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生物技术在根际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赵佳 孙毅 +2 位作者 梁宏 黄静 杜建中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5-70,共6页
根际微生物的定义为植物的根表及受根系直接影响的土壤区域中的微生物群落。根际微生物与植物根系相互作用,是植物生态系统物质交换的主要媒介。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研究对于微生物生态学与植物生态学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现代生物学技... 根际微生物的定义为植物的根表及受根系直接影响的土壤区域中的微生物群落。根际微生物与植物根系相互作用,是植物生态系统物质交换的主要媒介。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研究对于微生物生态学与植物生态学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现代生物学技术发展迅速,对根际自然群落中不可培养微生物的研究取得了突破。综述了目前已取得的研究进展,对现代生物技术在根际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做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微生物 生物技术 生物标记 分子生物学 单一碳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山西省沃丰科企联合体玉米品种(夏播组)区域试验初报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江 赵兴华 +2 位作者 王长彪 韩斌 路贵和 《中国种业》 2020年第6期46-49,共4页
根据2019年山西省沃丰科企联合体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夏播组)的试验结果,对参加试验的14个玉米品种(含对照郑单958)进行比较分析,科学评价每个品种的抗病性、丰产性、稳产性等性状,为品种审定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必奥602、民玉46、登... 根据2019年山西省沃丰科企联合体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夏播组)的试验结果,对参加试验的14个玉米品种(含对照郑单958)进行比较分析,科学评价每个品种的抗病性、丰产性、稳产性等性状,为品种审定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必奥602、民玉46、登海S178、金硕301、恒玉31、利玉228、福盛园199、丰玉1号、崞丰668丰产性和稳产性好,建议在山西中南部夏播地区种植,参加联合体生产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体 区域试验 玉米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防治棉花黄萎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3
作者 梁宏 黄静 +2 位作者 赵佳 陈哲 王长彪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共6页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棉花黄萎病的生物防治成为目前研究的重要方向。评述了已取得的研究进展,包括生防菌类型、生防菌抗菌物质与拮抗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微生态有机肥防治棉花黄萎病的应用,并指出了棉花黄萎病生物防治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棉花黄萎病的生物防治成为目前研究的重要方向。评述了已取得的研究进展,包括生防菌类型、生防菌抗菌物质与拮抗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微生态有机肥防治棉花黄萎病的应用,并指出了棉花黄萎病生物防治的发展趋势,为今后棉花黄萎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 生物防治 生防菌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组织培养再生系统及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朱晋云 许玉娟 +3 位作者 杨丽萍 亢秀丽 孙毅 杜建忠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84-89,共6页
通过对晋麦47、鲁麦14、晋阳345、晋麦31等4个小麦品种的组织培养再生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MS基本培养基中加入Kao's有机化合物和T维生素后,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提高31.4%~42.4%,植株再生能力提高50%~80%。对幼胚愈... 通过对晋麦47、鲁麦14、晋阳345、晋麦31等4个小麦品种的组织培养再生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MS基本培养基中加入Kao's有机化合物和T维生素后,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提高31.4%~42.4%,植株再生能力提高50%~80%。对幼胚愈伤组织进行低温预处理和在农杆菌转化时添加AS处理后,经PPT筛选获得大量正常再生植物,PCR及Southern杂交检测证明其中28株再生植株呈阳性,这些植株明显提高了对basta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愈伤组织 农杆菌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枯萎病拮抗菌Lh-1的鉴定及生物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佳 黄静 +2 位作者 陈哲 聂园军 梁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0-136,共7页
