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翅果油树上三种重要鳞翅目害虫的形态和分子鉴定及生活史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詹金钰 呼晓庆 +2 位作者 郑玥熙 张方元 杨兆富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8-626,共9页
【目的】明确山西翅果油树Elaeagnus mollis上发生危害的3种鳞翅目害虫形态鉴定特征及生活史特性,并基于mtDNA COI基因DNA条形码对这3个种进行快速物种识别鉴定。【方法】通过观察山西翅果油树上3种鳞翅目害虫成虫外部形态和解剖拍照雌... 【目的】明确山西翅果油树Elaeagnus mollis上发生危害的3种鳞翅目害虫形态鉴定特征及生活史特性,并基于mtDNA COI基因DNA条形码对这3个种进行快速物种识别鉴定。【方法】通过观察山西翅果油树上3种鳞翅目害虫成虫外部形态和解剖拍照雌、雄性外生殖器特征,利用PCR扩增对待测样本COI基因DNA条形码序列进行测定,与GenBank数据库中同源序列进行比对,基于COI基因DNA条形码序列构建邻接树(neighbor-joining,NJ),结合形态学研究结果对这3种鳞翅目害虫开展种类鉴定。【结果】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危害山西翅果油树的3种鳞翅目害虫为榆兴透翅蛾Synanthedon ulmicola、兴透翅蛾Synanthedon sp.和斜纹小卷蛾Apotomis sp.。对这3个种的外部形态和雌、雄性外生殖器鉴别特征进行了描述和绘图。DNA条形码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榆兴透翅蛾与GenBank数据库中Synanthedon sequoiae的COI基因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90.7%,兴透翅蛾与GenBank数据库中Synanthedon spheciformis的COI基因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90.0%,斜纹小卷蛾与GenBank数据库中Apotomis capreana的COI基因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92.7%,NJ树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个种分别形成明显的单系分支,与形态学和序列比对鉴定结果相吻合。【结论】本研究基于形态学鉴定和COI基因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明确了危害山西翅果油树的3种鳞翅目害虫——榆兴透翅蛾、兴透翅蛾和斜纹小卷蛾,并提供了3个种的形态鉴定特征、生活史资料,为重要经济树种翅果油树的害虫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兴透翅蛾 兴透翅蛾 斜纹小卷蛾 形态特征 分子鉴定 生活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翅果油树脱毒试管苗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闫桂琴 张伟 +5 位作者 张艳芳 张育盛 宋安平 侯娟娟 程小丽 张连水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7期1297-1303,共7页
对翅果油树的无菌苗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继代愈伤组织诱导和生根诱导、褐化现象及预防等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种子无菌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 1 / 2 MS;继代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 N2 MS+BA0 .5+NAA0 .0 2 、N4 MS+BA0 .5+NAA0 ... 对翅果油树的无菌苗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继代愈伤组织诱导和生根诱导、褐化现象及预防等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种子无菌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 1 / 2 MS;继代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 N2 MS+BA0 .5+NAA0 .0 2 、N4 MS+BA0 .5+NAA0 .0 4 ;植物激素类型及浓度配比是生根诱导的关键 ,NAA、GA、IBA为必需激素类型 ;用多种途径避免和预防了实验过程中的褐化现象 ,降低了褐化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果油树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试管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翅果油树种仁蛋白氨基酸组成分析及营养价值评价 被引量:30
3
作者 冯笑笑 李娟 +2 位作者 陈侨侨 李美萍 张生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60-165,共6页
以翅果油树种仁为原料,采用Osborne分级法制备得到4种可溶性蛋白,在对其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和模糊识别法对翅果油树种仁蛋白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并考察味觉氨基酸及药用氨基酸的含量分布。结果表明:翅... 以翅果油树种仁为原料,采用Osborne分级法制备得到4种可溶性蛋白,在对其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和模糊识别法对翅果油树种仁蛋白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并考察味觉氨基酸及药用氨基酸的含量分布。结果表明:翅果油树种仁4种蛋白质中均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25.9%-30.0%。4种翅果油树种仁蛋白中,水溶蛋白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最高(83.51),其次是醇溶蛋白(75.45)、盐溶蛋白(69.09),碱溶蛋白最低(66.44),且4种翅果油树种仁蛋白的贴近度都大于0.7,接近于全鸡蛋蛋白的营养价值,属于优质植物蛋白。水溶蛋白的第1限制氨基酸为苏氨酸,盐溶蛋白、醇溶蛋白和碱溶蛋白的第1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半胱氨酸。翅果油树种仁蛋白中味觉氨基酸和药用氨基酸的含量丰富,在风味产品开发及药用膳食搭配方面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果油树种仁 蛋白质 氨基酸组成 营养价值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有濒危植物翅果油树种群黄酮类化合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闫桂琴 孙建华 +2 位作者 魏凯雁 李永玲 张连水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3-448,共6页
以稀有濒危植物翅果油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为标记 ,探索翅果油树种群与其生境的相互关系。通过对濒危植物翅果油树的主要分布区 ,山西省的乡宁、翼城、平陆等三种群及环境的调查 ,并采集三个种群的 2 4个样品。用水提法、甲醇提法 ,经聚... 以稀有濒危植物翅果油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为标记 ,探索翅果油树种群与其生境的相互关系。通过对濒危植物翅果油树的主要分布区 ,山西省的乡宁、翼城、平陆等三种群及环境的调查 ,并采集三个种群的 2 4个样品。用水提法、甲醇提法 ,经聚酰胺薄层层析法分离 ,并将层析结果作 1 /0的二元数据化处理 ,用于聚类分析和PCA排序。结果表明 :1 )翅果油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比较稳定 ,可以作为研究种群分化的标记物 ;2 )聚类分析表明乡宁、翼城、平陆三个种群间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已有分化 ,乡宁种群与翼城种群之间的相异性较小 ,在截取值为2 0时 ,乡宁与翼城种群首先聚为一支 ,当截取值为 2 5时 ,平陆种群归并 ,表明平陆种群与其他种群的相异性较大 ;3)各种群内个体间的共享率有明显的差异 4)PCA分析表明 :不同种群内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差异与其地理位置、温度、地形地貌及土壤养分等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果油树 黄酮类化合物 聚类分析 主分量分析 胡颓子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工艺翅果油抗氧化能力与活性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忠 王呈馨 +1 位作者 范柳萍 李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3-29,共7页
