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振东集团
1
作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2-2,共1页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散结止痛。用于癌肿疼痛、出血。[用法用量]肌肉注射,一次2~4ml,一日2次;或静脉滴注,一次20ml,用氯化钠注射液200ml稀释后应用,一日一次,儿童酌减,全身用药总量200ml为一个疗程,一般可连续使用2~3个疗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散结止痛。用于癌肿疼痛、出血。[用法用量]肌肉注射,一次2~4ml,一日2次;或静脉滴注,一次20ml,用氯化钠注射液200ml稀释后应用,一日一次,儿童酌减,全身用药总量200ml为一个疗程,一般可连续使用2~3个疗程;或遵医嘱。[不良反应]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皮肤潮红、皮疹、瘙痒、呼吸困难、憋气、心悸、紫绀、过敏性休克等;2.全身性损害:畏寒、寒战、发热、疼痛、乏力、多汗等;3.呼吸系统:咳嗽、呼吸急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休克 皮肤潮红 清热利湿 用药总量 全身性损害 散结止痛 呼吸急促 呼吸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蒙古黄芪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宋诗娟 雷振宏 +5 位作者 郭旭 王圆圆 燕翔 牛景萍 赵成萍 梁建萍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43-54,共12页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是一种传统的道地药材,药用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不同产地黄芪的药材品质和疗效相差甚远,次生代谢物的类型和含量是决定药材品质的物质基础。为了研究不同产地黄芪次级代谢物的差异,为解析黄芪品质形成提...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是一种传统的道地药材,药用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不同产地黄芪的药材品质和疗效相差甚远,次生代谢物的类型和含量是决定药材品质的物质基础。为了研究不同产地黄芪次级代谢物的差异,为解析黄芪品质形成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为优质黄芪的选育奠定基础,试验对来自山西浑源(S2-7)、山西五台(S2-9)、甘肃和政药园(S2-10)的3种蒙古黄芪根进行基于LC-MS/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方法进行差异代谢物筛选,并通过KEGG数据库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共鉴定出674种代谢产物,分为29类,主要包括萜类物质、黄酮类物质、苯丙素类物质和生物碱类物质。依据P<0.05、变量投影重要度(VIP)>1筛选差异代谢物,甘肃黄芪(S2-10)与山西黄芪组(S2-7、S2-9)间筛选出81种差异代谢物;山西五台(S2-9)和浑源(S2-7)2个产地黄芪间筛选出67种差异代谢物;这些代谢物在含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对通路进行富集分析可知,甘肃黄芪与山西黄芪组富集到3条差异显著的代谢通路:异喹啉生物碱生物合成、吲哚生物碱生物合成以及烟酸盐和烟酰胺代谢通路。综上可见,不同产地黄芪次级代谢物的类型和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不同产地 LC-MS/MS PCA OPLS-DA 非靶向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处理对藜麦淀粉流变和体外消化性质及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晓江 肖婧楠 +7 位作者 李麟芳 柴建新 曹雅婧 董美琪 贾馨 郭星妤 李若楠 徐建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44-151,共8页
湿热处理因其安全、绿色、环保、高效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淀粉的改性。本研究采用不同含水量的湿热处理(分别为20%、25%和30%,处理温度为120℃,处理时间为10 h)对藜麦淀粉进行改性并对其流变性质、体外消化性质和结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 湿热处理因其安全、绿色、环保、高效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淀粉的改性。本研究采用不同含水量的湿热处理(分别为20%、25%和30%,处理温度为120℃,处理时间为10 h)对藜麦淀粉进行改性并对其流变性质、体外消化性质和结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为剪切变稀型非牛顿流体,湿热处理后藜麦淀粉的表观粘度均显著降低,且随着湿热处理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频率扫描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湿热处理含水量的增加,藜麦淀粉的储能模量G'呈不断降低趋势,而损耗模量G''和损耗因子呈不断增加的趋势。触变实验表明,随着湿热处理含水量的增加样品的触变环面积不断降低。体外消化结果表明,湿热处理能够显著降低藜麦淀粉中的快速消化淀粉含量(P<0.05),且藜麦淀粉中的慢性消化淀粉含量随着湿热处理含水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在30%含水量下,湿热处理后淀粉所含慢性消化淀粉含量最高,为24.93%,相较原淀粉提高了31.42%。X-衍射结果表明湿热处理后藜麦淀粉的晶型未发生变化,均为A型结晶,但处理后淀粉的相对结晶度显著降低(P<0.05)。傅里叶红外结果表明湿热处理会降低淀粉的整体有序性,但会增加藜麦淀粉中双螺旋结构含量。扫描电镜下观察到相较于原淀粉,改性后的藜麦淀粉出现粘结团聚,部分颗粒表面会出现部分塌陷的现象。本研究结果表明,湿热处理能够显著改变藜麦淀粉的流变学性质,提高藜麦淀粉的慢消化淀粉含量。淀粉的含水量是影响湿热处理改性效果的主要因素。相关结果将为藜麦淀粉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处理 藜麦淀粉 流变性质 体外消化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苦参膏对湿疹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范佳琪 杨思琦 +1 位作者 张红强 王颖莉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755-2761,共7页