对菌株Lh-1进行鉴定,并对其防治西瓜枯萎病的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检测和16S r RNA基因同源性分析鉴定菌株Lh-1,测定其抑菌谱。设计盆栽试验来评价施用有机肥加Lh-1菌液(T2),施用有机肥(T1)和化肥(CK)3种处理的防治效... 对菌株Lh-1进行鉴定,并对其防治西瓜枯萎病的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检测和16S r RNA基因同源性分析鉴定菌株Lh-1,测定其抑菌谱。设计盆栽试验来评价施用有机肥加Lh-1菌液(T2),施用有机肥(T1)和化肥(CK)3种处理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将Lh-1鉴定为解淀粉芽胞杆菌。该菌对多种植物病原菌都有抑制作用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尤其对西瓜枯萎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盆栽试验表明添加Lh-1后发病率仅为17.2%,与对照相比防治效果达到78.5%,植株高度、鲜重和干重指标均为最高;瓜苗中的SOD、POD和CAT活性显著提高而MDA含量明显下降;瓜苗根际的微生物区系中细菌与放线菌含量上升,真菌特别是尖孢镰刀菌的数量下降,瓜苗根际微生物区系结构得到明显改善。解淀粉芽胞杆菌Lh-1能够防治西瓜枯萎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胞杆菌 西瓜枯萎病 尖孢镰刀菌 根际微生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菌剂和肥料对连作草莓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哲 黄静 +1 位作者 赵佳 梁宏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8期1380-1385,1433,共7页
以草莓连作土壤为材料,探讨杀菌剂敌磺钠以及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对草莓连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草莓连作障碍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分别采集敌磺钠处理前(A)、敌磺钠处理后(B)、处理后添加化肥(CK)、处理后添加有机肥(OF)、处理... 以草莓连作土壤为材料,探讨杀菌剂敌磺钠以及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对草莓连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草莓连作障碍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分别采集敌磺钠处理前(A)、敌磺钠处理后(B)、处理后添加化肥(CK)、处理后添加有机肥(OF)、处理后添加微生物菌肥和有机肥(MF)的草莓土壤以及根际土壤样本,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根据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在不同处理后的变化。结果表明,草莓连作土壤经过敌磺钠处理后,细菌以及真菌的多样性都有所降低,细菌的Shannon指数从8.93降到7.77,而真菌的Shannon指数从4.52降为0.46;细菌的Methylocaldum属和Phormidium属,真菌中的Zygomycota门、Rozellomycota门和Chytridiomycot门以及Podospora属在敌磺钠处理后,丰度值均为0;与对照比较,在处理后的土壤中添加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都能提高土壤细菌的多样性,降低真菌的多样性,其中,从门水平看,添加微生物菌肥处理后,细菌中的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Chloroflexi,Firmicutes,[thermi],Cyanobacteria和Basidiomycota的丰度值较高;在属水平上,添加微生物菌肥处理后,细菌中的Pseudomonas,Luteimonas,Lysobacter,Streptomyces,Chloronema,Bacillus,B-42属和真菌中的Podospora属的丰度值较高。采用敌磺钠和微生物菌肥共同处理草莓连作土壤,可以降低真菌的多样性,提高细菌的多样性,并提高有益菌属的丰度值,起到防治草莓土传病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敌磺钠 微生物菌肥 细菌多样性 真菌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生物有机肥对连作黄瓜生长及根际微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赵佳 杜宾 +3 位作者 聂园军 黄静 陈哲 梁宏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34,共4页
为了研究施用生物有机肥对连作黄瓜生长及根际微环境的影响,笔者制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有机肥,设置了对照(CK)、有机肥处理(OF)与生物有机肥处理(BOF)3组试验,并采用盆栽试验以检测不同处理下黄瓜植株及其根际土壤各项指标的差... 为了研究施用生物有机肥对连作黄瓜生长及根际微环境的影响,笔者制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有机肥,设置了对照(CK)、有机肥处理(OF)与生物有机肥处理(BOF)3组试验,并采用盆栽试验以检测不同处理下黄瓜植株及其根际土壤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后黄瓜连作土壤中的细菌(12.36×10~7cfu·g^(-1))和放线菌(5.27×10~6cfu·g^(-1))数量大增而真菌(1.23×10~5cfu·g^(-1))数量锐减;土壤中pH及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增幅分别为6%~11%、24%~125%、15%~29%;SOD和POD活性显著升高,增幅分别为18%~42%、47%~113%。施用生物有机肥改变了土壤微生物区系,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了抗氧化保护酶活性,植株长势明显优于对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连作障碍 微生物 生物有机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藜麦连作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董艳辉 于宇凤 +11 位作者 温鑫 王亦学 聂园军 侯丽媛 李亚莉 刘江 任元 王育川 曹秋芬 吴慎杰 王斌 秦永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5-211,共7页
