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路隧道富水黄土地层可控注浆加固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薛晓辉 张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0-187,共8页
针对乔原隧道穿越富水黄土地层时出现的各种病害,采用可控注浆加固技术,制定详细的注浆实施方案,并采用现场观察、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其加固效果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注浆后掌子面土体含有大量浆脉,其层理清晰,围岩节理... 针对乔原隧道穿越富水黄土地层时出现的各种病害,采用可控注浆加固技术,制定详细的注浆实施方案,并采用现场观察、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其加固效果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注浆后掌子面土体含有大量浆脉,其层理清晰,围岩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减弱,土体强度大幅提升,稳定性较好;注浆后富水黄土地层的抗压强度有大幅提高,围岩稳定性及自承能力随之提高;注浆后土体渗透系数较注浆前大幅下降,满足地下水平衡的要求;注浆后隧道初期支护轴力值及围岩塑性区分布范围有大幅下降.总之,可控注浆加固技术在隧道穿越富水黄土地层处治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富水黄土地层 可控注浆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黄土地区土基回弹模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喜荣 朱丽丽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68-70,共3页
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不同压实度条件下,含水量对回弹模量的影响,并建立了含水量与回弹模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回弹模量随着含水量的增大而减小,并没有在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压实度的条件下出现最大值,表明含水量对回弹模量的影响程度较... 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不同压实度条件下,含水量对回弹模量的影响,并建立了含水量与回弹模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回弹模量随着含水量的增大而减小,并没有在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压实度的条件下出现最大值,表明含水量对回弹模量的影响程度较压实度大.在不同压实度条件下,回弹模量与含水量的相关关系呈现一定的规律:试验中采用了A,B,C 3种土样,其中土样A和B回归公式中的一次项、二次项和截距的系数的绝对值随击实次数的增大而增大,C土样回归公式中的一次项、二次项和截距的绝对值是逐渐减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填料 回弹模量 压实度 含水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岭公路隧道富水黄土地层注浆加固技术 被引量:12
3
作者 薛晓辉 张军 +1 位作者 宿钟鸣 孙志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8-282,共5页
为解决山岭公路隧道穿越富水黄土地层时出现的各种施工问题,依托吉河高速乔原隧道,采用二重管注浆加固技术对富水黄土地层进行处治,并利用现场观察、数值模拟手段对加固效果进行全面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经注浆加固后,掌子面土体含有大量... 为解决山岭公路隧道穿越富水黄土地层时出现的各种施工问题,依托吉河高速乔原隧道,采用二重管注浆加固技术对富水黄土地层进行处治,并利用现场观察、数值模拟手段对加固效果进行全面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经注浆加固后,掌子面土体含有大量浆脉,其分布层理清晰,且掌子面围岩无"泌水"现象,土体稳定性较好,未发生掉块、塌方等病害;注浆后断面初期支护受力状况得到有效改善,隧道围岩塑性应变值得到有效控制.可见,二重管注浆加固技术在山岭公路隧道富水黄土地层处治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岭公路隧道 富水黄土地层 注浆加固技术 现场观察 数值模拟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荷载下非对称加筋路堤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少文 张军 孙玲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45,共5页
黄土地区公路路堤尤其是非对称路堤,经常出现过大沉降、不均匀沉降和边坡失稳等病害,严重影响了公路长期运营性能.为研究交通荷载下非对称路堤动力特性,考虑山西省运煤车辆行车荷载的影响,将交通荷载视为半正弦波循环荷载,通过数值模拟... 黄土地区公路路堤尤其是非对称路堤,经常出现过大沉降、不均匀沉降和边坡失稳等病害,严重影响了公路长期运营性能.为研究交通荷载下非对称路堤动力特性,考虑山西省运煤车辆行车荷载的影响,将交通荷载视为半正弦波循环荷载,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黄土地区非对称路堤未加筋、加格栅和加EPS板3种工况的动力特性,着重对交通荷载振幅、频率和行车间隔的影响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交通荷载振幅和频率对路堤变形影响较大,而行车间隔的影响较小;采用格栅加筋的黄土非对称路堤变形控制效果好于加EPS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荷载 非对称路堤 动力特性 加筋路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荷载作用下山西路基重塑黄土的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马林 张军 刘亚明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104,共4页
