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带压开采工作面顶板“三带”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彦群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0-52,59,共4页
以镇城底煤矿8#煤层为研究对象,依据8#煤层顶板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综采放顶带压开采条件下"三带"特征,通过现场钻探压水试验,系统研究了主采煤层"三带"发育特征和覆岩破坏规律,为三水平大巷设计布置...
以镇城底煤矿8#煤层为研究对象,依据8#煤层顶板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综采放顶带压开采条件下"三带"特征,通过现场钻探压水试验,系统研究了主采煤层"三带"发育特征和覆岩破坏规律,为三水平大巷设计布置及未开采区工作面防水煤柱的留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带压开采
三带
测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废弃矿井遗留煤层气资源次生富集成藏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
11
2
作者
王家琛
杨兆彪
+3 位作者
秦勇
杨彦群
董志勇
孟祥昊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5-44,共10页
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双碳目标”落实阶段,废弃矿井遗留煤层气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废弃矿井遗留煤层气资源开发具有其独特性,源于其在原始地质条件下扰动后的二次动态成藏。通过综述近些年国内外研究成果得出:(1)煤层开...
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双碳目标”落实阶段,废弃矿井遗留煤层气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废弃矿井遗留煤层气资源开发具有其独特性,源于其在原始地质条件下扰动后的二次动态成藏。通过综述近些年国内外研究成果得出:(1)煤层开采覆岩及底板扰动区可以依次分为导气裂隙带、卸压带及不易解吸带,长臂法开采煤层覆岩采动影响范围可达到100 m左右,底板采动影响范围可达到50 m左右。(2)遗留煤层气资源主要以游离态、吸附态及溶解态赋存于开采扰动区内,与原位储层相比游离气占比增大。依据开采扰动应力场–裂隙场–渗流场分布规律,可将遗留煤层气赋存空间分为:三维卸压带、一维卸压带、原始位区,覆岩三维卸压带顶部为潜在煤层气富集区。(3)废弃矿井煤层气资源量评估方法主要有月下降曲线法、分源叠加法及间接扣减法,后2种方法在国内有较高的适用性。最后指出准确圈定遗留煤层气富集空间及其采动裂隙场,揭示遗留煤层气的赋存特征及其动态运聚过程,建立遗留煤层气资源量的动态评价模型是废弃矿井遗留煤层气资源成功开发的地质理论基础,也是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留煤层气
废弃矿井
扰动区
运移富集
资源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废弃工作面遗留煤层气扰动储层空间划分——以屯兰煤矿12501工作面为例
被引量:
2
3
作者
杨兆彪
王家琛
+4 位作者
杨彦群
秦勇
李国富
董志勇
孟祥昊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3-255,共13页
废弃矿井扰动空间精确划分是遗留煤层气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以山西西山矿区屯兰煤矿2号煤12501工作面为例,采用应力场数值模拟、裂隙场数值模拟和物理相似模拟的方法,综合研究了采动过程中及采空区稳定后的应力场、裂隙场的...
废弃矿井扰动空间精确划分是遗留煤层气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以山西西山矿区屯兰煤矿2号煤12501工作面为例,采用应力场数值模拟、裂隙场数值模拟和物理相似模拟的方法,综合研究了采动过程中及采空区稳定后的应力场、裂隙场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显示:物理相似模拟与数值模拟吻合度高,综合以上3种方法,最终将12501废弃工作面遗留煤层气扰动储层空间划分为底板裂隙区、重新压实区、导气裂隙区和承压区。底板裂隙区位于煤层中工作面的正下方,整体采动裂隙发育区域呈现出靠近开采煤层为底面的倒梯形台,裂隙场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其垂向深度为22.3 m,其深度为开采煤厚的5.58倍。承压区位于工作面四周的未开采煤储层,在工作面倾向的边界起分别向外延伸70 m,在工作面走向的边界起分别向外延伸100 m的位置上,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承压区煤储层垂向应力峰值为远大于煤层原始状态的应力数值,但小于垂层煤样的平均抗压强度。导气裂隙区主体位于开采煤层工作面边缘区域,底部为高度约为13.2 m的岩层垮落带,紧邻垮落带上部为高约33.6 m的岩层断裂带,断裂带内竖向裂缝不断扩展贯通离层裂缝。导气裂隙区整体形状为梯形台,其高度为开采煤厚的11.7倍。重新压实区主体分布于开采工作面采空区的中间部分,倾向宽度为110 m,走向长度为1 268 m。此区域主要为弯曲垮落的覆岩构成,整体形状为梯形台,位于导气裂隙区内部。导气裂隙区为遗留煤层气资源的开发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工作面
遗留煤层气
扰动储层
空间划分
数值模拟
相似物理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带压开采工作面顶板“三带”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彦群
机构
山西焦煤集团公司技术中心
出处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0-52,59,共4页
文摘
以镇城底煤矿8#煤层为研究对象,依据8#煤层顶板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综采放顶带压开采条件下"三带"特征,通过现场钻探压水试验,系统研究了主采煤层"三带"发育特征和覆岩破坏规律,为三水平大巷设计布置及未开采区工作面防水煤柱的留设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带压开采
