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PAT-LMDI模型的山西省黄河流域用水人文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亓雅莉 王雪妮 赵忠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5-59,共5页
为控制山西省黄河流域用水总量,推进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通过构建IPAT-LMDI模型,分析山西省黄河流域时空用水量演变的驱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规模效应和富裕程度效应为增量效应,技术效应为减量效应;2003~2020年,人口规模效应... 为控制山西省黄河流域用水总量,推进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通过构建IPAT-LMDI模型,分析山西省黄河流域时空用水量演变的驱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规模效应和富裕程度效应为增量效应,技术效应为减量效应;2003~2020年,人口规模效应和富裕程度效应分别增加用水量6.1206×10^(8)、1.6867×10^(10)m^(3),技术效应减少用水量1.6138×10^(10)m^(3),总效应为正值,并随时间呈增长趋势;河口-龙门、龙门-三门峡、三门峡-沁河和沁河流域的技术效应对用水量增加的抑制作用明显小于汾河流域,表明山西省黄河流域中上游子流域仍具有一定节水潜力,可通过节水技术进一步控制该区域用水总量。研究结果可为山西省黄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AT-LMDI模型 用水量 山西省黄河流域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絮凝剂作用下黏性细沙絮凝沉降规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青芝 张根广 +1 位作者 孟若霖 王玺玥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4-129,146,共7页
细颗粒泥沙广泛分布于河流、水库、河口及海岸水体中,其絮凝沉降及输移规律是泥沙运动力学中一个重要课题。采用自制沉降实验装置,实验观测了不同絮凝剂浓度、不同浓度黏性细颗粒泥沙的絮凝沉降过程,分析研究了黏性细沙絮凝沉降规律。... 细颗粒泥沙广泛分布于河流、水库、河口及海岸水体中,其絮凝沉降及输移规律是泥沙运动力学中一个重要课题。采用自制沉降实验装置,实验观测了不同絮凝剂浓度、不同浓度黏性细颗粒泥沙的絮凝沉降过程,分析研究了黏性细沙絮凝沉降规律。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PAC)絮凝剂比较稳定,PAC溶液浓度对不同泥沙浓度絮团沉速的影响均较小,最佳投放浓度可统一采用0.08 g/L。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絮凝剂对泥沙浓度的反应最为敏感,絮凝剂最佳投放浓度随着泥沙浓度的变化分为3个稳定段和2个敏感段,稳定段CPAM最佳投放浓度分别为0.08、0.10和0.12 g/L,敏感段CPAM最佳投放浓度可采用区间插值方法选取。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絮凝剂最佳投放浓度随着泥沙浓度的变化分为2个稳定段和1个敏感段,稳定段APAM最佳投放浓度不随泥沙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分别为0.08和0.10 g/L,敏感段APAM最佳投放浓度可采用区间插值方法选取。絮凝剂APAM的絮凝效果最好,絮凝剂CPAM的絮凝效果次之,絮凝剂PAC的絮凝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细颗粒泥沙 泥沙絮凝沉降 絮凝剂 絮团沉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常用除氟方法对煤层气气井排水中氟的去除试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杨欣雯 罗猛 +7 位作者 李慧清 王宇飞 李成城 冯彩宁 贾小军 张松涛 张建友 高旭波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7-93,161,共8页
煤层气开采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高氟废水,对区域水环境和水生态安全造成了巨大风险。为解决煤层气气井含氟废水超标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必要选择一种成本低、效果好且易操作的煤层气气井排水脱氟方法。分别采用工程实践中最常用的几... 煤层气开采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高氟废水,对区域水环境和水生态安全造成了巨大风险。为解决煤层气气井含氟废水超标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必要选择一种成本低、效果好且易操作的煤层气气井排水脱氟方法。分别采用工程实践中最常用的几种除氟方法,即化学沉淀法(钙盐、钙盐-磷酸盐)、絮凝沉淀法(活性铝盐)、絮凝-化学沉淀法(钙盐-磷酸盐-活性铝盐)和吸附法(树脂),开展了煤层气气井排水中氟的去除试验,对比研究了不同除氟方法对煤层气气井排水中氟的去除效率和脱氟机理。结果表明:铝盐絮凝沉淀法脱氟技术能使气井排水中氟浓度达到农田灌溉用水标准;絮凝-化学沉淀法脱氟技术能使气井排水中氟浓度达到地下水Ⅲ类水质标准;树脂吸附法脱氟技术对气井排水中氟具有最高的去除效率,氟的去除率达到了97.5%,但存在吸附穿透时间短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气井排水 脱氟 化学沉淀法 絮凝沉淀法 树脂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黄坡地枣树灌溉制度初步研究
4
作者 许建武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21年第4期16-18,44,共4页
