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饱和度的湿陷性黄土邓肯-张模型参数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员康锋 张军 员盼锋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43-947,共5页
目前,对于黄土邓肯-张本构模型参数与饱和度的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在工程中还没有被广泛应用。针对晋南湿陷性黄土进行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主要研究土体饱和度对邓肯-张模型参数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围压的增大,应力-应变曲... 目前,对于黄土邓肯-张本构模型参数与饱和度的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在工程中还没有被广泛应用。针对晋南湿陷性黄土进行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主要研究土体饱和度对邓肯-张模型参数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围压的增大,应力-应变曲线由弱硬化型转化为强硬化型,土体体变增大;模型参数C、φ、K、G、F、D、Rf均随饱和度的增大而减小,参数n随饱和度的增大而增大,且曲线拟合情况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本构模型 饱和度 固结排水 围压 应力-应变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泥改性黄土的基本工程性质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陈瑞锋 田高源 +1 位作者 米栋云 董晓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89-97,共9页
为探究赤泥改性黄土的基本工程特性,进行无侧限抗压试验、直剪试验及渗透试验,得出赤泥改性黄土的最佳配比,建立了抗剪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与电阻率的经验公式。通过动三轴试验,分析了循环动荷载下改性黄土的累积塑性变形、动弹性模量... 为探究赤泥改性黄土的基本工程特性,进行无侧限抗压试验、直剪试验及渗透试验,得出赤泥改性黄土的最佳配比,建立了抗剪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与电阻率的经验公式。通过动三轴试验,分析了循环动荷载下改性黄土的累积塑性变形、动弹性模量及浸出毒性。结果表明,随赤泥含量增加,改性黄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黏聚力都先增大后减小,当赤泥含量为15%时其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3.5 MPa,较不掺入赤泥时提高约34.7%;改性黄土的渗透系数随赤泥含量增加先快速降低,至赤泥含量5%后趋于稳定;改性黄土的抗剪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与电阻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改性黄土在循环动荷载下的临界动应力达600 k Pa,最大动弹性模量比未改性黄土高出6倍,且其浸出液不具有浸出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改性黄土 无侧限抗压强度 抗剪强度 电阻率 动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结构性与强度指标的相关性
3
作者 员康锋 员盼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3-376,共4页
为解决当前黄土结构性和强度指标之间的规律缺乏系统研究的问题;针对晋南地区某基坑黄土进行压缩试验及三轴试验,研究强度指标随结构性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含水量较低时,结构性参数随含水量的增大迅速减小;而在较高含水量时,减... 为解决当前黄土结构性和强度指标之间的规律缺乏系统研究的问题;针对晋南地区某基坑黄土进行压缩试验及三轴试验,研究强度指标随结构性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含水量较低时,结构性参数随含水量的增大迅速减小;而在较高含水量时,减小趋势变缓;强度指标随结构性参数的增大而增大,增大范围较大;而强度指标增大范围较小,且随结构性参数的增大,增大趋势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试验 三轴试验 原状黄土 结构性参数 强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滑桩加固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参数分析 被引量:36
4
作者 朱泳 朱鸿鹄 +1 位作者 张巍 施斌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33-840,共8页
抗滑桩加固是滑坡治理的常用方法。本文采用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分析了影响抗滑桩加固边坡稳定性的若干因素,计算了边坡抗滑桩在坡顶分级堆载过程中的桩身弯矩、剪力、位移和边坡安全系数,揭示了桩位、桩长等因素对抗滑桩加固边坡稳定状态... 抗滑桩加固是滑坡治理的常用方法。本文采用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分析了影响抗滑桩加固边坡稳定性的若干因素,计算了边坡抗滑桩在坡顶分级堆载过程中的桩身弯矩、剪力、位移和边坡安全系数,揭示了桩位、桩长等因素对抗滑桩加固边坡稳定状态的影响规律,获得了最优桩位及临界桩长等抗滑桩优化设计要素,为排桩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并对抗滑桩在坡顶分级堆载下的桩身受力、变形特性及规律进行了分析。发现桩头水平位移在坡顶分级堆载下以指数函数形式发展,并建立了变形预测数学模型,为桩身变形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抗滑桩 安全系数 桩身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变岩体中支护圆形隧道施工过程的时效理论解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华宁 宋飞 蒋明镜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35-1844,共10页
针对水平和竖向地应力不相等的一般地应力条件下圆形隧道的断面开挖、纵向推进及衬砌施工问题,用任意黏弹性模型模拟不同岩石流变特性,用与时间相关的开挖函数模拟隧道断面开挖过程,用虚拟支护力等效纵向开挖效应,并在隧道开挖完成后的... 针对水平和竖向地应力不相等的一般地应力条件下圆形隧道的断面开挖、纵向推进及衬砌施工问题,用任意黏弹性模型模拟不同岩石流变特性,用与时间相关的开挖函数模拟隧道断面开挖过程,用虚拟支护力等效纵向开挖效应,并在隧道开挖完成后的任意时刻施加弹性支护.采用复变函数方法和拉普拉斯变换技术给出用复位势表达的边界条件和围岩、衬砌接触位置协调条件,建立关于复位势中待定项系数的方程.通过求解方程确定待定项系数,从而得到开挖与支护整个施工过程任意时刻围岩位移和应力理论解答,并与相同条件下有限元解进行了对比.根据解答分析了围岩位移和应力的分布规律以及衬砌施加时刻对围岩位移和应力的影响.根据现有解析程序,可以形成快速预测隧道施工力学状态的计算机系统,方便、快捷地进行相似工程条件下的初步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支护 黏弹性 施工过程 理论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并行双线隧道顺序施工过程的时效理论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华宁 曾广尚 +1 位作者 吴磊 蒋明镜 《应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21-528,612,共8页
在流变岩土体中进行并行双线隧道施工时,隧道施工过程、布置方式对应力、位移的时空分布有显著影响。针对粘弹性岩土体中双向不等的应力作用下的双圆形隧洞顺序施工问题,本文推导得到了各施工时段开挖增量位移和应力的理论解。推导中利... 在流变岩土体中进行并行双线隧道施工时,隧道施工过程、布置方式对应力、位移的时空分布有显著影响。针对粘弹性岩土体中双向不等的应力作用下的双圆形隧洞顺序施工问题,本文推导得到了各施工时段开挖增量位移和应力的理论解。推导中利用Laplace变换给出粘弹性解答与弹性复位势的关系,并根据各时段受力情况,应用粘弹性叠加关系导出最终解答。理论解与相同条件下有限元解进行了比对,结果吻合得较好。根据解答分析了两隧道空间布置方式对应力和位移的影响,以及倾斜布置时侧压系数的影响。相比数值方法,理论解答可更方便地进行参数分析和初步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弹性 双线隧道 施工过程 复变函数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