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写的“人”是怎样炼成的——贾植芳创作论
1
作者 段崇轩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9,共12页
对于贾植芳,人们关注的是他在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学科上的开创性研究成果,还有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坚贞人格。其实他还是一位具有鲜明的主体意识和精神的作家,在小说、散文等文体上成就卓著。他的人生道路伴随着贫困、奔波、苦难甚至牢狱... 对于贾植芳,人们关注的是他在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学科上的开创性研究成果,还有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坚贞人格。其实他还是一位具有鲜明的主体意识和精神的作家,在小说、散文等文体上成就卓著。他的人生道路伴随着贫困、奔波、苦难甚至牢狱,但他追求革命、献身国家,特立独行、卓尔不群。他在文学创作中,深刻揭露、批判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黑暗、腐败,发掘、剖析各种人物身上的国民劣根性;描绘战争环境中普通民众的觉醒、斗争,塑造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各种人物的成长、强大。并把自己放进文学,与历史、他人“燃烧”在一起。体现了一个现代作家,对“五四”新文学精神的承传与对“左翼”文学思想的汲纳。他在自己的人生、文学中,书写了大写的“人”的形象。但贾植芳的文学作品,属于那种曲高和寡的精英小说,因此需要学界更多的关注、阐释和推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植芳 人生与文学 大写的“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家如何做好时代的记录者 被引量:1
2
作者 杜学文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3-93,共1页
最近发现一些作品,似乎有一种比"恶"、比"烂"、比"俗"的感觉。把生活写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看不到希望,活不下去,甚至骇人听闻、绝望无望。而这种描写又集中在对社会底层普通人的描写上。比如,一个卖水果的小贩与一个公共汽车售票... 最近发现一些作品,似乎有一种比"恶"、比"烂"、比"俗"的感觉。把生活写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看不到希望,活不下去,甚至骇人听闻、绝望无望。而这种描写又集中在对社会底层普通人的描写上。比如,一个卖水果的小贩与一个公共汽车售票员相爱未果,小说的结尾是小贩的父亲把自己的怨气发泄在公共汽车上,莫名其妙地去砸公共汽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底层 记录者 不如意 恶邻 道德律 人类灵魂 发现美 文艺评论家 山西省作家协会 人民的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所顾忌的作家与教授──我看鲁迅与陈西滢的笔墨官司 被引量:3
3
作者 阎晶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53-58,共6页
自从鲁迅在现代文坛上立足之后,就仿佛处于论敌的包围之中。近年来,这一主题成为鲁迅研究领域中一个不大不小的热点。在鲁迅所有的论战中,哪场论战是他的“第一次战役”?谁是他可称对手的第一个论敌?鲁迅终其一生没有给予丝毫原谅... 自从鲁迅在现代文坛上立足之后,就仿佛处于论敌的包围之中。近年来,这一主题成为鲁迅研究领域中一个不大不小的热点。在鲁迅所有的论战中,哪场论战是他的“第一次战役”?谁是他可称对手的第一个论敌?鲁迅终其一生没有给予丝毫原谅的论敌又是谁?把所有这些因素综合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闲话” 女师大风潮 章士钊 公理 《现代评论》 现代评论派 杨荫榆 文人 尊敬的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作家体制”面面观 被引量:3
4
作者 段崇轩 《扬子江(评论)》 2007年第3期29-34,共6页
从"作家供养说"谈开去社会发展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令人深思的巧合事件。2006年岁末,新一届作代会在北京召开,知名作家洪峰在沈阳街头"乞讨","中国作家富豪榜"在媒体上爆炒,这些有关文学的事件一时间到处传... 从"作家供养说"谈开去社会发展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令人深思的巧合事件。2006年岁末,新一届作代会在北京召开,知名作家洪峰在沈阳街头"乞讨","中国作家富豪榜"在媒体上爆炒,这些有关文学的事件一时间到处传播、众说纷纭。在嘈杂的议论中,涉及到一个共同的话题:"专业作家体制"问题,而关键词则是"作家供养"。看来这已成为一个"要害"问题,需要作一些清理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作家 中国作家 文学生产 管理体制 文学创作 创作自由 文艺思想 文学与政治 社会发展 作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溯新文学源头——中国新文学潮流中的山西文学 被引量:1
5
作者 段崇轩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1年第2期16-25,共10页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一方“版块”的山西新文学,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创造了一种发奋“开垦”、成果累累的景象。但在此后的漫长历史中,这段文学史却被埋没了、淡忘了,人们误以为1940年代出现的“山药蛋派”文学,就是山西现代文学的开端。...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一方“版块”的山西新文学,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创造了一种发奋“开垦”、成果累累的景象。但在此后的漫长历史中,这段文学史却被埋没了、淡忘了,人们误以为1940年代出现的“山药蛋派”文学,就是山西现代文学的开端。这种现象,大约在全国很多地域文学中,都曾发生过。本文旨在发掘,在中国现代文学潮流的波及下山西新文学的本来状况,众多作家在文化、文学方面的承传、创造,山西新文学对全国新文学的突出贡献,以及山西新文学的内在局限、问题并追溯新文学源头,贯通文学史长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史 山西新文学 打通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抒情文化小说的传承与再造——汪曾祺小说论 被引量:3