目的:评价复方苦参膏治疗湿疹的疗效,并探讨其初步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雄性Kunming小鼠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空白基质组、阳性药组(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0.75 mg/cm^(2))、复方苦参膏高剂量组(500 mg/cm^(2))、中剂... 目的:评价复方苦参膏治疗湿疹的疗效,并探讨其初步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雄性Kunming小鼠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空白基质组、阳性药组(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0.75 mg/cm^(2))、复方苦参膏高剂量组(500 mg/cm^(2))、中剂量组(250 mg/cm^(2))以及低剂量组(125 mg/cm^(2)),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致敏,建立湿疹小鼠模型,激发当天开始给药干预,连续给药14 d,末次给药24 h后取样。对小鼠皮损部位评估打分,计算胸腺和脾脏指数,测定耳肿胀度,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肥大细胞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小鼠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4(IL-4)、IL-5、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复方苦参膏各剂量组皮损、耳肿胀度情况均不同程度减轻,表皮厚度变薄,肥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脾脏和胸腺指数降低,湿疹症状得到缓解,血清中的IL-4、IL-5、IL-10、TNF-α、IFN-γ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复方苦参膏对湿疹小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炎症介质水平,抑制炎症反应,进而维持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稳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参膏 湿疹 2 4-二硝基氯苯 肥大细胞 炎症介质 炎症反应 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胞调控因子探讨血尿胶囊对急性肾盂肾炎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9
5
作者 姚静 杨彦坤 +4 位作者 杨柳 刘聪 倪艳 李安平 郝旭亮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05-1709,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血尿胶囊对急性肾盂肾炎模型大鼠脏器指数、细胞因子以及肾脏组织的影响,探讨血尿胶囊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半结扎"输尿管,膀胱注射大肠杆菌方法制备急性肾盂肾炎大鼠模型,治疗组于造模后第3天... 目的通过观察血尿胶囊对急性肾盂肾炎模型大鼠脏器指数、细胞因子以及肾脏组织的影响,探讨血尿胶囊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半结扎"输尿管,膀胱注射大肠杆菌方法制备急性肾盂肾炎大鼠模型,治疗组于造模后第3天起每天给药1次,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10 d,第13天处死动物,检测脏器指数,测定血清中血肌酐、IL-1α(白细胞介素-1α)、IL-1β、IL-6、IL-10、CXCL-2(趋化因子-2)的含有量,对右侧结扎肾脏进行细菌培养并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大鼠造模后,左右肾比值、肾脏指数增大(P<0.01),膀胱指数有所升高(P>0.05);造模大鼠IL-1α、IL-1β、IL-6、IL-10、血肌酐、尿肌酐、CXCL-2含有量均显著升高(P<0.05,P<0.01);模型组大鼠右侧结扎肾脏细菌培养阳性率为80%;给药10 d后,血尿胶囊高、中剂量组左右肾比值、肾脏指数下降(P<0.01),接近于空白组,膀胱指数变化不明显;血尿胶囊高、中剂量组IL-1α、IL-6、IL-10含有量均明显下降(P<0.01),血尿胶囊高剂量组IL-1β含有量下降明显(P<0.01),血尿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尿肌酐、CXCL-2均有所降低(P<0.05,P<0.01),血肌酐含有量并无明显变化(P>0.05);血尿胶囊高剂量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0%,中剂量组为50%,低剂量组为60%;病理组织检查结果显示血尿胶囊能够显著降低急性肾盂肾炎大鼠肾脏感染、减轻炎症反应。结论血尿胶囊能够改善肾功能,修复肾小球基底膜,降低尿肌酐含有量,下调趋化因子水平,减轻急性肾盂肾炎模型大鼠的肾脏炎症反应,达到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胶囊 急性肾盂肾炎 模型大鼠 细胞因子 病理组织检查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及其提取液中的重金属污染分析及其初步风险评估 被引量:10
6
