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年山西省15~69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丽娜 董海原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目的了解2012年山西省15~69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现状,为干预及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0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2967份。调查对象的健康素养具备率为7.56%(95%CI:6.52~8.75),男... 目的了解2012年山西省15~69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现状,为干预及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0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2967份。调查对象的健康素养具备率为7.56%(95%CI:6.52~8.75),男性为7.12%(95%CI:6.33~8.04),女性为8.02%(95%CI:6.52~9.83);城市居民素养水平为8.44%(95%CI:6.95~10.21),农村居民为7.11%(95%CI:5.78~8.72),城市居民素养水平明显高于农村(P<0.001)。基本健康知识与理念素养具备率为13.56%,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具备率为9.61%,基本技能素养具备率为12.75%;科学健康观素养33.07%,传染病防治素养14.69%,慢性病防治素养7.01%,安全与急救素养46.15%,基本医疗素养10.90%,健康信息素养19.11%。健康素养水平呈现以下特点: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女性高于男性;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具备率、慢性病防治素养和基本医疗素养具备率较低。结论今后制定健康教育工作内容时要重点关注农村、男性、文化程度低、45岁以上的居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素养 健康教育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医生、教师和公务员3类人群吸烟状况调查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飞 王鑫 董海原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46-850,859,共6页
目的了解山西省医生、教师和公务员3类人群吸烟行为、烟草危害知识与态度,为制定控烟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自填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山西省11市13县(市、区)221个单位3042名医生、教师和公务员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采用Epi... 目的了解山西省医生、教师和公务员3类人群吸烟行为、烟草危害知识与态度,为制定控烟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自填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山西省11市13县(市、区)221个单位3042名医生、教师和公务员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采用Epi Data 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SPSS 17.0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类人群吸烟率为16.44%,其中男性吸烟率(31.81%)明显高于女性吸烟率(0.34%),公务员吸烟率最高(20.94%),其次为教师(14.81%)和医生(13.54%);工作场所的室内指定吸烟区(67.65%)、洗手间(56.79%)、办公室(49.14%)、走廊(48.89%)、教室(6.31%)和家庭(43.43%)是二手烟暴露的主要地方;烟草危害认知度偏低(62.51%);曾有超过半数的吸烟者尝试过戒烟,但均未成功,其原因是缺乏戒烟服务。结论重点人群的控烟意识较差,工作场所控烟监管力度薄弱,戒烟服务机构数量和服务技能跟不上。需进一步加强重点人群控烟教育,倡导不吸烟、不敬烟、不送烟的文明社会风尚;促进减少二手烟暴露,规范戒烟门诊,提高戒烟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生 教师 公务员 吸烟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吸烟状况调查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鑫 董海原 《中国健康教育》 2013年第7期612-615,共4页
目的了解山西省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吸烟行为、烟草危害知识与态度及提供戒烟服务的现状,为制定控烟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山西省2011年中央补助地方烟草控制项目的18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综... 目的了解山西省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吸烟行为、烟草危害知识与态度及提供戒烟服务的现状,为制定控烟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山西省2011年中央补助地方烟草控制项目的18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综合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站)、疾控中心和健康教育所共94个单位9637名在职职工进行调查。结果医务人员吸烟率为9.83%,其中男性吸烟率为28.82%,女性吸烟率为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921.23,P〈0.01)。有87.00%的医务人员知晓本单位规定“不能在室内任何区域吸烟”,吸烟的医务人员中有80.10%在上班时吸烟;吸烟危害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2.82%;医生在就诊时从不或很少询问病人吸烟情况占72.10%。吸烟者与非吸烟者对吸烟危害相关知识与态度情况的知晓情况(×。=101.88,P〈0.01)和对吸烟、被动吸烟与疾病关系知识知晓隋况(x2=14.87,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过滤嘴可以降低吸烟的危害”(P=0.000,OR=1.007,95%C1:1.005~1.105)和“外国烟的危害比国产烟的危害小”(P=0.013,OR:1.002,95%CI:1.001—1.004)知晓率高是促使不吸烟的保护因素,男性是吸烟的危险因素(P=0.000,OR=1.319,95%c,:1.303-1.335),高学历是不吸烟的保护因素(P=0.000,OR=1.023,95%C1:1.016~1.030)。