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天津“飞地”公共乐队:社交与情感凝聚下的功能性音乐实践 |
冯曦瑶
洛秦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魔法坏女巫》的音乐与舞蹈:情感表达的深度探索 |
赵艳龙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大学音乐教育核心课程的建设研究——评《高校音乐教育学核心课程构建的理论研究》 |
曹晓芳
|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4
|
“诗意”的音乐美学史意义钩沉 |
王文卓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区隔与流动:音乐趣味阶层特征的社会学批判 |
王文卓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基于音乐智力培养的化学作业设计策略 |
赵学武
王荥
原丽红
|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谈谈口述音乐史的几个问题--基于与梁茂春教授的对话 |
丁旭东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7 |
18
|
|
8
|
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戏曲音乐元素的应用分析 |
曹晓晶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6 |
10
|
|
9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音乐分类模型 |
刘明星
|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10
|
论身体化的音乐审美经验 |
王文卓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11
|
论“生态审美”向音乐审美研究的理论拓展 |
王文卓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12
|
民间音乐传承人口述史采访视点举要 |
赵建斌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3
|
布尔迪厄的音乐社会学美学思想 |
王文卓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4
|
晋南眉户戏唱腔音乐创作略析 |
陈甜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5
|
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法改革路径探索——评《音乐教育与教学法》 |
曹晓磊
|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6
|
民歌体验的价值思考——以山西河曲民歌为例 |
张玉红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7
|
什么是音乐分析美学?——基本研究观念与五个论题 |
王文卓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8
|
戴维斯的音乐本体论及其局限性 |
王文卓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9
|
音乐如何表现日常生活——评蒂娅·德诺拉《日常生活中的音乐》 |
王文卓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20
|
中国童话剧的经典化建构·原型与再创新--兼评第六版“中国儿艺”音乐童话剧《马兰花》 |
丁旭东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