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省干旱地区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穆志新 郝晓鹏 +4 位作者 秦慧彬 李萌 王燕 畅建武 乔治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7-648,共12页
本研究对山西省干旱地区右玉县、阳曲县、隰县、临县、石楼县、繁峙县、灵丘县、五台县、浑源县、武乡县、五寨县和兴县12个县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普查和数据分析。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了12个县农作物种质资源... 本研究对山西省干旱地区右玉县、阳曲县、隰县、临县、石楼县、繁峙县、灵丘县、五台县、浑源县、武乡县、五寨县和兴县12个县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普查和数据分析。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了12个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表的编制,分析了1981年到2010年30年来普查县气候及植被变化趋势,并阐述了普查县大宗农作物种植面积、产量和大面积种植品种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研究结果为干旱地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地区 农作物 种质资源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干旱区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穆志新 李萌 +2 位作者 秦慧彬 郝晓鹏 乔治军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4期509-512,共4页
2011—2013年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调查、收集了山西省干旱地区8个县26个乡67个村的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共686份,隶属于12科24属30种。对所收集到的资源的种类、特性、分布以及调查地区的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进行了分... 2011—2013年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调查、收集了山西省干旱地区8个县26个乡67个村的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共686份,隶属于12科24属30种。对所收集到的资源的种类、特性、分布以及调查地区的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山西省干旱区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利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地区 抗逆农作物 种质资源 调查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苦荞品种资源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丽君 马名川 +3 位作者 刘龙龙 康国帅 周建萍 崔林 《河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期69-74,共6页
对山西省苦荞品种资源的分布区域、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开展苦荞资源研究,对筛选优异苦荞种质资源和改良苦荞品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Excell 2003和DPS 7.5软件,从品种资源的分布区域、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含量3个... 对山西省苦荞品种资源的分布区域、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开展苦荞资源研究,对筛选优异苦荞种质资源和改良苦荞品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Excell 2003和DPS 7.5软件,从品种资源的分布区域、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含量3个方面,对《山西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目录》和《中国荞麦品种资源目录》记载的山西省苦荞品种资源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各地均有苦荞种植,但不同苦荞品种在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单株粒重和千粒重性状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表现出苦荞地方品种资源的多样性。山西省苦荞资源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平均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维生素PP含量平均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而维生素E含量平均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微量元素Ca、Mg、Cu、P和Se等含量极为丰富,Fe、Mn和Zn等含量亦较高;含有的18种氨基酸中谷氨酸含量最高,色氨酸含量最低。并采用欧氏距离,利用类平均法对调查材料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通过对《山西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目录》和《中国荞麦品种资源目录》中保存的苦荞资源进行分析,对不同的品种资源进行了分类,育种工作者可以选择具有互补性状的种质资源,通过杂交育种途径,选育出丰产、优质、抗逆的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农艺性状 营养成分 品种资源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甜荞品种资源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丽君 马名川 +1 位作者 刘龙龙 崔林 《中国种业》 2014年第6期42-45,共4页