6
作者 段崇轩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38,共10页
"衰年变法"的意义 一九八○年至一九八一年,汪曾祺《受戒》和《大淖记事》的发表与获奖①,引起了文坛和读者的关注、惊喜乃至困惑。其实这两篇描述旧人旧事的诗意小说,并非空穴来风、天外怪客,而是作者对现代文学史上以废名、沈从文... "衰年变法"的意义 一九八○年至一九八一年,汪曾祺《受戒》和《大淖记事》的发表与获奖①,引起了文坛和读者的关注、惊喜乃至困惑。其实这两篇描述旧人旧事的诗意小说,并非空穴来风、天外怪客,而是作者对现代文学史上以废名、沈从文为代表的"抒情小说"创作流派的一次重新发现和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小说 抒情小说 文化小说 传承 《大淖记事》 现代文学史 《受戒》 空穴来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一个人的灵魂究竟有多难?——评蒋子龙长篇小说《农民帝国》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春林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5-114,共10页
关键词 长篇小说 蒋子龙 帝国 农民 灵魂 个人 人物形象刻画 改革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狂欢与精英争论 被引量:2
8
作者 阎晶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9-91,共3页
关键词 大众文化 文化精英 精英文化 民间立场 主流意识形态 中国城市 中国足球 “后现代” “大众文化” 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心营造小说的形而上世界——毕飞宇的小说理论与创作 被引量:2
9
作者 段崇轩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5-133,共9页
2017年毕飞宇出版课堂讲稿集《小说课》,让人们看到了一位思想丰沛、直觉敏锐的小说理论家形象。此前他留给人们的印象,是一个既有现代派精神又有现实主义功底的新潮小说家形象。他穿越在理论与创作之间,令二者水乳交融、出神入化,在小... 2017年毕飞宇出版课堂讲稿集《小说课》,让人们看到了一位思想丰沛、直觉敏锐的小说理论家形象。此前他留给人们的印象,是一个既有现代派精神又有现实主义功底的新潮小说家形象。他穿越在理论与创作之间,令二者水乳交融、出神入化,在小说上进入一种自由之境。在当代文坛上,不乏既有创作实绩、又有理论建树的优秀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理论 毕飞宇 创作 形而上 世界 现实主义 自由之境 当代文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与都:时间维度中的空间意义--关于邱华栋的《北京传》 被引量:2
10
作者 杜学文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1-96,共6页
近来,城市传的写作有若干作品出现,邱华栋的《北京传》应该是比较突出的一部。这主要是由于作者在结构作品时有自己独特的追求,形成了具有独创意义的文本。国外的城市传也多有影响较大者,如英国历史学家科林·琼斯的《巴黎传》。其... 近来,城市传的写作有若干作品出现,邱华栋的《北京传》应该是比较突出的一部。这主要是由于作者在结构作品时有自己独特的追求,形成了具有独创意义的文本。国外的城市传也多有影响较大者,如英国历史学家科林·琼斯的《巴黎传》。其视野宏阔,涉及面广,突出了巴黎以及法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其中既关涉政治、军事、经济,也有文化、宗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应该说,这是一部透过巴黎看法国的城市史。因为“作为‘法兰西的缩影’,巴黎长期处在法国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a不过,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对于巴黎的城市形态是怎样的,科林·琼斯似乎语焉不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邱华栋 英国历史学家 空间意义 社会风貌 时间维度 城市形态 科林 法兰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文学的“虚构”诗学——兼谈“非虚构”思潮 被引量:2
11
作者 段崇轩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26,共7页
一、“非虚构”思潮的得与失文学是“虚构”的,犹如地球是圆的、人是高等动物一样,似乎是一条不证自明、无须深究的“真理”。因此,在漫长的文学发展特别是中国文学的发展中,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精深的文学虚构理论或虚构美学。新时... 一、“非虚构”思潮的得与失文学是“虚构”的,犹如地球是圆的、人是高等动物一样,似乎是一条不证自明、无须深究的“真理”。因此,在漫长的文学发展特别是中国文学的发展中,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精深的文学虚构理论或虚构美学。新时期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突然间,一股“非虚构”文学潮流,“风起青萍”、越来越猛,强烈而深刻地影响着当下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并突显出一系列亟待回答的理论问题。非虚构并不是个新鲜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虚构 中国文学 思潮 诗学 高等动物 文学发展 文学潮流 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物形象塑造的“突围”与路径——小说创作探索之一 被引量:4
