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1
作者 陈剑锋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I0002-I0002,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2
作者 杨耀华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美育德”:“五育融合”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的必然、实然和应然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鸿渊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0-44,共5页
高校美术课程作为美育与德育融合实践的课程,通过美育发挥德育的作用,可以实现“以美启善”“以美启真”“以美怡情”。然而,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实现德育与美育融合还面临着“融合意识”淡薄、“融合措施”缺失、融合过程中“融而不合”... 高校美术课程作为美育与德育融合实践的课程,通过美育发挥德育的作用,可以实现“以美启善”“以美启真”“以美怡情”。然而,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实现德育与美育融合还面临着“融合意识”淡薄、“融合措施”缺失、融合过程中“融而不合”等问题。构建“五育融合”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以美育德”新生态需要多方发力,树立并强化“融合意识”;多措并举,制定切实可行的“融合措施”;多管齐下,着力解决融合过程中的“融而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以美育德 五育融合 “以美启善” “以美启真” “以美怡情” 融合意识 融合措施 融而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美术艺术在日化产品中的体现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昕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I0002-I0003,共2页
传统美术艺术在日化产品中的应用已相当普遍,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美术艺术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能够通过独特的文字、鲜明的色彩、多样的图案对日化产品消费者构成消费刺激。消费者在购买日化产品时,除了看重日化产品的功能属性外,也会留... 传统美术艺术在日化产品中的应用已相当普遍,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美术艺术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能够通过独特的文字、鲜明的色彩、多样的图案对日化产品消费者构成消费刺激。消费者在购买日化产品时,除了看重日化产品的功能属性外,也会留意日化产品的审美属性,而传统美术艺术文化内涵丰富,包含了文字、色彩、图案等多种元素组成,各类元素在日化产品设计中也有广阔的应用空间,能够充分展现日化产品的特性,提高日化产品的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化产品 功能属性 传统美术 审美属性 多种元素 消费刺激 消费者构成 应用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美术在塑料包装设计中的创新融合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剑锋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7-188,共2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在购买商品时,除了考虑实用性和价格等因素外,包装的设计和美观程度也成为了重要的考虑因素。因此,包装设计在商品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提升包装设...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在购买商品时,除了考虑实用性和价格等因素外,包装的设计和美观程度也成为了重要的考虑因素。因此,包装设计在商品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提升包装设计水平成为了商品成功销售的关键因素之一。塑料包装是商品包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成为支撑商品包装的“顶梁柱”。在塑料包装创新设计过程中,可以将民间美术融入其中。民间艺术与塑料包装的结合,不仅可以丰富产品的设计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包装 商品包装 包装设计 民间美术 创新设计 融合策略 美观程度 实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画艺术创作与民族服饰文化的互动与传承
6
作者 李孟蝶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83,共4页
民族服饰的艺术风格极具特色,直观地反映了各个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艺术情怀。油画艺术创作与民族服饰文化之间的互动体现在文化元素、艺术理念及视觉审美等多个方面,油画艺术家从民族服饰中汲取灵感,将其融入油画作品创作中;而民族服... 民族服饰的艺术风格极具特色,直观地反映了各个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艺术情怀。油画艺术创作与民族服饰文化之间的互动体现在文化元素、艺术理念及视觉审美等多个方面,油画艺术家从民族服饰中汲取灵感,将其融入油画作品创作中;而民族服饰设计师也借鉴油画艺术独特的审美视角,丰富服饰的文化内涵。作为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油画艺术与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需要借助艺术教育和文化普及,加深公众对油画艺术和民族服饰文化的认知和兴趣,同时探索两者结合的新形式,从保护利用的角度出发,为文化艺术的传承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画艺术 民族服饰 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师范院校油画课程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以油画静物课程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牛富强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1-62,共2页
