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钙钛矿催化剂催化低浓度甲烷燃烧研究进展
1
作者 竹涛 王美丹 +6 位作者 苑博 张学里 张馨月 黄钰欢 李辰 徐旭东 孙倩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79,共17页
煤矿瓦斯是煤矿的伴生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大量排放到大气中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等生态问题,因此煤矿乏风瓦斯的减排对于达成双碳目标至关重要。催化燃烧法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甲烷减排的方法,其关键在于开发低成本、高催化活性的催化剂。近... 煤矿瓦斯是煤矿的伴生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大量排放到大气中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等生态问题,因此煤矿乏风瓦斯的减排对于达成双碳目标至关重要。催化燃烧法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甲烷减排的方法,其关键在于开发低成本、高催化活性的催化剂。近年来,钙钛矿氧化物由于成分灵活、结构特殊、较低的成本以及催化性能的可调控性等优点在甲烷催化燃烧领域受到极大的关注。在钙钛矿催化剂处理低浓度甲烷的工业应用中,存在催化性能低和硫中毒等问题,阻碍了钙钛矿氧化物催化甲烷燃烧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介绍了钙钛矿催化剂的可调控结构和合成方法,归纳了钙钛矿催化剂上的甲烷催化燃烧机理,分析了硫的存在导致钙钛矿失活的原因,重点阐述了钙钛矿催化剂提高催化活性以及耐硫性能的设计方法。分析发现:通过优化制备条件、进行元素掺杂、酸性溶液处理、构建多孔新型钙钛矿等方法的应用,可使钙钛矿的表面活性位点与氧空位的数量增加,同时提高活性组分在催化剂表面的分散程度,进而提高催化活性。最后对钙钛矿催化剂催化甲烷燃烧未来设计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催化燃烧 钙钛矿 煤矿乏风瓦斯 催化活性 氧化物 硫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图相位相关和低秩特征提取的超短期辐照度预测
2
作者 郭吉强 徐旭东 +3 位作者 张帅 任密蜂 王芳 阎高伟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4-503,共10页
针对云的动态变化对辐照度的直接影响,基于傅里叶相位相关(PC)理论从连续地基云图获取云的动态信息矩阵(DIM),为了减小噪声及冗余信息对模型的影响,构建低秩矩阵特征提取(LMFE)模型作为提取模块(EM),实现DIM有效信息的提取,EM通过迭代... 针对云的动态变化对辐照度的直接影响,基于傅里叶相位相关(PC)理论从连续地基云图获取云的动态信息矩阵(DIM),为了减小噪声及冗余信息对模型的影响,构建低秩矩阵特征提取(LMFE)模型作为提取模块(EM),实现DIM有效信息的提取,EM通过迭代训练得到最优特征提取矩阵W和偏置项b。同时,以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为基础搭建回归模块(RM),RM共享EM输出W和b,从云图提取的有效信息结合历史辐照度序列作为输入,实现辐照度的多步回归预测。对真实采集的数据进行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可有效提高辐照度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 预测 特征提取 图像相关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重频声光门控自吸收免疫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分析研究
3
作者 陈斐 王树青 +13 位作者 程年恺 张婉飞 张岩 梁佳慧 张雷 王钢 马晓飞 刘珍荣 罗学彬 叶泽甫 朱竹军 尹王保 肖连团 贾锁堂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262,共10页
