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氟孔隙地下水地球化学成因:以山西东山调水工程区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邓安利 王敏黛 +1 位作者 王帅 郭清海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9-175,共7页
分析了山西东山调水工程调入区高氟地下水的区域分布规律,并对高氟水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研究区高氟水的主要水化学特征为HCO-3和Na+浓度高、pH值高,且多为HCO3-Na型水。认为该区高氟水形成的主导性地球化学过程包括含氟矿物溶... 分析了山西东山调水工程调入区高氟地下水的区域分布规律,并对高氟水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研究区高氟水的主要水化学特征为HCO-3和Na+浓度高、pH值高,且多为HCO3-Na型水。认为该区高氟水形成的主导性地球化学过程包括含氟矿物溶解、地下水中OH-与氟代羟基云母矿物的离子交换等。另外,排泄区的蒸发浓缩过程和含氟工业废水排放也是研究区部分地区出现高氟水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氟地下水 地球化学过程 水-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地下水超采区的复核与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宏 邓安利 《水资源保护》 CAS 2012年第5期80-82,86,共4页
利用动态法分析山西省盆地平原区和岩溶山区等重点地区地下水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水资源条件、地下水取用水情况等因素的变化,以及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作的不断加强,地下水超采状况已发生了较大变化。提出下一步超采区划定中应注... 利用动态法分析山西省盆地平原区和岩溶山区等重点地区地下水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水资源条件、地下水取用水情况等因素的变化,以及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作的不断加强,地下水超采状况已发生了较大变化。提出下一步超采区划定中应注意的问题:①基于前期划定成果对重点地区进行补充调查;②盆地平原区仍是复核、评价的重点;③确定峨嵋台地的超采范围;④重点分析洪水泉、郭庄泉对应局部地区,如汾阳杏花村水源地超采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超采区 动态法 复核 评价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地下水超采区范围的复核划分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宏 邓安利 茹哲敏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373-378,共6页
为了查清新时期地下水超采状况,强化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山西省目前开展了地下水超采区复核划分工作,主要采用水位动态法、开采系数法和诱发问题法。划分结果表明,部分孔隙水超采区在采取关井压采等措施后,其超采局面得到扭转,但未采取措... 为了查清新时期地下水超采状况,强化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山西省目前开展了地下水超采区复核划分工作,主要采用水位动态法、开采系数法和诱发问题法。划分结果表明,部分孔隙水超采区在采取关井压采等措施后,其超采局面得到扭转,但未采取措施的超采区却有加重之势。因此建议尽快完成禁采和限采区的划分,制定超采区监管对策,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逐步改善我省水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超采区 复核划分 超采类型 降落漏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中部引黄工程TBM长距离独头掘进通风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冯璐 田志斌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7-70,82,共5页
结合山西中部引黄工程的线路及施工特点,在穿越黑茶山自然保护区时决定采用TBM施工,但由于工程实际情况取消了通风支洞后,TBM1标独头掘进距离长达26 km,其通风问题成为了制约工程安全、进度及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在利用现有支洞及通风... 结合山西中部引黄工程的线路及施工特点,在穿越黑茶山自然保护区时决定采用TBM施工,但由于工程实际情况取消了通风支洞后,TBM1标独头掘进距离长达26 km,其通风问题成为了制约工程安全、进度及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在利用现有支洞及通风设备的条件下,采用压入式、吸出式、串联式和巷道式的复合通风方式,分3阶段进行通风系统的布置与运行,需风量及风压的校核计算表明此方案可以满足本工程的通风需求。此外,创新性地引入了无损接力风机连接片,以减少接力风机处的漏风量,为实现长距离通风提供更为有利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 通风 无损接力风机连接片 长距离隧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生态基流量的年内同频率展布计算法 被引量:11
5
作者 范肖予 肖娟 +1 位作者 白露 谢洪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26,共3页
为更准确计算季节性强的河流的生态基流量,提出年内同频率展布法。该方法根据天然年径流资料,将一年划分为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分别求取不同时期的同期均值比,并结合多月最小月均径流量,计算生态需水过程。将该方法应用于汾河干流,... 为更准确计算季节性强的河流的生态基流量,提出年内同频率展布法。该方法根据天然年径流资料,将一年划分为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分别求取不同时期的同期均值比,并结合多月最小月均径流量,计算生态需水过程。将该方法应用于汾河干流,取其1965~2013年的天然径流资料,分别采用Tennant法、年内展布法和年内同频率展布法三种方法,计算汾河干流兰村、二坝、义棠三个测站的生态基流量。计算结果表明,年内同频率法相较其他方法更贴近天然状态下流量的年内丰枯变化,对河流生态治理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干流 天然径流 河流生态基流量 年内同频率展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汾河上中游生态径流量计算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谢洪 肖娟 +1 位作者 范肖予 白露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5-27,21,共4页
选取汾河干流1965~2003年天然月均径流资料,分别采用逐月最小生态径流计算法和逐月频率年内展布计算法,计算汾河干流汾河水库、兰村、二坝3个水文测站的生态径流量。计算结果表明,逐月最小生态径流计算法和逐月频率年内展布计算法计算... 选取汾河干流1965~2003年天然月均径流资料,分别采用逐月最小生态径流计算法和逐月频率年内展布计算法,计算汾河干流汾河水库、兰村、二坝3个水文测站的生态径流量。计算结果表明,逐月最小生态径流计算法和逐月频率年内展布计算法计算得到的生态径流量,均符合Tennant法评价标准中生态功能目标的要求。与逐月最小生态径流计算法相比,逐月频率年内展布计算法计算确定的生态径流量更有利于河流生态健康,更加贴近天然河流年内丰枯变化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干流 逐月频率 TENNANT法 生态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河道断面自净需水要求的自净补水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白露 肖娟 +1 位作者 范肖予 谢洪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2-64,108,共4页
根据汾河干流污染较为严重的现状和污染物类型,以一维水质数学模型和水量平衡原理为基础,建立了河流自净需水量的计算模型,据此计算出满足地面水环境质量目标的自净需水量,并根据年径流量的大小,进一步确定河道断面的自净补水量。结果表... 根据汾河干流污染较为严重的现状和污染物类型,以一维水质数学模型和水量平衡原理为基础,建立了河流自净需水量的计算模型,据此计算出满足地面水环境质量目标的自净需水量,并根据年径流量的大小,进一步确定河道断面的自净补水量。结果表明,选取COD和NH3-N作为控制因子,计算的二坝和义棠断面自净需水量分别为2.97×10~8、5.53×10~8m^3,义棠断面自净需水量较大;自净补水主要发生在平水年和枯水年,丰水年的自净需水量基本满足要求,自净补水主要发生在一年的非汛期中;所得结果为汾河干流生态恢复和汾河水库的生态调度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水质数学模型 河流自净需水量 河道断面自净补水量 汾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滑坡的稳定性分析及加固设计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玉民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0-663,共4页
水库滑坡形成机理和稳定性分析及应对是当前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复杂问题。以唐河水库某滑坡防治工程为例,首先从地质成因、物质组成、结构特征与运动特性等方面对地质的变形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针对滑坡形成机理,综合极限平衡法、Janb... 水库滑坡形成机理和稳定性分析及应对是当前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复杂问题。以唐河水库某滑坡防治工程为例,首先从地质成因、物质组成、结构特征与运动特性等方面对地质的变形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针对滑坡形成机理,综合极限平衡法、Janbu Simplified、Janbu Corrected等计算方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计算,设计了加固措施并进行了加固力计算,1年的实践观察和反馈表明工程实施措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稳定性 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