为了揭示连作藜麦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MiSeq)对不同处理(种植1 a、种植2 a)的连作藜麦根际土壤细菌进行16S rRNA基因V4区测序。结果表明,种植1 a较种植2 a的藜麦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 为了揭示连作藜麦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MiSeq)对不同处理(种植1 a、种植2 a)的连作藜麦根际土壤细菌进行16S rRNA基因V4区测序。结果表明,种植1 a较种植2 a的藜麦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指数都要高,其中,种植1 a较种植2 a的藜麦Chao1指数平均值增加16.4%,ACE指数平均值增加22.9%,Shannon指数平均值增加2.3%;菌群的分类学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重茬种植后,伦茨氏菌属、溶杆菌属、中慢生根瘤菌属、丛毛单菌属多样性增多;分枝杆菌属、藤黄单胞菌属、芽单胞菌属、浮霉状菌属等细菌多样性减少。功能预测分析表明,重茬种植后,编码细胞膜转运的功能基因、编码翻译、复制和修复的功能基因、编码外源性物质降解和代谢、多糖生物合成和代谢的功能基因大量减少,编码核苷酸代谢、萜类化合物的代谢、辅因子和维生素的代谢等功能基因少量减少;而编码信号转导和脂类代谢的功能基因有少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连作 高通量测序 根际土壤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R分子标记技术在苹果种质资源及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侯丽媛 董艳辉 +5 位作者 张春芬 肖蓉 邓舒 聂园军 赵菁 曹秋芬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6期1107-1114,共8页
简要介绍了SSR分子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优点,综述了SSR分子标记技术在苹果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如在苹果品种鉴定、种质资源评价、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基因标记及定位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 简要介绍了SSR分子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优点,综述了SSR分子标记技术在苹果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如在苹果品种鉴定、种质资源评价、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基因标记及定位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在苹果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可为开展苹果分子遗传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 苹果 种质资源 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脱毒组培苗低成本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春芬 邓舒 +6 位作者 聂园军 赵海静 肖蓉 董艳辉 侯丽媛 孟玉平 曹秋芬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3期379-382,共4页
为降低草莓脱毒组培苗的生产成本,从碳源种类及浓度、凝固剂种类及浓度、培养容器等方面进行了低成本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蔗糖占到总成本的52.5%,凝固剂占到总成本的38.9%,用白砂糖替换蔗糖、卡拉胶替换琼脂粉,总成本降为原来... 为降低草莓脱毒组培苗的生产成本,从碳源种类及浓度、凝固剂种类及浓度、培养容器等方面进行了低成本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蔗糖占到总成本的52.5%,凝固剂占到总成本的38.9%,用白砂糖替换蔗糖、卡拉胶替换琼脂粉,总成本降为原来的32.5%,大大节约了成本;采用带有塑料瓶盖的玻璃瓶,可节约劳动力,有效地降低了成本,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低成本 快繁 组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菌剂结合阳光消毒治理设施草莓连作障害的效果 被引量:11
11
作者 肖蓉 曹秋芬 +5 位作者 李倩 张春芬 邓舒 聂园军 李瑞珍 赵佳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1期98-103,共6页
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和太原市阳曲县,连续3 a采用复合微生物菌剂结合阳光消毒的方法(简称微生物太阳能法)对设施重茬草莓园土壤进行处理,分析评价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微生物太阳能法能够让温室气温和耕作层土壤温度迅速达到50℃... 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和太原市阳曲县,连续3 a采用复合微生物菌剂结合阳光消毒的方法(简称微生物太阳能法)对设施重茬草莓园土壤进行处理,分析评价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微生物太阳能法能够让温室气温和耕作层土壤温度迅速达到50℃以上,每天持续高温大于12 h;该方法让土壤中细菌数量得到提升,真菌数量大幅度减小,放线菌数量持续升高,重茬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由易发病害的真菌主导型转变为健康的细菌主导型;微生物太阳能法处理后,土壤有机质、碱解N、速效P和速效K含量分别提高了75.4%,150%,55.3%和437%;与普通太阳能法相比,微生物太阳能法处理的草莓连作病害发病率显著降低,单果质量增加,产量显著提高。总之,微生物太阳能法能够有效提高温室气温和地温,杀灭重茬病原菌,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控制草莓连作障害,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障害 复合微生物菌剂 阳光消毒 草莓 设施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单倍体诱导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董艳辉 于宇凤 +3 位作者 赵兴华 王长彪 任永康 唐朝晖 《山西农业科学》 2014年第7期764-767,共4页
小麦单倍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短育种进程,其在基因组测序、基因功能的鉴定和构建分子遗传图谱等领域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综述了小麦获得单倍体的相关途径及其在基础研究和育种方面的重要应用,并着重论述了小麦单倍体诱导技术存在的问题... 小麦单倍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短育种进程,其在基因组测序、基因功能的鉴定和构建分子遗传图谱等领域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综述了小麦获得单倍体的相关途径及其在基础研究和育种方面的重要应用,并着重论述了小麦单倍体诱导技术存在的问题、育种应用中的瓶颈以及潜在的应用价值,旨在为小麦育种者提供参考,促进小麦单倍体育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单倍体 诱导技术 染色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蒜素作为生物农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欢欢 郭天璐 +1 位作者 王长彪 孙毅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4期557-559,共3页
