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省工矿区土地复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畅功民 李建华 张强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9期972-974,980,共4页
素有"煤铁之乡"之誉的山西,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矿产资源的掠夺式开采及原材料工业的粗放生产,成为全国工矿区土地与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省份之一,矿区土地复垦迫在眉睫且意义重大。针对山西省工矿区土地复垦现状及存在问... 素有"煤铁之乡"之誉的山西,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矿产资源的掠夺式开采及原材料工业的粗放生产,成为全国工矿区土地与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省份之一,矿区土地复垦迫在眉睫且意义重大。针对山西省工矿区土地复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工矿区土地 复垦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糜黍加工产业发展与科技支持对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田志芳 孟婷婷 +3 位作者 曹盛 梁霞 石磊 周柏玲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10期66-68,共3页
糜黍是山西重要的旱地作物之一,在众多产区粮食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糜黍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但糜黍食品大多局限于传统的消费方式,技术成熟程度、原粮转化量、深加工规模与前景均不能适应产业发展要求。在分析糜黍加工产... 糜黍是山西重要的旱地作物之一,在众多产区粮食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糜黍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但糜黍食品大多局限于传统的消费方式,技术成熟程度、原粮转化量、深加工规模与前景均不能适应产业发展要求。在分析糜黍加工产业发展现状与潜力的基础上,探讨了科技支持的方向与对策,可为糜黍的育种、生产和加工利用各个环节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黍 加工产业 现状 科技对策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淀粉类挤压膨化产品膨化率的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3
作者 刘超 张波 魏益民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4-128,共5页
膨化率是衡量淀粉类挤压膨化产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原料的理化特性、挤压设备参数、挤压工艺参数等对淀粉挤压产品的膨化率有重要影响。这些因素通过影响挤压膨化动力、熔融体黏度或表面张力、玻璃化转变温度等影响产品的膨化率。挤... 膨化率是衡量淀粉类挤压膨化产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原料的理化特性、挤压设备参数、挤压工艺参数等对淀粉挤压产品的膨化率有重要影响。这些因素通过影响挤压膨化动力、熔融体黏度或表面张力、玻璃化转变温度等影响产品的膨化率。挤压膨化动力越大,产品膨化率越大,但过高的动力会降低膨化率。当膨化动力较大时,熔融体黏度或表面张力越大,膨化率越大;膨化动力较小时,张力越小,膨化率越大。熔融体玻璃化转变温度越低,产品膨化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挤压 膨化率 理化特性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荞米及萌动苦荞米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红梅 胡俊君 +2 位作者 李云龙 陕方 边俊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62-364,共3页
研究了苦荞米及萌动苦荞米加工过程中浸泡和蒸煮时间对熟化度,以及熟化后苦荞含水量对脱壳率和整米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荞浸泡时间≥4h,蒸煮≥30min和浸泡时间≥5h,蒸煮≥20min的各处理,熟化度都能达到100%;当熟化后的苦荞水分含量在2... 研究了苦荞米及萌动苦荞米加工过程中浸泡和蒸煮时间对熟化度,以及熟化后苦荞含水量对脱壳率和整米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荞浸泡时间≥4h,蒸煮≥30min和浸泡时间≥5h,蒸煮≥20min的各处理,熟化度都能达到100%;当熟化后的苦荞水分含量在24.0%~26.0%时,脱壳率达到100%,整米率>90%。萌动苦荞米与苦荞米的加工工艺,可以采用相同的熟化条件和脱壳条件。苦荞及萌动苦荞脱壳工艺条件的研究为苦荞米及萌动苦荞米的加工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脱壳 熟化度 整米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全麦免煮面加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孟晶岩 刘森 +1 位作者 安鸣 栗红瑜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8-180,186,共4页
