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煤层气排采过程中储层压降动态变化影响因素
被引量:
14
1
作者
李瑞
王生维
+3 位作者
吕帅锋
肖宇航
粟冬梅
吴川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3-99,共7页
为了进一步认识煤层气排采过程中储层压降传递规律及其对煤层气排采的影响,在煤储层裂缝系统发育与分布特征观察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煤裂缝系统及煤基质内压降传递地质模型,并分析总结了储层压降传递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为了进一步认识煤层气排采过程中储层压降传递规律及其对煤层气排采的影响,在煤储层裂缝系统发育与分布特征观察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煤裂缝系统及煤基质内压降传递地质模型,并分析总结了储层压降传递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煤储层压降传递及动态变化主要受储层渗透率、含水性、含气饱和度、煤解吸/吸附特性以及井底流压影响,其中储层大裂缝系统内的压降传递主要与渗透率、含水性以及井底流压相关;而煤基质内的压降传递则主要与含气饱和度及煤解吸/吸附特征相关。鉴于储层压降传递及其影响因素在煤层气排采中的作用,提出煤层气排采前应首先掌握影响储层压降的地质参数特征;排采过程中井底流压的控制应充分考虑影响储层压降的各因素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储层压降
井底流压
排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层气排采中煤粉产出量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17
2
作者
李瑞
王生维
+3 位作者
陈立超
张晨
何俊铧
晁巍巍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2-125,共4页
为了解煤层气排采过程中煤粉产出动态变化规律,对沁水盆地南部投产后的煤层气井不同排采阶段煤粉产出量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了煤粉产出影响因素,并通过实例研究了煤粉产出量动态变化与产气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产水阶段和产水产气两相流...
为了解煤层气排采过程中煤粉产出动态变化规律,对沁水盆地南部投产后的煤层气井不同排采阶段煤粉产出量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了煤粉产出影响因素,并通过实例研究了煤粉产出量动态变化与产气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产水阶段和产水产气两相流阶段是最易产出煤粉的阶段,其中产水产气两相流阶段煤粉产出量总体较高,且煤粉产出明显不稳定、不连续。导流裂缝发育特征、储层构造软煤带发育特征及其与导流裂缝的配置关系,地层流体携粉作用以及排采工作制度是影响煤粉产出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加强煤储层地质研究,避开原生煤粉源,研制便携式煤粉产出定量测定装置,制定煤粉预警措施,以及合理优化排采工作制度以减少煤粉对煤层气排采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排采
产粉规律
产粉影响因素
煤粉产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沁南地区煤体结构对煤层气开发的影响
被引量:
42
3
作者
胡奇
王生维
+3 位作者
张晨
何俊铧
刘建华
张晓飞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5-68,74,共5页
为了研究煤体结构对煤层气开发的影响,对比了沁南地区3号煤层中原生结构煤、碎裂煤、碎粒煤、糜棱煤等不同煤体结构的钻井、压裂、排采资料,并对部分煤矿进行了井下观测分析。研究发现煤体结构越破碎,井壁稳定性越差,井径、抽采孔钻屑...
为了研究煤体结构对煤层气开发的影响,对比了沁南地区3号煤层中原生结构煤、碎裂煤、碎粒煤、糜棱煤等不同煤体结构的钻井、压裂、排采资料,并对部分煤矿进行了井下观测分析。研究发现煤体结构越破碎,井壁稳定性越差,井径、抽采孔钻屑量越大,同时,储层污染范围与井径大致呈正相关关系;碎粒煤及糜棱煤发育处,井筒周围形成厚层的水泥环,水力压裂初始施工压力将快速上升,导致水泥环破裂,同时压裂液的大量滤失会降低压裂裂缝的延伸范围,甚至导致砂堵等工程问题;在排采过程中,煤层水及煤层气均有携带煤粉的能力,易造成排采通道的堵塞,导致气井产能迅速降低,同时也容易造成裂缝闭合,降低解吸范围,煤体结构越破碎,煤粉产出越多,裂缝闭合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体结构
井壁稳定性
井径
滤失
煤粉
裂缝闭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南一段物源-沉积体系与构造背景
被引量:
5
4
作者
赵小青
程日辉
+3 位作者
于振锋
孙凤贤
王鹏
高会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80,共20页
海拉尔盆地乌南凹陷南一段时期断裂和火山作用强烈,导致岩石碎屑组成具有多样性。碎屑成分有火山碎屑、变质岩碎屑和其他剥蚀碎屑。碎屑多样性使本区岩性及其分区具有鲜明的特色。岩性丰度、矿物组合、阴极发光及其重矿物组合研究显示,...
