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山矿区煤巷掘进队典型组织结构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单仁亮 蔡炜凌 +2 位作者 王玉宝 徐慧玲 徐加夫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2-35,共4页
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把西山煤电公司煤巷掘进队划分为三种典型类型,结合队组管理的实际情况,依据弗鲁姆提出的领导规范模型,总结出西山煤电公司煤巷掘进队三种典型的组织结构模式:独裁型组织结构、协商型组织结构和群体决策型组织结构... 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把西山煤电公司煤巷掘进队划分为三种典型类型,结合队组管理的实际情况,依据弗鲁姆提出的领导规范模型,总结出西山煤电公司煤巷掘进队三种典型的组织结构模式:独裁型组织结构、协商型组织结构和群体决策型组织结构。这三种组织结构模式的提出,为队组的高效运作奠定了基础,也为其它掘进队组织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釆用领导规范模型中环境分析方法,把强调"管理决策"的"例外管理"的思想引入组织结构设计,完善了传统的队组结构设计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巷掘进队 领导规范模型 组织结构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曾凡宇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2-54,共3页
文章分析了我国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了组建大集团的三种模式,论述了实施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战略保障措施及实施效果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集团 煤炭企业 健康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山古交矿区下组煤充水条件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志强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5-77,共3页
针对奥陶系灰岩含水层使古交矿区下组煤带压开采的问题,对西山古交矿区下组煤充水条件进行分析,探讨了奥灰各层段对下组煤开采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西组砂岩含水层和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单位涌水量小,富水性较弱,将随着开采面积的扩大逐渐被... 针对奥陶系灰岩含水层使古交矿区下组煤带压开采的问题,对西山古交矿区下组煤充水条件进行分析,探讨了奥灰各层段对下组煤开采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西组砂岩含水层和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单位涌水量小,富水性较弱,将随着开采面积的扩大逐渐被疏干,个别富水性中等的地段可采取超前探放水措施,8#煤层距奥灰大于200m,在无集中导水通道时,不会发生底板突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交矿区 带压开采 充水条件 奥陶系灰岩含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氧取代咪唑类离子液体影响煤结构及其氧化性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兰云 徐永亮 +2 位作者 姬宇鹏 蒋曙光 褚廷湘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90-1194,共5页
为考察离子液体对煤中易氧化活性结构的溶解能力,选取两种阳离子含氧取代咪唑类离子液体[AOEmim]BF4和[HOEmim]BF4分别对煤进行预处理。利用原位傅里叶红外光谱仪(In-SituFTIR)测试了原煤与处理煤红外官能团谱图,分析结果显示:离子液体... 为考察离子液体对煤中易氧化活性结构的溶解能力,选取两种阳离子含氧取代咪唑类离子液体[AOEmim]BF4和[HOEmim]BF4分别对煤进行预处理。利用原位傅里叶红外光谱仪(In-SituFTIR)测试了原煤与处理煤红外官能团谱图,分析结果显示:离子液体能破碎煤结构,且两种离子液体阳离子中的含氧基团能够与煤络合,生成羧基。对原煤和离子液体处理煤进行的热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离子液体处理煤在低温时放热速率较快,而在超过250℃的高温阶段,放热速率明显减慢直至低于原煤的放热速率。[HOEmim]BF4处理煤放热速率降低远远早于[AOEmim]BF4处理煤。综合红外和热分析实验结果,解释了[HOEmim]BF4与煤相互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溶解 煤官能团 放热速率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巷掘进时间分析法构建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单仁亮 蔡炜凌 +2 位作者 王玉宝 徐慧玲 徐加夫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0-83,共4页
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将煤巷掘进工作过程划分为13个时间单元,通过构筑各时间单元之间的比例和剖析各比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建立了"时间分析法",用以对煤巷掘进作业过程的"效率和效果"进行分析。在详细构建"... 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将煤巷掘进工作过程划分为13个时间单元,通过构筑各时间单元之间的比例和剖析各比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建立了"时间分析法",用以对煤巷掘进作业过程的"效率和效果"进行分析。在详细构建"时间分析法"的基础上,运用该方法对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A、B、C三个矿的作业数据进行横向分析,并根据对B矿分析出来的问题釆取针对性措施的前后数据进行纵向分析。结果显示:横向分析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纵向分析的结果表征为釆取措施后能提高各指标的数值,以上证据说明该方法适用于煤矿掘进工作过程的"效率与效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掘进 效果效率 时间单元 时间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层注浆工作面采场瓦斯储集空间演化规律研究