为了消除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中的自吸收效应,提高元素定量分析的精确度,同时满足工业中便捷分析元素的要求,需将自吸收免疫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self-absorption free laser-induced bre... 为了消除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中的自吸收效应,提高元素定量分析的精确度,同时满足工业中便捷分析元素的要求,需将自吸收免疫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self-absorption free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SAF-LIBS)的装置小型化。本文提出了一项新型的高重频声光门控SAF-LIBS定量分析技术,使用高重频激光器产生准连续的等离子体以增强光谱强度,并将声光调制器(acousto-optic modulator,AOM)作为门控开关,从而使微型CCD光谱仪和AOM能够代替传统大型SAF-LIBS装置中的像增强探测器(intensified charge coupled device,ICCD)和中阶梯型光栅光谱仪,实现自吸收免疫的同时缩小了装置的体积,降低了装置的成本。将该系统参数进行优化选择后,对样品中的Al元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的特性受激光重复频率的影响进而会影响光谱信号的强度。在1~50 kHz激光重复频率范围内,Al I 394.4 nm和Al I 396.15 nm的双线强度先增强后减弱,确定最佳的激光重复频率为10 kHz。在不同的光纤采集角度下,Al的双线强度比随延迟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在45°处信噪比最高,且在一定的积分时间下,最佳光学薄时间t_(ot)为426 ns。在激光重复频率为10 kHz、光纤采集角为45°、延迟时间为400 ns的条件下,对Al元素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Al元素定标曲线的线性度R2为0.982,平均绝对测量误差相对于单一LIBS的0.8%可以降低至0.18%。定量分析结果与传统大型SAF-LIBS装置的测量精度相持平。因此本高重频声光门控SAF-LIBS装置不仅有效地屏蔽了光学厚等离子体中的连续背景辐射和谱线加宽,同时具备小型化、低成本、高可靠性的优点,有助于推动SAF-LIBS技术由实验室走向工业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自吸收免疫 光学薄 高重频激光器 声光门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单/多光伏电站的迁移超短期光伏预测建模框架 被引量:2
4
作者 任密蜂 王家辉 +2 位作者 叶泽甫 朱竹军 阎高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9-367,共9页
针对新建电站的历史数据量有限,且不同时段光伏数据的分布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构建一种适用于单/多光伏电站的迁移超短期光伏预测建模框架。首先,为充分考量光伏序列的不确定性及数值天气预报的固有偏差,提出一种基于加权滚动时间窗聚... 针对新建电站的历史数据量有限,且不同时段光伏数据的分布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构建一种适用于单/多光伏电站的迁移超短期光伏预测建模框架。首先,为充分考量光伏序列的不确定性及数值天气预报的固有偏差,提出一种基于加权滚动时间窗聚类方法,同时为避免维度过高问题并强化天气类型与光伏发电功率之间的映射关系,提出类内外特征加权结构保持降维算法;其次,通过采用测地线流式核积分完成数据分布对齐,减小样本分布差异对单/多电站模型鲁棒性的影响;最后,采用梯度增强决策树建立光伏功率预测模型,实现光伏功率预测精度的提升。采用公开数据集PVOD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预测 迁移学习 光伏功率超短期预测 结构保持 测地线流式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D和因果注意力TCN的光伏功率区间预测 被引量:2
5
作者 崔京港 王芳 +2 位作者 叶泽甫 朱竹军 阎高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8-495,共8页
针对现有短期光伏功率区间预测问题,提出一种时间卷积神经网络与注意力机制结合的框架,对注意力机制中的时间因果顺序进行严格限制,应用残差机制增强模型挖掘的信息能力,并利用质量驱动区间损失优化模型参数,最终实现短期功率区间预测... 针对现有短期光伏功率区间预测问题,提出一种时间卷积神经网络与注意力机制结合的框架,对注意力机制中的时间因果顺序进行严格限制,应用残差机制增强模型挖掘的信息能力,并利用质量驱动区间损失优化模型参数,最终实现短期功率区间预测效果的提高。根据中国河北省某光伏电站的当地气象数据和历史光伏功率数据进行的仿真实验表明,相较于传统的序列预测方法或区间损失,在连续时刻和不同天气类型情况下,所提出的功率区间预测方法效果更有助于电网的科学调度与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功率预测 深度学习 时间卷积网络 因果注意力机制 质量驱动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组成特性及重金属熔融固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6
