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焦煤集团选煤厂智能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7
1
作者 张肇龙 李冬 +2 位作者 张治军 高建川 王然风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104,共7页
为了顺应我国“双碳”背景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国家战略,介绍了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西焦煤集团”)选煤厂智能化建设规划、顶层设计与具体举措,梳理了山西焦煤集团通过学习、实践、再提高的螺旋式提升选煤厂智能化水... 为了顺应我国“双碳”背景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国家战略,介绍了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西焦煤集团”)选煤厂智能化建设规划、顶层设计与具体举措,梳理了山西焦煤集团通过学习、实践、再提高的螺旋式提升选煤厂智能化水平的建设经验,详细阐述了山西焦煤集团围绕重介智能分选、智能浮选、煤泥水健康保障、智能采制化、智能配煤、产供销智能管理等选煤核心环节的建设方案、技术路线与实施效果,并对智能化选煤厂建设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进一步推进选煤厂智能化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煤厂智能化建设 智能配煤 智能采制化 智能分选 智能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焦煤集团市场化债转股项目的基本模式 被引量:2
2
作者 栗兴仁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19,41,共3页
介绍了山西焦煤集团市场化债转股的基本模式,详细阐述了该集团债转股项目成功落地的经验,分析了债转股对企业在渡过困难周期及推进转型升级方面的积极作用,指出了债转股目标企业选择、业务操作模式、市场退出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 介绍了山西焦煤集团市场化债转股的基本模式,详细阐述了该集团债转股项目成功落地的经验,分析了债转股对企业在渡过困难周期及推进转型升级方面的积极作用,指出了债转股目标企业选择、业务操作模式、市场退出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焦煤集团 债转股 基本模式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煤矸石中铝元素矿物赋存形态及酸浸溶出规律
3
作者 赵龙毅 翟慧兵 +4 位作者 张建伟 燕可洲 杨凤玲 郭彦霞 程芳琴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4-444,共11页
山西作为全国煤炭大省,在煤炭开采和分选过程中产生大量工业固废煤矸石,回收铝元素是其资源化高值利用的重要方式。研究主要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扫描电镜−能谱等方法,对山西主要煤田所产煤矸石中铝含量及其矿物赋存形态... 山西作为全国煤炭大省,在煤炭开采和分选过程中产生大量工业固废煤矸石,回收铝元素是其资源化高值利用的重要方式。研究主要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扫描电镜−能谱等方法,对山西主要煤田所产煤矸石中铝含量及其矿物赋存形态和空间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考察了不同化学组成煤矸石经焙烧−酸浸处理后Al_(2)O_(3)溶出情况,以期阐明成分波动对煤矸石中铝溶出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山西煤矸石中Al_(2)O_(3)质量分数为13.9%~42.5%,主要以高岭石、伊利石和白云母等铝硅酸盐矿物的形式赋存;其中,晋北地区由于特殊的古地质成因,导致局地产出高铝煤矸石,Al_(2)O_(3)质量分数超过30%。煤矸石在焙烧−酸浸过程中,焙烧温度显著影响其活化效率,活化最佳温度为700~850℃;酸浸后Al_(2)O_(3)溶出量主要与煤矸石中Al_(2)O_(3)含量相关,相关系数可达0.97以上,即煤矸石中Al_(2)O_(3)含量越高,酸浸Al_(2)O_(3)溶出量越高。除此之外,煤矸石中Al_(2)O_(3)溶出量还与其SiO_(2)、K_(2)O和C含量呈现一定相关性,其中Al_(2)O_(3)溶出量与SiO_(2)含量的负相关性较强,与K_(2)O含量的负相关性较弱,随着C含量的增加,Al_(2)O_(3)溶出量和C含量的由负相关转向正相关。这可能是煤矸石本身元素含量特性、不同矿物活化温度差异、浸出过程固液接触面积变化等因素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矿物赋存形态 空间分布 酸浸溶出 铝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企业财务公司发展问题研究——以山西焦煤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夏苏萍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8-10,共3页
山西焦煤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西焦煤财务公司")2010年初成立运行,经过近三年时间的快速发展,目前正处于承前启后、巩固提高的关键时期,需要进行一次自我评估和重新定位。文章旨在通过分析山西焦煤财务公司发展... 山西焦煤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西焦煤财务公司")2010年初成立运行,经过近三年时间的快速发展,目前正处于承前启后、巩固提高的关键时期,需要进行一次自我评估和重新定位。文章旨在通过分析山西焦煤财务公司发展个案来反映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在成长初期遇到的问题,并从科学发展的角度,进一步判明科学发展方向,优化长期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企业 发展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焦煤联合重组集团化发展的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建中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12,共4页
