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变奏”——从作品的创作及演唱风格看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风华 《北方音乐》 2011年第12期33-34,共2页
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现代民族声乐在世界多元文化中具有自己独特的地位和价值。创作作品除有民族风格特点较强的歌曲、歌剧等作品外,还包括一些艺术性很高的新创作作品;而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在继承并发扬传统... 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现代民族声乐在世界多元文化中具有自己独特的地位和价值。创作作品除有民族风格特点较强的歌曲、歌剧等作品外,还包括一些艺术性很高的新创作作品;而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在继承并发扬传统演唱艺术的精华与特点上,又借鉴吸收西方美声唱法的科学歌唱理论和科学发声方法,形成一种独特的演唱形式。这种演唱形式具有民族性、科学性、艺术性和时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声乐 创作 演唱 艺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谈单簧管教学中的音色模仿及基础练习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国强 《黄河之声》 2010年第6期62-63,共2页
模仿是社会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音乐领域模仿最早出现于13世纪的某些民间多声音乐中,如轮唱曲等。单簧管的音色也要模仿,而想要模仿到好音色,则要做好相应的基础练习。
关键词 模仿 单簧管 音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控制偶然”作曲技术对和声思维的影响——卢托斯拉夫斯基《前奏曲和赋格》的和声分析
3
作者 马婷 《黄河之声》 2011年第20期16-17,共2页
维多尔德.卢托斯拉夫斯基是当代一位颇有影响力的著名作曲家,在他多年的创作道路上,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前奏曲和赋格》创作于1972年,是作曲家创作高峰时期的一部代表作,本文从作曲家"有控制的偶然"的作曲技术入手... 维多尔德.卢托斯拉夫斯基是当代一位颇有影响力的著名作曲家,在他多年的创作道路上,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前奏曲和赋格》创作于1972年,是作曲家创作高峰时期的一部代表作,本文从作曲家"有控制的偶然"的作曲技术入手,对本部作品的和声思维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托斯拉夫斯基 有控制偶然 和声 音程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