作者 杨凤玲 李鹏飞 +3 位作者 叶泽甫 张培华 吴少华 程芳琴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9-180,共12页
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以每年5%左右的增速发展,垃圾焚烧处理能力不断提升,而垃圾焚烧过程会产生占焚烧总量3%~5%的垃圾焚烧飞灰。随着垃圾焚烧处理能力的不断提升,垃圾飞灰产量逐年增加,飞灰处置压力越来越大。城市生活垃圾焚... 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以每年5%左右的增速发展,垃圾焚烧处理能力不断提升,而垃圾焚烧过程会产生占焚烧总量3%~5%的垃圾焚烧飞灰。随着垃圾焚烧处理能力的不断提升,垃圾飞灰产量逐年增加,飞灰处置压力越来越大。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作为一种高重金属浸出毒性的危险废弃物,对环境存在较大危害。论述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组成特性及重金属的分布和性质,从飞灰熔融过程原理、重金属转化特性、重金属固化影响因素等方面阐述了熔融处理垃圾飞灰技术的研究进展,探究了飞灰组分和熔融条件对熔融过程及重金属固化效果的影响。论述了等离子熔融技术和熔融固化重金属的效果,最后对飞灰复配熔融及冷却过程优化处理给出参考性建议,并指出飞灰熔融处理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主要以其氧化物、氯化物、硫酸盐形式存在,熔融处理可以改变飞灰组分及相态,使飞灰发生多晶转变和熔融相变过程,重金属离子发生同晶置换反应,被固化在硅酸盐的Si—O四面体晶格结构中,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飞灰的浸出毒性并实现熔渣资源化利用。熔融处理过程中,熔融气氛、时间及飞灰组分对过程特性和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影响较大,冷却方式不同会影响玻璃体熔渣的物理性质。根据重金属的熔点和沸点特性,在熔融处理后,烟气和二次飞灰中会携带部分挥发性强、沸点低的重金属。在今后研究中需要对烟气和二次飞灰进行冷却或二次捕集处理,并对烟气成分进行探究。由于熔融处理过程耗能大、投资高、关键设备研发难攻关,我国垃圾焚烧飞灰熔融处理技术仍处于技术研发阶段,尚无稳定化工业运行实例,但已有部分中试研究试验。熔融处理前,应先分析飞灰组成成分,根据飞灰组成进行预处理。通过添加助熔剂、调节飞灰碱度对飞灰进行复配熔融处理,降低熔融处理的能耗,高效稳定处理重金属。在实验室稳定有效试验的基础上,可以对等离子体熔融处理装置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提高等离子火焰稳定性,实现熔渣的高效分离,提升装置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飞灰 熔融处理 重金属 浸出毒性 等离子体熔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温等离子体气化熔融对垃圾焚烧飞灰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杨凤玲 李鹏飞 +3 位作者 任磊 贾阳杰 朱竹军 张培华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8-274,共7页
近年来我国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量逐年递增,伴随垃圾焚烧后产生的飞灰量日益增长,而飞灰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会污染环境。以太原市某垃圾发电厂产生的垃圾焚烧飞灰为研究对象,在中试现场利用超高温等离子体气化熔融炉在1700℃下分别对灰... 近年来我国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量逐年递增,伴随垃圾焚烧后产生的飞灰量日益增长,而飞灰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会污染环境。以太原市某垃圾发电厂产生的垃圾焚烧飞灰为研究对象,在中试现场利用超高温等离子体气化熔融炉在1700℃下分别对灰/焦(6∶1)和灰/焦(9∶1)的样品进行熔融处理,利用XRF、XRD和SEM-EDS对垃圾焚烧飞灰和熔融后的玻璃熔渣进行物质组成、微观结构和元素分布的表征与分析。研究表明,垃圾焚烧飞灰中的金属氯化物多以NaCl、KCl等形式存在,占飞灰组分的5%左右,高温熔融有助于垃圾焚烧飞灰中氯盐的气化,降低垃圾焚烧飞灰中氯盐含量。飞灰多以絮状和球状为主,表面富集了众多金属元素,高温熔融可以对飞灰中酸性氧化物SiO_(2)进行重组,实现对重金属的包裹。熔融后的玻璃熔渣浸出量低于各国浸出毒性标准。在1700℃下高温熔融会使炉体内部的耐高温材料ZrO_(2)发生脱落,缩短使用周期。碱度系数是影响熔融温度的主要原因,适当减小碱度系数可以降低熔融温度,需要进一步调整碱度系数从而降低炉内熔融温度,延长ZrO_(2)的使用寿命。因此,熔融处理前,可测定样品的灰熔点特征温度,据此设定熔融炉的熔融温度,避免因温度过高导致隔热材料的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飞灰 高温熔融 等离子体 碱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8