深入分析了山西焦煤集团联合重组,集团化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结合大集团建设理论,对山西焦煤集团今后集团化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规范法人治理结构、适时进行专业化重组、建立新型煤炭大集团和增强大集团... 深入分析了山西焦煤集团联合重组,集团化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结合大集团建设理论,对山西焦煤集团今后集团化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规范法人治理结构、适时进行专业化重组、建立新型煤炭大集团和增强大集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 管控 集团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树茂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5期26-28,共3页
提高核心竞争力;打造完整金融服务产品体系;满足企业集团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与企业集团同步发展和共同壮大,应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四大主要目标。文章以山西焦煤财务公司的成功设立和规范运营为例,总结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在山西... 提高核心竞争力;打造完整金融服务产品体系;满足企业集团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与企业集团同步发展和共同壮大,应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四大主要目标。文章以山西焦煤财务公司的成功设立和规范运营为例,总结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在山西焦煤财务公司的实践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集团 财务公司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相关风险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岱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57-58,共2页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财务公司在加强企业集团内部资金运作、提供金融服务、增强企业集团凝聚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逐渐成为中国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仍然潜伏着许多风险。文...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财务公司在加强企业集团内部资金运作、提供金融服务、增强企业集团凝聚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逐渐成为中国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仍然潜伏着许多风险。文章分析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性质及效能,并结合实际得出财务公司现今面临的主要风险,同时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公司 主要风险 完善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次晋萍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5-26,共2页
文章通过分析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特点及业务范围,认为以资金集约管理和综合金融业务为两大主线的发展模式是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的必由之路,并提出了实现财务公司盈利能力的途径及保障。
关键词 集团公司 盈利能力 中间业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协同效应的问题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茹哲峰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0-31,共2页
文章从实践角度分析一般情况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可发挥协同效应的来源和类型,并尝试提出如何更好发挥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协同效应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企业集团 财务公司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焦煤对科学发展的成功探索
10
作者 刘雅芹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1-142,共2页