为研究适宜沿黄坡地枣树灌溉制度,在临县克虎镇蔡家洼村进行枣树大田灌溉试验。通过对枣树在不同灌溉定额条件下土壤含水率的变化及不同灌溉定额对枣树的生理指标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可知:枣树全生育期灌水定额130 m^(3)/hm^(2)、灌水6... 为研究适宜沿黄坡地枣树灌溉制度,在临县克虎镇蔡家洼村进行枣树大田灌溉试验。通过对枣树在不同灌溉定额条件下土壤含水率的变化及不同灌溉定额对枣树的生理指标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可知:枣树全生育期灌水定额130 m^(3)/hm^(2)、灌水6次为宜,灌水次数为萌发展叶期1次、开花坐果期2次、果实膨大期2次、果实成熟期1次;沿黄坡地枣树灌水定额维持到田间持水量的65%左右为最佳,既可以减少灌水量和灌水次数,又可以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研究成果可为沿黄类似地区枣树田间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制度 枣树 沿黄坡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定河流域多水源配置与水库群优化调度 被引量:20
5
作者 彭安帮 牛凯杰 +3 位作者 胡庆芳 王银堂 张蕊 蒋文航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8-430,共13页
针对流域水资源系统中以“面”为主的多水源配置和以“线-点”为主的水库群调度耦合问题,提出多水源配置与水库群优化调度相耦合的二层结构方法。以永定河流域为研究实例,提出包括供水规则、引水规则、多水源供水策略以及共同供水任务... 针对流域水资源系统中以“面”为主的多水源配置和以“线-点”为主的水库群调度耦合问题,提出多水源配置与水库群优化调度相耦合的二层结构方法。以永定河流域为研究实例,提出包括供水规则、引水规则、多水源供水策略以及共同供水任务分配策略的多水源配置与调度规则,以此建立多水源配置与水库群优化调度模型,分析多水源供水和不同需水情景下的调度方案,以及最优方案下的供水效益。结果表明:永定河流域考虑本地水、引黄水、南水北调水和再生水的多水源供水与节水相结合的情景方案为最优方案,生活用水保证率均大于99%,工业用水保证率均大于97%,灌溉分区供水保证率为76.7%~90.2%(除桑干河上游外),三家店断面生态供水保证率为96.3%;通过多水源供水和节水策略,可以极大地改善用水户的供水效益和保障三家店断面生态水量需求。本文方法可为流域多水源配置与水库群优化调度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水源配置 水库群优化调度 二层结构方法 供水效益 永定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导流条安放角下管道双车车间断面周向流速分布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郑伟 李鑫 +3 位作者 贾晓萌 王谦 吴雅娟 马娟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3-196,共4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管道双车车间断面螺旋流的水力分布,选取5种导流条安放角(5°、10°、15°、20°、25°),利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测量试验管段内管道双车车间流场,分析不同导流条安放角下管道双车车间断面中螺旋流... 为了进一步研究管道双车车间断面螺旋流的水力分布,选取5种导流条安放角(5°、10°、15°、20°、25°),利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测量试验管段内管道双车车间流场,分析不同导流条安放角下管道双车车间断面中螺旋流周向流速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导流条安放角的增加,周向流速分布呈旋转对称的分布趋势;导流条安放角为20°时旋转对称分布最清晰,导流条安放角为25°时周向流速值较高;空间断面上,靠近管道后车的;1断面与靠近管道前车的;5断面相比,导流条安放角为15°时周向流速在速度区间所占百分比增幅最大;典型测点(半径为27 mm处测环)的周向流速在导流条安放角为15°、20°时各极轴上的周向流速值极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双车 导流条 安放角 周向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稳定同位素法分析煤矿开采对岩溶水的影响量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建友 张鑫 +1 位作者 高旭波 李成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1-104,共4页
针对煤矿开采对岩溶水资源造成的影响,以太原市西山某煤矿为例,综合采用硫、锶和氢氧同位素特征分析法,研究了岩溶地下水中同位素的主要来源和同位素演化的主要水岩相互作用,分析计算了矿坑水和矿区裂隙水中岩溶水的混合比例,定量评估... 针对煤矿开采对岩溶水资源造成的影响,以太原市西山某煤矿为例,综合采用硫、锶和氢氧同位素特征分析法,研究了岩溶地下水中同位素的主要来源和同位素演化的主要水岩相互作用,分析计算了矿坑水和矿区裂隙水中岩溶水的混合比例,定量评估了煤矿开采对岩溶地下水的影响量。结果表明:西山某煤矿矿坑水中岩溶水(含地表水)的比例为51%,裂隙水中岩溶水(含地表水)的比例为60%,据此计算得出煤矿开采影响岩溶地下水量为129.5万m^(3)/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同位素法 岩溶水影响量 煤矿开采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顺县白马小流域综合观测站径流小区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贾俊杰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23年第2期31-33,49,共4页
基于平顺县白马小流域综合观测站2017-2021年降雨、径流深、植被盖度等观测资料,计算了该区土壤流失量及蓄水保土效益,得出如下结论:(1)植物措施在蓄水保土效果方面,自然植被>乔木>灌木>白羊草。(2)工程措施在蓄水保土效果方面... 基于平顺县白马小流域综合观测站2017-2021年降雨、径流深、植被盖度等观测资料,计算了该区土壤流失量及蓄水保土效益,得出如下结论:(1)植物措施在蓄水保土效果方面,自然植被>乔木>灌木>白羊草。(2)工程措施在蓄水保土效果方面,水平沟、水平阶、石坎梯田优于鱼鳞坑和隔坡梯田。研究成果可为我省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及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建设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水量 入渗 油松人工林 晋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