作者 竹涛 种旭阳 +4 位作者 王若男 薛泽宇 陈苗苗 叶泽甫 朱竹军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89-201,共13页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具有高重金属浸出毒性并含有二噁英类物质,为危险废物,对环境危害十分严重,因此飞灰在填埋处理前须进行稳定化处理。通过介绍飞灰中重金属浸出毒性以及二噁英的污染特性,针对二噁英和重金属的处理,系统阐述了飞灰处...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具有高重金属浸出毒性并含有二噁英类物质,为危险废物,对环境危害十分严重,因此飞灰在填埋处理前须进行稳定化处理。通过介绍飞灰中重金属浸出毒性以及二噁英的污染特性,针对二噁英和重金属的处理,系统阐述了飞灰处理技术研究进展。根据工艺原理处理技术分为3类:物化分离、高温处理、固化稳定处理。重点阐述高温处理工艺,其中等离子体熔融技术可有效降解二噁英,且重金属固化效果好,产物具有良好的抗浸出性、环境稳定性,在后续建材利用中展现出良好的性能,等离子体技术也被认为是飞灰处理的有效技术,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工业化应用前景。总结了目前具有发展潜力的垃圾焚烧飞灰处置技术,分析各个工艺的处置原理、研究现状和工业化发展前景,最后对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向,展望了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 飞灰 重金属 二噁英 等离子体熔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BS-XRF联用多光谱煤质分析仪的研制与应用(特邀) 被引量:8
9
作者 田志辉 王树青 +8 位作者 张雷 张培华 叶泽甫 朱竹军 董磊 马维光 尹王保 肖连团 贾锁堂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6-147,共12页
基于提出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和X射线荧光光谱(XRF)的联用多光谱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软件控制的煤质快速分析仪,该分析仪包括LIBS分析模块、XRF分析模块、送样模块、控制模块和操作软件。该仪器不仅发挥了LIBS全元素分析的长处,还... 基于提出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和X射线荧光光谱(XRF)的联用多光谱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软件控制的煤质快速分析仪,该分析仪包括LIBS分析模块、XRF分析模块、送样模块、控制模块和操作软件。该仪器不仅发挥了LIBS全元素分析的长处,还继承了XRF高稳定分析的优点,可用于发电厂对压制煤饼进行快速连续的检测。此外,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数百个煤样进行了光谱分析建模,并完成了工业测试与性能评价。评估结果表明,所建发热量、灰分、挥发分和硫分定标模型的R2分别为0.973、0.986、0.977、0.979,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60 MJ/kg、1.24%、0.18%、0.19%,工业分析的平均SD分别为0.11%、0.49%、0.15%、0.09%。模型结果表现出不错的准确度和良好的稳定性,对所有煤炭工业指标的测量重复性均达到甚至优于国标要求。同时,实测结果表明,该仪器对煤炭发热量、灰分、挥发分、硫分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385 MJ/kg、0.830%、0.496%、0.230%,单次样品检测约需5.5 min,能够满足工业现场的实际需求,为煤炭性质的前瞻性预测开辟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X射线荧光光谱 联用多光谱 高重复性测量 工业设计 煤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神经网络的水声目标识别方法 被引量:12
10
作者 任晨曦 王黎明 +2 位作者 韩星程 叶泽甫 朱竹君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6-141,共6页
