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省高速公路路域环境与景观设计
1
作者 任晓华 《国土绿化》 2009年第6期41-42,共2页
山西省境内地形复杂多样,自然景观垂直变化突出,植被覆盖率较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把不断扩展的道路交通与周边环境合理地融为一体,构筑高速公路安全、舒适、快捷、环保、美... 山西省境内地形复杂多样,自然景观垂直变化突出,植被覆盖率较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把不断扩展的道路交通与周边环境合理地融为一体,构筑高速公路安全、舒适、快捷、环保、美观的特色,成为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设计 高速公路 生态环境 山西省 路域 植被覆盖率 垂直变化 自然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财务评价指标问题
2
作者 李文胜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7Z期57-58,共2页
在我国工程勘察设计市场全面实行招投标制度后财务评价指标成为各勘察设计企业的一项长抓不懈的关键任务。本文对勘察设计企业财务评价指标的概念和评价标准进行了详细探讨,并提出了需要加以完善的内部评价指标,以更好地控制企业风险。
关键词 工程勘察设计企业 财务评价指标 勘察设计市场 企业财务评价 招投标制度 评价标准 内部评价 企业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风险减缓措施及经济决策——以山西吉县城北沟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唐亚明 武立 +5 位作者 冯凡 程波 赵阿宁 毕银强 白轩 赵宇宣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27-238,共12页
泥石流灾害危害性较大,合理的风险管控措施可减少其带来的损失。将泥石流的危险性分析、风险定量化评价、容许风险判别、风险减缓措施选择、监测预警和防治工程设计、费用效益分析等地质学、工程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结合起来的案例研究... 泥石流灾害危害性较大,合理的风险管控措施可减少其带来的损失。将泥石流的危险性分析、风险定量化评价、容许风险判别、风险减缓措施选择、监测预警和防治工程设计、费用效益分析等地质学、工程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结合起来的案例研究还较少。鉴于此,以山西吉县城北沟泥石流为例,采用Lidar技术获取该流域高精度地形数据,通过野外调查、实地测试和计算,获取泥石流的各项参数。借助FLO-2D数值模拟软件对城北沟泥石流进行了危险性分区,圈定其威胁范围以获取易损值,从而定量计算其风险值。用容许风险标准进行判别,风险为“不可接受”,采取风险管控措施进行干预,预算得到各类措施的总费用及总效益,根据费用效益分析的原则和方法,确定其净现值为508万元,实施风险减缓措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为政府和公众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危险性分析 风险评价 容许标准 风险减缓措施 方案比选 费用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吸波材料设计与电磁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高翔 宿静 +2 位作者 刘宏伟 张丽芳 陈敏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67-1468,1500,共3页
通过双层和三层设计,吸波材料与空间波阻抗匹配优良,电磁波损耗特性适宜,并测试了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和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双层和三层水泥基吸波板在2~18 GHz频率范围内低于-10 d B的有效带宽分别为3.7和10.8 GHz,双层水泥基吸波... 通过双层和三层设计,吸波材料与空间波阻抗匹配优良,电磁波损耗特性适宜,并测试了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和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双层和三层水泥基吸波板在2~18 GHz频率范围内低于-10 d B的有效带宽分别为3.7和10.8 GHz,双层水泥基吸波材料的力学性能优于三层材料,掺0.5%碳纳米管能有效提高其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波材料 吸波性能 反射率 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梁桥桥面铺装结构的应力分析和设计 被引量:4
5
作者 马健中 梁世春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7-50,共4页
详细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梁桥桥面铺装的早期病害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常用桥梁的主要桥面铺装结构进行应力分析,在掌握其受力特性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宜的桥面铺装结构。
