、细胞膜透性、硝酸还原酶活性变化幅度小,复水后恢复性好,有较强的耐旱性。而且抗旱指数大,经济产量高。
关键词
棉花
抗旱性
种质
种间杂交
Keywords
cotton, drought resistance,germplasm, physiolog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s
分类号
S562.03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僵菌对菜青虫的致病效果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
6
5
作者
郑军
芦冬涛
曹勇
屈非
谢咸生
杨玉景
机构
山西省农科院
小麦
研究所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
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4-106,共3页
基金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07031044)
文摘
从菜青虫病死僵虫中分离、筛选得到适应北方生态环境的白僵菌致病菌株BC32。测定了该菌株在不同温度、湿度、不同培养基上的产孢量以及不同温、湿度下的萌发率。结果表明,以PDA为培养基,温度为15℃,相对湿度85%以上,该菌株产孢量最大,达到5.3×108个/cm2;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90%时,孢子萌发率最高,可达98%。以1.0×108个/mL的孢子悬液感染菜青虫,10d后菜青虫校正死亡率可达92.67%~100%。在温湿度相对较低的田间自然条件下施用菌剂10d后,植株被害率下降至6%,表明该孢子剂对菜青虫防治效果好,具备了代替化学杀虫剂的潜力。
关键词
白僵菌
产孢量
被害率
菜青虫
Keywords
Beauveria bassiana
sporulation
rate of damage
rieris rapae
分类号
S416.12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谷子品种资源的抗黑穗病鉴定研究
被引量:
8
6
作者
温琪汾
刘润堂
王纶
王星玉
李原平
机构
山西省农科院
品种资源
研究所
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出处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z1期40-42,共3页
文摘
1996~ 2 0 0 0年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 ,对全国不同地区的 2 0 5 0份谷子品种资源进行了抗黑穗病鉴定。经初筛和重复鉴定 ,从中筛选出高抗品种 2 8份 ,抗病品种 4 5份。研究结果表明 ,谷子不同品种对黑穗病的抗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谷子品种对黑穗病的抗性比较稳定 ,试验结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对抗、感品种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
关键词
谷子
品种资源
黑穗病
分类号
S661.104+.3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栽培大豆、野生大豆和半野生大豆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被引量:
8
7
作者
刘润堂
贾炜珑
温琪汾
王石宝
机构
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出处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3期235-237,共3页
文摘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了栽培大豆、野生大豆和半野生大豆的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栽培大豆幼苗期的酯酶同工酶共出现了17条酶带。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既有共同的酶带,又有各自独特的酶带,是亲缘关系较近的两个种。半野生大豆有类似野生大豆的酶谱,表现了野生种的特点.不同进化类型的大豆酯酶同工酶有明显不同。随着进化程度增高,酶带数目有增多的趋势.研究表明,大豆幼苗酯酶同工酶酶谱比较稳定,酶带明确,具有较为明显的种的专一性,可以做为大豆分类学和研究大豆进化关系的一个生化指标。
关键词
栽培
野生大豆
酯酶同功酶
大豆
Keywords
G. max, G. soja. G. gracilis, Esterase isozymes
分类号
S565.10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谷核不育小麦子粒标记蓝粒的研究
被引量:
2
8
作者
孙善澄
李生海
孙玉
赵怀生
吴会玉
黄家雍
机构
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广西
农科院
玉米
研究所
出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9-23,共5页
文摘
作者采用杂交加辐射的方法,促使不育基因与蓝粒基因易位连锁,以便在种子阶段即可将可育的与不育的区别开来,使小麦杂种优势的利用成为可能。本文介绍了诱变1代至3代的试验结果。并分析讨论了M_1蓝粒不育株回交的与M_2蓝粒不育株回交的育性、粒色及染色体构型的关系;蓝粒不育小麦的类型及其预测;蓝粒标记性状与显性不育基因发生连锁的措施。
关键词
小麦
蓝粒基因
连锁
Keywords
wheat
nuclear male sterility
blue gene
linkage
分类号
S512.10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谷子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
4
9
作者
古世禄
郭志利
机构
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出处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4年第2期52-57,共6页
文摘
在谷子防秕增粒技术基础上,实行谷豆立体(条带)种植,土地当量系数较大,具有较高的生态生理效应,能有效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改善谷子体内生理过程,增加叶面积、净同化率和干物质积累,提高成粒数,因而高产高效。
关键词
谷子
效应
栽培
立体种植
Keywords
Foxtail millet
Stereoscopic (band shaped)growing
High-yield and high benefit
Ec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effects.
