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灰浮选尾煤的磨矿脱泥浮选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任瑞晨 宋金虎 +2 位作者 程明 庞鹤 卢智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43-1147,共5页
针对河北唐山地区煤炭黏土含量大、多高灰细泥、浮选效率低的问题,采用磨矿、小锥角水力旋流器脱泥、分步释放浮选等试验方法进行了浮选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50 mm与75 mm旋流器串联脱泥工艺,底流和溢流灰分差值为13.05%,... 针对河北唐山地区煤炭黏土含量大、多高灰细泥、浮选效率低的问题,采用磨矿、小锥角水力旋流器脱泥、分步释放浮选等试验方法进行了浮选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50 mm与75 mm旋流器串联脱泥工艺,底流和溢流灰分差值为13.05%,说明旋流器串联脱泥工艺起到了较好的效果,能分离部分高灰细粒级煤泥,对底流进行分步释放浮选试验研究,在保证精煤质量前提下,精煤产率也相应得到提高,说明采用小锥角水力旋流器对原煤泥进行浮选前脱泥,能够有效降低高灰细粒级对浮选的影响,提高精煤的浮选效率;浮选尾煤灰分仍然较低,为38.27%,对低灰尾煤进行磨矿-脱泥-浮选试验,精煤产率为35.47%,综合精煤产率(占全级)相比较原煤泥直接浮选提高率达54.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矿 脱泥 浮选 黏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 被引量:6
2
作者 申前进 刘新斌 晋卫军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4-100,共7页
采用NaOH/H2O2氧化法合成了羟基化水溶性多壁碳纳米管(MWCNTols)。通过正交实验法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并采用TEM、SEM、拉曼光谱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MWCNTols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可达0.72 mg/mL。在此基础上将MWCNTols经聚乙烯吡... 采用NaOH/H2O2氧化法合成了羟基化水溶性多壁碳纳米管(MWCNTols)。通过正交实验法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并采用TEM、SEM、拉曼光谱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MWCNTols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可达0.72 mg/mL。在此基础上将MWCNTols经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包裹后合成了PVP-MWCNTols。由于PVP良好的亲水性进一步增强了包裹产物在水中的分散性能,其溶解度可达2.34 mg/mL,且水溶液均匀、稳定,在室温下保存60 d以上不发生聚集和沉淀。PVP-MWC-NTols中MWCNTols的质量分数为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羟基化 水溶性 包裹 聚乙烯吡咯烷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条件下煤的热解残渣特性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东飞 王永刚 +2 位作者 曹青 吕永康 鲍卫仁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30-834,共5页
研究了电弧等离子条件下大同煤热解残渣的组成及特点。实验首先对煤进行热解,然后对作用不同时间的煤热解残渣进行元素分析和粒度分布分析,并用有机溶剂甲苯和二硫化碳对热解残渣采用索氏提取器抽提24h,将所得提取液采用紫外-可见光谱... 研究了电弧等离子条件下大同煤热解残渣的组成及特点。实验首先对煤进行热解,然后对作用不同时间的煤热解残渣进行元素分析和粒度分布分析,并用有机溶剂甲苯和二硫化碳对热解残渣采用索氏提取器抽提24h,将所得提取液采用紫外-可见光谱仪、红外光谱仪和气质联用仪等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等离子条件下作用时间最长的残渣,C/H原子比明显增加,可达7.7;粒径为10~25μm的占残渣的22.1%,25~80μm的占32%。紫外-可见光谱表明,残渣提取液在257nm出现C60特征吸收峰,在277nm处能产生很强的芳环吸收峰。红外吸收光谱表明,等离子条件下热解残渣提取液在1179cm-1也出现富勒烯C60特征吸收峰。而气-质联用分析表明,残渣提取液所含化合物主要为丁基羟基甲苯和邻苯二甲酸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弧 热解 残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松散层覆岩下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宏斌 宋选民 刘兵晨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57,71,共4页
