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食导滞汤联合西药治疗食积气滞型小儿便秘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赵姣姣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14期68-70,共3页
目的:观察消食导滞汤联合西药治疗食积气滞型小儿便秘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儿胃肠激素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6例食积气滞型便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乳果糖口服溶液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 目的:观察消食导滞汤联合西药治疗食积气滞型小儿便秘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儿胃肠激素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6例食积气滞型便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乳果糖口服溶液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消食导滞汤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胃肠激素、免疫功能指标,评估临床疗效,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31/33),高于对照组的75.76%(25/33)(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血清MTL、GA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血清生长抑素(SS)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S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D_(4)^(+)水平及CD_(4)^(+)/CD_(8)^(+)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CD_(4)^(+)水平及CD_(4)^(+)/CD_(8)^(+)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CD_(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CD_(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8%(6/33),与对照组的12.12%(4/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食导滞汤联合西药治疗食积气滞型小儿便秘疗效好、安全性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胃肠激素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便秘 食积气滞型 消食导滞汤 乳果糖口服溶液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 胃肠激素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