《中国荞麦品种资源目录》保存有357份山西省荞麦资源,其中257份甜荞。山西省甜荞资源具有丰富的产量性状、子实品质,为荞麦遗传改良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基础。育种工作者可以选择具有互补性状的种质资源,通过杂交育种途径,选育出丰产、优... 《中国荞麦品种资源目录》保存有357份山西省荞麦资源,其中257份甜荞。山西省甜荞资源具有丰富的产量性状、子实品质,为荞麦遗传改良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基础。育种工作者可以选择具有互补性状的种质资源,通过杂交育种途径,选育出丰产、优质、抗逆的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农艺性状 品种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黍稷高抗倒种质资源的丰产性和适应性鉴定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纶 王星玉 +4 位作者 王海岗 曹晓宁 刘思晨 陈凌 王君杰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1498-1502,共5页
高抗倒黍稷种质资源的丰产性和适应性存在较大差异,鉴定筛选出同时具有高抗倒、丰产性好和适应性广的黍稷种质是满足黍稷生产需求的有效途径。在前期对山西省1192份黍稷种质资源进行抗倒性鉴定并筛选出71份高抗倒种质材料的基础上,进行... 高抗倒黍稷种质资源的丰产性和适应性存在较大差异,鉴定筛选出同时具有高抗倒、丰产性好和适应性广的黍稷种质是满足黍稷生产需求的有效途径。在前期对山西省1192份黍稷种质资源进行抗倒性鉴定并筛选出71份高抗倒种质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了丰产性和适应性鉴定。结果显示,共筛选出6份高抗倒、丰产性最好、适应性广的种质材料和8份高抗倒、丰产性良好、适应性广的种质材料。这些种质可以在山西省及周边省(区)的黍稷生产中进行推广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黍稷 种质资源 抗倒性 丰产性 适应性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新征高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萌 秦慧彬 +1 位作者 王宇楠 穆志新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8-62,共5页
采用多样性指数、变异系数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山西省2010—2017年间新征集的111份高粱种质资源17个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在8个行政地区中,吕梁市征集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376)。10个质量性状中粒色的遗传多样性... 采用多样性指数、变异系数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山西省2010—2017年间新征集的111份高粱种质资源17个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在8个行政地区中,吕梁市征集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376)。10个质量性状中粒色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733),而7个数量性状中以千粒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都高于质量性状。聚类分析将111份资源划分为五大类,除晋城市地区15份种质分散于各个类群外,来自相同行政区域的种质归入一群。本研究的结果为山西高粱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和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重要黍稷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初步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纶 王星玉 +5 位作者 王海岗 陈凌 王君杰 曹晓宁 刘思辰 康国帅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69,共9页
营养品质和口感品质是组成黍稷种质子粒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是组成营养品质的主要成分,赖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是组成口感品质的主要成分。通过对山西省有代表性的90份黍稷种质的粗蛋白、粗脂肪、赖氨酸和可溶性糖的测... 营养品质和口感品质是组成黍稷种质子粒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是组成营养品质的主要成分,赖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是组成口感品质的主要成分。通过对山西省有代表性的90份黍稷种质的粗蛋白、粗脂肪、赖氨酸和可溶性糖的测定,评价了参试黍稷种质资源的营养品质和口感品质。结果表明,黍稷种质资源的粗蛋白平均含量为11.88%,粗脂肪平均含量为3.69%,赖氨酸平均含量为0.19%,可溶性糖平均含量为2.04%。鉴定筛选出7份粗蛋白含量13.00%、粗脂肪含量4.00%以上的高营养品质种质;15份赖氨酸含量0.20%以上、可溶性糖含量2.00%以上的口感品质优的种质;3份粗蛋白含量13.00%以上、粗脂肪含量4.00%以上、赖氨酸含量0.20%以上和可溶性糖含量2.00%以上的营养品质和口感品质均优的种质。营养品质和口感品质与不同类型种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稷的营养品质好于黍,黍的口感品质好于稷,红粒种质营养品质和口感品质最好,白、褐、复色的种质居中,黄粒的最差;粒形和营养品质及口感品质相关不显著。研究结果为今后优质种质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黍稷 种质资源 营养品质 口感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R标记的山西野生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海平 陈妍 +2 位作者 王志 王海岗 周建萍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9-197,共9页