以青稞为主要原料,采用二级变温挤压成型技术,研究青稞全麦免煮面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青稞籽粒炒制工艺的最优工艺组合为:炒制温度260℃,水分含量12%,炒制时间15 min,膨化压力0.3 MPa。青稞免煮面加工最优工艺组合为:主机温度60℃,加水... 以青稞为主要原料,采用二级变温挤压成型技术,研究青稞全麦免煮面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青稞籽粒炒制工艺的最优工艺组合为:炒制温度260℃,水分含量12%,炒制时间15 min,膨化压力0.3 MPa。青稞免煮面加工最优工艺组合为:主机温度60℃,加水量3%,青稞面粉粒度100目,压力0.5 MPa。该条件下的制品口感良好,熟化度高、较好地保留了青稞的营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免煮面 无介质炒制 二级变温挤压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全粉工业化加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田志芳 田向东 +2 位作者 周柏玲 王海平 孟婷婷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28,共5页
传统的燕麦制粉一般产生30%~35%的燕麦麸副产品,大多用作饲料。为了有效利用燕麦资源,研究了不同燕麦原料的主要品质指标和淀粉糊化特征,选择定莜7号等3个品种进行燕麦全粉加工;通过加工工艺优化,确定微波功率为4.8 kW、微波速度1.2 m/... 传统的燕麦制粉一般产生30%~35%的燕麦麸副产品,大多用作饲料。为了有效利用燕麦资源,研究了不同燕麦原料的主要品质指标和淀粉糊化特征,选择定莜7号等3个品种进行燕麦全粉加工;通过加工工艺优化,确定微波功率为4.8 kW、微波速度1.2 m/min、微波温度(120±5)℃,挤压控制3段温度170℃—150℃—60℃、进料速度300 r/min、螺杆转速400 r/min,粉碎控制粒度不低于150目,可以达到改善物料加工性能、高效灭酶、提高产品中β-葡聚糖含量的多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全粉 微波 挤压膨化 微细粉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荞麦方便面中功能成分及加工品质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刘森 《山西农业科学》 2014年第10期1129-1131,共3页
以小麦粉、不同比例的苦荞粉为试验原料制作荞麦方便面,研究荞麦方便面的功能性成分中芦丁的变化,分析荞麦方便面加工品质中的面条质构特性。结果表明,荞麦方便面加工后苦荞粉中芦丁的保留率为30%~45%,较好地保留了苦荞的营养价值;荞... 以小麦粉、不同比例的苦荞粉为试验原料制作荞麦方便面,研究荞麦方便面的功能性成分中芦丁的变化,分析荞麦方便面加工品质中的面条质构特性。结果表明,荞麦方便面加工后苦荞粉中芦丁的保留率为30%~45%,较好地保留了苦荞的营养价值;荞麦方便面中添加10%的苦荞粉,方便面的弹性与小麦方便面的弹性差异不显著;不同比例苦荞粉制作的方便面,其硬度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方便面 芦丁 质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杂粮产业链创建与加工技术升级
8
作者 田志芳 孙振 《农产品加工》 2014年第7期19-21,共3页
近年来,杂粮已不再仅仅作为解决人们温饱问题的食物来源,由于特殊的生物学特性、生长条件区域性、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现已经成为健康食品的代名词。杂粮利用正在由传统的区域型面食化向更广泛区域及人群的主食化、混配化转变,由简... 近年来,杂粮已不再仅仅作为解决人们温饱问题的食物来源,由于特殊的生物学特性、生长条件区域性、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现已经成为健康食品的代名词。杂粮利用正在由传统的区域型面食化向更广泛区域及人群的主食化、混配化转变,由简单的面食化为主转向休闲产品、保健药用产品、化妆产品等更为广泛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升级 杂粮 产业链 加工 山西 保健功能 药用产品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膨化青稞冲调粉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孟晶岩 张倩芳 +1 位作者 李敏 栗红瑜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5-78,共4页
以青稞为主要原料,采用挤压膨化技术生产青稞冲调粉。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青稞冲调粉的加工工艺。最佳工艺条件为挤压膨化Ⅲ区温度150℃、水分添加量20%、螺杆转速160 r/min,物料喂料量25 kg/h。在该条件下,青稞冲调粉的蛋白... 以青稞为主要原料,采用挤压膨化技术生产青稞冲调粉。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青稞冲调粉的加工工艺。最佳工艺条件为挤压膨化Ⅲ区温度150℃、水分添加量20%、螺杆转速160 r/min,物料喂料量25 kg/h。在该条件下,青稞冲调粉的蛋白质、水分、淀粉、脂肪损失较小,可溶性膳食纤维提高1.68倍,青稞的功能成分和加工品质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冲调粉 挤压膨化 膨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黑玉米食品加工与产业科技支持 被引量:7
10
作者 田志芳 梁霞 +2 位作者 孟婷婷 石磊 周柏玲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11期71-73,共3页
黑玉米是山西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特色作物之一,在多数传统玉米产地均可种植。黑玉米色泽独特、味香、适口性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但多限于鲜食青穗、简易保鲜产品,由于采收时间相对集中,现有食品加工技术成熟程度、原粮转化... 黑玉米是山西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特色作物之一,在多数传统玉米产地均可种植。黑玉米色泽独特、味香、适口性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但多限于鲜食青穗、简易保鲜产品,由于采收时间相对集中,现有食品加工技术成熟程度、原粮转化量、深加工规模与前景均不能适应产业发展要求。在分析黑玉米产业现状、潜力与发展机遇的基础上,探讨了黑玉米食品加工科技支持的思路与对策,可为育种、生产和加工利用各个环节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玉米 食品加工 产业科技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粮米加工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杜亚军 郭志利 +1 位作者 周柏玲 田志芳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共3页