作者 孔丹丹 闫卉欣 +4 位作者 李歆悦 骆骄阳 秦文杰 范卓文 杨美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77-384,共8页
目的为进一步完善特定药材的质量评价标准,同时弥补其潜在的安全风险评价空缺,以大宗常用中药材苦参为例,深入了解重金属在原药材中的污染水平及其在不同类型制剂中的残留情况,并对服用该药材的潜在危害进行健康风险评估,该研究对评价... 目的为进一步完善特定药材的质量评价标准,同时弥补其潜在的安全风险评价空缺,以大宗常用中药材苦参为例,深入了解重金属在原药材中的污染水平及其在不同类型制剂中的残留情况,并对服用该药材的潜在危害进行健康风险评估,该研究对评价及提高中药质量及安全方面给出了一定的实验基础及借鉴价值。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法测定了不同产地苦参中铬(Cr)、镍(Ni)、铅(Pb)、镉(Cd)、汞(Hg)、砷(As)、铜(Cu)及锌(Zn)8类有害元素的含量;基于苦参不同提取工艺及人体外消化模型,分别模拟苦参的水提液与醇提液制剂及原粉等3种主要的入药模式,测定其中重金属的转移率,同时使用人体日暴露量及靶标危害系数法(THQ)分别对苦参的重金属健康风险等级进行评估,最终给出特定类型苦参药材中各重金属的最大残留限量推荐值。结果在国际重金属限量标准对比下,12批苦参中6批As超标,1批Cd超标,不合格率为66.76%。然而,水提取工艺对Ni,Cu,As,Zn,Hg及Pb元素具有较高的脱除能力,且醇提工艺可特异性的脱除Cd元素。三种入药方式下THQ总值均低于各项重金属的THQ标准值,而苦参重金属MRL理论值与中国药典MRL值存在较大差异。结论通过研究不同产地苦参中重金属的残留情况及其在不同入药方式下的转移利率发现:苦参药材经提取后,由重金属导致的健康风险等级降低,因此针对不同类型药材中重金属的最大限量值的制定有待进一步修改,本研究为特定类型药材的风险等级评估提供了实验基础与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服药方式 ICP-MS 健康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洛他赛的波谱解析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脂质体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雪琦 李建伟 +10 位作者 李秋红 阎妍 段嘉伦 崔一诺 苏展博 罗倩 许佳瑞 杜亚菲 王桂玲 谢英 吕万良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67-476,共10页
目的:拉洛他赛是国内外均未上市的新结构药物,未见质量研究相关报道。对拉洛他赛进行波谱解析以验证其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结构式,同时建立一种定量方法用于拉洛他赛脂质体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利用质谱、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 目的:拉洛他赛是国内外均未上市的新结构药物,未见质量研究相关报道。对拉洛他赛进行波谱解析以验证其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结构式,同时建立一种定量方法用于拉洛他赛脂质体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利用质谱、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测定方法,对拉洛他赛进行药物结构和光谱学解析;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拉洛他赛进行全波长扫描,确定其吸收波长;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拉洛他赛定量方法并用于脂质体拉洛他赛包封率的测定。结果:揭示了拉洛他赛的四大光谱学特征并制订相应的标准图谱。确认了拉洛他赛的结构为三环二萜,分子式为C45H53NO14 ,相对分子质量为831.900 1。建立了拉洛他赛的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方法,其色谱柱为C18硅胶反相色谱柱(5 μm, 250 mm×4.6 mm),流动相为乙腈-水(体积比75 ∶ 25),检测波长为230 nm,该方法可用于测定脂质体制剂中拉洛他赛的包封率,稳定性、回收率和精密度高。此外,新制备了拉洛他赛脂质体,该脂质体粒径大约105 nm,均一性良好,药物包封率大于80%。结论:制订了拉洛他赛的质谱、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图谱,验证了拉洛他赛的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和结构式,建立了拉洛他赛的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方法,该方法可用于拉洛他赛脂质体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洛他赛 波谱解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黄芪多糖治疗结直肠癌作用机制 被引量:6
8
作者 陈超 杨永 +6 位作者 朱晶 王伟 原艺佳 竺梦情 曾桐春 游蓉丽 李安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24-28,I0001,I0002,共7页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黄芪多糖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探讨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潜在作用机制,同时将筛选结果进行分子对接。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筛选得到黄芪多糖活性化学成分,采用Swisstarget数据库筛选出黄芪多糖活性成分的作...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黄芪多糖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探讨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潜在作用机制,同时将筛选结果进行分子对接。