12
作者 段崇轩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2023年第4期89-95,共7页
人物形象的淡化、薄弱、变异,是当下小说创作的严峻问题,它久拖难决,积重难返,严重制约了小说的良性发展,拉低了小说的整体水准,削弱了小说的艺术魅力。究其根源,是众多作家小说观、人物观改变的结果,是作家不能把握变化的现实人物的体... 人物形象的淡化、薄弱、变异,是当下小说创作的严峻问题,它久拖难决,积重难返,严重制约了小说的良性发展,拉低了小说的整体水准,削弱了小说的艺术魅力。究其根源,是众多作家小说观、人物观改变的结果,是作家不能把握变化的现实人物的体现。不管是任何时代的小说,人物形象无疑是不可动摇的主体,这种主体性要求小说中的人物是一种独立自主的存在,要求作家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创造者。小说的主体性是小说的价值和生命。人物形象以及人物形象的写法,在今天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管是刻画外向型的性格类人物,还是刻画内向型的精神类人物,都需要认真总结既往的规律经验,深入探索新的表现方法和方式,努力形成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乃至典型形象的思想理论和创造方法,中国小说才有可能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形象 小说主体性 突围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七年”文学中的“异端”小说 被引量:1
13
作者 段崇轩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41,共8页
概述 洪子诚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说:“在五十到七十年代,文学主张和文学创作的统一性是这个时期文学的总体面貌,但在某个时候、某些作家那里,时或有偏离规范的‘异端’现象出现。对本时期的那些偏离、或悖逆主流文学规范的主张... 概述 洪子诚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说:“在五十到七十年代,文学主张和文学创作的统一性是这个时期文学的总体面貌,但在某个时候、某些作家那里,时或有偏离规范的‘异端’现象出现。对本时期的那些偏离、或悖逆主流文学规范的主张和创作……用‘非主流’这一用语来表示。”①在当代文学发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异端” 《中国当代文学史》 小说 文学创作 文学主张 七十年代 文学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底层“文青”的上下求索——赵树理的思想构成与早期写作 被引量:1
14
作者 段崇轩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49,共10页
小引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评论,“赵树理现象”是一个绕不开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山西学界。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我与人合著出版过《赵树理传》,发表有十几篇评论文章。我在2013年的《赵树理的文学价值观》中曾说过:“我曾经提出... 小引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评论,“赵树理现象”是一个绕不开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山西学界。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我与人合著出版过《赵树理传》,发表有十几篇评论文章。我在2013年的《赵树理的文学价值观》中曾说过:“我曾经提出马烽、赵树理等山西作家‘三位一体’身份的观点,即农民、干部、作家三种身份集于一身。赵树理是最有典型性的。”(1)本文将从这一观察角度切入,深入剖析与论述赵树理的多重身份与思想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树理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文学价值观 多重身份 上下求索 深入剖析 三位一体 三种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生中的“短篇” 短篇中的“人生”——铁凝的短篇小说 被引量:1
15
作者 段崇轩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09年第6期36-42,共7页
人生与"短篇"之间在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中,铁凝无疑是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家之一。她从1975年开始创作,30余年笔耕不懈,精雕细刻,发表近百个短篇小说。
关键词 短篇小说 铁凝 新时期文学 社会人生 作家 日常生活 精神世界 作品 小说创作 精神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讽刺”到“歌颂”的“过渡”——沙汀短篇小说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段崇轩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2-36,共5页
