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防屈曲支撑框架体系按延性方法设计与按现行规范设计对比
1
作者 杨秋鸣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0-108,119,共10页
简要介绍了我国抗震设计方法的历史沿革、结构延性设计的基本理念以及必要性,介绍了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的概念、受力原理。引入了结构体系延性调整系数γRS,介绍了延性设计方法对梁柱节点、构件截面宽厚比、长细比以及层间位移的要求。... 简要介绍了我国抗震设计方法的历史沿革、结构延性设计的基本理念以及必要性,介绍了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的概念、受力原理。引入了结构体系延性调整系数γRS,介绍了延性设计方法对梁柱节点、构件截面宽厚比、长细比以及层间位移的要求。本文主要是为了得到在抗震设计中采用本文方法设计工程项目时的经济指标,因此工作重点放在按照延性设计方法设计实际工程以及与按现行规范设计的比较中。论文给出了13层试设计算例设计对比。利用MTS软件分别按延性设计方法以及按现行规范对一个13层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算例进行试设计,对按两种方法进行设计得出的各个结果进行对比,讨论按延性设计方法设计结构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屈曲支撑框架体系 防屈曲支撑 延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隧道施工对地下复杂管线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杨秋鸣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3-137,共5页
以黄土地区地铁隧道施工为背景,针对地下复杂管线的位移沉降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对不同材质的给水管、天然气管和污水管的监测数据分析、三维有限元分析以及安全性计算,结果表明管线材料对管线沉降影响较小,而管线周围土体环境对管线沉降... 以黄土地区地铁隧道施工为背景,针对地下复杂管线的位移沉降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对不同材质的给水管、天然气管和污水管的监测数据分析、三维有限元分析以及安全性计算,结果表明管线材料对管线沉降影响较小,而管线周围土体环境对管线沉降有显著影响.进而总结隧道施工对不同材质管线影响规律,为黄土地区地铁隧道施工及类似深基坑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管线 隧道施工 黄土地区 安全性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柱结构改造中楼板开洞问题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秋鸣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9-143,共5页
楼板为板柱结构的重要构件,其开洞影响整体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板柱楼板开洞可分为仅需要进行局部补强和需要整体分析的两类洞口。本文分析了局部补强洞口对结构水平刚度和楼板竖向刚度及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对刚度的影响可忽略不... 楼板为板柱结构的重要构件,其开洞影响整体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板柱楼板开洞可分为仅需要进行局部补强和需要整体分析的两类洞口。本文分析了局部补强洞口对结构水平刚度和楼板竖向刚度及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对刚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在承载力方面,除需对开洞截面进行加固外,还应对其所在板带的未开洞部位进行适度补强。当洞口尺寸超出了局部补强的条件时,应进行结构整体分析,本文给出了处理原则。最后介绍了一个板柱结构开洞改造的工程实例,供同类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柱结构 改造 开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结构在冲击荷载下的损伤与非线性分析
4
作者 杨太生 王居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7-180,共4页
利用集中损伤力学的方法对三维框架结构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损伤分析。其基本思路是:把损伤参数作为系统的内部变量,在有限元的基础上,将连续介质力学、断裂力学和塑性铰概念结合起来分析结构的力学行为。最后通过对一个二层框架结构进... 利用集中损伤力学的方法对三维框架结构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损伤分析。其基本思路是:把损伤参数作为系统的内部变量,在有限元的基础上,将连续介质力学、断裂力学和塑性铰概念结合起来分析结构的力学行为。最后通过对一个二层框架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与ABAQUS的计算结果作比较,验证其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损伤力学 冲击载荷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结构震后损伤的精确定位
5
作者 张瑞生 王居林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1-134,139,共5页
基于频率易测且精度较高的特点,提出了框架结构损伤诊断的三步法。首先确定损伤杆件:把频率看作损伤参数的函数,以结构的每根杆件为一个单元,通过测量结构损伤前后频率的变化,构造以损伤参数为未知量的线性方程组,求解得到受损的构件。... 基于频率易测且精度较高的特点,提出了框架结构损伤诊断的三步法。首先确定损伤杆件:把频率看作损伤参数的函数,以结构的每根杆件为一个单元,通过测量结构损伤前后频率的变化,构造以损伤参数为未知量的线性方程组,求解得到受损的构件。其次,把受损杆件划分成若干单元,再次构建方程组并求解,确定出损伤的具体位置和程度。最后,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解决了由于测量误差影响诊断精度的问题。通过对一个2层框架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其损伤识别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损伤识别 三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