6
作者 刘海东 刘厅 +1 位作者 沈家豪 施宇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9,共8页
采场覆岩瓦斯储集空间是高位钻孔瓦斯抽采钻孔布置参数优化及瓦斯异常涌出防治的关键。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屯兰矿22301覆岩离层注浆充填工作面不同注浆压力下注浆充填前后采场裂隙分布及瓦斯储集空间的变化规律。... 采场覆岩瓦斯储集空间是高位钻孔瓦斯抽采钻孔布置参数优化及瓦斯异常涌出防治的关键。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屯兰矿22301覆岩离层注浆充填工作面不同注浆压力下注浆充填前后采场裂隙分布及瓦斯储集空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注浆压力增大,裂隙带高度逐渐减小,裂隙压实作用逐渐减弱;随着注浆压力增大,空间上的裂隙带高度及宽度均减小,采动裂隙环形体的范围逐渐收缩;随着水平方向上的采空区中部压实程度和范围不断增大,卸压区和自由空间的范围逐渐收缩;在离层注浆条件下,适当增大钻孔倾角、减小施工高度,可有效提升高位钻孔瓦斯抽采效果。研究成果可为离层注浆工作面卸压瓦斯抽采钻孔的优化布置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层注浆充填 注浆压力 裂隙环形体 瓦斯抽采钻孔 瓦斯储集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迈步自移式超前支护装备转弯特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少杰 郭俊生 +4 位作者 刘治翔 王振福 李玉岐 谢苗 王帅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8-174,共7页
为避免超前支护装备移动时与巷道两帮碰撞,分析了超前支护装备“推移—转向—拉架—推移”和“转向—推移—拉架—转向”两种转弯工况,根据两种转弯模式的几何关系,建立了转弯工况超前支护装备外轮廓运动轨迹数学模型,推导了转弯半径计... 为避免超前支护装备移动时与巷道两帮碰撞,分析了超前支护装备“推移—转向—拉架—推移”和“转向—推移—拉架—转向”两种转弯工况,根据两种转弯模式的几何关系,建立了转弯工况超前支护装备外轮廓运动轨迹数学模型,推导了转弯半径计算方法。以转弯半径和外轮廓宽度为评价指标,分别研究推移步长、转动角度步长、转动中心位置以及设备长度和设备宽度等不同参数以及两种转弯模式对转弯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推移步长越大、转动角度步长越小、转动中心距离越小、设备越长、设备宽度越宽,其转弯半径越大。同时推移步长越小、转动角度步长越大、转动中心距离越小、设备越长、设备宽度越宽,其外轮廓宽度越大。为进一步综合分析多个因素对超前支护装备的转弯特性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各因素对转弯特性的影响程度,实现对超前支护装备参数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支护装备 迈步自移 转弯特性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硬顶板缓倾斜软煤层巷道围岩变形机制及控制 被引量:8
8
作者 马保平 张俊兵 +3 位作者 李耀晖 刘少伟 廖微亮 李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9-116,共8页
针对厚硬顶板缓倾斜软煤层巷道围岩变形破坏严重、支护作用效果差的难题,采用现场实测、力学建模、数值模拟及井下工业性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掌握了厚硬顶板缓倾斜软煤层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揭示了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制,分析了不同因素... 针对厚硬顶板缓倾斜软煤层巷道围岩变形破坏严重、支护作用效果差的难题,采用现场实测、力学建模、数值模拟及井下工业性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掌握了厚硬顶板缓倾斜软煤层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揭示了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制,分析了不同因素影响下巷道围岩的塑性区变化规律,提出了“底板锚杆孔扩孔灌浆+帮部注浆+非对称锚网索支护”的联合治理方案。研究表明:此类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明显不对称,并得出了此类巷道围岩易发生变形破坏的大致位置;增大坚硬顶板厚度与增大煤帮C(φ)值可有效减小巷道围岩不对称变形破坏范围;“底板锚杆孔扩孔灌浆+帮部注浆+非对称锚杆(索)支护”的联合治理方案可有效控制此类巷道围岩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硬顶板 缓倾斜软煤层 回采巷道 围岩变形 控制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中硫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玄怀 《洁净煤技术》 CAS 2015年第6期37-39,共3页
