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省不同生态区优良大豆品种的布局
1
作者 冀彩萍 张海生 《大豆通报》 2000年第6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大豆 优良品种 大豆生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胁迫对玉米幼苗保护酶系统的影响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 被引量:83
2
作者 李广敏 唐连顺 +1 位作者 商振清 池书敏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共5页
通过对不同浓度(0,-0.75,-1.25,-2.00MPa)的PEG胁迫对不同抗旱性的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幼苗保护酶活性、膜脂过氧化水平、质膜透性的影响及其与品种抗旱性关系的研究,明确了适度的PEG(-0.75... 通过对不同浓度(0,-0.75,-1.25,-2.00MPa)的PEG胁迫对不同抗旱性的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幼苗保护酶活性、膜脂过氧化水平、质膜透性的影响及其与品种抗旱性关系的研究,明确了适度的PEG(-0.75,-1.25MPa)胁迫处理使玉米幼苗叶片的SOD,CAT,POD活性明显增高,MDA含量和质膜相对造性缓慢增加;重度PEG(-2.00MPa)胁迫处理使叶片的SOD,CAT活性降低,MOA含量和质膜透性剧增。其中抗旱性较强的冀单24和其母本矮192比抗旱性较弱的掖单四号和其母本8112具有较高的保护酶活性、较低的膜脂过氧化水平和较小的质膜透性,说明抗旱性较强的品种在水分胁迫时能维持较高的保护酶活性,以减轻膜脂过氧化作用和膜的损伤,这可能是其具有较强抗旱性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胁迫 玉米 保护酶系统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降水年型施肥量对旱地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冬梅 池宝亮 +4 位作者 张伟 李海金 黄学芳 刘恩科 樊修武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4-90,共7页
在旱地玉米产量大幅提升以及逐步采用简化栽培措施的生产形势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连续3a不同降水年型施肥量对旱地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底施过多肥料会抑制玉米的生长,特别是在底墒较差或生育期降水... 在旱地玉米产量大幅提升以及逐步采用简化栽培措施的生产形势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连续3a不同降水年型施肥量对旱地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底施过多肥料会抑制玉米的生长,特别是在底墒较差或生育期降水偏少的年份,但这种抑制作用会随着玉米生育进程的推进逐步减轻。生产中应采用一次性分层深施缓释或长效肥的施肥方式来减轻这种不利因素。在底墒较好的降水正常年份,施肥具有明显的增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的作用,低肥、中肥和高肥的经济产量分别较不施肥增加31%、36%和63%,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27.7%、29.8%和53.2%。但在底墒较好的偏旱年或底墒很差的丰水年,施肥的上述作用不明显,有时反而会出现负效应,2008年高肥处理产量反而显著低于中肥,较中肥低6.3%。旱地农业生产中应在已知底墒的基础上,通过预测降水量,"以水定肥、以水定产",合理实行水肥耦合运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年型 施肥量 旱地玉米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品种和密度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冬梅 张伟 +4 位作者 樊修武 黄明镜 黄学芳 刘恩科 池宝亮 《农学学报》 2011年第10期1-5,共5页
为充分挖掘旱地玉米生产潜力,找出适宜本地区的高产关键栽培技术措施,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类型品种和密度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紧凑耐密型品种‘郑单958’经济产量、生物产量、收获指数显著大于稀植大穗型品种‘... 为充分挖掘旱地玉米生产潜力,找出适宜本地区的高产关键栽培技术措施,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类型品种和密度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紧凑耐密型品种‘郑单958’经济产量、生物产量、收获指数显著大于稀植大穗型品种‘咏丰1号’,分别较‘咏丰1号’增加15.1%,7.8%,6.8%。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随着密度的加大明显增加,但‘郑单958’在密度为7.2万株/hm2、‘咏丰1号’在密度为4.8万株/hm2时,都有较低的生物产量和较高的经济产量,源库关系更加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密度 旱地 玉米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晋稻4号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广元 于晓惠 李卫国 《山西农业科学》 1992年第10期31-31,共1页
1 品种来源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所用京系41×南81的杂交一代作母本,“秋丰”作父本进行复交,系谱选育而成,原名“842563”。1992年5月。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效唑对大豆的增产效果及其生理作用
6
作者 赵同寅 石萍 郑爱宁 《山西农业科学》 1992年第2期31-32,共2页
在大豆初花前每亩用15~20克多效唑(指有效成分,下同)进行灌根,可增产18.8%~34.2%,主要原因是增荚、增粒和提高百粒重.其生理作用是叶绿素含量增加14%左右,光合速率提高40%.还可抑制营养生长,促使光合产物向子粒中分配.粒茎比提高23.5%... 在大豆初花前每亩用15~20克多效唑(指有效成分,下同)进行灌根,可增产18.8%~34.2%,主要原因是增荚、增粒和提高百粒重.其生理作用是叶绿素含量增加14%左右,光合速率提高40%.还可抑制营养生长,促使光合产物向子粒中分配.粒茎比提高23.5%~4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多效唑 增产 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效唑在花生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郑爱宁 石萍 赵同寅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4-56,共3页
在花生盛花期每亩用100一150ppm的多效唑药液50公斤进行叶面喷洒,能有效地抑制营养生长,促进荚果形成,使荚果数增加15.1%,秕果率减少17.8%,百果重提高6.8%,从而增产22.7%,
关键词 多效唑 花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化控免间苗技术在左权县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武美英 马建萍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8期57-58,共2页
谷子化控免间苗新技术是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研究成功的一项实用技术成果,于2001年9月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该项技术省工节资,操作简便,平均省投工2-3个,节省工费40元左右。该技术不仅解决了谷子栽培上的一大... 谷子化控免间苗新技术是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研究成功的一项实用技术成果,于2001年9月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该项技术省工节资,操作简便,平均省投工2-3个,节省工费40元左右。该技术不仅解决了谷子栽培上的一大难题,使谷农从繁重的间苗劳动中解脱出来,为谷子的大面积机械化种植开辟了道路,而且对需要间苗的其他小粒作物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化控 免间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防秕增粒技术的示范效果
9
《山西农业科学》 1989年第5期15-17,共3页
1988年我们在寿阳县宗艾村、范村及南燕竹镇的韩庄、冀家垴、大树烟等两镇五村示范谷子防秕增粒技术1700亩,其中宗艾镇1200亩,南燕竹镇500亩。一、示范内容防秕增粒技术,概括为“四适一定”。四适即选用适合当地的良种,采用适当的化学调... 1988年我们在寿阳县宗艾村、范村及南燕竹镇的韩庄、冀家垴、大树烟等两镇五村示范谷子防秕增粒技术1700亩,其中宗艾镇1200亩,南燕竹镇500亩。一、示范内容防秕增粒技术,概括为“四适一定”。四适即选用适合当地的良种,采用适当的化学调节,进行适期播种和确定适宜的密度;一定即因地以产定肥,增氮增磷。具体内容如下: 1.选用适合当地良种良种是防秕增粒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秕谷 预防 增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