针对车辆荷载对山西高速公路路基土体影响研究不足的现状,从试验角度出发,研究车辆荷载水平、波形、干密度和围压对路基土体的动力特性响应。研究表明:路基土体的体变随波形比的增大而增大,随车辆荷载的增大而增大;路基土体的动弹性模... 针对车辆荷载对山西高速公路路基土体影响研究不足的现状,从试验角度出发,研究车辆荷载水平、波形、干密度和围压对路基土体的动力特性响应。研究表明:路基土体的体变随波形比的增大而增大,随车辆荷载的增大而增大;路基土体的动弹性模量随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阻尼比随围压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荷载 动力特性 重塑黄土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荷载作用下高填方涵洞动力响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军 申俊敏 赵建斌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14,共5页
通过建立高填方路堤下拱涵数值模型,对拱涵修筑和路堤填筑过程进行了模拟.在道路顶面沿纵向施加循环交通荷载,探究拱涵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受力与变形的动力响应.着重论述了荷载循环次数、荷载大小以及行车速度对拱涵动力响应的影响.结... 通过建立高填方路堤下拱涵数值模型,对拱涵修筑和路堤填筑过程进行了模拟.在道路顶面沿纵向施加循环交通荷载,探究拱涵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受力与变形的动力响应.着重论述了荷载循环次数、荷载大小以及行车速度对拱涵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交通荷载作用下,拱圈结构受力较大,为拱涵最薄弱的位置;当荷载循环次数大于8次时,路面沉降与涵顶垂直土压力趋于稳定;涵顶土压力随交通荷载的增大而逐渐增加;行车速度对涵顶垂直土压力和基底土压力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荷载 高填方路堤 涵洞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荷载作用下港区道路受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牛力强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5-99,共5页
依托交通荷载作用下港口道路现场试验,采用FLAC3D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其中铺面结构采用理想弹性模型模拟,地基采用M-C模型模拟,对地基中的附加应力与竖向应变等进行了系统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加载位置下浅层地基中的附加应力有较明显的... 依托交通荷载作用下港口道路现场试验,采用FLAC3D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其中铺面结构采用理想弹性模型模拟,地基采用M-C模型模拟,对地基中的附加应力与竖向应变等进行了系统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加载位置下浅层地基中的附加应力有较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随地基深度的增加该应力集中现象逐渐减弱;淤泥质土层中的竖向应变值较大,且沿深度方向减小幅度较小.最后,对港区道路设计计算中荷位、轮压和砂垫层厚度等重要指标进行了参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区 道路 交通荷载 受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压缩性土地区桩承式加筋路堤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郑俊杰 曹文昭 +2 位作者 董同新 张军 谢明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49-1555,共7页
将桩承式加筋路堤技术应用于中低压缩性土地区高速铁路桥台和涵洞之间填方路基的处理,通过逐渐改变CFG桩桩长形成刚度均匀变化的地基加固区,严格控制线路纵向差异沉降。通过现场试验对桥台、涵顶和路基中心地基沉降进行了长期观测,同时... 将桩承式加筋路堤技术应用于中低压缩性土地区高速铁路桥台和涵洞之间填方路基的处理,通过逐渐改变CFG桩桩长形成刚度均匀变化的地基加固区,严格控制线路纵向差异沉降。通过现场试验对桥台、涵顶和路基中心地基沉降进行了长期观测,同时对桩承式加筋路堤桩间土沉降、孔隙水压力、格栅上下表面土压力和格栅变形进行了长期监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桩承式加筋路堤可有效减小中低压缩性土地基沉降,总沉降小且很快趋于稳定;桩承式加筋路堤通过土拱效应和张拉膜效应将路堤荷载向桩帽传递,格栅下桩土应力比明显高于格栅上,张拉膜效应明显,格栅上桩土应力比接近1.0,土拱效应较弱;格栅在路肩处发挥的作用强于线路中心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压缩性土 桩承式加筋路堤 现场试验 沉降 土压力 格栅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复合式路面裂缝反射预防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9
作者 刘志胜 刘志岗 +1 位作者 张翛 张艳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6-90,104,共6页