山西焦煤集团在全面总结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从集团“做强做大”的目标出发,努力探寻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有效实现形式,明确提出了“32255”发展战略,为山西焦煤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山西焦煤集团 科学发展观 国际国内形势 有效实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内生动力 实现转型跨越——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探讨
11
作者 郭瑾成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4-35,共2页
2009年2月,作者发表《促进财务公司规范运作增强企业集团发展动力》,时值山西焦煤申请设立财务公司的关键时期,文章提出财务公司成立后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制度管理、创新服务理念、加强银行协作等促进财务公司规范运作的设想。结合财务... 2009年2月,作者发表《促进财务公司规范运作增强企业集团发展动力》,时值山西焦煤申请设立财务公司的关键时期,文章提出财务公司成立后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制度管理、创新服务理念、加强银行协作等促进财务公司规范运作的设想。结合财务公司运行两年多来的工作实际,作者对今后财务公司实现转型跨越的基础工作、前提条件、动力源泉及必要保障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资金集中、安全运行、创新服务、制度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动力 集团财务 转型跨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采矿数智赋能技术内涵与应用范式 被引量:1
12
作者 付翔 王开 王然风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数据与智能是驱动精准化、高效化和安全化智能采矿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提出了基于“数据−算法−装备−生态”四维协同架构的智能采矿数智赋能技术体系,构建了涵盖数据治理、智能决策、装备执行与人机协同的采矿全链条智能化闭环框架。... 数据与智能是驱动精准化、高效化和安全化智能采矿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提出了基于“数据−算法−装备−生态”四维协同架构的智能采矿数智赋能技术体系,构建了涵盖数据治理、智能决策、装备执行与人机协同的采矿全链条智能化闭环框架。数据层通过标准化存储架构与多模态数据融合,建立全矿井数据资产平台,支撑实时数据流服务与历史数据挖掘;算法层结合工业机理模型与群智能算法,构建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动态决策体系,实现采矿工序协同优化与安全权重优先控制;装备层依托智能新型煤机装备群,开发装备自适应控制与多机协同联动机制;生态层通过数字孪生、人在回路优化与专家规则嵌入,构建“人−机−智−环”共生体系,驱动系统动态迭代。基于上述框架,提出了智能采矿“数据流−智能流”双向协同机制与分层解耦逻辑,实现毫秒级装备控制、秒级算法决策与分钟级人工干预的动态响应,构建AI与人类双向赋能的新型采矿生产关系。以综采工艺为典型场景,基于“需求牵引−数据驱动−智能决策−装备执行”的闭环赋能路径,构建了综采工艺的智能采矿数智赋能应用范式,建立了“自动化工艺执行→AI策略生成→人工校验→人机协同控制”循环流程,支持人工/分工/批准/否决多模式动态切换,可实现采煤工艺自动化与AI辅助决策的深度协作,推动采矿行业从“机器替代人”向“人智增强机”范式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采矿 数智赋能技术 煤矿人工智能 AI决策 人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三轴高压电脉冲岩体致裂试验系统及定向破裂特征
13
作者 郭军 刘全 +8 位作者 冯国瑞 白锦文 王志强 文晓泽 米鑫程 冯文明 张洁 张旭 李丽绒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57-1968,共12页
设计并研制了一种真三轴应力作用下高压电脉冲岩体定向致裂试验系统。首先,将真三轴试验机与高压电脉冲系统相结合,构建了试验系统的核心框架;其次,采用超动态应变仪高精度监测致裂过程中的应变;最后,对红砂岩试样进行试验,从放电能量... 设计并研制了一种真三轴应力作用下高压电脉冲岩体定向致裂试验系统。首先,将真三轴试验机与高压电脉冲系统相结合,构建了试验系统的核心框架;其次,采用超动态应变仪高精度监测致裂过程中的应变;最后,对红砂岩试样进行试验,从放电能量、负载电极结构和单向围压3个方面系统研究了其高压电脉冲致裂的破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由高压电脉冲系统、应力加载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3个子系统组成,能够实现复杂应力条件下岩体致裂过程的精确控制和实时监测;负载电极的能量转换效率稳定在10%~20%;放电能量对致裂效果具有最优值,在低放电能量下,定向致裂效果不明显;而当能量过高时,非聚能方向会产生较多次生裂纹,导致能量利用率下降;增大放电孔宽度可显著提升冲击波的传播效率,12 mm聚能孔的能量释放定向性比6 mm聚能孔的优;单向围压抑制垂直围压方向的裂纹萌生与扩展,而促进平行围压方向的裂纹;在相同能量下,随着单向围压增大,裂纹扩展方向与围压方向的平均夹角减小,裂纹宽度和长度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电效应 试验系统 真三轴 定向致裂 峰值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沸石的合成及其CH_(4)/N_(2)吸附分离性能研究
14
作者 刘晋芳 金晓宇 +5 位作者 李媛 荀文杰 申芳芳 乔旭 王小青 杨江峰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7-71,108,共6页