关键词 桥面铺装 病害 有限元法 应力分析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地质选线在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全炳欣 赵俊刚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52-155,共4页
公路设计选线涉及地形地貌、环境保护、工程地质等多重因素,在长大干线和区域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下,地质选线尤为重要。以山西省东大公路初步设计为例,工程地质人员的前期参与,使得路线成功地绕避了滑坡群和不良地质病害等地质环境,减... 公路设计选线涉及地形地貌、环境保护、工程地质等多重因素,在长大干线和区域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下,地质选线尤为重要。以山西省东大公路初步设计为例,工程地质人员的前期参与,使得路线成功地绕避了滑坡群和不良地质病害等地质环境,减少地质勘察工作投入,避免了后期改线,也规避了运营风险和治理资金浪费,降低了安全隐患,达到了预期效果。从而体现了地质环境在前期工作中的重要性,得出了一些针对工程地质在前期设计过程中的设计结论,供相关专业人士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设计 选线 工程地质 前期设计 地质环境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马梁特长隧道设计阶段安全风险评估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建海 《隧道建设》 2012年第4期518-522,543,共6页
随着我国公路隧道事业的发展,公路隧道建设安全风险意识不断增强,需对长大隧道及部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基于专家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原理,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野马梁隧道的安全风险情况进行分析、评估... 随着我国公路隧道事业的发展,公路隧道建设安全风险意识不断增强,需对长大隧道及部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基于专家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原理,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野马梁隧道的安全风险情况进行分析、评估。研究认为:野马梁隧道整体风险等级为Ⅲ级;根据目前我国工程界设计、施工和管理技术水平,本工程建设项目不存在不可克服的风险。建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动态风险评估,加强系统风险管理工作,从而保障工程建设的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和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马梁特长隧道 设计阶段 层次分析法 安全风险 因素权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石高架桥主桥设计
8
作者 何新平 《铁道工程学报》 EI 2004年第2期40-42,25,共4页
离石高架桥主桥是采用双塔单索面的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本文结合离石高架桥主桥的设计情况,浅析PC部分斜拉桥的桥型特点、受力原理及设计要点。
关键词 离石高架桥 主桥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 部分斜拉桥 桥型 受力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原西山特长公路隧道设计简介
9
作者 姜杰 《隧道建设》 2007年第4期33-36,47,共5页
太原西山特长公路隧道位于山西省太原至古交高速公路上,长约13.68 km×2,为我国目前第二长公路隧道。在勘察设计中,充分借鉴了国内外长大隧道的建设经验,并邀请国内众多专家进行咨询论证,对其进行了多次优化。简要介绍太原西山特长... 太原西山特长公路隧道位于山西省太原至古交高速公路上,长约13.68 km×2,为我国目前第二长公路隧道。在勘察设计中,充分借鉴了国内外长大隧道的建设经验,并邀请国内众多专家进行咨询论证,对其进行了多次优化。简要介绍太原西山特长隧道的工程概况、工程地质、隧道土建工程设计、附属工程的设计及关键技术的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长公路隧道 土建工程 不良地质 技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纤维改性多孔生态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永芳 高利平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67-6173,6184,共8页