为系统掌握国内外有关刚柔复合式路面裂缝反射预防技术的研究现状,通过调查现有层间裂缝防治材料的设计思路、性能试验、应用效果,评述针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裂缝反射预防材料的优缺点,总结现有裂缝反射预防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 为系统掌握国内外有关刚柔复合式路面裂缝反射预防技术的研究现状,通过调查现有层间裂缝防治材料的设计思路、性能试验、应用效果,评述针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裂缝反射预防材料的优缺点,总结现有裂缝反射预防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国内外全幅式、条带式裂缝预防技术已经应用颇多,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关于裂缝反射预防材料的技术规范相对缺乏,条带式-复合型裂缝预防措施将在未来道路工程中常态化应用。现浇、条带式应力吸收带在抗拉性能、经济方面效果较好,可在未来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时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路面 裂缝反射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裂缝隧道衬砌安全性评价及处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薛晓辉 张军 +1 位作者 宿钟鸣 孙志杰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32,共5页
为深入研究带裂缝隧道衬砌安全性评价的方法及裂缝处治技术,基于隧道衬砌裂缝调查结果,利用综合判定法对带裂缝隧道衬砌段的安全性进行了全面评价,同时利用刚度退化理论对带裂缝隧道衬砌结构的安全系数进行了验算,在此基础上,采用埋管... 为深入研究带裂缝隧道衬砌安全性评价的方法及裂缝处治技术,基于隧道衬砌裂缝调查结果,利用综合判定法对带裂缝隧道衬砌段的安全性进行了全面评价,同时利用刚度退化理论对带裂缝隧道衬砌结构的安全系数进行了验算,在此基础上,采用埋管注浆法和"钢拱架+注浆锚杆"法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安全性的带裂缝隧道衬砌段进行了处治。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判定法融合了各单指标评价体系,使其对带裂缝衬砌安全性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客观、准确;利用刚度退化理论对带裂缝隧道衬砌安全系数验算结果与安全性评价结果基本吻合,二者共同为带裂缝隧道衬砌的处治提供了理论依据;采用埋管注浆法和"钢拱架+注浆锚杆"法对不同隧道段有针对性的进行处治,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带裂缝隧道衬砌 安全性评价 刚度退化理论 处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压实黄土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军 郑俊杰 +1 位作者 曹文昭 赖汉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322-327,共6页
通过一系列饱和击实黄土的动三轴试验,分析了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压实黄土超孔隙水压力、轴向应变、有效应力路径和滞回圈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激振振幅和干密度状态下对饱和压实黄土动力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加载初始阶段,超孔... 通过一系列饱和击实黄土的动三轴试验,分析了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压实黄土超孔隙水压力、轴向应变、有效应力路径和滞回圈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激振振幅和干密度状态下对饱和压实黄土动力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加载初始阶段,超孔隙水压力和轴向变形快速增长,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超孔隙水压力和轴向变形增速逐渐减缓。超孔隙水压力和轴向变形的变化曲线都存在一拐点,当循环次数超过该拐点后,超孔隙水压力和轴向变形趋于稳定。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有效应力路径向左发展,且移动幅度逐渐减缓。当循环次数增加至一定值时,有效应力路径在加载阶段和卸载阶段基本重合。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滞回圈向右发展。随着激振振幅的增大,超孔隙水压力和轴向应变逐渐增大,随着干密度的增大,超孔隙水压力和轴向应变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压实黄土 动力特性 循环荷载 动三轴试验 轴向应变 超孔隙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性对原状黄土强度影响规律的真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昌禄 邵生俊 +1 位作者 罗爱忠 方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322-2327,共6页
岩土材料的强度问题一直是岩土力学研究的热点。在对多种不同结构性原状黄土的真三轴试验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结构性原状黄土的强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含水率较低时,干密度变化对结构性原状黄土的强度影响较大于含水率的变化,反之,含... 岩土材料的强度问题一直是岩土力学研究的热点。在对多种不同结构性原状黄土的真三轴试验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结构性原状黄土的强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含水率较低时,干密度变化对结构性原状黄土的强度影响较大于含水率的变化,反之,含水率变化对结构性原状黄土的影响大于干密度的变化;当结构性黄土的强度越大时,其在π平面上的破坏线越接近于抹圆曲边三角形;反之,当结构性黄土的强度越小时,其在π平面上的破坏线越接近于抹圆角三角形;结构性黄土随着结构性的增大,在π平面上的强度破坏线从抹圆角三角形逐渐向抹圆曲边三角形发展,最终趋近于Mises圆。各种原状黄土的摩擦角φ13随中主应力比b值的增大而微弱减小,而内凝聚力c随着中主应力比b值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原状黄土 真三轴试验 强度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制备结构性黄土的真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昌禄 邵生俊 张喆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231-2237,共7页