为快速检测煤中硫含量,采集了120个煤样的近红外光谱并对其进行理化分析,采用主成分回归(PC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分别结合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建立煤中硫含量的定量模型,并研究了不同建模波段4000~6000、6000~8000、8000~10000 c... 为快速检测煤中硫含量,采集了120个煤样的近红外光谱并对其进行理化分析,采用主成分回归(PC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分别结合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建立煤中硫含量的定量模型,并研究了不同建模波段4000~6000、6000~8000、8000~10000 cm-1下PLSR的定量模型。结果表明,经多元散射校正(MSC)预处理后模型效果较优,PCR建模结果显示相关系数为0.912,PLSR建模结果显示相关系数为0.941,因此,PLSR模型更加稳定。6000~8000 cm-1波段下模型效果最佳,相关系数为0.962,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MSEC)和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00173和0.00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主成分回归 偏最小二乘回归 光谱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XFH1000-3型离心压风机在屯兰选煤厂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玉民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25,8,共3页
在煤炭工业界率先应用先进的离心式压风机,自主设计优化配套辅助设施保证了引进设备良好运行,提高了用风设备的工作效率,收到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离心压风机 选煤厂 冷却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瓦斯煤层切顶卸压无煤柱自成巷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小龙 董志勇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7-101,共5页
针对传统的沿空留巷技术多是采用靠采空区一侧巷旁充填等方法进行护巷,存在成本较高、施工工艺复杂、施工进度较慢等问题,以杜儿坪煤矿高瓦斯煤层6271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切顶卸压无煤柱自成巷技术,从预裂切缝关键参数设计、留巷... 针对传统的沿空留巷技术多是采用靠采空区一侧巷旁充填等方法进行护巷,存在成本较高、施工工艺复杂、施工进度较慢等问题,以杜儿坪煤矿高瓦斯煤层6271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切顶卸压无煤柱自成巷技术,从预裂切缝关键参数设计、留巷补强加固支护、采空区挡矸支护、瓦斯安全管理方法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切顶卸压无煤柱自成巷工艺流程,并在工作面进行了矿压监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杜儿坪煤矿采用切顶卸压无煤柱自成巷技术实现了对采场的卸压作用,成功保留了62711工作面轨道运输巷作为下一邻近工作面的胶带运输巷使用,明显提高了煤炭回采率,缓解了煤矿采掘衔接紧张,避免了残留煤柱导致的相关矿山灾害;“Y”型通风方式的使用有效地解决了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高瓦斯煤层 无煤柱开采 沿空留巷 切顶卸压 “Y”型通风 矿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中全水分及灰分的近红外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员文娥 《洁净煤技术》 CAS 2016年第3期26-29,共4页
为了快速、无损检测煤质中的全水分和灰分,采集了120个精煤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对微分光谱进行分析,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算法结合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建立基于马氏距离剔除异常样品后的定量数学模型,分析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相关性... 为了快速、无损检测煤质中的全水分和灰分,采集了120个精煤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对微分光谱进行分析,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算法结合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建立基于马氏距离剔除异常样品后的定量数学模型,分析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相关性,并对最优预处理下的模型残差进行讨论。结果表明:经过多元散射校正处理后建立的全水分模型效果最优,相关系数达到0.982 12,校正集均方根误差为0.013,预测集均方根误差为0.017。经过5点平滑预处理后建立的灰分模型效果最佳,相关系数达到0.947 47,校正集均方根误差为0.058,预测集均方根误差为0.052,2项指标的残差波动均匀,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光谱预处理 无损检测 全水分 灰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改质机在东曲矿选煤厂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宝玉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65,4,共2页
阐述了一种新型表面改质机在东曲矿选煤厂应用的实践。该厂通过对表面改质机改质机理的分析研究以及工艺运行试验,证明该机具有的优越技术性能,经现场投入生产,能显著提高浮选精煤抽出率。
关键词 煤泥 表面改质机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气耦合的不同氧气条件下煤粉点燃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要华伟 何晓东 王喆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7-111,117,共6页