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筛选得到黄芪多糖活性化学成分,采用Swisstarget数据库筛选出黄芪多糖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利用TTD、Drugbank及Disgenet数据库筛选结直肠癌疾病作用相关靶点,明确黄芪多糖治疗结直肠癌的靶点。在STRING数据库的作用下,对靶点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基于Cytoscape建立相关的蛋白互作网络,并采取可视化分析,基于David数据库实现GO分析,展开一系列的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Tolls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利用Swisstarget数据库筛选出黄芪多糖的潜在靶点299个,通过上述基因相关数据库检索到结直肠癌相关的靶点1648个,将活性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共获得146个靶点,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黄芪多糖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可能与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癌症通路等157条信号通路存在密切的相关性。通过分子对接表明,黄芪多糖中12个活性成分中葡聚糖与TNF、IL-6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黄芪多糖治疗结直肠癌具有多靶点、多通路作用的特点,为进一步研究黄芪多糖治疗结直肠癌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黄芪多糖 结直肠癌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种党参种质综合品质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肖淑贤 侯沁文 +5 位作者 蔡子平 蔺海明 胡利峰 李飞鹤 王玉龙 赵艳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2期290-294,296,共6页
为筛选适合长治地区栽培的党参种质,本研究测定了20种党参种质在长治地区种植后的12项指标(千粒重、发芽率、大田出苗率、根长、根直径、单株质量、越冬保苗率、株高、茎干颜色、叶片形状、浸出物、苍术内酯Ⅲ),对12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 为筛选适合长治地区栽培的党参种质,本研究测定了20种党参种质在长治地区种植后的12项指标(千粒重、发芽率、大田出苗率、根长、根直径、单株质量、越冬保苗率、株高、茎干颜色、叶片形状、浸出物、苍术内酯Ⅲ),对12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用隶属函数分析得出综合品质评价。结果表明:12项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归纳成药效成分因子、出苗率因子、抗性因子、种子质量因子和产量因子5个主成分;20种党参种质资源的综合品质顺序由优到劣依次为平顺县龙溪镇下井村、威宁县小海镇松山村、平顺县龙溪镇南小沟、平顺县西沟乡申家坪村、威宁县二塘镇艾家坪村、平顺县寺头乡寺头村、平顺县龙溪镇新城村。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综合品质较高的平顺县下井村、威宁县松山村、平顺县南小沟、平顺县申家坪村、平顺县青羊镇聚为一类,推荐这5个种质作为长治地区党参推广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分析 聚类分析 千粒重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破壁饮片与传统饮片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飞鹤 裴妙荣 +2 位作者 苏静杰 陈强 赵宇杰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8期1210-1213,共4页
目的:采用传统饮片煎煮服用和破壁饮片冲泡服用的模式,从水分、浸出物、有效成分溶出率、指纹图谱和稳定性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为破壁饮片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5种传统中药饮片(天麻、当归、罗汉果、党参、三七)与相应破壁饮... 目的:采用传统饮片煎煮服用和破壁饮片冲泡服用的模式,从水分、浸出物、有效成分溶出率、指纹图谱和稳定性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为破壁饮片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5种传统中药饮片(天麻、当归、罗汉果、党参、三七)与相应破壁饮片按照药典方法进行水分、浸出物、有效成分溶出率、指纹图谱及破壁饮片稳定性研究,在各自最优溶出方法下比较各主要成分的溶出差异。结果:传统饮片的水分含量均大于破壁饮片;浸出物含量基本一致;壁破饮片的溶出量为传统饮片的55%~200%;指纹图谱结果显示溶出成分未见明显差异;12个月的常规稳定性实验表明除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不稳定以外,其他基本稳定。结论:中药破壁饮片在水分含量上有各自新的限度;破壁不影响饮片浸出物含量;破壁饮片冲泡的有效成分溶出量基本低于饮片煎煮溶出量;破壁不会改变原饮片物质组成;稳定性除含特殊成分的饮片外,12个月内基本稳定,从服用便捷全草入药综合考虑仍有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壁饮片 传统饮片 水分 浸出物 含量 指纹图谱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苦荞茶中芦丁和槲皮素含量测定及二者冲泡溶出率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药雅俊 柳雪姣 +3 位作者 裴妙荣 陈强 张俊英 马慧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250-255,共6页
