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多层格栅加筋道砟界面联动‒互扰行为
1
作者
苗晨曦
张威
+2 位作者
朱孝振
陈小艺
张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93-1400,共8页
探究多层加筋土体系中筋材‒道砟间合理间距对拉拔抗力的影响。通过改进传统单层格栅‒道砟拉拔数值试验模型,实现了多层格栅等位移幅值下的同步拉拔的离散元模拟。数值模型采用刚性颗粒簇模拟道砟颗粒非球型特征,并运用黏结颗粒串模拟受...
探究多层加筋土体系中筋材‒道砟间合理间距对拉拔抗力的影响。通过改进传统单层格栅‒道砟拉拔数值试验模型,实现了多层格栅等位移幅值下的同步拉拔的离散元模拟。数值模型采用刚性颗粒簇模拟道砟颗粒非球型特征,并运用黏结颗粒串模拟受力均匀的三向土工格栅,同时考虑了道砟颗粒间的嵌固效应和土工格栅的拉伸特性。以平均拉拔力、特定层位处界面强度与筋材应变为指标,科学识别多层格栅加筋道砟界面联动行为,并从颗粒尺度系统揭示了多层加筋体系层间互扰机制。结果表明,多层格栅的拉拔力和增长速率小于单层格栅,尤其在高法向应力下差异更明显,且存在不均匀性。随着加筋层数增加,筋材抗力差异显著,同时摩擦耗能增大。层间颗粒位移存在叠合,导致筋材宏观力学响应减弱,其内在原因是颗粒力链发育不够充分。法向接触力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多层格栅加筋体系下的层间互扰可能导致法向接触力分布的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格栅
道砟
多层拉拔试验
互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电导率测井与压水试验联合评价岩体渗透性的方法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必昌
胡成
+2 位作者
陈刚
张翛
段丹丹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2-69,共8页
进行地下水封洞库的水封条件分析评价必须获得准确可靠的建库岩体渗透性参数,而获取岩体渗透系数常用的传统水文地质试验方法存在明显的不足。为了试验数据的精确性,文章基于广义径向流(GRF)理论,依托烟台某地下水封洞工程,以丙烷洞库...
进行地下水封洞库的水封条件分析评价必须获得准确可靠的建库岩体渗透性参数,而获取岩体渗透系数常用的传统水文地质试验方法存在明显的不足。为了试验数据的精确性,文章基于广义径向流(GRF)理论,依托烟台某地下水封洞工程,以丙烷洞库交通巷道钻孔为例,开展压水试验并采用非稳定流理论的GRF模型优化解析试验数据,结合电导率测井试验确定导水裂隙位置并求出裂隙范围内的渗透系数。试验结果表明:GRF模型比稳定流模型解析结果大1~2倍。原因在于裂隙岩体进行分段压水时,各段水流维度不一,传统稳定流理论假设水流维度只有二维流,而GRF模型为空间n维裂隙流用压水过程全部数据进行拟合,不同时段在相应维度下进行计算,因此其求算的渗透系数K更接近于试验段真值,具有更好的兼容性和实用性。同时利用电导率测井试验计算长度(导水裂隙范围)远远小于压水试验段计算长度的特点,可将GRF模型解析得出的分段渗透系数做进一步细化平均以提高压水试验解析结果的精度,为水封洞库效果评价、洞库涌水量预测提供更加科学可靠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渗透系数
压水试验
电导率
测井
地下水封洞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层格栅加筋道砟界面联动‒互扰行为
1
作者
苗晨曦
张威
朱孝振
陈小艺
张军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山西省交通科技研发公司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
公司
商丘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93-140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78341,52278360,51809191)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202303021224001)。
文摘
探究多层加筋土体系中筋材‒道砟间合理间距对拉拔抗力的影响。通过改进传统单层格栅‒道砟拉拔数值试验模型,实现了多层格栅等位移幅值下的同步拉拔的离散元模拟。数值模型采用刚性颗粒簇模拟道砟颗粒非球型特征,并运用黏结颗粒串模拟受力均匀的三向土工格栅,同时考虑了道砟颗粒间的嵌固效应和土工格栅的拉伸特性。以平均拉拔力、特定层位处界面强度与筋材应变为指标,科学识别多层格栅加筋道砟界面联动行为,并从颗粒尺度系统揭示了多层加筋体系层间互扰机制。结果表明,多层格栅的拉拔力和增长速率小于单层格栅,尤其在高法向应力下差异更明显,且存在不均匀性。随着加筋层数增加,筋材抗力差异显著,同时摩擦耗能增大。层间颗粒位移存在叠合,导致筋材宏观力学响应减弱,其内在原因是颗粒力链发育不够充分。法向接触力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多层格栅加筋体系下的层间互扰可能导致法向接触力分布的不稳定性。
关键词
土工格栅
道砟
多层拉拔试验
互扰机制
Keywords
geogrid
ballast
multilayer pull-out test
disturbance mechanism
分类号
TU44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电导率测井与压水试验联合评价岩体渗透性的方法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必昌
胡成
陈刚
张翛
段丹丹
机构
山西省交通科技研发公司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出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2-6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41401539)
山西省交通厅建设科技项目(17-2-03)
+1 种基金
山西省交通厅科技项目(2017-1-16)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03D321118)
文摘
进行地下水封洞库的水封条件分析评价必须获得准确可靠的建库岩体渗透性参数,而获取岩体渗透系数常用的传统水文地质试验方法存在明显的不足。为了试验数据的精确性,文章基于广义径向流(GRF)理论,依托烟台某地下水封洞工程,以丙烷洞库交通巷道钻孔为例,开展压水试验并采用非稳定流理论的GRF模型优化解析试验数据,结合电导率测井试验确定导水裂隙位置并求出裂隙范围内的渗透系数。试验结果表明:GRF模型比稳定流模型解析结果大1~2倍。原因在于裂隙岩体进行分段压水时,各段水流维度不一,传统稳定流理论假设水流维度只有二维流,而GRF模型为空间n维裂隙流用压水过程全部数据进行拟合,不同时段在相应维度下进行计算,因此其求算的渗透系数K更接近于试验段真值,具有更好的兼容性和实用性。同时利用电导率测井试验计算长度(导水裂隙范围)远远小于压水试验段计算长度的特点,可将GRF模型解析得出的分段渗透系数做进一步细化平均以提高压水试验解析结果的精度,为水封洞库效果评价、洞库涌水量预测提供更加科学可靠的数据基础。
关键词
裂隙岩体
渗透系数
压水试验
电导率
测井
地下水封洞库
Keywords
fractured rock mass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packer test
flowing flui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logging
groundwater sealing reservior
分类号
P641.7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多层格栅加筋道砟界面联动‒互扰行为
苗晨曦
张威
朱孝振
陈小艺
张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利用电导率测井与压水试验联合评价岩体渗透性的方法
张必昌
胡成
陈刚
张翛
段丹丹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