平面热板实验是评价煤粉自热和着火危害最常用的方法,特别适用于煤粉在热表面积聚的情况。针对目前基于热板实验的煤粉着火特性的研究缺乏对煤粉与空气相耦合的煤粉着火特性的数值研究问题,在文献[9]的基础上,建立了固-气耦合的煤自燃... 平面热板实验是评价煤粉自热和着火危害最常用的方法,特别适用于煤粉在热表面积聚的情况。针对目前基于热板实验的煤粉着火特性的研究缺乏对煤粉与空气相耦合的煤粉着火特性的数值研究问题,在文献[9]的基础上,建立了固-气耦合的煤自燃多物理场数值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烟煤煤粉的厚度分别为5,12.5,20,30 mm,直径为100 mm,煤粉发生热失控情况时,烟煤煤粉在30 min之前缓慢升温到170℃,在煤粉层中心处出现高温区域,在37 min时突然发生热失控。烟煤煤粉未发生热失控情况时,煤样在30 min后温度变得稳定,温度低于150℃,不存在明显高温点。模拟结果与文献[9]的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在更厚烟煤煤粉条件下,对该数值模型最小点火温度与文献[9]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差异较小,验证该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基于该数值模型,分析了不同氧气体积分数条件下烟煤煤粉自燃特性,结果表明:(1)随着烟煤煤粉厚度增加,最小点火温度呈减小趋势。(2)热失控阶段,高温区域位于煤粉中心上部位置。(3)煤粉前期温升是由于热板热传递导致,随煤粉温度增加,煤氧化反应主导因素由热量转变为氧气。(4)煤粉温度峰值随氧气体积分数线性增加,点火延迟时间随氧气体积分数呈指数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煤粉着火特性 煤氧化反应 固-气耦合 热失控 平面热板实验 热板温度 氧气体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成本管理 建设节约型煤炭企业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春英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72-72,共1页
煤炭企业的产品属非可再生资源,其资源成本应在煤炭企业成本中占很大比重。只有加强成本管理,实施低成本战略,降低资源消耗强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建设节约型煤炭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煤炭企业 成本管理 节约型煤炭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煤炭战略成本管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俊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69-70,共2页
文章从战略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的区别入手,对煤炭企业研究和推行煤炭战略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进行了阐述,指出煤炭战略成本管理是寻求成本优势,进而转化为竞争优势,最终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煤炭 战略 成本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煤炭自燃预测预报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丑宏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0-41,45,共3页
论述了煤炭自燃的危害,并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对官地矿自燃发火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基本吻合,为解决煤炭自燃的预测提供了良好的方法,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煤炭自燃 预测预报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屯兰矿选煤厂浮选煤浆准备器药剂雾化装置改造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晓红 《洁净煤技术》 CAS 2012年第6期106-108,共3页
改造前屯兰矿选煤厂浮选煤浆准备器药剂雾化装置故障率高,加药效率低,为检修和操作带来很大困难。废弃使用后又造成浮选药耗升高,浮选效果变差。通过优化改进原药剂雾化装置的结构、部件、油管给入位置,改进后的药剂雾化装置故障率低,... 改造前屯兰矿选煤厂浮选煤浆准备器药剂雾化装置故障率高,加药效率低,为检修和操作带来很大困难。废弃使用后又造成浮选药耗升高,浮选效果变差。通过优化改进原药剂雾化装置的结构、部件、油管给入位置,改进后的药剂雾化装置故障率低,能有效雾化浮选药剂,达到降低药耗,改善浮选效果,节约配件消耗,减轻检修作业负荷的优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浮选煤浆准备器 药剂雾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梁网联合支护技术在急倾斜薄煤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文强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1-54,共4页
以官地矿403工作面回采巷道为工程背景,介绍了急倾斜煤层巷道的维护特点,分析了该巷道的支护难题。根据该煤层围岩赋存特点及变形破坏特征,采用了锚梁网联合支护技术。运用松动圈组合拱支护理论得出了锚杆支护的基本参数。现场工业性试... 以官地矿403工作面回采巷道为工程背景,介绍了急倾斜煤层巷道的维护特点,分析了该巷道的支护难题。根据该煤层围岩赋存特点及变形破坏特征,采用了锚梁网联合支护技术。运用松动圈组合拱支护理论得出了锚杆支护的基本参数。现场工业性试验获得成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锚梁网支护 巷道支护 矿压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会计准则对煤炭企业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白荣睿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104-104,共1页
2007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对我国煤炭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从多角度分析了煤炭企业施行新会计准则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煤炭企业 公司业绩 公允价值 信息披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