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数量繁殖及保护 被引量:2
1
作者 薛恩祥 王建平 郝映红 《野生动物》 1991年第6期3-6,共4页
我们于1987~1989年对本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数量、繁殖及保护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所获资料初步整理报道如下: 一、工作方法在工作中采用以下工作方法: (一)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保护动物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世广 《山西林业》 2009年第3期9-10,共2页
本文介绍了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保护现状、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保护对策以及加强省直林区森林资源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 庞泉沟 自然保护区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河岸带鸟类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世广 郝映红 +1 位作者 隋金玲 齐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5期420-424,共5页
2005至2009年间,每年的4、5月和7、8月间对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河岸带的云杉林、针阔混交林、沙棘灌丛、柳树灌丛、河滩、农耕地、居民区等生境类型的鸟类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并观察记录河岸带鸟类的迁徙行为。调查共发现鸟类11目30科89... 2005至2009年间,每年的4、5月和7、8月间对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河岸带的云杉林、针阔混交林、沙棘灌丛、柳树灌丛、河滩、农耕地、居民区等生境类型的鸟类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并观察记录河岸带鸟类的迁徙行为。调查共发现鸟类11目30科89种,其中,古北界51种(57.3%);东洋界12种(13.5%);广布种26种(29.2%);居留型分析显示,留鸟41种(46.1%),夏候鸟48种(53.9%);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二级保护动物5种,省级保护动物7种,我国特产鸟类7种。本区候鸟的迁徙有一定的规律。对不同生境中鸟类群落间的多样性特征、物种间组成的复杂性进行计算和比较发现,不同生境存在显著差异,河岸带中针阔混交林生境中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河岸带是庞泉沟保护区中的重要区域之一,在鸟类资源的保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议进一步加强对河岸带鸟类群落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群落 结构组成 河岸带 庞泉沟保护区 迁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原麝资源
4
作者 郝映红 安文山 +3 位作者 杨向明 郭玉勇 韩宝智 孟小丽 《四川动物》 CSCD 1993年第3期34-35,共2页
在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原麝的资源调查,并记述了栖息地特征、密度及其食性。
关键词 资源 原麝 自然保护区 山西 庞泉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长尾雀繁殖习性观察
5
作者 杨向明 安晓红 梁小明 《四川动物》 CSCD 2002年第2期99-99,共1页
关键词 山西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 长尾雀 繁殖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山雀科鸟类的生态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任建强 安文山 +1 位作者 王忠星 高永红 《四川动物》 CSCD 1995年第3期129-130,共2页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山雀科鸟类的生态观察任建强,安文山,王忠星,高永红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交城0305101991─1993年,我们在庞泉沟自然保护区(东经111°27',北纬37°51')对山雀科鸟类进行...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山雀科鸟类的生态观察任建强,安文山,王忠星,高永红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交城0305101991─1993年,我们在庞泉沟自然保护区(东经111°27',北纬37°51')对山雀科鸟类进行了野外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垂直分布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纲 山雀科 生态学 自然保护区 庞泉沟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栖息地的选择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国钢 张正旺 +1 位作者 杨凤英 李世广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0-103,共4页