本文建立了HPLC法测定6款造粒成型苦荞茶、8款全麦(胚)苦荞茶中芦丁、槲皮素含量,并研究两类苦荞茶中芦丁、槲皮素的冲泡溶出率。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A)-0.1%冰乙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 本文建立了HPLC法测定6款造粒成型苦荞茶、8款全麦(胚)苦荞茶中芦丁、槲皮素含量,并研究两类苦荞茶中芦丁、槲皮素的冲泡溶出率。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A)-0.1%冰乙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57 nm,柱温30℃。在此色谱条件下,芦丁和槲皮素完全分离,线性范围分别为0.00362~0.90613 mg·mL^-1(r=0.9996)、0.01439~0.71947 mg·mL^-1(r=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99%(RSD 1.71%)、98.37%(RSD 2.03%)。结果表明,造粒成型苦荞茶中芦丁和槲皮素总量17.34 mg·g^-1,槲皮素占89.10%,其冲泡液中芦丁、槲皮素总溶出率19.41%;全麦(胚)苦荞茶中芦丁、槲皮素总量11.96 mg·g^-1,芦丁占91.39%,其冲泡液中芦丁、槲皮素总溶出率67.86%。苦荞茶冲泡液中芦丁、槲皮素总量:造粒成型苦荞茶<全麦(胚)苦荞茶(P<0.01)。采用SPSS 22.0对14款苦荞茶及冲泡液中芦丁、槲皮素总量和溶出率进行聚类分析,可分为造粒成型苦荞茶和全麦(胚)苦荞茶两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茶 冲泡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芦丁 槲皮素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清代谢组学与网络药理学探究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游蓉丽 黄玉荣 +3 位作者 毛睿 海丽娜 王颖莉 王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9期988-999,共12页
目的:运用血清代谢组学、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CKI)中生物碱类成分在治疗肺癌时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Lewis小鼠肺癌瘤株接种于C57小鼠建立肺癌模型,将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CKI组。尾静脉注射给药,... 目的:运用血清代谢组学、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CKI)中生物碱类成分在治疗肺癌时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Lewis小鼠肺癌瘤株接种于C57小鼠建立肺癌模型,将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CKI组。尾静脉注射给药,每日1次,连续17 d。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代谢组学技术对小鼠血清进行检测,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结合人类代谢数据库(HMDB)等数据库和相关文献指认、鉴定差异代谢物,通过MetaboAnalyst在线工具寻找相关的代谢途径。采用网络药理学,构建CKI治疗肺癌的“成分-靶点-疾病”网络。采用分子对接法验证潜在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相互作用。将血清代谢组学与网络药理学联合分析构建“代谢物-反应-酶-基因”网络。结果:通过代谢组学技术,从血清中筛选出与肺癌相关的16种差异代谢物,与模型组相比,CKI能回调这些差异代谢物水平。代谢通路主要涉及视黄醇代谢、色氨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等代谢途径。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CKI治疗肺癌主要作用于STAT3、MAPK3、MAPK1等靶点蛋白,与肿瘤中的蛋白聚糖、细胞衰老、HIF-1信号通路密切相关。结论:本研究从代谢组学与网络药理学的角度阐释了CKI在治疗肺癌时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CKI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参注射液 肺癌 代谢组学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参芪茶和葛根枳椇茶斑马鱼生物效应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英 张贻杨 +4 位作者 岳林涛 戴明珠 沈佳琪 郭杰 李春启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6-343,共8页
虽然“药茶”概念形成及其文化发展在中国源远流长,但是针对现代药茶生物效应的研究较少,利用斑马鱼模型,从增强免疫力(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抗疲劳和缺氧耐受力(总运动距离)等方面评价灵芝参芪茶缓解体力疲劳的功效;从酒精性脂... 虽然“药茶”概念形成及其文化发展在中国源远流长,但是针对现代药茶生物效应的研究较少,利用斑马鱼模型,从增强免疫力(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抗疲劳和缺氧耐受力(总运动距离)等方面评价灵芝参芪茶缓解体力疲劳的功效;从酒精性脂肪肝、解酒(行为学)和胃肠道保护等方面评价葛根枳椇茶保肝护胃的功效。实验结果表明:当灵芝参芪茶质量浓度分别为625,1250,2500μg/mL时,均可显著提高免疫低下的斑马鱼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并可明显提高两种缺氧疲劳斑马鱼运动能力,具有剂量依赖性;当葛根枳椇茶质量浓度分别为625,1250,2500μg/mL时,均可显著降低肠炎性斑马鱼肠道中性粒细胞数量、降低兴奋期醉酒斑马鱼总运动距离,且葛根枳椇茶625μg/mL可预防酒精性脂肪肝。因此,灵芝参芪茶具有缓解体力疲劳的功效,葛根枳椇茶具有保肝护胃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药茶 免疫力 抗疲劳 酒精性脂肪肝 解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质叶酸片中铁元素的含量 被引量:2