分析山西野生大豆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有助于了解山西野生大豆起源与进化,为野生大豆优异种质挖掘及资源高效利用等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采用52对SSR分子标记对来自于山西省9个地区32个县市的70份野生大豆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 分析山西野生大豆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有助于了解山西野生大豆起源与进化,为野生大豆优异种质挖掘及资源高效利用等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采用52对SSR分子标记对来自于山西省9个地区32个县市的70份野生大豆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共扩增出450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8.7个等位基因,变幅为3~19。等位基因频率为0.185 7~0.885 7,平均0.421 0;基因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210 2~0.871 8,平均0.710 0;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01 9~0.858 4,平均0.679 7。将所有供试材料按地理来源分类,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中部野生大豆资源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最高,北部次之,南部最低。而各组的平均主要等位基因频率结果与之相反。基于遗传结构和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都可将试验材料分为3个类群,两种分类结果基本相同。第一类群主要包括山西中部部分资源,第二类群主要包括山西中部部分资源和山西北部资源,第三类群主要包括山西南部资源。聚类结果与地理来源较为一致。山西野生大豆资源遗传多样性较高。中部野生大豆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北部资源次之,南部资源最低。推测山西中部和北部曾经发生过种质交流,导致中部资源遗传多样性最高,该区域可能为山西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野生大豆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野生大豆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海平 吴书峰 +2 位作者 陈妍 王志 周建萍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8-66,共9页
以山西省100份野生大豆资源为试验材料,对其10个质量性状和9个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农艺性状聚类分析,为山西省野生大豆资源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山西省野生大豆资源遗传变异丰富,9个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Shannon-H... 以山西省100份野生大豆资源为试验材料,对其10个质量性状和9个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农艺性状聚类分析,为山西省野生大豆资源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山西省野生大豆资源遗传变异丰富,9个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Shannon-H)都大于1.8。基于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0份野生大豆可分为2大组群,第一组群主要为山西中部和北部资源,品种生育期短,株高较矮,单株荚数、单株粒数较少,百粒重和单株粒重低,第二组群为山西中部和南部资源,品种生育期长,株高较高,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和单株粒重明显高于第一组群。本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野生大豆资源变异类型丰富,遗传多样性程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普通菜豆种质资源籽粒品质分析和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郝晓鹏 田翔 +2 位作者 王燕 郜欣 畅建武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6期808-810,832,共4页
利用山西种质库内保存的能够代表山西省普通菜豆资源总体的149份资源,对其籽粒进行品质分析和评价。通过对149份资源籽粒品质测定,结果表明,山西省普通菜豆资源粗蛋白含量平均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粗淀粉和粗脂肪含量平均值低于全国平... 利用山西种质库内保存的能够代表山西省普通菜豆资源总体的149份资源,对其籽粒进行品质分析和评价。通过对149份资源籽粒品质测定,结果表明,山西省普通菜豆资源粗蛋白含量平均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粗淀粉和粗脂肪含量平均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筛选到高蛋白含量资源13份、高淀粉含量资源2份、高脂肪含量资源1份和高纤维含量资源6份;聚类分析结果将149份资源划分为7组,基本明确了山西省普通菜豆的籽粒品质类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菜豆 籽粒品质 核心种质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谷子地方品种初选核心种质构建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海岗 温琪汾 +1 位作者 乔治军 穆志新 《农学学报》 2019年第4期26-31,共6页
为了构建山西谷子地方品种核心种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采用离差平方和法进行系统聚类后随机取样,构建的初选核心种质保留了原始种质11.34%的遗传资源。分析结果显示: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表型性状均值差异百分率为5.9%,极差符合率为87.4%... 为了构建山西谷子地方品种核心种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采用离差平方和法进行系统聚类后随机取样,构建的初选核心种质保留了原始种质11.34%的遗传资源。分析结果显示: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表型性状均值差异百分率为5.9%,极差符合率为87.4%,方差差异百分率为35.3%,变异系数变化率为102.0%;经多样性指数t检验,表明初选核心种质能够代表原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谷子 地方品种 核心种质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黍和稷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纶 王星玉 +4 位作者 王海岗 曹晓宁 刘思晨 陈凌 王君杰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11期1913-1917,共5页