研制一种室内制备人工结构性黄土的方法,在改进原真三轴仪的不足的基础上进行人工制备结构性黄土的真三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制备结构性黄土的方法合理可靠。同时,分析了结构性黄土在复杂应力条件下的破坏强度及残余强度变化规律,... 研制一种室内制备人工结构性黄土的方法,在改进原真三轴仪的不足的基础上进行人工制备结构性黄土的真三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制备结构性黄土的方法合理可靠。同时,分析了结构性黄土在复杂应力条件下的破坏强度及残余强度变化规律,当固结围压小于结构性黄土的结构强度时,土的应力-应变曲线为软化型,反之则为硬化型;Mohr-Coulomb强度准则在描述结构性充分发挥后的残余强度时变化规律较好,在描述峰值破坏强度时则明显偏小,存在较大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黄土 人工制备 真三轴试验 强度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饱和度的湿陷性黄土邓肯-张模型参数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员康锋 张军 员盼锋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43-947,共5页
目前,对于黄土邓肯-张本构模型参数与饱和度的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在工程中还没有被广泛应用。针对晋南湿陷性黄土进行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主要研究土体饱和度对邓肯-张模型参数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围压的增大,应力-应变曲... 目前,对于黄土邓肯-张本构模型参数与饱和度的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在工程中还没有被广泛应用。针对晋南湿陷性黄土进行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主要研究土体饱和度对邓肯-张模型参数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围压的增大,应力-应变曲线由弱硬化型转化为强硬化型,土体体变增大;模型参数C、φ、K、G、F、D、Rf均随饱和度的增大而减小,参数n随饱和度的增大而增大,且曲线拟合情况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本构模型 饱和度 固结排水 围压 应力-应变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塑黄土渗透系数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波 李熠 +1 位作者 苏楠楠 董晓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207-211,共5页
通过不同渗透压强下的渗透试验研究了重塑黄土的渗透性。分别制取六种不同孔隙比的重塑土样和一种原状土样,进行渗透实验,渗透过程分别考虑了不同的孔隙比和不同压强对重塑黄土的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塑黄土的渗透系数随孔隙比增... 通过不同渗透压强下的渗透试验研究了重塑黄土的渗透性。分别制取六种不同孔隙比的重塑土样和一种原状土样,进行渗透实验,渗透过程分别考虑了不同的孔隙比和不同压强对重塑黄土的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塑黄土的渗透系数随孔隙比增大呈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重塑黄土的渗透系数随反压增大呈减小的趋势;加压阶段重塑黄土的渗透系数变化约为卸压阶段渗透系数变化的15倍左右;孔隙比越大渗透对土体结构影响也越大。重塑黄土的渗透性的研究,为土的阻污性及土工合成材料的渗透性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塑黄土 渗透系数 孔隙比 反压 土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泥黄土复合体的动参数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董晓强 张强 +2 位作者 寇晓辉 刘彦忠 张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135-141,共7页
本试验使用GDS动三轴仪,对赤泥黄土复合试样、赤泥试样、黄土试样进行了动三轴试验,研究了赤泥、黄土及赤泥黄土复合试样的部分动参数,分析了赤泥含量、围压的影响,旨在探索赤泥黄土复合体用于路基材料的工程性能.试验结果表明:... 本试验使用GDS动三轴仪,对赤泥黄土复合试样、赤泥试样、黄土试样进行了动三轴试验,研究了赤泥、黄土及赤泥黄土复合试样的部分动参数,分析了赤泥含量、围压的影响,旨在探索赤泥黄土复合体用于路基材料的工程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赤泥、赤泥黄土复合试样的应力应变σd-εd、应变动弹模Ed-εd、应变阻尼比λ~εd关系曲线有与黄土相似的特性变化规律,只是在数值上有所差异.赤泥的掺入使复合体强度和刚度明显增强,且与掺入量m成正比关系.且随着赤泥掺入量的增大,动弹模瓦和最大动弹模Edmax都有明显的增强,但不同的围压下增强程度不同.复合试样的阻尼比λ随着赤泥含量的增多,相应的阻尼比较小,而随着围压增大,赤泥含量的影响将变小.围压对各参数的影响:同一应变下,应力σd随着围压增大而增大,动弹模Ed随着围压增大而增大,阻尼比λ前期随着围压增大而增大,后期则随着围压增大而减小.试验得出结论:赤泥黄土复合试样的最佳配比为赤泥:黄土=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的动参数 黄土 赤泥 赤泥黄土复合体 动弹模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玻璃固化黄土过程中电阻率参数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凤凤 周伟 +1 位作者 刘彦忠 董晓强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3-219,共7页