结论山西省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控烟环境尚未形成,需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烟草危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控烟意识,强化控烟监督力度,推进创建无烟单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卫生机构 吸烟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省市非卫生系统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健康知识和需求调查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宠 胡俊峰 +5 位作者 卢永 严丽萍 汤捷 顾康乐 徐庆民 凌建春 《中国健康教育》 2014年第9期780-783,共4页
目的了解非卫生系统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健康知识与行为现状和健康内容与传播渠道需求。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广东省、山西省、陕西省和重庆市等4地省县两级非卫生系统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中随机抽取在职工作人员900名,开... 目的了解非卫生系统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健康知识与行为现状和健康内容与传播渠道需求。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广东省、山西省、陕西省和重庆市等4地省县两级非卫生系统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中随机抽取在职工作人员900名,开展健康知识和需求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健康知识、行为、健康内容需求和喜爱的传播渠道。结果调查对象对"低焦油卷烟不比普通卷烟危害小"的知晓率为59.78%。16.22%的调查对象体检间隔时间超过2年;30.40%的调查对象每周运动次数少于1次,省级单位工作人员的活动频次少于县级单位(P<0.01);18.24%的调查对象现在吸烟,省县两级工作人员的吸烟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外,调查对象最喜爱的健康知识获取渠道主要有健康知识讲座(40.07%)、健康咨询活动(23.33%)和网络(16.29%)。结论非卫生系统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对部分健康知识存在认识偏差,对体检和运动的重视程度不够。应当利用他们喜欢的传播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 事业单位 非卫生系统 健康知识 行为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7
5
作者 田志强 丁玲 +4 位作者 张俊俊 常韵琪 王艳军 王春芳 郑建中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62-1266,共5页
目的:分析高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3月山西某医院283例年龄≥35岁产后42 d女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龄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3级)发生率分别为79.51%、79.15%... 目的:分析高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3月山西某医院283例年龄≥35岁产后42 d女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龄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3级)发生率分别为79.51%、79.1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娩次数、分娩方式、第二产程、胎儿是否足月、孕期体重增加程度和是否进行盆底功能锻炼是盆底肌Ⅰ类肌纤维肌力的影响因素;分娩次数、分娩方式、第二产程、胎儿是否足月、孕期体重增加程度、是否进行盆底功能锻炼和孕期是否从事体力劳动是盆底肌Ⅱ类肌纤维肌力的影响因素。结论:高龄产妇产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风险较高,应加强围生期知识宣教,指导孕妇合理控制孕期体重,进行盆底功能训练,降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 高龄 盆底功能障碍 影响因素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评分匹配法探讨吸烟人群骨关节炎发生风险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冰洁 贺倩倩 +2 位作者 胡梓璇 王荣 张军锋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3-495,共3页
目的探讨主被动吸烟与骨关节炎疾病患病间的相关性,进而为骨关节炎的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山西省2个县区16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吸烟情况分为主动吸烟组与被动吸烟组。利用倾向评分匹... 目的探讨主被动吸烟与骨关节炎疾病患病间的相关性,进而为骨关节炎的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山西省2个县区16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吸烟情况分为主动吸烟组与被动吸烟组。利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均衡2组间的协变量,减少组间混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评估匹配前后主动吸烟组与被动吸烟组发生骨关节炎的危险性。结果主动吸烟组与被动吸烟组各有827例匹配成功,倾向评分匹配前2组骨关节炎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倾向评分匹配后,组间协变量年龄、性别、BMI、通风情况、饮酒情况等均达到均衡可比,被动吸烟组骨关节炎患病率仍高于主动吸烟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被动吸烟对OA发展的影响并不亚于主动吸烟,但尚不能确定被动吸烟人群的OA患病风险一定高于主动吸烟人群,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应重视吸烟的危害,加强对主动吸烟的干预,保护被动吸烟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主被动吸烟 倾向评分匹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