14
作者 秦瑜丽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9-101,共3页
建立测定铁质叶酸片中铁含量的方法。用1∶1的盐酸溶液和10%的盐酸羟胺处理样品,使样品中的铁全部转化成Fe2+,Fe2+与0.15%的邻菲罗啉显色剂络合生成稳定的橙红色化合物,按分光光度法,在511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表明,铁离子浓度在0.022 4... 建立测定铁质叶酸片中铁含量的方法。用1∶1的盐酸溶液和10%的盐酸羟胺处理样品,使样品中的铁全部转化成Fe2+,Fe2+与0.15%的邻菲罗啉显色剂络合生成稳定的橙红色化合物,按分光光度法,在511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表明,铁离子浓度在0.022 4~0.112 0m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1%(n=6)。该方法操作简单,样品前处理简便,结果稳定、精确,适用范围广,可用于铁质叶酸片中铁元素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片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检测复合维生素片中叶酸和维生素B_(12)的含量 被引量:4
15
作者 秦瑜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5期2248-2249,2260,共3页
[目的]建立应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复合维生素片中叶酸和维生素B12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用菲罗门lunaC18(4.6×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28 mol/L磷酸氢二钠水溶液(用磷酸调pH到3.5)(21∶79),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361 nm... [目的]建立应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复合维生素片中叶酸和维生素B12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用菲罗门lunaC18(4.6×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28 mol/L磷酸氢二钠水溶液(用磷酸调pH到3.5)(21∶79),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361 nm,进样量为20μl,柱温为25℃。[结果]维生素B12在6.65~66.50 n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是y=0.495 1x+1.342 8(R2=0.999 4,n=6),平均回收率为96.83%,RSD为0.82%(n=6)。叶酸在80~800 n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是y=0.021 1 x+0.661 1(R2=0.998 8,n=6),平均回收率为95.56%,RSD为1.54%(n=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以用于复合维生素片中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叶酸 维生素B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TC1+1澄清剂在清咽复方水提液澄清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楚婷花 田密 +1 位作者 麻开香 李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8期172-176,共5页
[目的]研究清咽复方水提液的澄清工艺。[方法]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澄清剂用量、药液浓度(生药量∶药液量)、絮凝温度分别对出膏率、绿原酸和总皂苷含量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澄清剂用量对综合指标的影响最大,... [目的]研究清咽复方水提液的澄清工艺。[方法]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澄清剂用量、药液浓度(生药量∶药液量)、絮凝温度分别对出膏率、绿原酸和总皂苷含量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澄清剂用量对综合指标的影响最大,药液浓度次之。最佳澄清工艺:在药液浓度(生药量∶药液量)为1∶6(g∶mL)时,加入8%B组分和4%A组分,水浴温度80℃。在此工艺条件下,出膏率为19.13%,绿原酸含量为592.81 mg/g,总皂苷含量为473.15 mg/g。[结论]ZTC1+1天然澄清剂对清咽复方水提液的澄清效果良好,且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咽复方水提液 ZTC1+1天然澄清剂 澄清工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复方中成药欧盟简化注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靳玉瑶 李安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1322-1324,1329,共4页