以聚丙烯纤维为增强相,制备了聚丙烯纤维改性多孔生态混凝土,研究了纤维掺杂量对混凝土微观形貌、力学性能、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聚丙纤维掺杂到多孔生态混凝土中后被混凝土基体紧密包裹,在混凝土内部形成了稳固的纤维网络... 以聚丙烯纤维为增强相,制备了聚丙烯纤维改性多孔生态混凝土,研究了纤维掺杂量对混凝土微观形貌、力学性能、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聚丙纤维掺杂到多孔生态混凝土中后被混凝土基体紧密包裹,在混凝土内部形成了稳固的纤维网络结构,使混凝土粗骨料之间的胶结力得到提高,抗变形能力增强,裂纹和骨料脱落的现象减少。当聚丙烯纤维掺杂量为0.9%(体积分数)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峰值应力和挠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9.95,5.04,28.00 MPa和6.8 mm。混凝土残余承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PP-0.9%>PP-0.6%>PP-0.3%>PP-1.2%。150次快速冻融测试后,随着聚丙烯纤维掺杂量的增多,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先减小后增大,相对动弹性模量先增大后降低,当聚丙烯纤维掺杂量为0.9%(体积分数)时,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最小为1.38%,相对动弹性模量最大为90.45%。综合可知,聚丙烯纤维掺杂量0.9%(体积分数)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 多孔生态混凝土 微观形貌 力学性能 抗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纲分析的相邻多个建筑地震下单双边碰撞反应研究
11
作者 蒋姗 张富伟 +1 位作者 刘庆华 翟长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34-143,154,共11页
结构地震碰撞反应与相邻结构特性及地震动特性均密切相关,在众多参数影响下,以往的研究工作出现了很多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的研究结论。因此,结构地震碰撞研究的首要困难在于解决大量参数的影响。量纲分析方法可有效解决参数复杂性问题... 结构地震碰撞反应与相邻结构特性及地震动特性均密切相关,在众多参数影响下,以往的研究工作出现了很多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的研究结论。因此,结构地震碰撞研究的首要困难在于解决大量参数的影响。量纲分析方法可有效解决参数复杂性问题。采用量纲分析方法研究一排多个相邻建筑的碰撞反应,基于接触单元法模拟接触过程的力、变形和能量耗散,通过合理的无量纲Π参数清晰地表达碰撞反应规律;对比分析了相邻建筑单、双边碰撞作用以及结构布局对结构碰撞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单边碰撞反应相比,双边碰撞作用使质量刚度较小结构的位移和速度反应明显降低;中间结构质量刚度较大、两侧结构质量刚度较小时,结构间产生的双边碰撞力峰值最大,远大于单边碰撞产生的碰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作用 量纲分析 相邻多个建筑 单边碰撞 双边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化学腐蚀对砂板岩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王伟 李雪浩 +2 位作者 朱其志 石崇 徐卫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559-2566,2573,共9页
考虑酸性化学溶液和浸泡时间的影响,对砂板岩进行了不同水化学溶液侵蚀作用下的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化学环境侵蚀作用对砂板岩试样的相对质量、变形和强度特性的影响规律。监测浸泡过程中溶液的pH值和Ca^(2+)、Mg^(2+)浓度变化... 考虑酸性化学溶液和浸泡时间的影响,对砂板岩进行了不同水化学溶液侵蚀作用下的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化学环境侵蚀作用对砂板岩试样的相对质量、变形和强度特性的影响规律。监测浸泡过程中溶液的pH值和Ca^(2+)、Mg^(2+)浓度变化。结合扫描电镜试验,探讨了水化学作用下砂板岩的腐蚀机制。结果表明:随着溶液酸性的增强,砂板岩受腐蚀程度逐渐增大;砂板岩的变形特性在水化学作用下表现为受腐蚀软化,并且随着溶液酸性的增强和浸泡时间的延长越发明显;砂板岩的峰值强度在水化学作用下降低,并且浸泡时间越长,强度下降越大;不同水化学环境中水-岩化学作用的类型和程度不同,从而导致岩石微细观结构变化也不相同,中性溶液以岩石内部胶结物质流失为主,酸性溶液中大粒径的矿物集合体也会发生大量溶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板岩 水岩化学作用 力学特性 腐蚀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水位涨落条件下滑坡地下水渗流场动态特征 被引量:21
13
作者 夏敏 任光明 +3 位作者 马鑫磊 董清志 黄帮芝 孙仁先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9-405,共7页
为探讨库水位升降对滑坡地下水的动态作用机理,以三峡库区石榴树包滑坡为例,采用有限元法,模拟了5种工况下库水位升降速率及不同渗透系数下滑坡体内地下水的暂态渗流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滑坡体内地下水渗流浸润线受水位升降速率... 为探讨库水位升降对滑坡地下水的动态作用机理,以三峡库区石榴树包滑坡为例,采用有限元法,模拟了5种工况下库水位升降速率及不同渗透系数下滑坡体内地下水的暂态渗流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滑坡体内地下水渗流浸润线受水位升降速率与坡体渗透系数的共同影响;库水位上升条件下,当滑体渗透系数大于1×10^-4m/s,且水位上升速率小于渗透系数时,滑坡体表现为蓄水同步型.库水位下降条件下,当滑体渗透系数小于1×10^-6m/s时,库水位发生骤降;渗透系数介于1×10^-4~1×10^-5m/s之间时,库水位表现为缓降;渗透系数大于1×10^-4m/s时,渗流浸润线与库水位保持同步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渗流 渗透系数 库水位升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拟合法对路基小变形情形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30