海拉尔盆地乌南凹陷南一段时期断裂和火山作用强烈,导致岩石碎屑组成具有多样性。碎屑成分有火山碎屑、变质岩碎屑和其他剥蚀碎屑。碎屑多样性使本区岩性及其分区具有鲜明的特色。岩性丰度、矿物组合、阴极发光及其重矿物组合研究显示,区内存在4个单岩性区和2个混合区。单岩性区是变质岩碎屑岩区、火山碎屑沉积岩区、熔结火山碎屑岩区和火山碎屑岩区。根据岩石中各碎屑组成的体积分数可将混合区分为正常沉积碎屑占优势的混合区和火山碎屑占优势的混合区。各单岩性区与构造单元相符合,变质岩碎屑岩区对应乌西断阶带,火山碎屑沉积岩区和熔结火山碎屑岩区对应巴彦塔拉构造带,火山碎屑岩区为乌东弧形构造带的一部分。地球化学数据显示本区源岩岩浆属于壳源花岗质岩浆,同时受到明显的幔源岩浆影响,重稀土较富集。乌西断阶带具有高的稀土总量和不明显的Eu负异常,变质源岩岩浆壳幔混染程度高;巴彦塔拉构造带具有低的稀土总量和明显的Eu负异常,源岩岩浆壳幔混染程度中等;乌东弧形构造带具有高的稀土总量和明显的Eu负异常,源岩岩浆壳幔混染程度低。Dickinson图解显示,乌东弧形构造带源区没有深切割,而巴彦塔拉构造带源区经过了深切割。德尔布干断裂的正滑移导致嵯岗构造片麻岩发育和嵯岗隆起相对隆升,为乌西断阶带提供变质碎屑沉积物,形成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同时断裂又为幔源岩浆的上升提供了通道。巴彦塔拉断裂的伸展走滑使得幔源岩浆上升发生壳幔混染并发生火山喷发,在巴彦塔拉构造带发育熔结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沉积岩,塑造了火山碎屑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巴彦山隆起区壳幔混染程度低,但幔源岩浆的底垫作用导致壳源岩浆的强结晶分异作用、火山活动和地表隆升,在乌东弧形构造带发育火山碎屑岩,塑造了火山碎屑三角洲沉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乌南凹陷
南一段
物源区
沉积体系
构造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层气排采过程中储层压降动态变化影响因素
被引量:
14
1
作者
李瑞
王生维
吕帅锋
肖宇航
粟冬梅
吴川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能源煤与煤层气共采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3-99,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6ZX05067-001)
山西省煤基重点科技攻关资助项目(MQ2014-06)
山西省煤层气联合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4012011)
文摘
为了进一步认识煤层气排采过程中储层压降传递规律及其对煤层气排采的影响,在煤储层裂缝系统发育与分布特征观察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煤裂缝系统及煤基质内压降传递地质模型,并分析总结了储层压降传递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煤储层压降传递及动态变化主要受储层渗透率、含水性、含气饱和度、煤解吸/吸附特性以及井底流压影响,其中储层大裂缝系统内的压降传递主要与渗透率、含水性以及井底流压相关;而煤基质内的压降传递则主要与含气饱和度及煤解吸/吸附特征相关。鉴于储层压降传递及其影响因素在煤层气排采中的作用,提出煤层气排采前应首先掌握影响储层压降的地质参数特征;排采过程中井底流压的控制应充分考虑影响储层压降的各因素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
煤层气
储层压降
井底流压
排采优化
Keywords
coalbed methane
pressure drop of coal reservoir
flow pressure of well bottom
gas drainage optimization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层气排采中煤粉产出量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17
2
作者
李瑞
王生维
陈立超
张晨
何俊铧
晁巍巍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能源煤与煤层气共采技术重点实验室
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2-125,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1ZX05034-002)
山西省煤层气联合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2012007)
文摘
为了解煤层气排采过程中煤粉产出动态变化规律,对沁水盆地南部投产后的煤层气井不同排采阶段煤粉产出量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了煤粉产出影响因素,并通过实例研究了煤粉产出量动态变化与产气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产水阶段和产水产气两相流阶段是最易产出煤粉的阶段,其中产水产气两相流阶段煤粉产出量总体较高,且煤粉产出明显不稳定、不连续。导流裂缝发育特征、储层构造软煤带发育特征及其与导流裂缝的配置关系,地层流体携粉作用以及排采工作制度是影响煤粉产出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加强煤储层地质研究,避开原生煤粉源,研制便携式煤粉产出定量测定装置,制定煤粉预警措施,以及合理优化排采工作制度以减少煤粉对煤层气排采的危害。
关键词
煤层气排采
产粉规律
产粉影响因素
煤粉产出量
Keywords
coalbed methane drainage