为探究电阻率法在黄土硅化加固过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对施加上部荷载的重塑黄土注射水玻璃,同步测试不同电流频率下的土体横向及竖向电阻率,结合土体结构对电阻率参数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显示:随着不断升高的电流频率,黄土电阻率... 为探究电阻率法在黄土硅化加固过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对施加上部荷载的重塑黄土注射水玻璃,同步测试不同电流频率下的土体横向及竖向电阻率,结合土体结构对电阻率参数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显示:随着不断升高的电流频率,黄土电阻率先逐渐减小并最终趋于稳定,当电流频率范围为5×104~1×106Hz时,电流频率对黄土电阻率实测值影响较小;随着固化时间的增加,黄土竖向和横向电阻率先减小并最终趋于稳定,且减小趋势均集中在初始阶段(200 min前)。随固化时间的增加,平均结构因子和平均形状因子均呈现先减小后稳定的趋势。各向异性系数随固化时间的增加先快速增大并最终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电阻率 水玻璃 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黄土吸力与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员康锋 宿钟鸣 孙志杰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74-978,共5页
针对山西湿陷性黄土进行固结排水控制吸力三轴试验,而且在固结和剪切两个阶段都进行吸力的控制,研究吸力对湿陷性黄土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土体的固结体变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加,随吸力的增大反而减小;有效应力强度参数c随吸力增... 针对山西湿陷性黄土进行固结排水控制吸力三轴试验,而且在固结和剪切两个阶段都进行吸力的控制,研究吸力对湿陷性黄土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土体的固结体变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加,随吸力的增大反而减小;有效应力强度参数c随吸力增大而增大,而有效应力强度参数φ随吸力的增大基本上不变;吸附强度随基质吸力的增大而增大,但存在极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吸力 固结排水 吸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陷性黄土结构性参数变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员康锋 申俊敏 李宏儒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1-105,共5页
利用改制的应力式直剪仪进行一定应力条件的均匀增湿直剪试验,通过加装流量计,精确控制增湿含水量,研究了黄土增湿剪切过程中竖向位移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竖向位移在竖向压力为200 kPa时最大;重塑黄土的竖向位移大于原状黄土的竖... 利用改制的应力式直剪仪进行一定应力条件的均匀增湿直剪试验,通过加装流量计,精确控制增湿含水量,研究了黄土增湿剪切过程中竖向位移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竖向位移在竖向压力为200 kPa时最大;重塑黄土的竖向位移大于原状黄土的竖向位移;结构性参数随竖向压力与增湿含水量的增大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湿陷性黄土 竖向位移 竖向压力 增湿含水量 结构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塑黄土的交流电阻率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伟 刘彦忠 +2 位作者 苏楠楠 杨波 董晓强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41-846,共6页
为探究含水量、干密度及电流频率等因素对黄土电阻率的影响,对重塑黄土进行了室内试验,并分析了重塑黄土在受压过程中的土体结构变化机理。结果表明:当保持干密度一定时,黄土电阻率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保持含水量一定时,黄土电阻率... 为探究含水量、干密度及电流频率等因素对黄土电阻率的影响,对重塑黄土进行了室内试验,并分析了重塑黄土在受压过程中的土体结构变化机理。结果表明:当保持干密度一定时,黄土电阻率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保持含水量一定时,黄土电阻率随着干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黄土电阻率随着电流频率的升高而逐渐减小并最终趋于稳定,当电流频率范围为50 kHz^1 MHz时,电流频率对黄土电阻率实测值影响较小,电阻率值基本保持稳定。受压过程中重塑黄土的电阻率变化趋势很好地反映了其结构的变化规律,但是在测试电阻率时必须注意频率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塑黄土 电阻率 电流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