大蒜中的风味物质蒜素具有广谱抗菌性,对植物致病菌有很好的抗性,是一种环保型的植物源杀菌剂。此外,蒜素独有的气味,也是良好的驱虫剂。蒜素良好的杀菌、驱虫作用,在生物农药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大蒜 蒜素 蒜氨酸 蒜氨酸酶 生物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与绿色农业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杜建中 孙毅 路贵和 《农学学报》 2019年第3期61-68,共8页
为消除公众对转基因作物的误解和恐惧,促进生物技术研究和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健康发展,笔者结合目前社会上一些对转基因技术不正当认识和观点进行剖析,用科学实验结果和事实加以澄清,认为经过验证和审批的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食品不会对... 为消除公众对转基因作物的误解和恐惧,促进生物技术研究和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健康发展,笔者结合目前社会上一些对转基因技术不正当认识和观点进行剖析,用科学实验结果和事实加以澄清,认为经过验证和审批的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食品不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文章还通过简述中国农业发展现状以及全球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成就,论述了中国进行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具有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需求性,同时指出转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会为中国绿色农业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转基因食品 生物安全性 产业化 绿色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作物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佳 聂园军 +2 位作者 黄静 陈哲 梁宏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10期1702-1705,共4页
转基因技术在提高作物抗逆性、增加粮食产量方面贡献卓越的同时,对包括土壤微生物群落在内的土壤生态系统的风险评估一直存在争议。大多数研究表明,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会引起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但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 转基因技术在提高作物抗逆性、增加粮食产量方面贡献卓越的同时,对包括土壤微生物群落在内的土壤生态系统的风险评估一直存在争议。大多数研究表明,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会引起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但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程度、持续作用时间等都没有定论。综述了外源基因及其表达产物进入作物根际的方式与不同类型外源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并对转基因作物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研究手段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土壤微生物群落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因分型技术的燕麦SNP标记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董艳辉 刘龙龙 +6 位作者 温鑫 于宇凤 杨方 刘根科 崔林 曹秋芬 秦永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7-106,共10页
为加快燕麦分子辅助育种进程,以1981-1983年进行抗旱性鉴定的42份燕麦种质(18份低抗、13份中抗、11份高抗)和12个未鉴定的燕麦育成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PstⅠ/MspⅠ双酶切的dd-GBS基因分型技术构建燕麦简化基因组参考序列,通过Stacks、... 为加快燕麦分子辅助育种进程,以1981-1983年进行抗旱性鉴定的42份燕麦种质(18份低抗、13份中抗、11份高抗)和12个未鉴定的燕麦育成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PstⅠ/MspⅠ双酶切的dd-GBS基因分型技术构建燕麦简化基因组参考序列,通过Stacks、主成分分析、Fisher Test和Blast分析研究燕麦SNP分子标记。测序结果表明,燕麦个体的高质量reads数在4 111 218~19 019 296,利用Stacks软件成功组装753 325条燕麦简化基因组参考序列,共注释74 657个群体SNP位点。主成分分析表明,燕麦SNP基因型大致聚为2簇,其中一簇主要由14份低抗种质组成,另一簇则包含全部11份高抗种质。进一步的Fisher Test差异显著性统计分析表明,相对于燕麦低抗种质材料,共有2 937个SNP标记在燕麦高抗种质材料中差异显著((错误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FDR)<0. 05),其中,55个SNP标记差异极显著(FDR <0. 001)。将上述55个SNP标记所在源序列与小麦基因组序列在Phytozome数据库中进行比对(Blast)发现,14个SNP位点可能参与燕麦抗旱生物学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其中包括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来调控燕麦的抗逆性。通过GBS技术成功组装的燕麦简化基因组参考序列,丰富了当前燕麦的基因组数据库。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到的55个SNP标记与小麦基因组数据库进行比对,结果发现,14个SNP标记将对燕麦分子辅助育种和加速育种进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更可为今后的燕麦种质资源大规模快速筛选奠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基因分型技术 抗旱 基因型 S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树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ZjAPX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5