于1997年12月至1998年11月对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栖息地的选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春季由于林缘灌丛地带阳光充足,草本植物返青较早,在0~10cm的覆盖度较高的区域,昆虫相对较多,常常会吸引褐马鸡取食。夏季,褐马鸡为顺利完成繁... 于1997年12月至1998年11月对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栖息地的选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春季由于林缘灌丛地带阳光充足,草本植物返青较早,在0~10cm的覆盖度较高的区域,昆虫相对较多,常常会吸引褐马鸡取食。夏季,褐马鸡为顺利完成繁殖活动和育雏,很少到林缘灌丛中活动,而是选择在针阔混交林中觅食,因为铁矿大多聚集在林缘灌丛。秋季,褐马鸡雏鸟已经长大,多数都是以家族的形式活动,使得被捕食的风险增加。因此褐马鸡在秋季同样会避开干扰较大的林缘,而选择在10~30cm覆盖度较大的针阔混交林中,而林缘灌丛如沙棘等次生灌丛提供了较为丰富的食物。冬季,褐马鸡多选择在阳光充足的林缘灌丛取食,此时期褐马鸡也多选择乔木胸径较粗、乔木较高的针阔混交林,这些区域为褐马鸡提供了良好的隐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息地选择 褐马鸡 判别分析 五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庞泉沟保护区三种鸮的繁殖生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郝映红 齐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536-541,共6页
通过1991~1997年和2002~2004年两次在庞泉沟自然保护区选择林线河滩耕地居民区、阔叶林区、针阔混交林区、针叶林区和山地土壁石质悬崖峭壁5种类型栖息地,设置长400m,跨度100m的固定样线,调查红角鸮、雕鸮和纵纹腹小鸮的迁徙特性、种... 通过1991~1997年和2002~2004年两次在庞泉沟自然保护区选择林线河滩耕地居民区、阔叶林区、针阔混交林区、针叶林区和山地土壁石质悬崖峭壁5种类型栖息地,设置长400m,跨度100m的固定样线,调查红角鸮、雕鸮和纵纹腹小鸮的迁徙特性、种群密度和繁殖特性,并采用剖捡标本和食丸的方法分析其食性,借以分析3种鸮对5种类型生境的利用特性和繁殖期繁殖生态学特性。结果表明:红角鸮迁徙的特点,北徙年均差异3~4d,南迁年均差异2~5d,居留期162~166d,间隔期199~203d,在本区的生态活动是相对稳定的。阔叶林生境是红角鸮的主要栖息环境。山地土壁、石质悬崖峭壁区是雕鸮的主要栖息环境。林线河滩耕地居民区是纵纹腹小鸮的主要栖息环境。通过其繁殖特性的分析,表明3种鸮在繁殖巢穴选取、产卵、孵卵和育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3种繁殖鸮的食性,以农田鼠类、昆虫和部分鸟类为食性,为森林益鸟,应该加以保护,但由于其生境利用较为特殊,种群数量偏低,其繁殖受到食物丰富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角鸮 雕鸮 纵纹腹小鸮 繁殖 迁徙 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庞泉沟保护区原麝的一些生态资料 被引量:3
9
作者 郝映红 武建勇 王俊田 《四川动物》 CSCD 1990年第2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原麝 生态 庞泉沟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庞泉沟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武建勇 张凤仙 +1 位作者 武保平 刘明良 《河北林果研究》 2000年第S1期11-14,共4页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庞泉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庞泉沟冠纹柳莺繁殖习性的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向明 李世广 《四川动物》 CSCD 1999年第2期77-77,共1页
冠纹柳莺(Phyloscopusreguloides)是庞泉沟保护区近几年来新发现的繁殖鸟类,从而使该区繁殖柳莺的种类增加为4种[1,2]。国内关于该种繁殖习性的报道尚少。为了系统搞清本区柳莺的生态资料,1993-1... 冠纹柳莺(Phyloscopusreguloides)是庞泉沟保护区近几年来新发现的繁殖鸟类,从而使该区繁殖柳莺的种类增加为4种[1,2]。国内关于该种繁殖习性的报道尚少。为了系统搞清本区柳莺的生态资料,1993-1997年的4-9月,对该种的繁殖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纹柳莺 繁殖习性 生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道地中草药分布及种类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瑞 郭玉永 +4 位作者 郝嘉辰 光弘 杜倩 王爱萍 董琦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1期95-97,共3页
为适应当前林下经济的发展,充分挖掘山西省境内中草药的发展潜力,根据中草药的生长特性及其生长地域环境分布特征,对境内各类中草药进行分类归纳,以期为中草药产业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 中草药 中药道地性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褐马鸡的分布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向明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85-1090,共6页
2014—2019年,对山西省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的分布进行调查研究,采用查阅文献、访问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取得有效空间分布点位349处,结果表明:褐马鸡分布于吕梁山地的5市32县,面积约为9415 km2;洪洞、晋源区、忻府区... 2014—2019年,对山西省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的分布进行调查研究,采用查阅文献、访问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取得有效空间分布点位349处,结果表明:褐马鸡分布于吕梁山地的5市32县,面积约为9415 km2;洪洞、晋源区、忻府区、保德4个县为其新扩散的分布区;太岳山林区为新分布区,包括3市5县,面积约1642 km2。全省分布点位介于海拔582—2651 m。确定褐马鸡太岳山林区分布为原来历史分布的残存或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马鸡 山西省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养褐马鸡繁殖期行为与其粪便中性激素的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文博 隋金玲 +2 位作者 齐磊 胡德夫 李世广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1-104,共4页