为了进一步摸清黍种质和稷种质在主要农艺性状表现上的差异,以山西省1192份黍、稷种质的主要农艺性状鉴定数据为基础进行了统计比较。结果表明,在质量性状上,黍种质的穗型以侧穗和密穗为主,稷种质以散穗型为主;不论是绿色花序还是紫色... 为了进一步摸清黍种质和稷种质在主要农艺性状表现上的差异,以山西省1192份黍、稷种质的主要农艺性状鉴定数据为基础进行了统计比较。结果表明,在质量性状上,黍种质的穗型以侧穗和密穗为主,稷种质以散穗型为主;不论是绿色花序还是紫色花序均以黍种质占有优势,尤以紫色花序种质优势最大;黍种质在生物学产量、经济产量性状上比稷种质占有优势。研究结果可为黍、稷种质资源在育种、生产和食品加工利用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甘肃黍稷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薛延桃 陆平 +3 位作者 史梦莎 孙昊月 刘敏轩 王瑞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11-1521,共11页
新疆、甘肃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同时也是黍稷的主要种植区。研究该地区黍稷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对于开展黍稷起源进化研究,明确黍稷传播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103对SSR标记对来自新疆、甘肃的216份... 新疆、甘肃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同时也是黍稷的主要种植区。研究该地区黍稷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对于开展黍稷起源进化研究,明确黍稷传播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103对SSR标记对来自新疆、甘肃的216份黍稷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299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产生2.9个等位基因,平均Shannon’s指数为0.7360,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6298,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497,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为0.0688~0.7786,均值0.4714,具有中度多态性。216份黍稷资源的近交系数为0.5870,遗传分化系数为0.0383,遗传分化程度很小。甘肃资源的等位基因数、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Nei’s期望杂合度和PIC值分别为2.8252、0.7347、0.4501和0.4674,其遗传参数值均大于新疆资源,表明甘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较新疆更丰富。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将216份黍稷资源分为5个类群,类群Ⅰ~Ⅳ共包含7份黍稷资源,与别的资源遗传关系较远;96%的资源集中于类群Ⅴ,在遗传距离为0.38处,类群Ⅴ又分为4个亚群,亚群A和亚群D主要包含甘肃资源,亚群B和亚群C主要包含新疆资源,表明新疆与甘肃资源有明显分离和相互渗透现象。聚类分析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相似,均与生态地理分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黍稷 新疆 甘肃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黍稷种质资源的经济系数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纶 王星玉 +4 位作者 王海岗 曹晓宁 刘思晨 陈凌 王君杰 《山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1期76-81,共6页
为了摸清黍稷种质资源经济系数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试验以山西省1192份黍稷种质资源为材料,对3个不同生态区不同生育期经济系数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深入研究和利用黍稷种质资源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黍稷种质资源的经济系数是随着不同... 为了摸清黍稷种质资源经济系数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试验以山西省1192份黍稷种质资源为材料,对3个不同生态区不同生育期经济系数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深入研究和利用黍稷种质资源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黍稷种质资源的经济系数是随着不同生态区不同生育期类别而变化。在3个生态区中,晋北生态区种质的经济系数以生育期90 d以下的最高,为0.42;晋中生态区的种质以90 d以下和101~110 d的最高,均为0.36;晋南生态区的种质以90 d以下的最高,为0.37。3个生态区中不同生育期类别的种质,平均值以90 d以下的最高,为0.38;101~110 d的次之,为0.36;91~100 d的最低,为0.34;生育期经济系数平均值为0.36,变化幅度为0.33~0.42,这也是黍稷作物的经济系数和变化幅度。黍稷种质资源的经济系数与不同生态区的无霜期、年平均气温、≥0℃积温和年降雨量关系密切,除此之外,与人为的栽培管理条件也有关。在稀植和氮肥过量的情况下,生育期短的种质经济系数降低;在密植水肥差的情况下,生育期长的种质经济系数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黍稷 种质资源 经济系数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光光度法的137份山黧豆种质资源ODAP含量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郝晓鹏 王燕 +3 位作者 董雪 田翔 赵建栋 畅建武 《山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2期211-214,共4页
采用Emmrich改进后的Rao分光光度法对137份山黧豆种质资源叶片进行ODAP含量检测并划分等级,旨在为山黧豆ODAP次生代谢物的研究和利用提供重要参考。结果表明,在137份资源当中ODAP含量呈现正态分布;根据ODAP含量,将137份山黧豆资源划分为... 采用Emmrich改进后的Rao分光光度法对137份山黧豆种质资源叶片进行ODAP含量检测并划分等级,旨在为山黧豆ODAP次生代谢物的研究和利用提供重要参考。结果表明,在137份资源当中ODAP含量呈现正态分布;根据ODAP含量,将137份山黧豆资源划分为5级并筛选到高毒、低毒资源各8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黧豆 种质资源 分光光度法 ODAP 三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艺性状的山西普通菜豆初级核心种质构建 被引量:19