三带
测试技术
Keywords
fully-mechanized top coal caving face
water pressure mining
three zones
testing technology
分类号
TD823.97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废弃矿井遗留煤层气资源次生富集成藏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
11
2
作者
王家琛
杨兆彪
秦勇
杨彦群
董志勇
孟祥昊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西焦煤集团公司技术中心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5-44,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30802)
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揭榜项目(20191101016)
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201102001)。
文摘
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双碳目标”落实阶段,废弃矿井遗留煤层气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废弃矿井遗留煤层气资源开发具有其独特性,源于其在原始地质条件下扰动后的二次动态成藏。通过综述近些年国内外研究成果得出:(1)煤层开采覆岩及底板扰动区可以依次分为导气裂隙带、卸压带及不易解吸带,长臂法开采煤层覆岩采动影响范围可达到100 m左右,底板采动影响范围可达到50 m左右。(2)遗留煤层气资源主要以游离态、吸附态及溶解态赋存于开采扰动区内,与原位储层相比游离气占比增大。依据开采扰动应力场–裂隙场–渗流场分布规律,可将遗留煤层气赋存空间分为:三维卸压带、一维卸压带、原始位区,覆岩三维卸压带顶部为潜在煤层气富集区。(3)废弃矿井煤层气资源量评估方法主要有月下降曲线法、分源叠加法及间接扣减法,后2种方法在国内有较高的适用性。最后指出准确圈定遗留煤层气富集空间及其采动裂隙场,揭示遗留煤层气的赋存特征及其动态运聚过程,建立遗留煤层气资源量的动态评价模型是废弃矿井遗留煤层气资源成功开发的地质理论基础,也是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关键词
遗留煤层气
废弃矿井
扰动区
运移富集
资源量评价
Keywords
residual coalbed methane
abandoned mine
disturbed area
transportation and accumulation
resource reserve evaluation
分类号
TD984 [矿业工程—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废弃工作面遗留煤层气扰动储层空间划分——以屯兰煤矿12501工作面为例
被引量:
2
3
作者
杨兆彪
王家琛
杨彦群
秦勇
李国富
董志勇
孟祥昊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西焦煤集团公司技术中心
煤与煤层气共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3-255,共13页
基金
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揭榜资助项目(20191101016)
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201102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272195)。
文摘
废弃矿井扰动空间精确划分是遗留煤层气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以山西西山矿区屯兰煤矿2号煤12501工作面为例,采用应力场数值模拟、裂隙场数值模拟和物理相似模拟的方法,综合研究了采动过程中及采空区稳定后的应力场、裂隙场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显示:物理相似模拟与数值模拟吻合度高,综合以上3种方法,最终将12501废弃工作面遗留煤层气扰动储层空间划分为底板裂隙区、重新压实区、导气裂隙区和承压区。底板裂隙区位于煤层中工作面的正下方,整体采动裂隙发育区域呈现出靠近开采煤层为底面的倒梯形台,裂隙场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其垂向深度为22.3 m,其深度为开采煤厚的5.58倍。承压区位于工作面四周的未开采煤储层,在工作面倾向的边界起分别向外延伸70 m,在工作面走向的边界起分别向外延伸100 m的位置上,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承压区煤储层垂向应力峰值为远大于煤层原始状态的应力数值,但小于垂层煤样的平均抗压强度。导气裂隙区主体位于开采煤层工作面边缘区域,底部为高度约为13.2 m的岩层垮落带,紧邻垮落带上部为高约33.6 m的岩层断裂带,断裂带内竖向裂缝不断扩展贯通离层裂缝。导气裂隙区整体形状为梯形台,其高度为开采煤厚的11.7倍。重新压实区主体分布于开采工作面采空区的中间部分,倾向宽度为110 m,走向长度为1 268 m。此区域主要为弯曲垮落的覆岩构成,整体形状为梯形台,位于导气裂隙区内部。导气裂隙区为遗留煤层气资源的开发有利区。
关键词
废弃工作面
遗留煤层气
扰动储层
空间划分
数值模拟
相似物理模拟
Keywords
abandoned working face
AMM
disturbed reservoir
spatial divis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similar phys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P618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带压开采工作面顶板“三带”测试技术研究
杨彦群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废弃矿井遗留煤层气资源次生富集成藏研究现状及展望
王家琛
杨兆彪
秦勇
杨彦群
董志勇
孟祥昊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废弃工作面遗留煤层气扰动储层空间划分——以屯兰煤矿12501工作面为例
杨兆彪
王家琛
杨彦群
秦勇
李国富
董志勇
孟祥昊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