14
作者 王星运 陈善雄 +1 位作者 余飞 周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763-2769,共7页
双曲线法、三点法、指数曲线法和Asaoka法等曲线拟合法在软土路基的沉降预测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在路基小变形情形的应用研究尚少。结合某铁路客运专线施工现场观测的路基小变形数据,对这4种方法,探讨了时间起点和样本值的起止时间间... 双曲线法、三点法、指数曲线法和Asaoka法等曲线拟合法在软土路基的沉降预测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在路基小变形情形的应用研究尚少。结合某铁路客运专线施工现场观测的路基小变形数据,对这4种方法,探讨了时间起点和样本值的起止时间间隔对相关系数的影响,且验算后期观测值的预测效果;并综合考虑了相关系数和相对误差,研究每种方法的适用性;指出了4种拟合方法在路基小变形情形应用的优缺点。研究表明:数据的波动会造成指数曲线法无法计算;沉降数据波动较小时,双曲线法、三点法、Asaoka法的拟合效果均较好;当沉降数据波动较大时,仅三点法、Asaoka法的拟合效果较好,双曲线法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拟合法 小变形 无碴轨道 路基沉降 相对误差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土膨胀力原位测试方法 被引量:19
15
作者 周博 陈善雄 +1 位作者 余飞 许锡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333-3336,共4页
由于室内测定的膨胀力结果往往不能真实地反映现场情况,因此,测定膨胀土的原位膨胀力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加压膨胀法,即利用现场有荷膨胀率试验结果,由内插得到膨胀力值的测试方法,并通过现场试验与室内试验结果的对比,对该方... 由于室内测定的膨胀力结果往往不能真实地反映现场情况,因此,测定膨胀土的原位膨胀力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加压膨胀法,即利用现场有荷膨胀率试验结果,由内插得到膨胀力值的测试方法,并通过现场试验与室内试验结果的对比,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真实地反映膨胀土的膨胀趋势,所测结果能真实地反映现场膨胀力值,且易于操作,有较好地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膨胀力 原位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猗黄河大桥组合梁负弯矩区力学性能优化措施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彬 刘来君 季建东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5-91,共7页
山西临猗黄河大桥主桥采用(112+14×128)m+(14×128+120)m连续钢箱组合梁桥,采用钢箱梁顶推到位后安装桥面板的方案施工。由于主桥联长、跨度大,为改善组合梁负弯矩区力学性能,采用MIDAS Civil 2019软件建立主桥第一联上部结构... 山西临猗黄河大桥主桥采用(112+14×128)m+(14×128+120)m连续钢箱组合梁桥,采用钢箱梁顶推到位后安装桥面板的方案施工。由于主桥联长、跨度大,为改善组合梁负弯矩区力学性能,采用MIDAS Civil 2019软件建立主桥第一联上部结构有限元模型,分别研究桥面板分批安装、支点混凝土双结合(钢箱梁上、下翼缘均结合混凝土)构造、支点升降、支点张拉体外束4种优化措施对连续组合梁负弯矩区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桥面板分批安装次数能明显增大跨中区域桥面板压应力;采用支点混凝土双结合构造能够降低支点负弯矩区钢箱梁下翼缘应力;采用两端到中间的顺序进行支点升降能够提高支点负弯矩区桥面板压应力储备;支点张拉体外束对负弯矩区优化效果随着混凝土收缩徐变逐渐降低。基于研究结论,该桥主桥设计采用桥面板分批安装、支点混凝土双结合构造、支点升降3种措施对负弯矩区进行优化,不采用支点张拉体外束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钢箱组合梁 负弯矩区 桥面板分批安装 混凝土双结合构造 支点升降 张拉体外束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开挖与支护模拟的位移迭代法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萍 邓小鹏 +1 位作者 相建华 李同录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815-1818,共4页