coal powder output law
coal powder output influence factor
coal powder output
分类号
TE3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沁南地区煤体结构对煤层气开发的影响
被引量:
42
3
作者
胡奇
王生维
张晨
何俊铧
刘建华
张晓飞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能源煤与煤层气共采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5-68,74,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1ZX05034-002)
山西省煤层气联合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2012007)
文摘
为了研究煤体结构对煤层气开发的影响,对比了沁南地区3号煤层中原生结构煤、碎裂煤、碎粒煤、糜棱煤等不同煤体结构的钻井、压裂、排采资料,并对部分煤矿进行了井下观测分析。研究发现煤体结构越破碎,井壁稳定性越差,井径、抽采孔钻屑量越大,同时,储层污染范围与井径大致呈正相关关系;碎粒煤及糜棱煤发育处,井筒周围形成厚层的水泥环,水力压裂初始施工压力将快速上升,导致水泥环破裂,同时压裂液的大量滤失会降低压裂裂缝的延伸范围,甚至导致砂堵等工程问题;在排采过程中,煤层水及煤层气均有携带煤粉的能力,易造成排采通道的堵塞,导致气井产能迅速降低,同时也容易造成裂缝闭合,降低解吸范围,煤体结构越破碎,煤粉产出越多,裂缝闭合越严重。
关键词
煤体结构
井壁稳定性
井径
滤失
煤粉
裂缝闭合
Keywords
coal structure
stability of well wall
well diameter
leak-off
coal powder
crack closure
分类号
TE3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南一段物源-沉积体系与构造背景
被引量:
5
4
作者
赵小青
程日辉
于振锋
孙凤贤
王鹏
高会军
机构
大庆钻探工程
公司
测井
公司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能源煤与煤层气共采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80,共2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2074)
文摘
海拉尔盆地乌南凹陷南一段时期断裂和火山作用强烈,导致岩石碎屑组成具有多样性。碎屑成分有火山碎屑、变质岩碎屑和其他剥蚀碎屑。碎屑多样性使本区岩性及其分区具有鲜明的特色。岩性丰度、矿物组合、阴极发光及其重矿物组合研究显示,区内存在4个单岩性区和2个混合区。单岩性区是变质岩碎屑岩区、火山碎屑沉积岩区、熔结火山碎屑岩区和火山碎屑岩区。根据岩石中各碎屑组成的体积分数可将混合区分为正常沉积碎屑占优势的混合区和火山碎屑占优势的混合区。各单岩性区与构造单元相符合,变质岩碎屑岩区对应乌西断阶带,火山碎屑沉积岩区和熔结火山碎屑岩区对应巴彦塔拉构造带,火山碎屑岩区为乌东弧形构造带的一部分。地球化学数据显示本区源岩岩浆属于壳源花岗质岩浆,同时受到明显的幔源岩浆影响,重稀土较富集。乌西断阶带具有高的稀土总量和不明显的Eu负异常,变质源岩岩浆壳幔混染程度高;巴彦塔拉构造带具有低的稀土总量和明显的Eu负异常,源岩岩浆壳幔混染程度中等;乌东弧形构造带具有高的稀土总量和明显的Eu负异常,源岩岩浆壳幔混染程度低。Dickinson图解显示,乌东弧形构造带源区没有深切割,而巴彦塔拉构造带源区经过了深切割。德尔布干断裂的正滑移导致嵯岗构造片麻岩发育和嵯岗隆起相对隆升,为乌西断阶带提供变质碎屑沉积物,形成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同时断裂又为幔源岩浆的上升提供了通道。巴彦塔拉断裂的伸展走滑使得幔源岩浆上升发生壳幔混染并发生火山喷发,在巴彦塔拉构造带发育熔结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沉积岩,塑造了火山碎屑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巴彦山隆起区壳幔混染程度低,但幔源岩浆的底垫作用导致壳源岩浆的强结晶分异作用、火山活动和地表隆升,在乌东弧形构造带发育火山碎屑岩,塑造了火山碎屑三角洲沉积体系。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乌南凹陷
南一段
物源区
沉积体系
构造背景
Keywords
Hailar basin
Wunan depression
First Member of Nantun Formation
provenance
sedimentary system
tectonic setting
分类号
P588.14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煤层气排采过程中储层压降动态变化影响因素
李瑞
王生维
吕帅锋
肖宇航
粟冬梅
吴川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煤层气排采中煤粉产出量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李瑞
王生维
陈立超
张晨
何俊铧
晁巍巍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沁南地区煤体结构对煤层气开发的影响
胡奇
王生维
张晨
何俊铧
刘建华
张晓飞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
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南一段物源-沉积体系与构造背景
赵小青
程日辉
于振锋
孙凤贤
王鹏
高会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