2012年3—5月在山西省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笼养褐马鸡的繁殖期行为进行了研究,并运用非损伤取样法采集褐马鸡的粪便样品,提取粪便样品中的睾酮并用酶免法(EILSA)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笼养褐马鸡繁殖期主要行为有觅食、游走、静栖、... 2012年3—5月在山西省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笼养褐马鸡的繁殖期行为进行了研究,并运用非损伤取样法采集褐马鸡的粪便样品,提取粪便样品中的睾酮并用酶免法(EILSA)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笼养褐马鸡繁殖期主要行为有觅食、游走、静栖、理羽、沙浴、警戒和繁殖。繁殖行为中,发现雄性有两种不同的交配方式且配偶有固定和不固定两种情况。其中,繁殖期配偶固定或不固定的雄性褐马鸡在行为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不同的领域行为的雄性褐马鸡,在静栖和警戒两种行为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粪便样品中的睾酮测定结果显示,配偶不固定的雄性褐马鸡睾酮值显著高于配偶固定的个体(P<0.05),领域行为强的雄性褐马鸡睾酮值极显著高于领域行为较弱的个体(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养 褐马鸡 繁殖期 性激素 粪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鵰鸮种群密度及繁殖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韩桂彪 郝映红 +1 位作者 安文山 孟小丽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4期330-333,共4页
本文作者于1982~1991年,在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我国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周鸟)鸮(Bubo bubo ussuriensis)的种群密度及繁殖进行了调查研究。证实了该鸟栖于山地疏林间,两小时四公里遇见数为0.458只。3~6月份繁殖,每窝卵数2~3枚,4... 本文作者于1982~1991年,在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我国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周鸟)鸮(Bubo bubo ussuriensis)的种群密度及繁殖进行了调查研究。证实了该鸟栖于山地疏林间,两小时四公里遇见数为0.458只。3~6月份繁殖,每窝卵数2~3枚,4月上旬开始产卵,每隔2~3天产卵一枚,孵卵期38.5天左右,孵化率为90.91%。食物以动物性为主,兽类、家畜尸体、鸟类和爬行动物分别各占55.473%、74.65%、35.523%和1.6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Xiao 种群 密度 孵化率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对沙地柏苗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占合 姚延梼 +1 位作者 张兰芳 邓慧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250-253,共4页
以三年生沙地柏移植苗为材料,采用对比试验方法,于缓苗期、生长初期、速生前期、速生后期分别对土壤进行不同施肥处理,测定苗木各项生长指标,研究了不同施肥对沙地柏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多元素复合肥对促进叶绿素的合成,加速... 以三年生沙地柏移植苗为材料,采用对比试验方法,于缓苗期、生长初期、速生前期、速生后期分别对土壤进行不同施肥处理,测定苗木各项生长指标,研究了不同施肥对沙地柏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多元素复合肥对促进叶绿素的合成,加速苗木生长影响较大;施用N、P、K肥与多元素复合肥对苗木生物量积累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柏 施肥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鹊的食物 被引量:5
17
作者 郝映红 安文山 +3 位作者 任建强 郝有福 孟小丽 李芳 《四川动物》 CSCD 1992年第2期37-38,共2页
1986—1989年在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喜鹊Pica Pica的觅食活动及食性作了观察,工作区自然概况见刘焕金等(1986)。现报道如下: 当地喜鹊的觅食场地遍及庭院、菜园、果园、农田、河边、林缘、草坡等,包括其地面、
关键词 喜鹊 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角鸮的生态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向明 《四川动物》 CSCD 1993年第3期30-31,共2页
本文报道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红角鸮(Otus scops)的季节迁徙、数量、繁殖习性及食性等。
关键词 红角Xiao 生态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嘴乌鸦繁殖生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任建强 安文山 +3 位作者 薛恩祥 胡玉娥 杨向明 郝映红 《四川动物》 CSCD 1994年第3期125-127,共3页
大嘴乌鸦繁殖生态的初步研究任建强,安文山,薛恩祥,胡玉娥,杨向明,郝映红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交城030510关于大嘴乌鸦Corvusmacrorhynchus的繁殖生态资料甚少。我们于1990、1991和199... 大嘴乌鸦繁殖生态的初步研究任建强,安文山,薛恩祥,胡玉娥,杨向明,郝映红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交城030510关于大嘴乌鸦Corvusmacrorhynchus的繁殖生态资料甚少。我们于1990、1991和1992年的3-7月,在庞泉沟地区(东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嘴乌鸦 繁殖 生态学 鸟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鹨数量及繁殖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建平 康继忠 《四川动物》 CSCD 1990年第3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树鹨 种群数量 繁殖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