从上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沙汀的小说创作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代。有评论家把他的创作分为两段,解放前为"讽刺",解放后为"歌颂",并认为其间的"过渡"是被动的、失败的。其实,在沙汀身上,既有深厚的"五... 从上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沙汀的小说创作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代。有评论家把他的创作分为两段,解放前为"讽刺",解放后为"歌颂",并认为其间的"过渡"是被动的、失败的。其实,在沙汀身上,既有深厚的"五四"传统思想,又有激进的"左翼"文化精神,前者使他一生的创作都恪守着批判、"启蒙"立场,后者使他在解放后的创作中,努力完成着向革命文学的艰难"过渡"。他的思想和创作,在同时代的同类型作家中,显得更加矛盾而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讽刺 歌颂 过渡 沙汀短篇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文体与“总体性”思想——兼谈近期中短篇小说创作 被引量:1
17
作者 段崇轩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7-41,共5页
当下小说外在的繁盛掩盖着内在的衰弱,其深层原因就在于疏离了自身的基本特性,淡化了对社会人生的全面深入的表现。卢卡契的"总体性"美学思想,揭示了小说文体的本质规律以及与社会历史的密切关系,提出了小说特别是现实主义小... 当下小说外在的繁盛掩盖着内在的衰弱,其深层原因就在于疏离了自身的基本特性,淡化了对社会人生的全面深入的表现。卢卡契的"总体性"美学思想,揭示了小说文体的本质规律以及与社会历史的密切关系,提出了小说特别是现实主义小说的一系列理论观念。不仅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文学历史,同时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当下小说中为数不多的优秀作品,遵循的正是小说艺术的"大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短篇小说 小说文体 “总体性”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革人物观念 创造新的形象——关于人物和典型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5
18
作者 段崇轩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19年第3期1-15,共15页
中国当代文学70年,在人物和典型这一重要问题上,虽然众说纷纭、争论不休,却形成了一套现实主义的人物观念和理论,推进叙事文学创造了一个灿烂多姿的人物形象画廊。但在今天深刻而剧烈的社会转型期,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在变异、下沉,文学人... 中国当代文学70年,在人物和典型这一重要问题上,虽然众说纷纭、争论不休,却形成了一套现实主义的人物观念和理论,推进叙事文学创造了一个灿烂多姿的人物形象画廊。但在今天深刻而剧烈的社会转型期,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在变异、下沉,文学人物形象整体性弱化、衰退,人物和典型理论变得沉寂、薄弱,导致整个文学出现了平庸、虚浮现象。中国文学要与时俱进、突破瓶颈,就要重新反思和建构新的文学人物理论,首先从变革人物观念上切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 典型 观念 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批评怎样“生成”文学理论 被引量:2
19
作者 段崇轩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2年第1期1-9,共9页
文学批评理论化,文学理论批评化,成为文学、学术界的一种新的呼声。没有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靠拢、融合,就难以变革、发展文艺学自身,也难以促进、提升整个文学创作。回顾现当代文学历史,文艺学的建构、繁荣,需要有良性的社会、文化、... 文学批评理论化,文学理论批评化,成为文学、学术界的一种新的呼声。没有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靠拢、融合,就难以变革、发展文艺学自身,也难以促进、提升整个文学创作。回顾现当代文学历史,文艺学的建构、繁荣,需要有良性的社会、文化、文学环境与条件。首先是文学研究与批评,必须以"文学为中心",不能无边界地泛化到其他社会科学上去。此外,文学批评要建筑在多样的社会科学特别是哲学、美学的"厚土"上,文学批评才能根深叶茂;文学批评要格外关注作家创作谈理论,发现其中富有创新的理论"萌芽"。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携手合作,才会有整个文学的发展、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文学理论 变革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革”短篇小说的三种写作模式
20
作者 段崇轩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3-185,共13页
特殊时代的“独放异彩”当代文学史家洪子诚在谈到“文革”文学时说:“‘文革’开始的几年中,原来的文化机构、包括文艺报刊和出版社都受到了批判和清洗,因此,除了‘样板戏’和直接配合政治运动的诗以外,文学创作处于停滞的状态。... 特殊时代的“独放异彩”当代文学史家洪子诚在谈到“文革”文学时说:“‘文革’开始的几年中,原来的文化机构、包括文艺报刊和出版社都受到了批判和清洗,因此,除了‘样板戏’和直接配合政治运动的诗以外,文学创作处于停滞的状态。从一九七二年开始,当时的文艺权力机构试图扭转这种凋弊的局面,提出了要‘发展社会主义的文艺创作’,创作活动才逐渐有限度地恢复。”事实上,在此之前的一九七一年,就有两件事直接推动了“文革”文学的发展,一是这年三月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国务院召开了“文革”爆发之后意识形态方面的第一个全国性会议“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研究安排了书籍出版、期刊恢复和创办等工作。二是这年十二月十六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发展社会主义的文艺创作》的短评,并重新刊登毛泽东一九四九年为《人民文学》创刊号的题词:“希望有更多好作品出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革”文学 写作模式 短篇小说 《人民日报》 《人民文学》 文艺报刊 文艺创作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