17
作者 郝子琪 许洪仙 +2 位作者 孟玉平 曹冬梅 曹秋芬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5期400-403,共4页
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已获得的枣树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cDNA序列ZjAPX进行了同源性及功能位点等多项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此序列为全长753 bp的开放读码框(ORF),编码251氨基酸,分子量为62.55 kDa,理论等电点为5.10,为一个膜外蛋白;序... 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已获得的枣树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cDNA序列ZjAPX进行了同源性及功能位点等多项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此序列为全长753 bp的开放读码框(ORF),编码251氨基酸,分子量为62.55 kDa,理论等电点为5.10,为一个膜外蛋白;序列保守性分析表明,该序列具有典型的铁氧化还原蛋白结合区域,属于一个典型的植物亚铁血红素过氧化物酶家族蛋白;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析表明,该蛋白与已知的其他植物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具有极高的同源性,与可可树APX和陆地棉APX同源性均为93%,命名为ZjAPX(DDBJ/EMBL/GenBank注册号:AB608053)。用Swiss Model程序(http://au.expasy.org/tools/)推测了ZjAPX基因编码蛋白的三维结构。以ZjAPX的cDNA序列为模板,PCR扩增后,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与PEZR(K)-LNY载体进行重组连接,测序结果显示,其植物表达载体构建成功。此结果为研究枣树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可能的活性调节方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生物信息学分析 植物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花果在临汾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亦学 侯丽媛 +3 位作者 孙海峰 董艳辉 董林海 曹秋芬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11期1934-1936,共3页
引进5个无花果新品种(玛斯义陶芬、波姬红、B110、B1011、布兰瑞克),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碧丰霖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塑料大棚内试栽,观察其引种表现并总结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引进的5个无花果品种均可在塑料大棚内正常生长,果实于7... 引进5个无花果新品种(玛斯义陶芬、波姬红、B110、B1011、布兰瑞克),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碧丰霖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塑料大棚内试栽,观察其引种表现并总结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引进的5个无花果品种均可在塑料大棚内正常生长,果实于7月初陆续成熟,单果质量43~89 g。5个无花果品种植株长势强健,苗木当年栽植当年结果,均适于山西临汾地区塑料大棚内栽植,具有广阔的经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花果 引种试验 栽培技术 山西临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源细胞质育种技术在小麦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亚莉 崔婷 +4 位作者 董艳辉 任永康 李倩 韩斌 唐朝晖 《山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12期1710-1714,共5页
小麦族内种属之间细胞质的遗传变异是小麦育种宝贵的遗传资源,因而对异源细胞质遗传效应的研究也愈加深入。小麦的异源细胞质遗传效应表现在细胞质雄性不育性、单倍体诱导、抗逆性、生长发育及农艺性状的小麦品种改良等诸多方面。其中,... 小麦族内种属之间细胞质的遗传变异是小麦育种宝贵的遗传资源,因而对异源细胞质遗传效应的研究也愈加深入。小麦的异源细胞质遗传效应表现在细胞质雄性不育性、单倍体诱导、抗逆性、生长发育及农艺性状的小麦品种改良等诸多方面。其中,创制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诱导单倍体和改良小麦品种是异源细胞质遗传效应在小麦育种中的具体应用。对小麦细胞质效应的遗传特点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总结,旨在探索细胞质遗传规律,为小麦细胞质遗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细胞质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单倍体 品种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抗病分子标记数据库构建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霞 王长彪 +5 位作者 赵兴华 刘江 韩斌 任永康 牛瑜琦 唐朝晖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5期673-676,共4页
研究旨在寻找与小麦抗白粉病、抗锈病相关的标记并构建小麦抗病分子数据库。将其定位于中国春小麦的全基因组数据库中,然后对能够成功进行定位的基因进行有效的序列分析、功能预测、Blast2go注释以及KEGG分析等生物信息学研究,最后对预... 研究旨在寻找与小麦抗白粉病、抗锈病相关的标记并构建小麦抗病分子数据库。将其定位于中国春小麦的全基因组数据库中,然后对能够成功进行定位的基因进行有效的序列分析、功能预测、Blast2go注释以及KEGG分析等生物信息学研究,最后对预测出的部分功能基因进行系统发育树的分析,以期为研究小麦病害的发病机理、发掘抗病相关新基因及抗病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病基因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