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Al粒径的PTFE/Al活性射流作用双层间隔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叶胜 毛亮 +3 位作者 胡榕 蔡尚晔 姜春兰 卢士伟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25-633,共9页
为了获得采用不同铝(Al)粒径制备而成的聚四氟乙烯/铝(PTFE/Al)活性药型罩作用双层间隔靶的毁伤威力特性,采用模压烧结成型法制备了5种不同Al粒径(10,30,70,200μm,50/70μm)的PTFE/Al活性药型罩,并开展了相应的静爆威力实验。研究结果... 为了获得采用不同铝(Al)粒径制备而成的聚四氟乙烯/铝(PTFE/Al)活性药型罩作用双层间隔靶的毁伤威力特性,采用模压烧结成型法制备了5种不同Al粒径(10,30,70,200μm,50/70μm)的PTFE/Al活性药型罩,并开展了相应的静爆威力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l粒径从10μm增加到200μm时,活性射流对钢靶和铝靶的破孔面积、等效破裂孔直径、破孔隆起高度以及形成的破坏区域体积均呈现减小趋势,当Al粒径为10μm时破坏钢靶的毁伤参量为S_(Steel)=0.4 CD(装药直径)、hAl=0.48 CD、V_(Steel)=420 cm3,破坏铝靶的毁伤参量为SAl=3.8 CD、hAl=1.72 CD、VAl=2280 cm^(3)。采用50 nm/70μm级配Al粒径的PTFE/Al活性射流对钢靶的穿孔效果显著提高,等效破裂孔直径d_(Steel)=0.59 CD。结合实验相关数据拟合得到了活性射流对后效铝靶的爆裂毁伤效应分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FE/Al活性射流 双层间隔靶 Al粒径 侵爆耦合毁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能装药战斗部烤燃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方远德 姜春兰 +3 位作者 毛亮 王在成 王新宇 卢士伟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1-127,共7页
为获得聚能装药战斗部在外部热刺激下的响应参数,对装填JB-9014炸药的聚能装药战斗部烤燃过程进行了研究。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战斗部在不同升温速率和不同药型罩锥角下的烤燃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战斗部内部温度场... 为获得聚能装药战斗部在外部热刺激下的响应参数,对装填JB-9014炸药的聚能装药战斗部烤燃过程进行了研究。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战斗部在不同升温速率和不同药型罩锥角下的烤燃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战斗部内部温度场随升温速率及药型罩锥角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战斗部的烤燃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温度梯度增大阶段、整体升温阶段和最终点火阶段。随着升温速率由0.3 K/min增加至30 K/min,聚能装药战斗部烤燃的点火时间由775.1 min缩短至9.4 min,点火温度逐渐由530 K增加至580 K,点火位置由药柱中心向边缘移动。药型罩锥角的变化对温度场和点火位置有明显影响,对点火时间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聚能装药战斗部的热安全性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燃 聚能装药战斗部 LS-DYNA 升温速率 战斗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反应装甲防攻顶技术研究
3
作者 杨青山 张建仁 +1 位作者 刘学柱 冯雄波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42,共5页
为了适应战争形式的演变,坦克和装甲车辆顶部防护的有效性一直在提升。首先对爆炸反应装甲(explosive reactive armor,ERA)干扰破甲弹机理进行理论计算研究,然后设计出一种高效的组合爆炸反应装甲,最后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反应... 为了适应战争形式的演变,坦克和装甲车辆顶部防护的有效性一直在提升。首先对爆炸反应装甲(explosive reactive armor,ERA)干扰破甲弹机理进行理论计算研究,然后设计出一种高效的组合爆炸反应装甲,最后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反应装甲能够有效干扰100型标准破甲弹的侵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甲车辆 爆炸反应装甲 破甲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反应装甲及其装药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
4
作者 郝飞 李玫 +5 位作者 徐鹏 刘炜 张建仁 陈建申 黄鹤 郭桢 《兵工自动化》 2019年第8期94-96,共3页
为推动反应装甲的研究进展,分析反应装甲及其装药现状并进行展望。详细阐述反应装甲技术经历的4次跨越式发展,对反应装甲装药发展历程进行介绍,结合当前新技术的发展,提出反应装甲装药的智能化是反应装甲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结... 为推动反应装甲的研究进展,分析反应装甲及其装药现状并进行展望。详细阐述反应装甲技术经历的4次跨越式发展,对反应装甲装药发展历程进行介绍,结合当前新技术的发展,提出反应装甲装药的智能化是反应装甲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结果表明,穿甲能力、低损伤化和智能化是未来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装甲 装药 防穿甲 智能化 低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甲反击弹抗串联战斗部的可行性 被引量:2
5
作者 黄鹤 陈建申 +6 位作者 徐鹏 李玫 刘炜 郝飞 张建仁 王瑞 郭桢 《兵工自动化》 2019年第8期55-57,共3页
为进一步发展未来的抗串联战斗部防护技术,对破甲反击弹抗串联战斗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ANSYS/LS-DYNA有限元数值模拟仿真和单个破甲反击弹威力实验等方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破甲反击弹抗串联战斗部具有一定的可行... 为进一步发展未来的抗串联战斗部防护技术,对破甲反击弹抗串联战斗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ANSYS/LS-DYNA有限元数值模拟仿真和单个破甲反击弹威力实验等方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破甲反击弹抗串联战斗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作为装甲防护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甲反击弹 串联战斗部 防护技术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