为研究石炭-二叠纪煤系厚松散层覆岩下煤层开采时工作面矿压规律和支架选型的合理性,采用YHY60(B)矿用本安型数字压力计对磁窑沟矿首采10101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进行实测分析,结果表明: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56.5 m,平均周期来压步距11.1... 为研究石炭-二叠纪煤系厚松散层覆岩下煤层开采时工作面矿压规律和支架选型的合理性,采用YHY60(B)矿用本安型数字压力计对磁窑沟矿首采10101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进行实测分析,结果表明: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56.5 m,平均周期来压步距11.1 m;工作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动载系数分别为1.33和1.23,周期来压动压较明显;来压期间支架载荷沿工作面呈中部大、两端小的特征。采用砌体梁理论计算和实测统计分析2种方法,计算出10101工作面所需支架合理工作阻力分别为7 346、7 057 kN,应用表明ZY8000/24/50D型液压支架适应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松散层覆岩 大采高 矿压规律 砌体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穿含深厚建筑垃圾土地基的预应力管桩承载力特性 被引量:3
5
作者 崔振清 赵岗飞 +2 位作者 张孟喜 杨德生 王蛟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3-37,共5页
通过对表面粘贴应变片的管桩进行静载试验,分析沿轴向的管桩轴力及侧摩擦阻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桩身轴力沿深度方向呈现出倒三角的分布特征,其数值沿深度方向而逐渐减小;在含建筑垃圾土的土层中,管桩轴力随着深度... 通过对表面粘贴应变片的管桩进行静载试验,分析沿轴向的管桩轴力及侧摩擦阻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桩身轴力沿深度方向呈现出倒三角的分布特征,其数值沿深度方向而逐渐减小;在含建筑垃圾土的土层中,管桩轴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快速降低,进入粉质黏土层后,其降幅较深层含建筑垃圾土的土层减缓;随着压桩力增加,管桩侧摩擦阻力逐渐增大,但其增幅减缓而最终达到极限值;浅层土与管桩之间的摩擦阻力较小,随着深度增加,摩擦阻力迅速增大;粉质黏土层与管桩之间的侧摩擦阻力小于底层含建筑垃圾土土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建筑垃圾土 预应力混凝土 管桩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柴油机燃用混合替代燃料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安俏俏 朱建军 +3 位作者 章清 王晋 王永 高聪慧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6-140,共5页
摈弃了传统的以常规angguim iudrop had reached 50%柴油为基础油的掺混方法,而直接将生物柴油和F-T柴油进行掺混,并将其混合燃料应用于4100QBZL柴油机上。在未对原机做任何改动的情况下,研究了该机燃用不同体积配比混合燃料时的动力性... 摈弃了传统的以常规angguim iudrop had reached 50%柴油为基础油的掺混方法,而直接将生物柴油和F-T柴油进行掺混,并将其混合燃料应用于4100QBZL柴油机上。在未对原机做任何改动的情况下,研究了该机燃用不同体积配比混合燃料时的动力性、经济性及NOX和烟度排放性能。研究表明:与0#柴油相比,该机的动力性稍有下降,燃油消耗率上升;燃油消耗率和NOX排放均随着生物柴油掺混比例的增大而升高;碳烟排放显著下降,较0#柴油的降低幅度高达52%;低比例的混合燃料对NOX排放和碳烟排放的trade-off关系有明显改善;生物柴油与F-T柴油混合燃料宜在较低的生物柴油掺混比例范围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用柴油机 混合替代燃料 性能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Z-150掘锚一体机在煤巷掘进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7
作者 宋作文 王志强 +2 位作者 任耀飞 王红亮 李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41-42,45,共3页
