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工环境温度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应力强度比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艳聪 高玲玲 申俊敏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93-96,共4页
针对水泥混凝土面层强度形成阶段的早期开裂问题,基于HIPERPAV软件,选择在0:00,4:00,8:00,12:00,16:00和20:006个时段铺筑混凝土面层,分别测算铺筑72h内相应的施工环境温度对面层弯拉强度和最大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6... 针对水泥混凝土面层强度形成阶段的早期开裂问题,基于HIPERPAV软件,选择在0:00,4:00,8:00,12:00,16:00和20:006个时段铺筑混凝土面层,分别测算铺筑72h内相应的施工环境温度对面层弯拉强度和最大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6:00铺筑的面层10h后强度开始形成,而对于4:00铺筑的面层,这一时间则是19h。面层铺筑后的13~24h是早期开裂的风险高发期,该时段内混凝土强度仍较低,若此时混凝土水化热和环境温度均较高,则结构应力迅速增长,路面随时面临早期开裂风险。因此,面层铺筑时间应避开20:00左右,考虑到白天施工方便等原因,面层的施工时间可选择在16:00之前。若需夜间施工,应选择在22:00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水泥混凝土路面 应力强度比 环境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间脱空时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荷载应力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张艳聪 刘少文 +1 位作者 申俊敏 高玲玲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27,36,共4页
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层间脱空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弹性半空间地基上考虑脱空的三维路面结构模型,计算了板角、接缝和板中3种脱空位置处脱空面积对面层荷载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板角脱空,脱空长度与宽度接近时,面层荷载应力最... 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层间脱空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弹性半空间地基上考虑脱空的三维路面结构模型,计算了板角、接缝和板中3种脱空位置处脱空面积对面层荷载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板角脱空,脱空长度与宽度接近时,面层荷载应力最大;对于接缝中部脱空,平行于接缝方向的脱空越多,面层应力分布越不利;对于板中脱空,面层应力对脱空形状的敏感性较低。无论脱空位置如何,面层底部最大弯拉应力均随脱空面积、荷载大小的增加而增大,但与板角脱空和接缝脱空相比,板中脱空对面层应力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荷载应力 有限元 脱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沥青路面层间剪应力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高玲玲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47,共4页
建立了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模型,在搜索层间最大剪应力发生位置的基础上,分析了AC层厚度、模量和层间结合状态等对层间剪应力的影响水平,以及层间剪应力对模量和层间结合状态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单轴双轮组作用下CRC+AC复合式路面的... 建立了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模型,在搜索层间最大剪应力发生位置的基础上,分析了AC层厚度、模量和层间结合状态等对层间剪应力的影响水平,以及层间剪应力对模量和层间结合状态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单轴双轮组作用下CRC+AC复合式路面的层间最大剪应力发生在靠近荷载中心一侧的当量单圆的0.8δ圆周与135°或225°线的交点附近;剪切弹性柔量对层间最大剪应力的影响最大、AC层弹性模量次之、AC层厚度最小;层间最大剪应力随层间结合状况的减弱而上升,良好的层间黏结措施对减少层间剪切破坏意义重大;气温降低时AC层模量对层间最大剪应力的影响大于气温升高时,季节性冰冻地区在层间结构设计时需重视气温条件对沥青混合料模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影响因素 BISAR 层间剪应力 复合式路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床温度的水泥路面早龄期应力强度比分析
4
作者 张艳聪 高玲玲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4-37,共4页
为探究板基床温度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早龄期开裂的影响,在相同施工环境条件下向温度分别为10,15,20,25,30,35℃的基床上铺筑水泥混凝土面层,基于Hiperpav软件,分别测算铺筑72 h内路面板弯拉强度和最大主应力的发展规律,并比较其开裂风险... 为探究板基床温度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早龄期开裂的影响,在相同施工环境条件下向温度分别为10,15,20,25,30,35℃的基床上铺筑水泥混凝土面层,基于Hiperpav软件,分别测算铺筑72 h内路面板弯拉强度和最大主应力的发展规律,并比较其开裂风险。结果表明:基床温度越高,路面板弯拉强度形成越快,结构应力出现越早,且强度和应力均大于基床温度较低时,因此应选择基床温度较低时铺筑水泥混凝土面层;面层浇筑后的48 h内,基床温度差异对路面板结构应力的影响远大于弯拉强度,因此应重视该时段的外部养生,以降低基床温度高引起的开裂风险;面层混凝土终凝时,应力强度比达到第一次峰值,之后,环境温度逐渐取代基床温度成为影响强度应力比的主导因素,因此针对基床温度差异引起的开裂,其控制措施应在终凝前施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基床温度 应力强度比 水泥混凝土路面 早龄期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路面沥青混凝土功能层累积变形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陈晨 高玲玲 张艳聪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4年第6期1-3,18,共4页
采用自主研制的沥青混凝土功能层累积变形试验箱,测试3种级配、油石比下9组沥青混凝土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永久变形,并分析级配和油石比对累积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油石比的增加,沥青混凝土功能层的累积变形稳定值不断增大,同时,达到... 采用自主研制的沥青混凝土功能层累积变形试验箱,测试3种级配、油石比下9组沥青混凝土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永久变形,并分析级配和油石比对累积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油石比的增加,沥青混凝土功能层的累积变形稳定值不断增大,同时,达到稳定所需的加载周期也不断增长。随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增加,混凝土功能层累积变形对油石比的敏感性急剧上升。确定功能层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时,若粒径较大,则平行油石比的变化量可相对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累积变形 级配 油石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T试验和AHP的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综合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闫科伟 史小特 +1 位作者 朱月风 司春棣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9-176,共8页
为弥补断裂能在评价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时的不足,总结目前基于DCT试验的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指标,即断裂能、韧性指数、断裂强度指数、断裂应变容限值和柔性指数,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这5种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不同指标的权重... 为弥补断裂能在评价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时的不足,总结目前基于DCT试验的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指标,即断裂能、韧性指数、断裂强度指数、断裂应变容限值和柔性指数,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这5种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不同指标的权重,应用加权平均方法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能。研究表明:分别赋予断裂能、韧性指数、断裂强度指数、断裂应变容限值和柔性指数0.232,0.040,0.145,0.491,0.092的权重系数,得到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综合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指标越大,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能越好;采用AHP计算的综合评价指标相对于单一指标方法更为合理,有更好的适用性和可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T试验 沥青混合料 层次分析法 抗裂性能 可靠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