16
作者 郝晓鹏 王燕 +2 位作者 田翔 郜欣 畅建武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5-823,共9页
利用663份山西省普通菜豆资源基于14个农艺性状,采用比较不同分组原则、取样比例和总体取样量不同组合的取样方法,确定了"地理来源+平方根比例+20%总体取样量"为山西省初级核心种质构建的方法。同时,在此基础上对663份资源中... 利用663份山西省普通菜豆资源基于14个农艺性状,采用比较不同分组原则、取样比例和总体取样量不同组合的取样方法,确定了"地理来源+平方根比例+20%总体取样量"为山西省初级核心种质构建的方法。同时,在此基础上对663份资源中一些具有极端性状的资源进行选择,最终确定152份普通菜豆可作为山西省普通菜豆初级核心种质。通过总体与初级核心种质资源多样性分析,数量性状均值比较,数量性状极值、变幅和标准差比较,性状多样性的差异性分析和各性状总体分布的χ2检验,最终得出:152份普通菜豆资源能够代表山西省普通菜豆资源的总体,可作为山西省普通菜豆评价和创新利用的优先样品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菜豆 初级核心种质 农艺性状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燕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6
17
作者 刘龙龙 张丽君 +3 位作者 马名川 韩渊怀 周建萍 崔林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2期905-907,912,共4页
[目的]山西省是裸燕麦起源地之一,也是我国燕麦主产区之一。本文旨在为促进我省燕麦产业发展提供建议。[方法]对我省燕麦产业发展现状及国内外产业发展经验进行总结。[结果]我省具有悠久的燕麦种植历史和独特的传统饮食文化,燕麦科研和... [目的]山西省是裸燕麦起源地之一,也是我国燕麦主产区之一。本文旨在为促进我省燕麦产业发展提供建议。[方法]对我省燕麦产业发展现状及国内外产业发展经验进行总结。[结果]我省具有悠久的燕麦种植历史和独特的传统饮食文化,燕麦科研和加工也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燕麦产业基础雄厚。但目前我省燕麦产业发展还比较落后,不能满足不同消费人群对产品的需求,需要在专用品种选育引进、标准化种植、加工产品多样化和标准制定等方面加大力度,促进我省燕麦产业快速发展。[结论]燕麦产业作为我省传统产业,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发展前途,但要做大做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燕麦产业 现状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资源生物学性状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穆志新 刘龙龙 +3 位作者 张丽君 马名川 周建萍 崔林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12期1751-1754,1817,共5页
为了扩充山西省燕麦育种材料遗传基础,收集289份燕麦种质资源,并对22个生物学性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燕麦种质间各性状遗传差异较大,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根据种质间各性状的遗传差异,对供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选取68份具... 为了扩充山西省燕麦育种材料遗传基础,收集289份燕麦种质资源,并对22个生物学性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燕麦种质间各性状遗传差异较大,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根据种质间各性状的遗传差异,对供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选取68份具有代表性的燕麦材料在距离系数为3.8时划分为6类,其中,种质群Ⅰ包括9份材料,种质群Ⅱ包括12份材料,这2类可作为燕麦矮化育种亲本;种质群Ⅲ包括22份材料,可作为培育饲草品种的亲本;种质群Ⅳ包括5份材料,可作为高产品种的育种亲本;种质群Ⅴ包括8份材料,无突出优异性状;种质群Ⅵ包括12份材料,可作为以株高和穗长为育种目标的燕麦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资源 生物学性状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岢岚县主要经济作物的演变历史、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奋山 胡进喜 +3 位作者 南成虎 张春霞 张天明 任元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6期1024-1027,共4页
通过对岢岚县主要经济作物的更替演变历史、当前岢岚发展红芸豆面临的技术瓶颈与市场问题的分析研究,认为继续发展红芸豆生产存在严重的困难与制约,红芸豆较低的附加值与产业关联度也难以满足和支撑该县发展现代农业和2020年实现全面小... 通过对岢岚县主要经济作物的更替演变历史、当前岢岚发展红芸豆面临的技术瓶颈与市场问题的分析研究,认为继续发展红芸豆生产存在严重的困难与制约,红芸豆较低的附加值与产业关联度也难以满足和支撑该县发展现代农业和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更高更大的目标要求。在岢岚县交通区位、信息等条件极大改善和国内外农产品市场需求发生根本改变的今天,结合岢岚资源禀赋和发展现代农业中的需要,尽快发展更高效的冷凉蔬菜等经济作物和苜蓿草、燕麦草或青贮玉米等优质粗饲料产业以替代红芸豆种植与加工已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红芸豆 替代种植 青贮玉米 苜蓿 燕麦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玉米全覆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现状与建议
20
作者 胡奋山 张志力 +1 位作者 任元 孙贵臣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12期57-58,共2页
山西也是旱作农业大省,丘陵旱地占耕地面积的75%以上,水资源短缺与气候干旱是农业生产主要制约因素,推广应用保墒集雨的玉米全覆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对提升旱地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脱贫增收意义重大。
关键词 顶凌覆膜 全膜双垄沟播 特早熟区 中早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