采用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法和PF还原法测定了不同提取工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直压冷榨法,直压热榨法和红外热榨法)制得的翅果油、翅果油中极性和非极性部分的抗氧化能力,同时对翅果油中的微... 采用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法和PF还原法测定了不同提取工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直压冷榨法,直压热榨法和红外热榨法)制得的翅果油、翅果油中极性和非极性部分的抗氧化能力,同时对翅果油中的微量活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翅果油中微量活性成分含量与其抗氧化能力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外,不同翅果油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e3+还原能力不同,5种提取工艺所得翅果油的极性部分抗氧化活性最强,全油次之,非极性部分抗氧化活性最弱。在翅果油的极性部分中,红外热榨法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为1080.35μmolTE/100 g,直压冷榨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为38272.82μmolTE/100 g,有机溶剂提取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为2000.76μmolTE/100 g,红外热榨的Fe3+还原能力最强,为2771.89μmolTE/100 g。翅果油中微量生物活性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分析表明,翅果油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含量与4种抗氧化活性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γ-生育酚、δ-生育酚和羽扇豆醇是翅果油中重要的抗氧化基础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果油 极性部分 非极性部分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 羟基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翅果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工艺优化及其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呈馨 张忠 +1 位作者 范柳萍 李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15,共4页
对翅果油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原料粒度为影响因素,以翅果油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比较了浸出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冷榨法和热榨法4种不... 对翅果油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原料粒度为影响因素,以翅果油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比较了浸出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冷榨法和热榨法4种不同提取方法对翅果油得率和微量活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翅果油最优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150 min、原料粒度80目,此条件下翅果油得率为(28. 32±1. 15)%;4种提取方法中,浸出法的翅果油得率、VE及甾醇含量最高,其次是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除热榨法的翅果油角鲨烯含量最高外,压榨法的其他指标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果油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工艺优化 提取方法 微量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花EST-SSR标记开发及其对万寿菊的可转移性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华丽 王涛 +4 位作者 宋利娜 董爱香 辛海波 义鸣放 赵金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2-49,共8页
为开发菊花EST-SSR标记并用于万春菊资源分析,研究了菊花的EST-SSR特征、标记开发及其在万寿菊上的可转移性。结果表明,菊花EST-SSR出现频率为5.35%,平均每10.64 kb存在1个SSR位点。在这些SSR位点中,共有83种重复基元,2-6核苷酸重复类... 为开发菊花EST-SSR标记并用于万春菊资源分析,研究了菊花的EST-SSR特征、标记开发及其在万寿菊上的可转移性。结果表明,菊花EST-SSR出现频率为5.35%,平均每10.64 kb存在1个SSR位点。在这些SSR位点中,共有83种重复基元,2-6核苷酸重复类型分别为10、40、14、5和14种。以14个菊花品种DNA为模板,22对菊花EST-SSR引物中14对可以扩增到清晰且稳定的PCR产物,共检出49个位点,平均每对引物可扩增出3.5条多态性片段,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751。在14对有效引物中,8对可以在待检万寿菊样品中扩增到清晰稳定的条带,可转移率为57.14%。综上所述,菊花以三核苷酸重复类型占主导,六核苷酸重复类型高于其它植物种类,菊花EST-SSR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处于较高水平。本研究可为万寿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EST-SSR 万寿菊 可转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林1号’核桃不同树形坚果品质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刘雪芳 刘慧芳 常月梅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9期19-23,共5页
为筛选‘中林1号’核桃高品质坚果树形,本文以盛果期‘中林1号’品种为研究对象,选择自然圆头形、纺锤形、疏散分层形3种树形,分析了核桃树冠不同部位坚果单果质量、核仁质量、壳厚等物理性状及油脂、蛋白质、单宁、脂肪酸含量等化学特... 为筛选‘中林1号’核桃高品质坚果树形,本文以盛果期‘中林1号’品种为研究对象,选择自然圆头形、纺锤形、疏散分层形3种树形,分析了核桃树冠不同部位坚果单果质量、核仁质量、壳厚等物理性状及油脂、蛋白质、单宁、脂肪酸含量等化学特性的差异,简述了核桃树形对核桃坚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圆头形树冠内膛坚果单果质量9.85 g,壳厚0.96 mm,油脂含量67.97%,蛋白质含量13.07%,均低于纺锤形和疏散分层形,单宁含量(11.90 mg·g^(-1))高于纺锤形和疏散分层形,其仁色黄褐色、口感涩,品质表现为内膛最差、中部较好、外围最好,而纺锤形、疏散分层形树冠内、中、外部坚果品质差异不大。总的来说,纺锤形、疏散分层形坚果品质整体优于自然圆头形,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树形 树冠部位 坚果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