为了改善传统的单一识别网络难以充分考虑水下声音样本各方面特征的缺陷,本文利用联合一维卷积神经网络与长短期记忆网络2种网络串行的方式,构建一种新的网络框架,首次将联合网络运用到水声目标识别中。其次,用船舶音频数据作为数据集... 为了改善传统的单一识别网络难以充分考虑水下声音样本各方面特征的缺陷,本文利用联合一维卷积神经网络与长短期记忆网络2种网络串行的方式,构建一种新的网络框架,首次将联合网络运用到水声目标识别中。其次,用船舶音频数据作为数据集输入网络,对网络性能进行评价,进行识别结果的可视化分析。通过结果分析得出,该网络能够实现对水声目标的识别分类,与单一神经网络相比,联合网络的识别精度更高,正确率等相关指标均优于单一识别网络,为水声目标识别领域的深度学习发展提供了新的参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目标识别 深度学习 声音信号 船舶辐射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焚烧飞灰复配焦粉熔融过程特性及节能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鹏飞 赵文强 +1 位作者 杨凤玲 张培华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483-493,共11页
近年来,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逐年提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逐步加大,垃圾飞灰量也显著增加。将工业副产焦粉与垃圾焚烧飞灰复配熔融处理,利用焦粉燃烧为熔融过程提供部分热量,降低垃圾飞灰熔融处置过程能耗。通过分析熔渣物相组... 近年来,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逐年提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逐步加大,垃圾飞灰量也显著增加。将工业副产焦粉与垃圾焚烧飞灰复配熔融处理,利用焦粉燃烧为熔融过程提供部分热量,降低垃圾飞灰熔融处置过程能耗。通过分析熔渣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及重金属浸出特性,探究不同复配比例及冷却条件下,熔融过程特性及熔渣中重金属固化效果。根据实验室复配熔融优化条件,通过Aspen Plus搭建熔融过程模型,模拟飞灰、焦粉不同配比下的熔融过程,计算全过程能耗,得出复配熔融处理工艺优化条件。为有效降低垃圾焚烧飞灰熔融处理能耗、实现大范围工业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飞灰 焦粉 熔融处理 Aspen Pl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作用下CH_(4)-CO_(2)重整制取合成气工艺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泽甫 朱路奇 +1 位作者 孟献梁 李玉赛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51,共10页
随着温室气体CH_(4)与CO_(2)排放量的逐年增加,全球气温上升、全球变暖加剧。CH_(4)-CO_(2)重整(CRM)能够有效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且重整产物为合成气(CO和H_(2)),能提高碳资源的利用率。通过CRM装置完成了反应过程及产物分析,结合流... 随着温室气体CH_(4)与CO_(2)排放量的逐年增加,全球气温上升、全球变暖加剧。CH_(4)-CO_(2)重整(CRM)能够有效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且重整产物为合成气(CO和H_(2)),能提高碳资源的利用率。通过CRM装置完成了反应过程及产物分析,结合流体仿真软件Fluent与化工模拟软件Chemkin模拟揭示了等离子体作用下CRM制合成气反应过程中进料速率、进料比(n(CO_(2)):n(CH_(4)))及等离子体功率对反应器内部温度场与浓度场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进料速率提高,物流在反应器内涡流作用加剧,导致反应器底部温度变高,CH_(4)所参与副反应的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参与主反应的CH_(4)减少,对CO、H_(2)的选择性降低。相同进料速率下,进料比越大,目标产物产量越高,过量的CO_(2)发生副反应,导致CO的增量大于H_(2)的增量。大功率等离子体提供的高温环境会促进CH_(4)和CO_(2)形成高能量自由基,瞬间发生自由基反应,加快反应进程。本研究可为等离子体活化CRM反应工艺技术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和应用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_(4)-CO_(2)重整 等离子体 合成气 数值模拟 温度场 浓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S分散剂亲油基团对不黏煤成浆特性及表面吸附行为影响