目的:通过欧盟药品注册法规及标准的研究,建立复方中成药欧盟简化注册评价指标体系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期为复方中成药欧盟简化注册品种选择提供参考。方法:运用Delphi专家咨询法构建复方中成药欧盟简化注册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 目的:通过欧盟药品注册法规及标准的研究,建立复方中成药欧盟简化注册评价指标体系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期为复方中成药欧盟简化注册品种选择提供参考。方法:运用Delphi专家咨询法构建复方中成药欧盟简化注册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果:得到2个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以及各指标权重,构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A企业113个复方中成药品种评价后,有61个品种不适宜进行欧盟简化注册。结论: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能够有效的运用于对注册品种的评价,对复方中成药欧盟简化注册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成药 欧盟 简化注册 模糊综合评价 Delphi专家咨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检测片剂中葡萄糖酸亚铁的含量 被引量:1
18
作者 秦瑜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8期3635-3636,共2页
[目的]建立测定保健食品片剂中葡萄糖酸亚铁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条件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150 mm,5μm);以乙腈-离子对溶液(500 ml纯化水中加四丁基氢氧化铵10 ml,用磷酸调pH至7.6)30∶70(V/V)作为流动相... [目的]建立测定保健食品片剂中葡萄糖酸亚铁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条件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150 mm,5μm);以乙腈-离子对溶液(500 ml纯化水中加四丁基氢氧化铵10 ml,用磷酸调pH至7.6)30∶70(V/V)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进样量20μl,检测器在波长210 nm处进行检测。[结果]试验表明,该方法标准曲线良好,线性范围为62.5~625.0μg/ml,回归方程为Y=0.009 2X-0.116 6,R2=0.999(n=6)。出峰时间为1.547 min,平均回收率为96.68%,RSD为1.5%(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样品前处理简便,结果稳定、精确,可用于保健食品片剂中葡萄糖酸亚铁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葡萄糖酸亚铁 片剂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储藏方式对党参化学成分影响及与气温因子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孟瑞丽 肖淑贤 +3 位作者 王旭峰 李飞鹤 王玉龙 李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3期216-216,218,共2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储藏方式对党参化学成分的影响,并探讨了党参品质与储藏气温的相关性,以为党参储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气调密封处理下的党参浸出物含量显著高于常规密封,常规密封、气调密封处理下的党参含水量显著高于自然存放,自然存... 本文研究了不同储藏方式对党参化学成分的影响,并探讨了党参品质与储藏气温的相关性,以为党参储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气调密封处理下的党参浸出物含量显著高于常规密封,常规密封、气调密封处理下的党参含水量显著高于自然存放,自然存放的党参苍术内酯Ⅲ含量与气调密封、常规密封差异均不显著。党参水分与气温成显著正相关,浸出物、苍术内酯Ⅲ与气温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储藏方式 化学成分 气温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方式对四大药材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肖淑贤 方玉强 +4 位作者 李飞鹤 侯沁文 雷振宏 王玉龙 王旭峰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1351-1355,1449,共6页
通过自然存放、常规密封及气调密封3种方式分别贮藏6、12、18个月后,测定党参、黄芪、地黄、款冬花4种药材的性状、含水量和主要成分含量,探究不同贮藏方式下药材品质随贮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贮藏方式和时间交互作用下,党参... 通过自然存放、常规密封及气调密封3种方式分别贮藏6、12、18个月后,测定党参、黄芪、地黄、款冬花4种药材的性状、含水量和主要成分含量,探究不同贮藏方式下药材品质随贮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贮藏方式和时间交互作用下,党参、地黄、款冬花的水分含量差异显著,黄芪水分含量差异不显著。3种贮藏方式的浸出物含量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少,而气调仓储降低最少。相关性表明,党参的浸出物与苍术内酯Ⅲ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苍术内酯Ⅲ和浸出物含量有所下降,所以贮藏时间至少为18个月。黄芪在自然存放和常规密封状态下,12个月的毛蕊异黄酮葡萄显著高于18个月,气调贮藏方式的毛蕊异黄酮葡萄随着时间增加而降低,但差异不显著,且含量降低最少;黄芪宜采用气调密封贮藏,贮藏时间至少为18个月。地黄在3种贮藏方式和贮藏时间交互作用下,梓醇差异均不显著,毛蕊花糖苷差异显著;随着时间增加,毛蕊花糖苷不断降低,气调贮藏和常规密封显著高于自然存放,自然存放最多存放18个月。贮藏6个月时,3种贮藏方式的款冬酮低于药典标准,所以款冬花冬季采收后的自然存放和气调贮藏均不宜超过6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黄芪 地黄 款冬花 贮藏方式 贮藏时间 药材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