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农村 新电力 新服务
1
作者 张罡 郭秀琴 李宇飞 《中国农村科技》 2010年第5期72-74,共3页
新农村电气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方略,促进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快农村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新农村 生产力水平 电力 服务 农村生态环境 农村电气化 系统工程 城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分裂导线表面水滴撞击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吕玉祥 严瑞东 +2 位作者 聂蓉 杨北革 薛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0-152,共3页
为研究双分裂导线的覆冰问题,基于覆冰机理采用拉格朗日法对双分裂导线表面的水滴撞击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风速、水滴直径、子导线截面直径、分裂间距等参数对双分裂导线表面水滴撞击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风速对小直径水滴的... 为研究双分裂导线的覆冰问题,基于覆冰机理采用拉格朗日法对双分裂导线表面的水滴撞击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风速、水滴直径、子导线截面直径、分裂间距等参数对双分裂导线表面水滴撞击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风速对小直径水滴的撞击系数影响显著,当水滴直径小于45μm时撞击系数增长较快,同等条件下选择较大直径型号的双分裂导线防冰性能优越;分裂间距对双分裂导线表面水滴撞击系数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冰 分裂导线 撞击特性 数值模拟 拉格朗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输电线路微风振动监测与疲劳损伤计算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仝步升 廖谷然 +2 位作者 杨北革 薛辉 吕玉祥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3-176,共4页
针对传统的输电线路微风振动疲劳试验和理论模型存在的不足,通过分析导线张力和气象条件对微风振动疲劳损伤的影响,改进了基于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的导线疲劳损伤计算模型,设计了基于ZigBee无线网络的输电线路微风振动监测系统,提出... 针对传统的输电线路微风振动疲劳试验和理论模型存在的不足,通过分析导线张力和气象条件对微风振动疲劳损伤的影响,改进了基于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的导线疲劳损伤计算模型,设计了基于ZigBee无线网络的输电线路微风振动监测系统,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基线校正方法来消除加速度传感器数据直接积分造成的振动曲线严重漂移现象,再经过两次积分得到不失真的振动曲线。系统运行结果表明,监测数据拟合轨迹与实测轨迹基本一致,可满足输电线路现场实时监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 微风振动 ZIGBEE无线网络 加速度记录 校正方法 疲劳损伤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络矩阵法的黑启动分区与机组启动顺序选择方案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新平 何鼎 董栋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9-172,共4页
针对黑启动过程中合理分区的重要性,考虑黑启动过程中线路恢复成功率与机组启动成功率,提出了机组恢复期望功率这一黑启动恢复指标。首先利用所提指标结合线路恢复时间建立节点分区判定目标函数,初步确定各待恢复节点所属分区;然后利用... 针对黑启动过程中合理分区的重要性,考虑黑启动过程中线路恢复成功率与机组启动成功率,提出了机组恢复期望功率这一黑启动恢复指标。首先利用所提指标结合线路恢复时间建立节点分区判定目标函数,初步确定各待恢复节点所属分区;然后利用分区子系统期望恢复功率与分区网架结构形成时间建立新的分区目标函数,利用改进的模拟退火法求解该目标函数以实现黑启动分区的全局优化;最后得出了待恢复机组所属分区以及各分区内机组恢复顺序,并找到了所有待恢复机组的最优黑启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启动电源 联络矩阵法 机组恢复期望功率 黑启动路径 机组恢复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低压配电网无功优化应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姚国清 《农村电气化》 2010年第11期24-25,共2页
无功补偿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无功电力远距离输送带来的弊端,以及占用系统部分输送有功电力的容量。为了取得最大效益,配电系统无功最优补偿模式是使传输过程的功率因数cosj尽可能达到1,补偿装置作为无功电源,
关键词 无功优化 农村低压配电网 应用 配电系统 无功补偿 功率因数 传输过程 补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电网雷害分布合理布置500kV线路避雷器 被引量:7
6
作者 杨杰 郑宇清 +1 位作者 吕晓燕 赵波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6-90,共5页
500 kV线路避雷器成本高,大面积安装造成资源浪费。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应用电网雷害分布,经过现场勘测和理论计算,得出绕击跳闸率高的杆塔作为安装点。根据空气间隙避雷结构特点,设计了空气间隙微调装置,并在华北地区首次挂网运行。运行... 500 kV线路避雷器成本高,大面积安装造成资源浪费。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应用电网雷害分布,经过现场勘测和理论计算,得出绕击跳闸率高的杆塔作为安装点。根据空气间隙避雷结构特点,设计了空气间隙微调装置,并在华北地区首次挂网运行。运行结果证明了理论计算的有效性以及线路避雷器布置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害分布 电气几何模型 绕击跳闸率 华北电网 空气间隙避雷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分裂导线分裂间距对次档距振动的影响
7
作者 武应龙 李孟春 +2 位作者 杨北革 薛辉 吕玉祥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03-205,共3页
针对采用风洞试验研究双分裂导线分裂间距对次档距振动存在费用高、周期长和试验模型与实际问题的一致性难以确定等缺陷,利用simulink模块对导线次档距振动进行仿真,发现分裂导线次档距振动为椭圆型的简谐振动,为此采用计算流体力学flu... 针对采用风洞试验研究双分裂导线分裂间距对次档距振动存在费用高、周期长和试验模型与实际问题的一致性难以确定等缺陷,利用simulink模块对导线次档距振动进行仿真,发现分裂导线次档距振动为椭圆型的简谐振动,为此采用计算流体力学fluent软件模拟分裂导线周围的空气流场,通过对阻力和升力系数的分析来判断导线受力情况,从而得到导线的振动规律。结果表明,当分裂导线间距与导线直径的比值在10~16之间时,导线间距对次档距的振动在可接受范围内,且fluent软件仿真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裂导线 次档距振动 线间距 simulink FLU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