低浓度煤层气CH_(4)富集过程需要高性能CH_(4)/N_(2)吸附剂。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T沸石,并利用PXRD、SEM和N_(2)吸/脱附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测试了T沸石的CH_(4)、N_(2)单组分吸附性能,计算了其理想吸附溶液理论(IAST)选择性和吸附... 低浓度煤层气CH_(4)富集过程需要高性能CH_(4)/N_(2)吸附剂。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T沸石,并利用PXRD、SEM和N_(2)吸/脱附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测试了T沸石的CH_(4)、N_(2)单组分吸附性能,计算了其理想吸附溶液理论(IAST)选择性和吸附热,并考察了T沸石的CH_(4)/N_(2)吸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在298 K、0.1 MPa条件下,T沸石(Tz-168)的CH_(4)吸附量为21.4 cm^(3)/g,CH_(4)/N_(2)选择性为5.5,优于大多数分子筛吸附剂。通过CH_(4)/N_(2)混合气穿透实验进一步验证了T沸石具有良好的CH_(4)/N_(2)吸附分离性能,V(CH_(4)):V(N_(2))为50:50和20:80时,实际分离时间分别为5 min和7 min,这在低浓度煤层气CH_(4)富集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T沸石 CH_(4)/N_(2) 吸附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鲁棒闭合路径校准的采煤机SINS/OD组合导航系统
15
作者 闫明 付翔 +2 位作者 王然风 杨欣雨 刘彬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48,共8页
基于非完整性约束和闭合路径校准的捷联惯导与里程计的组合导航系统是被广泛应用的采煤机定位方案,其中闭合路径校准法需要能够准确测量液压支架的实际推移距离,但传统的卡尔曼滤波器(KF)难以应对观测量中的异常值,而错误的预测位置会... 基于非完整性约束和闭合路径校准的捷联惯导与里程计的组合导航系统是被广泛应用的采煤机定位方案,其中闭合路径校准法需要能够准确测量液压支架的实际推移距离,但传统的卡尔曼滤波器(KF)难以应对观测量中的异常值,而错误的预测位置会严重影响闭合路径校准法的精度,导致难以有效检测采煤机轨迹直线度。最大相关熵准则卡尔曼滤波器(MCCKF)可获得测量值的高阶统计量,但是MCCKF中的核带宽通常根据经验设定,影响了MCCKF对复杂环境的适用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鲁棒闭合路径校准的采煤机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里程计(OD)组合导航系统。首先,基于采煤机运动约束模型分别建立速度测量误差方程和位置测量误差方程,并建立KF模型完成对采煤机位置的最优估计;然后,采用MCCKF取代传统的KF,降低传统闭合路径校准法中错误的预测位置对直线度检测的干扰;最后,建立具有自适应核带宽算法的MCCKF(AMCCKF),在不预设核带宽参数的情况下即可获得良好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AMCCKF的东向均方根误差(RMSE)为0.1920 m,比MCCKF(核带宽=1)高2.65%;AMCCKF的北向RMSE为0.0496 m,比MCCKF(核带宽=1)低30.53%。结合东向和北向误差,AMCCKF的圆概率误差(CEP)为0.1422 m,较MCCKF(核带宽=1)降低了6.51%。在引入自适应核带宽后,AMCCKF可以达到甚至优于经过多次测试得到的固定核带宽MCCKF的性能,说明基于AMCCKF的组合导航系统具备更好的环境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机定位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 里程计 液压支架 闭合路径校准 最大相关熵准则卡尔曼滤波器 自适应核带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水水热改性煤基多孔炭超级电容器性能
16
作者 袁超 叶彦 +4 位作者 杨春燕 田国亮 李婉晴 秦志宏 杨小芹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4,共10页
煤炭由于其高碳含量、缩合芳香结构及显著的经济性,作为生产电容炭的前驱体具有独特优势。通过对山西炼焦煤进行溶剂萃取得到煤基重质组(HC)作为碳源,KOH为活化剂制备多孔炭材料(AHC),再用氨水对其进行特定条件的水热改性,得到了一种具... 煤炭由于其高碳含量、缩合芳香结构及显著的经济性,作为生产电容炭的前驱体具有独特优势。通过对山西炼焦煤进行溶剂萃取得到煤基重质组(HC)作为碳源,KOH为活化剂制备多孔炭材料(AHC),再用氨水对其进行特定条件的水热改性,得到了一种具有高倍率性能和高循环稳定性的氮掺杂多孔炭。通过SEM、FTIR、XPS、Raman及N2吸附等表征分析,研究了不同氨水添加量下多孔炭的微观形貌、孔结构、表面化学性质等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改性后多孔炭表面形貌和孔结构都有所改善,当氨水添加量为8 mL时,所得改性多孔炭AHC−N8呈现明显的蠕虫状纳米裂隙孔结构,中孔占比增大,且表面氮原子数分数由水热改性前的0.66%增至2.83%。该多孔炭电极材料在1 A/g电流密度下比电容达351.3 F/g,倍率性能达82%,与未改性AHC的63.5%相比得到了极大的提升。10 A/g下10000次循环充放电后比电容保持率也由未改性AHC的91.4%增至95.6%。AHC−N8的高比表面积、适宜的微/介孔分布以及表面较多的吡啶氮和吡咯氮掺杂对其突出的电化学性能起到了主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煤基多孔炭 氨水改性 氮掺杂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支架跟机移架控制异常工况模式识别方法
17
作者 马志涛 付翔 +2 位作者 李浩杰 牛鹏昊 贾一帆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43,共8页