介绍了燕麦米、荞麦米、青稞米和藜麦米4种杂粮米的加工工艺研究进展,同时提出了今后杂粮米加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 杂粮米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全粉品质与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杜亚军 田志芳 周柏玲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19,共4页
综述了燕麦全粉营养组成、加工特性、制粉工艺和应用研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预示了燕麦全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燕麦全粉 加工特性 制粉工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主要杂粮淀粉的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丁卫英 张玲 +2 位作者 张江宁 韩基明 杨春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14期15-18,共4页
以高粱、绿豆、糯玉米、小米、苦荞等杂粮为材料,分别对其溶解度、膨胀度、透光率、析水率、糊化特性和淀粉的颗粒形态进行分析研究,比较各杂粮理化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糯玉米淀粉在90℃时其溶解度和膨胀度分别可达到63.92%和85.71%,... 以高粱、绿豆、糯玉米、小米、苦荞等杂粮为材料,分别对其溶解度、膨胀度、透光率、析水率、糊化特性和淀粉的颗粒形态进行分析研究,比较各杂粮理化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糯玉米淀粉在90℃时其溶解度和膨胀度分别可达到63.92%和85.71%,绿豆淀粉的透光度可高达27%,小米仅有5.2%;绿豆的析水率为53.26%,苦荞的析水率15.14%;糯玉米淀粉糊化温度70.9℃,苦荞淀粉的糊化温度83.2℃。糯玉米淀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度都明显高于其他杂粮淀粉,绿豆的透光率较好,苦荞具有优良的抗冻融能力,糯玉米的糊化特性较好,电镜观察发现绿豆淀粉颗粒较大,小米的淀粉颗粒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粮 淀粉 理化特性 溶解度 透光率 析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糜黍淀粉黏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志芳 孟婷婷 +2 位作者 梁霞 石磊 周柏玲 《农产品加工》 2020年第21期4-6,共3页
糜黍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对山西不同产地的糜黍淀粉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糜子和黍子淀粉糊化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淀粉结构、性质,以及贮藏时间和不同的α-淀粉酶活性等,评价糜黍淀粉品质需要同时考虑峰值黏... 糜黍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对山西不同产地的糜黍淀粉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糜子和黍子淀粉糊化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淀粉结构、性质,以及贮藏时间和不同的α-淀粉酶活性等,评价糜黍淀粉品质需要同时考虑峰值黏度、破损值、回生值的影响。黍子淀粉峰值黏度(BU值)普遍高于糜子,相对易于糊化且具有较高的抗老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糜黍 淀粉 糊化 黏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籽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分布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胡晓军 李群 +1 位作者 许光映 高忠东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4-66,共3页
采用亚麻籽和亚麻籽脱皮后的亚麻籽仁和亚麻籽皮为原料提取脂肪、蛋白质、亚麻胶、木酚素和膳食纤维,对亚麻籽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亚麻籽脱皮后亚麻籽仁与亚麻籽皮的比例为54∶46;木酚素、亚麻胶和膳食纤维分布... 采用亚麻籽和亚麻籽脱皮后的亚麻籽仁和亚麻籽皮为原料提取脂肪、蛋白质、亚麻胶、木酚素和膳食纤维,对亚麻籽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亚麻籽脱皮后亚麻籽仁与亚麻籽皮的比例为54∶46;木酚素、亚麻胶和膳食纤维分布在亚麻籽皮上,脂肪主要分布在亚麻籽仁中,蛋白质在亚麻籽仁与亚麻籽皮中的分布没有明显的差异;将亚麻籽脱皮后,用亚麻籽仁和亚麻籽皮分别提取加工亚麻籽仁油、亚麻籽蛋白、亚麻胶和木酚素等产品较用亚麻籽加工的品质好、效率高、成本低、效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 脱皮 营养成分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分离蛋白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许光映 胡晓军 +1 位作者 李群 高忠东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48,共4页