13
作者 叶泽甫 孟献梁 吴国光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0-188,共9页
为改善不黏煤成浆浓度低,浆体性能差的现状。以神华不黏煤(SNC)为研究对象,选用5种不同亲油基强度的聚苯乙烯磺酸钠(PSS)分散剂。通过考察PSS亲油基强度与SNC水煤浆的流变特性、稳定性能、润湿性能及吸附行为之间的构效关系,探究分散剂... 为改善不黏煤成浆浓度低,浆体性能差的现状。以神华不黏煤(SNC)为研究对象,选用5种不同亲油基强度的聚苯乙烯磺酸钠(PSS)分散剂。通过考察PSS亲油基强度与SNC水煤浆的流变特性、稳定性能、润湿性能及吸附行为之间的构效关系,探究分散剂亲油基团对SNC的成浆作用机理。结果表明:PSS分散剂亲油基团强度显著影响不黏煤制浆的稳定性、流变性和表观黏度。亲油链段加长,分子之间相互交联作用加剧,形成的空间位阻变大,使得浆体稳定性提高。但因分散剂分子在煤表面吸附量及其吸附常数随PSS聚合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水煤浆的表观黏度和流变性会在PSS聚合度为187时出现极大值。PSS分散剂在煤颗粒表面吸附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模型,分散剂在浆体中分子间的交联概率低,可均匀吸附在SNC颗粒表面,进而在煤颗粒表面形成均匀的水分子吸附位点,促进形成质地均匀的水化膜。分散剂添加量为干煤粉的0.6%,浆体浓度达61%以上时所制备的SNC水煤浆具有更好的成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S分散剂 亲油基团 吸附行为 水煤浆 成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分性联合概率分布的域适应故障诊断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长巍 李国勇 +2 位作者 任密蜂 叶泽甫 阎高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0-179,共10页
针对多工况条件下的故障诊断方法因建模数据和待测数据不满足独立同分布假设,导致模型性能恶化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分性联合概率分布差异的域适应故障诊断建模方法。以一个结构风险最小化域不变分类器作为故障诊断框架。在框架上... 针对多工况条件下的故障诊断方法因建模数据和待测数据不满足独立同分布假设,导致模型性能恶化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分性联合概率分布差异的域适应故障诊断建模方法。以一个结构风险最小化域不变分类器作为故障诊断框架。在框架上施加基于区分性联合概率分布差异的域适应项,将建模数据和待测数据投影到公共特征空间中,对齐跨域同类别样本分布的同时,最大化跨域不同类别样本间分布差异;并且利用流形正则化保持数据的局部几何结构。在多工况条件下的凯斯西储大学(CWRU)和帕德伯恩大学(PU)轴承故障诊断数据集上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故障诊断模型预测精度和泛化性,在多工况故障诊断任务中的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多工况 迁移学习 区分性域适应 流形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地线流式核的隐空间多工况软测量建模
15
作者 任超 叶泽甫 +2 位作者 程兰 乔铁柱 阎高伟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8-31,共4页
针对工业过程中工况变化后的新工况缺乏标记样本构建预测模型,原有软测量模型预测失准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迁移潜在特征学习的多工况软测量方法。首先,利用测地线流式核框架对多工况下分布不匹配的过程数据进行域适应;然后,通过特征... 针对工业过程中工况变化后的新工况缺乏标记样本构建预测模型,原有软测量模型预测失准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迁移潜在特征学习的多工况软测量方法。首先,利用测地线流式核框架对多工况下分布不匹配的过程数据进行域适应;然后,通过特征迁移后的历史工况样本与标签变量获取映射矩阵,将多工况迁移样本投影至隐空间;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建模。通过田纳西伊斯曼(TE)过程仿真实验的标签预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测量 多工况过程 测地线流式核 隐空间 支持向量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