将基坑支护体系分解为彼此独立又相互作用的3个模型,即支护结构外侧主动土体、支护结构本身和支护结构内侧被动土体。按平面问题进行有限元分析时,土体采用面单元,支护桩采用梁单元,若桩上有内支撑或锚杆,则将梁单元与杆单元结合。各模... 将基坑支护体系分解为彼此独立又相互作用的3个模型,即支护结构外侧主动土体、支护结构本身和支护结构内侧被动土体。按平面问题进行有限元分析时,土体采用面单元,支护桩采用梁单元,若桩上有内支撑或锚杆,则将梁单元与杆单元结合。各模型可分别求解,但共享边界条件。以开挖后桩体侧向位移为零、两侧都为静止土压力作为初始条件,然后按位移迭代求解,前后两次计算位移值基本相等时迭代结束,此时的位移和相应荷载就是基坑支护结构稳定后的变形与受力。该方法能客观反映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实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很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迭代法 深基坑 数值模拟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上穿工程中既有隧道结构周围土体注浆加固范围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许有俊 陶连金 +1 位作者 李文博 王枫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2-44,共3页
依托北京地铁4号线西单车站上穿既有1号线区间隧道工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地铁上穿工程中的既有隧道结构周围土体合理注浆加固范围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注浆宽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加固深度的增加,既有隧道结构的上浮变形值逐... 依托北京地铁4号线西单车站上穿既有1号线区间隧道工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地铁上穿工程中的既有隧道结构周围土体合理注浆加固范围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注浆宽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加固深度的增加,既有隧道结构的上浮变形值逐渐减小,对既有隧道结构的合理加固深度为13.5 m(加固深度达到既有隧道结构的底部)时,即可将既有线结构的上浮变形控制在安全的范围之内。加固深度hz≥18.0 m时,对既有隧道结构的上浮变形值的控制不再起作用;注浆深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加固宽度的增加,既有结构的上浮变形值逐渐减小,合理的加固宽度取值为6.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上穿工程 既有线结构 合理注浆加固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乘客感受的沥青路面平整度评价方法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金喜 杜艳花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7-262,共6页
从道路使用者的角度对乘车舒适性与路面平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乘客的心电指标RMSSD(rootmean square of the squared differences of successive n-n intervals)为主要评价依据,选取平整度范围为1.06~5.53 m/km的12条沥青路面进... 从道路使用者的角度对乘车舒适性与路面平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乘客的心电指标RMSSD(rootmean square of the squared differences of successive n-n intervals)为主要评价依据,选取平整度范围为1.06~5.53 m/km的12条沥青路面进行室外乘车试验.实验数据表明:不同速度下RMSSD随平整度的变化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同时结合主观打分法和振动加速度评价法,提出基于乘客舒适性的平整度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平整度指标 心电指标 乘车舒适性 临界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比湖地区植被和土壤在南-北区段上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钱亦兵 吴兆宁 +1 位作者 常轶深 马玉娥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81-789,共9页
从艾比湖两岸大致沿同一经度分别向南北山前地带,对39个样地进行野外调查和样品采集。通过研究植被结构和土壤性质的变化特征,探讨了植被-土壤在南北两断面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两地植被存在群落中优势种群类型、数量、长势及其空间分布... 从艾比湖两岸大致沿同一经度分别向南北山前地带,对39个样地进行野外调查和样品采集。通过研究植被结构和土壤性质的变化特征,探讨了植被-土壤在南北两断面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两地植被存在群落中优势种群类型、数量、长势及其空间分布的差异,而多样性指数及植被盖度的统计学差异并不显著;土壤的粒度平均水平明显不同,而粒度的离散性及对正态的偏离度仅在表层差异显著;多种养分含量差异均显著;土壤表层、次表层含水量、含盐量(包括盐分主要离子含量)和pH的平均水平及变化程度,南北差异的显著性不一致,但整体上看,仍属于比较明显的范畴。这些差异是艾比湖南北地形、水文、气象、物源明显不同的结果,也是植被和土壤耦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土壤理化性质 差异 显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