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临界运动模型的倾斜通道内颗粒运动特性研究
- 1
-
-
作者
范鹏凯
张晓岩
路鑫
-
机构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古城煤矿
-
出处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4-78,共5页
-
文摘
细颗粒因沉降速度慢、分选效率低、单位面积处理量小,已成为制约“贫、细、杂”矿物回收的瓶颈。为了显著提高细粒煤回收率与分选效果,探索出最佳分选工艺参数。通过分析颗粒在Reflux Classifier倾斜通道中的复杂运动特性及其进入倾斜通道后的运动轨迹,为建立精确的理论模型奠定了坚实基础。所建立的临界条件下颗粒分离理论模型考虑了颗粒性质、设备参数、颗粒终端速度以及雷诺数等多个关键影响因素,为实现细粒煤高效分选提供了理论依据。另外通过颗粒运动平衡试验和细粒煤分选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在6 mm通道间距下,理论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分选结果高度一致,并表现出了最佳分选效果。当通道间距过宽时,颗粒间粒度差异对分离影响产生显著影响,导致分选效率下降。
-
关键词
颗粒运动
分离水速
回流分级机
临界运动模型
液固流化床
-
Keywords
particle motion
separation water velocity
reflux classifier
critical motion model
liquid-solid fluidized bed
-
分类号
TD94
[矿业工程—选矿]
-
-
题名厚煤层综放面切顶留巷关键参数研究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马洁腾
张昌锁
张胜利
张晨
韩秉呈
-
机构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古城煤矿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原位改性采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1-1044,共14页
-
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0310013-5)。
-
文摘
【目的】解决工作面采用混凝土柔模充填技术沿空留巷后巷道稳定性问题。【方法】采用“柔模充填+聚能爆破预裂技术”。基于工作面顶板覆岩特征,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结合现场施工条件,确定了切顶高度20.5 m、切顶角度5°的深孔预裂爆破方案。【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切顶后煤壁内弹塑性交界线内移,内应力场范围增大,高位砌体梁结构作用明显。随切顶高度的增加,充填体支护阻力和围岩变形量先减小后稳定;随切顶角度的增加,充填体支护阻力和围岩变形量不断增大。现场切顶施工后围岩变形量相比不切顶时顶底板移近量减少了56%,两帮移近量减少了72%,减少了后期维护成本,可为同类条件下煤矿切顶留巷提供经验参考。
-
关键词
厚煤层
沿空留巷
切顶卸压
柔模充填
顶裂
-
Keywords
thick coal seam
roadway along the goaf
roof cutting and pressure releasing
flexible mold filling technology
cracks at top
-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
-
题名软弱厚煤层沿空留巷变形破坏特征及控制研究
被引量:41
- 3
-
-
作者
王凯
杨宝贵
王鹏宇
李冲
-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古城煤矿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13-1924,1960,共1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874277)。
-
文摘
针对软弱厚煤层综放开采沿空留巷动压显现明显,顶板易出现不均匀切顶下沉等问题。通过现场调研、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阐明了软弱厚煤层综放开采沿空留巷动压显现特征和变形机制,提出了软弱厚煤层沿煤层顶板布置沿空留巷变形协同支护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综放开采采出厚度大,沿煤层底板留巷时沿空留巷煤层顶板承载能力差,“底板-巷旁支护体-顶板”支护体系载能力不协调,是造成软弱厚煤层沿空留巷产生大变形的主要原因;沿煤层顶板留巷变形协同支护体系的提出提高了沿空留巷帮部、顶底板及巷旁支护体的协同承载能力,可有效地保证软弱厚煤层沿空留巷的围岩稳定。研究成果在古城煤矿的成功应用,证明了该支护体系在软弱厚煤层综放沿空留巷中的可行性。
-
关键词
软弱厚煤层
沿空留巷
巷旁支护
协同变形
-
Keywords
soft and thick coal seam
gob-side entry retaining
roadway side support
coordinated deformation
-
分类号
TD353.6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
-
题名浅埋煤层群中煤柱稳定性及巷道布置优化研究
被引量:17
- 4
-
-
作者
赵雁海
宋选民
刘宁波
-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艺研究所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古城煤矿建设管理处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17,共6页
-
文摘
为解决浅埋煤层群开采时应力区范围划分困难及巷道布置难题,根据补连塔矿的实际开采情况,利用理论计算、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结合的手段,对上部煤柱底部应力及下部巷道围岩变形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浅埋煤层下行联合开采过程中煤柱尺寸、回采巷道错距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应力区域范围划分不精确,巷道无法完全避开高应力区,使下部煤层巷道压力急剧增大而产生变形。通过数值模拟比较,下部煤层护巷煤柱宽取26 m,比原实际施工宽度大44%,巷道错开距离取32 m,巷道底板及两帮变形明显减小。
-
关键词
浅埋深煤层群
煤柱稳定性
柱形支撑
载荷传递
巷道布置
-
Keywords
shallow multi-seams
coal pillar stability
pillar support
load transfer
roadway layout
-
分类号
TD822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