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CT影像组学预测T1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气腔播散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葛慧捷
曹玉娟
王琳
郭娟
全帅
鄂林宁
-
机构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
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放射科
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病理科
通用电气药业(上海)有限公司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74-681,共8页
-
基金
山西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YDZJSX2022A068)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202203021212110)。
-
文摘
目的探究基于胸部CT的影像组学对T1期周围型肺癌气腔播散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山西白求恩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T1期非小细胞肺癌173例,根据有无气腔播散分为阳性组49例与阴性组124例,比较两组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病灶CT形态学特征差异,并对两组病灶进行影像组学分析,以7∶3分为训练组122例与验证组51例,以肺癌原发区(病灶主体)、外周浸润区(沿病灶边缘向外扩大5mm环形区域)及肿瘤边缘区(沿病灶边缘向内回缩5 mm环形区域)为感兴趣区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建立肿瘤原发区模型、外周浸润区模型及肿瘤边缘区模型3个影像组学模型,并联合CT形态学特征,建立3个联合模型,评价各模型效能,筛选最优模型。结果肺癌气腔播散阳性组比阴性组中病灶分叶征更多见(χ^(2)=9.946,P=0.002)。基于3个感兴趣区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训练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9、0.825、0.840,验证组AUC分别为0.876、0.811、0.832,AUC最高的模型为肿瘤原发区影像组学模型(P=0.043、P<0.001、P=0.017),加入分叶征建立的联合模型AUC分别为0.917、0.835、0.851,验证组AUC分别为0.912、0.832、0.845,其中肿瘤原发区联合模型AUC最高(P<0.001、P=0.017、P=0.049)。结论利用影像组学探究肺癌气腔播散具有一定可行性,分叶征可作为肺癌气腔播散的危险预测因素。
-
关键词
癌
非小细胞肺
肺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气腔播散
-
Keywords
Carcinoma,non-small-cell lung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Radiomics
Spread though air spaces
-
分类号
R445.3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34.2
[医药卫生—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