将亚麻籽经筛选除杂后,送入脱皮机分离为亚麻籽仁和亚麻籽皮,取一定量的亚麻籽仁加入料液比1∶5的石油醚脱脂,在20℃的水浴振荡器中提取3 h,经抽滤固液分离,干燥固相,得脱皮脱脂亚麻籽。以脱皮脱脂亚麻籽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的方法提取... 将亚麻籽经筛选除杂后,送入脱皮机分离为亚麻籽仁和亚麻籽皮,取一定量的亚麻籽仁加入料液比1∶5的石油醚脱脂,在20℃的水浴振荡器中提取3 h,经抽滤固液分离,干燥固相,得脱皮脱脂亚麻籽。以脱皮脱脂亚麻籽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的方法提取亚麻分离蛋白的工艺研究表明,亚麻分离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提取液pH值为9.5、提取温度为60℃、料液比为1∶30、提取时间为165 min。最佳工艺条件时蛋白提取率达52.71%,提取的分离蛋白的蛋白质量分数为95.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蛋白 提取工艺 亚麻籽 最佳工艺条件 脱皮机 固液分离 碱溶酸沉 提取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苦荞酒糟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云龙 李红梅 +3 位作者 胡俊君 陕方 边俊生 何志勇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7期38-42,共5页
苦荞酒糟是苦荞酒加工的副产物,苦荞酒糟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组分,采用食用乙醇提取酒糟黄酮还原到苦荞蒸馏酒中,是一种资源合理利用方法。为确定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苦荞酒糟中黄酮类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以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 苦荞酒糟是苦荞酒加工的副产物,苦荞酒糟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组分,采用食用乙醇提取酒糟黄酮还原到苦荞蒸馏酒中,是一种资源合理利用方法。为确定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苦荞酒糟中黄酮类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以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得到回归模型。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回归模型较好地反映了苦荞酒糟黄酮得率与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液固比的关系;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份数为70%vol,提取时间3.3h,液固比为24∶1(mL∶g)。此工艺条件下提取酒糟黄酮得率为1.642g/100g,回收率为93.3%,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具有较好的拟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酒糟 黄酮 提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籽油精炼工艺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胡晓军 刘森 安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22-325,共4页
为将游离脂肪酸和蜡含量高的花椒籽毛油精炼为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食用油,该文通过溶剂萃取与常规碱炼结合脱酸,再用活性炭脱色。花椒籽油精炼试验结果表明:精炼油的得率73.84%,油品的酸值(以kOH计)<0.5mg/g))达到了国家一级食用油的... 为将游离脂肪酸和蜡含量高的花椒籽毛油精炼为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食用油,该文通过溶剂萃取与常规碱炼结合脱酸,再用活性炭脱色。花椒籽油精炼试验结果表明:精炼油的得率73.84%,油品的酸值(以kOH计)<0.5mg/g))达到了国家一级食用油的标准,保留了全部的α-亚麻酸,得到花椒籽毛油质量19.19%的游离脂肪酸和蜡,炼耗酸值比0.74,乙醇回收率91.15%。花椒籽油精炼优化工艺是:采用95%的乙醇与花椒籽毛油按2.5:1(V/W)的比例萃取2次花椒籽毛油,然后对萃取后的花椒籽油碱炼脱酸一次,再用活性炭脱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炼 萃取 回收 花椒籽油 游离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酒主要成分及其功能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9
作者 张倩茹 殷龙龙 +2 位作者 尹蓉 王贤萍 梁志宏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26-230,236,共6页
通过分析各类果酒的主要成分及其功能性,阐述了明确果酒的营养成分,寻找果酒营养健康卖点,精准营销理念,加强品牌建设是中国果酒企业未来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果酒 成分 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多糖提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现状 被引量:13
20
作者 车星星 许晶 +3 位作者 李素玲 刘晶 骈跃斌 王振 《山西农业科学》 2014年第5期533-535,共3页
从杏鲍菇多糖的提取方法、生物活性研究方面综述了杏鲍菇多糖的研究现状,旨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杏鲍菇、提高其在食品和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杏鲍菇 多糖 分离提取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