分类号
S515.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旱地大豆不同覆膜方式栽培效应研究
被引量:
9
10
作者
郭志利
机构
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2000年第1期19-21,共3页
基金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96- 0 0 4- 0 4- 0 2"
文摘
覆膜穴播及膜际条播均能有效地促进大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使地膜大豆的株高、分枝数及主茎节数显著地高于露地条播对照,各项产量性状也明显优于对照,从而使覆膜穴播大豆比对照增产31.3%,增收18.9%,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16kgmmhm2;膜际条播大豆比对照增产23.3%,增收15.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92kgmmhm2。
关键词
旱地
大豆
覆膜穴播
膜际条播
栽培
分类号
S565.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茸毛偃麦草异附加系Y176-3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11
作者
李光蓉
杨足君
畅志坚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小麦
研究所
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0-23,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170502)
文摘
为了解茸毛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ssp.trichophorum)与小麦经过杂交、回交所选育的小偃麦新种质Y176-3的遗传特性,对该系进行了抗条锈性鉴定与分子细胞学分析。结果表明,Y176-3对当前的条锈病流行小种和新小种免疫。其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4,有2对随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PMC MI)染色体构型为2n=22Ⅱ。利用C-带分析,观察到Y176-3中可能附加了一对来自茸毛偃麦草的端部有强带的短染色体。以拟鹅观草(Pseudoroegneria spicata,2n=14)DNA作探针、中国春基因组DNA为封阻进行的原位杂交结果表明,Y176-3含有2条较短的茸毛偃麦草染色体,该染色体属于St组,推测新种质Y176-3中导入的来自茸毛偃麦草的St染色体可能携带新的抗条锈病基因。
关键词
小麦
茸毛偃麦草
附加系
C-分带
GISH
Keywords
Wheat
Thinopyrum intermedium ssp trichophorum
Addition line
C-banding
GISH
分类号
S512.9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26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旱地大豆地膜覆盖栽培研究初报
被引量:
4
12
作者
郭志利
机构
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00年第2期16-17,共2页
基金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96-004-04-02)
文摘
覆膜穴播及膜际条播均能有效地促进大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地膜大豆的株高、分枝数及主茎节数显著地高于露地条播对照,各项产量性状也明显优于对照。覆膜穴播大豆比对照增产31.2% ,增收18.9%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16% kg/(m m ·hm 2);膜际条播大豆比对照增产24.2% ,增收15.0%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92 kg/(m m ·hm 2)。
关键词
大豆
旱地
覆膜穴播
膜际条播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16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旱地大豆不同覆膜方式栽培效应研究
被引量:
1
13
作者
郭志利
机构
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00年第1期25-26,共2页
基金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96 0 0 4 0 4 )
文摘
覆膜穴播及际条播均能有效地促进大豆营养生长生殖生长 ,使地膜大豆的株高、分枝数及主茎节数显著地高于露地条播对照 ,各项产量性状也明显优于对照 ,从而使覆膜穴播大豆比对照增产 31 .3% ,增收 1 8.9%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 .1 6kg/ (mm-1·hm-2 ;膜际条播大豆比对照增产 2 3.3% ,增收 1 5 .0 %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0 .92kg/ (mm-1·hm-2 )。
关键词
旱地
大豆
栽培技术
地膜覆盖
产量
分类号
S565.4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16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粉病抗性导入小麦品种的研究
14
作者
刘润堂
机构
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出处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128-130,共3页
文摘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本研究以簇毛麦后代材料为抗源,采用杂交与辐射,杂交与组织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将簇毛麦的抗白粉病基因导入普通小麦。经多代抗病鉴定、定向选择和细胞学分析,选育出了高产、抗白粉病的小麦新品种和农艺性状较好、抗白粉病的小麦新种质。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
簇毛麦
生物技术
育种
抗病性
Keywords
Wheat powdery Mildew,Haynaldia Villosa, Biological technique, Wheat breeding.