智采工作面在液压支架自动跟机时,由于底板、液压系统及电液控制系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丢架、直线度不平整等异常工况。当前针对各类异常工况的识别分析主要集中于自动跟机结束后,仅通过人工调整进行单一判断,不利于快速判断需... 智采工作面在液压支架自动跟机时,由于底板、液压系统及电液控制系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丢架、直线度不平整等异常工况。当前针对各类异常工况的识别分析主要集中于自动跟机结束后,仅通过人工调整进行单一判断,不利于快速判断需人工调控的液压支架架号。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液压支架跟机移架控制异常工况模式识别方法,将异常工况识别范围提前至支架降柱后的移架阶段,得出停机波动型、移架超时型和行程异常型3类异常工况模式。首先,采集液压支架油缸行程与立柱压力数据。其次,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异常值处理、相邻数据求差及依据差值正负合并数据。然后,采用基于行程-压力-时间分析的移架异常识别算法对停机波动型与移架超时型模式进行识别;采用决策树模型对行程异常型模式进行识别。最后,提取移架动作起始及结束时间、当前支架行程的最大与最小值、当前支架与两侧支架的行程差6项特征,将其中移架动作起始与结束时间输入移架异常识别算法,进行行程波动识别,对具有行程波动的数据分别进行压力波动及移架动作时间的判别,识别出停机波动型与移架超时型模式;将后续4项行程类特征输入决策树模型,进行行程异常类模式的识别。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识别方法对停机波动型模式与移架超时型模式的识别精确率为100%,召回率达95%以上;对于行程异常突降型模式的识别精确率为100%,召回率为97.87%;行程异常均小型模式的识别精确率为95.29%,召回率为81%,能够较好地对液压支架跟机移架控制的异常工况进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 自动跟机 推溜移架 异常工况识别 油缸行程 立柱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山西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树茂 贾长茂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1期31-33,共3页
目前,我国的煤炭企业正处在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这样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文章从山西国有煤炭企业的经营状况及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入手,对国有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山西 国有煤炭企业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风险防范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如新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50-51,共2页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它是在商业信用条件下由于赊销业务而产生的,包括应向债务人收取的价款、增值税额及代替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近年来,上市公司的应...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它是在商业信用条件下由于赊销业务而产生的,包括应向债务人收取的价款、增值税额及代替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近年来,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不断增加,大笔应收账款逐年沉淀,无疑加速了其资产质量的恶化,并严重影响公司的再生产能力,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企业的当务之急。文章主要对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的现状、危害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风险 防范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团企业财务集中管理的问题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平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9-20,共2页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通过不断改革与重组,企业集团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随着生产经营的行业和地域扩展,如何对企业集团下属企业实施有效的财务管理成为困扰各企业集团的一大难题,在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同时,需要对原有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通过不断改革与重组,企业集团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随着生产经营的行业和地域扩展,如何对企业集团下属企业实施有效的财务管理成为困扰各企业集团的一大难题,在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同时,需要对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重新设计。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也随之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管理者们探讨的热点和焦点,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集中式财务管理已逐渐成为当前企业集团普遍采用的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团企业 财务集中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