根据王庄煤矿实际需要,引进了EBZ-150掘锚一体机,在6207工作面运输巷进行了工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综掘方法相比,对巷道地质条件要求不太苛刻,适用条件广,临时支护时间短、快捷、高效,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了施工中的安... 根据王庄煤矿实际需要,引进了EBZ-150掘锚一体机,在6207工作面运输巷进行了工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综掘方法相比,对巷道地质条件要求不太苛刻,适用条件广,临时支护时间短、快捷、高效,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了施工中的安全,提高了快速掘进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锚一体机 前配套 锚杆支护 优化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煤层定向多簇气相压裂瓦斯治理技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55
8
作者 曹运兴 张军胜 +3 位作者 田林 翟红 傅国廷 唐军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631-2641,共11页
为解决低渗透煤层瓦斯抽采难题,在潞安矿区5 a多的研究和规模化现场试验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低渗透煤层CO_2气相定向多簇压裂瓦斯综合治理技术。该技术是应用改进后的CARDOX装置系统所产生的高压CO_2气体在煤层中进行定向多簇造缝,实现煤... 为解决低渗透煤层瓦斯抽采难题,在潞安矿区5 a多的研究和规模化现场试验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低渗透煤层CO_2气相定向多簇压裂瓦斯综合治理技术。该技术是应用改进后的CARDOX装置系统所产生的高压CO_2气体在煤层中进行定向多簇造缝,实现煤层的卸压和增透,均化和改善局部地应力集中和瓦斯含量/压力的异常分布状态,提高瓦斯抽采效率。研究表明,在气相压裂试验区段,瓦斯突出危险性降低,煤层渗透率提高1~2个数量级,瓦斯抽采浓度和流量提高1个数量级,抽采达标时间由原来的720 d减少到210 d,实现了高瓦斯煤层的安全掘采协调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煤层 瓦斯治理 气相压裂 卸压 潞安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小断层构造区域瓦斯涌出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宝 何健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6-110,共5页
为了准确预测小断层构造区域的瓦斯涌出情况,通过测定小断层构造区域的瓦斯参数,探讨小断层构造对瓦斯涌出的影响作用,分析小断层构造区域的瓦斯涌出规律,建立小断层构造区域瓦斯涌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和基于BP神经网络的小断层构造区域... 为了准确预测小断层构造区域的瓦斯涌出情况,通过测定小断层构造区域的瓦斯参数,探讨小断层构造对瓦斯涌出的影响作用,分析小断层构造区域的瓦斯涌出规律,建立小断层构造区域瓦斯涌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和基于BP神经网络的小断层构造区域瓦斯涌出预测模型,并在潞安矿区进行应用。结果表明:断层前后100m范围内瓦斯涌出呈现“增高-减小-增高”的U型变化规律,当断层落差大于3m后对瓦斯涌出的影响作用显著增大,逆断层处的瓦斯涌出量比正断层处相对升高更加明显;小断层区域瓦斯涌出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误差小于5%,可以有效的预测小断层构造区域不同位置的瓦斯涌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断层 瓦斯涌出 BP神经网络 构造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应力软弱夹层顶板大断面巷道三维一体化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崔旭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6-39,共4页
为了解决高应力软弱夹层顶板大断面巷道稳定性控制问题,以李村煤矿2302回风巷为工程背景,分析了2302回风巷原支护存在的问题,采用FLAC3D软件,研究了不同支护参数下2302回风巷围岩变形规律,优化了2302回风巷支护参数,提出了三维支护结构... 为了解决高应力软弱夹层顶板大断面巷道稳定性控制问题,以李村煤矿2302回风巷为工程背景,分析了2302回风巷原支护存在的问题,采用FLAC3D软件,研究了不同支护参数下2302回风巷围岩变形规律,优化了2302回风巷支护参数,提出了三维支护结构+帮顶底一体化控制技术,给出了高应力软弱夹层顶板巷道围岩控制方案。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在工作面回采期间,2302回风巷顶板下沉量最大为21.6cm,两帮移近量最大为35.6cm,底鼓量最大为15.7cm,该控制方案较好地解决了高应力软弱夹层顶板巷道稳定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应力 软弱夹层顶板 大断面巷道 三维支护结构 帮顶底一体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