分类号
S512.103.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淀粉玉米并单5号高产优质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15
作者
段运平
范宏贵
赵兴明
赵玉山
机构
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大同市种子管理站
临汾市种子管理站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5期90-91,共2页
文摘
并单5号是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选育的早熟高淀粉玉米单交种,淀粉含量76.39%,达国家一级高淀粉品种标准。经山西纪元玉米产业有限公司中试结果.比一般玉米品种湿基淀粉含量高4.67%。淀粉出酒率高0.17%,原料出酒率高0.7%;吨酒精耗粮3.01t。比一般玉米的3.08t节约70kg。
关键词
高淀粉玉米
综合栽培技术
高产优质
山西省农科院
淀粉含量
玉米单交种
淀粉出酒率
原料出酒率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663.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展山西特早熟棉区的棉花生产
16
作者
景泉荣
张桂茀
机构
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出处
《山西农业科学》
1989年第5期12-14,共3页
文摘
1978年以来,我省特早熟棉区晋中、吕梁的棉花生产,发生了历史性的根本转折,摆脱了多年来的低产面貌,单产和总产均创历史最高年。如晋中地区1984年22万多亩棉田,单产达43.5公斤,总产940多万公斤。当年平遥县10余万亩棉田,单产突破50公斤,总产达500多万公斤。但近年来。
关键词
棉花
早熟棉
增产措施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干旱对棉花生理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38
17
作者
程林梅
张原根
阎继耀
张和
机构
山西省农科院
出处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33-237,共5页
文摘
土壤干旱条件下,棉花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胁迫的反应不同。抗旱种质材料8202比非耐旱品种黑山棉表现为叶水势高、水分饱和亏缺少、气孔阻力大、蒸腾强度小、细胞膜透性、呼吸强度及光合速率变化幅度小、脯氨酸积累多的生理特性。中等耐旱品种塔什干生理指标变化幅度介于8202与黑山棉之间。抗旱系数为8202>塔什干>黑山棉,不同生育时期各项指标对水分胁迫的敏感程度为花期>铃期>蕾期。
关键词
棉花
土壤
干旱
生理特性
产量
Keywords
cotton soil drought physiological characters drought-resistance indexes
分类号
S562.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优质黑粒小麦新品种——冬黑10号
被引量:
7
18
作者
孙玉
孙善澄
闰贵云
任永康
裴自友
机构
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基金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031008)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山西省农科院
植物新品种保护
优质
作物遗传
有性杂交
温室加代
杂种F1
分类号
S512.10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能N^+离子注入诱导小麦种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的变异
被引量:
16
19
作者
张怀渝
宋云
畅志坚
张晓军
任正隆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理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
研究
室
山西省农科院
作物
遗传
育种
研究所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
遗传
育种省级重点实验室
出处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5-250,共6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厅"十五"小麦育种攻关项目
文摘
应用SDSPAGE和APAGE电泳技术,对不同剂量低能(25keV)N+离子注入小麦稳定品系CH3286的M3代种子储藏蛋白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变异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低能N+离子束注入能有效地诱导小麦种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变异。高剂量(10.8×1016N+cm2)N+注入的诱变频率高于中剂量(7.2×1016N+cm2),其亚基总变异频率分别是13.7%和4.2%。不同位点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对N+离子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以Glu1D最敏感,变异频率由大至小分别是Glu1D>Glu1B>Glu1A。低能N+离子束注入诱导的醇溶蛋白变异与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变异有相似的规律。醇溶蛋白遗传区对N+离子的敏感程度也不同,其中ω醇溶蛋白最敏感,能产生较多的变异,其次是γ和β醇溶蛋白,最不敏感的是α醇溶蛋白。在M3代植株群体中筛选到一些农艺性状较稳定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变异株。
关键词
小麦
N^+离子束注入
醇溶蛋白
谷蛋白
低能N^+离子注入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变异频率
小麦种子
诱导
SDS-PAGE
Keywords
wheat
N^+ implantation
gliadin
glutenin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TS264.23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覆膜栽培方式对谷子(粟)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
50
20
作者
郭志利
古世禄
机构
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3-39,75,共8页
基金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
文摘
采用不同的覆膜栽培方式进行试验 ,证明覆膜穴播和膜际条播均能程度不同地改善土壤物理性能 ,提高耕层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 ,创造更适合谷子生育的土壤环境 ,从而促进谷子的生长发育 ,增大叶面积和光合势 ,提高光合效率和净同化率 ,增加干物质积累 ,并促进体内物质运转 ,从而提高成苗率、成株 (穗 )率和成粒数 ,实现高产高效 ,高水分利用效率。覆膜穴播栽培方式增产增值 2 3.0 % ,WUE提高 2 3.0 4 % ;膜际条播栽培方式增产增值1 3.4% ,WUE提高 1 2 .95%
关键词
谷子
覆膜栽培方法
覆膜穴播
膜际条播
产量
Keywords
millet
film mulching cultivation method
sowing in holes
drilling along the edges of the film
increase yield and output value
分类号
S515.0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山西省几个主栽水稻新品种特征特性研究
于晓慧
王广元
梅青
李广信
石红卫
《中国稻米》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山西小麦品种(系)的高分子谷蛋白亚基遗传变异分析
李光蓉
杨足君
畅志坚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黑粒小麦醇溶蛋白指纹图谱及其遗传分析(英文)
白云凤
侯变英
孙善澄
孙玉
裴自友
阎贵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2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棉属种间杂交抗旱种质材料生理特性的研究
张原根
程林梅
阎继耀
牛永章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白僵菌对菜青虫的致病效果及应用研究
郑军
芦冬涛
曹勇
屈非
谢咸生
杨玉景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谷子品种资源的抗黑穗病鉴定研究
温琪汾
刘润堂
王纶
王星玉
李原平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栽培大豆、野生大豆和半野生大豆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刘润堂
贾炜珑
温琪汾
王石宝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太谷核不育小麦子粒标记蓝粒的研究
孙善澄
李生海
孙玉
赵怀生
吴会玉
黄家雍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谷子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效应的研究
古世禄
郭志利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旱地大豆不同覆膜方式栽培效应研究
郭志利
《陕西农业科学》
200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小麦-茸毛偃麦草异附加系Y176-3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李光蓉
杨足君
畅志坚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旱地大豆地膜覆盖栽培研究初报
郭志利
《甘肃农业科技》
200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旱地大豆不同覆膜方式栽培效应研究
郭志利
《耕作与栽培》
200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白粉病抗性导入小麦品种的研究
刘润堂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高淀粉玉米并单5号高产优质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段运平
范宏贵
赵兴明
赵玉山
《农业科技通讯》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发展山西特早熟棉区的棉花生产
景泉荣
张桂茀
《山西农业科学》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土壤干旱对棉花生理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程林梅
张原根
阎继耀
张和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
3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优质黑粒小麦新品种——冬黑10号
孙玉
孙善澄
闰贵云
任永康
裴自友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低能N^+离子注入诱导小麦种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的变异
张怀渝
宋云
畅志坚
张晓军
任正隆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覆膜栽培方式对谷子(粟)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郭志利
古世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
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