高等师范院校油画课程教学存在教师无法全面了解学生之前的学习状况、考前培训班给学生留下"后遗症"、临摹再写生"模式的教学效果不佳、评价体系单一以及打分机制太传统等问题。高等师范院校油画课程教学的改进策略是:... 高等师范院校油画课程教学存在教师无法全面了解学生之前的学习状况、考前培训班给学生留下"后遗症"、临摹再写生"模式的教学效果不佳、评价体系单一以及打分机制太传统等问题。高等师范院校油画课程教学的改进策略是:建立作业电子档案,引导学生观察感悟,建立"写生—临摹—写生"的教学模式,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课后进行文字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师范院校 油画课程教学 油画静物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美术元素在美术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琛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52-55,共4页
近年来,在我国美术书籍封面设计中出现了一种明显应用民间美术视觉元素的趋势,这种应用具体表现为直接应用和间接应用两种模式,即外在形式上的应用和内在思想观念上的提取。民间美术视觉元素的应用一方面丰富了美术书籍封面设计的视觉... 近年来,在我国美术书籍封面设计中出现了一种明显应用民间美术视觉元素的趋势,这种应用具体表现为直接应用和间接应用两种模式,即外在形式上的应用和内在思想观念上的提取。民间美术视觉元素的应用一方面丰富了美术书籍封面设计的视觉形式语言,另一方面则增添了我国美术书籍的民族性精神和本土化韵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帧设计 美术书籍 中国民间美术 视觉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设计中青花瓷艺术的价值与视觉传达表现 被引量:2
9
作者 董婷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8-91,共4页
青花瓷是中国发展历史悠久的名瓷之一,其色彩蓝白相间、交相辉映,质地素雅明净、晶莹剔透,是中国艺术宝库的瑰宝,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服装设计中融入青花瓷艺术,不仅可以通过独特的图案与色彩搭配,为服装增添一抹古典与现代交融... 青花瓷是中国发展历史悠久的名瓷之一,其色彩蓝白相间、交相辉映,质地素雅明净、晶莹剔透,是中国艺术宝库的瑰宝,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服装设计中融入青花瓷艺术,不仅可以通过独特的图案与色彩搭配,为服装增添一抹古典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韵味,显著提升服装的品牌形象,帮助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而且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让中国传统艺术在国际时尚舞台上绽放光彩。视觉传达表现方面,借鉴青花瓷艺术的造型、色彩、纹饰等元素,采用单独应用青花瓷纹样图案,或点状局部装饰、二方连续装饰等手法,将青花瓷艺术与服装设计完美融合,赋予现代服装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审美价值,也为青花瓷的艺术形式与精神文化传承找到新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设计 青花瓷艺术 视觉传达 纹样应用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画与现代服装设计的结合探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昕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1-92,共2页
服装是人类物质文明的承载,也是精神文明的呈现。服装设计中融合了风俗文化、审美情趣、艺术特色,甚至是宗教文化与文明高度等。现代社会的服装设计中也融入了多重文化元素,其中就包括了中国画的部分。中国画是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也是... 服装是人类物质文明的承载,也是精神文明的呈现。服装设计中融合了风俗文化、审美情趣、艺术特色,甚至是宗教文化与文明高度等。现代社会的服装设计中也融入了多重文化元素,其中就包括了中国画的部分。中国画是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也是独具我国特色的绘画艺术。将中国画的精神内涵延续到服装设计之中,在服装设计中体现中国画的艺术元素,可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亦能增添现代服装设计的特色风采。传统与现代因中国画与现代服装设计的结合而对话,根基深厚的文化元素与现代时尚的服饰艺术因融合而共赢,助推我国服装产业的健康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服装设计 现代时尚 服饰艺术 服装产业 人类物质文明 风俗文化 艺术元素 中国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与艺:平阳麻笺与平阳木版年画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一平 薛敬亚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I0041-I0043,共3页
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艺术的传播都高度依赖印刷术与纸张。麻纸的出现改变了我国文字记录的媒介形态,为文字的书写、事件的记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对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书画艺术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平阳,是今山西临汾... 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艺术的传播都高度依赖印刷术与纸张。麻纸的出现改变了我国文字记录的媒介形态,为文字的书写、事件的记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对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书画艺术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平阳,是今山西临汾的古称,当地的洪洞、赵城、稷山等地盛产盛产桑麻,为制作麻纸提供了丰富资源。宋金易代,平阳府因其交通便利、材料资源丰富和政策支持,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造纸、刻版、印刷等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画艺术 媒介形态 山西临汾 平阳府 文字记录 麻纸 印刷术 中国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展示空间设计中的视觉语言 被引量:5
12
作者 郝继萍 《河南农业》 2012年第8期54-56,共3页
视觉语言在展示空间中自始至终都是存在的,展示空间设计不仅要满足人的视觉需求,还要提供有效的人与人、人与物的交流方式,将展示出来的作品很好地通过视觉语言传递给观众。展示空间设计中不仅有点、线、面的丰富变化,而且有形态、色彩... 视觉语言在展示空间中自始至终都是存在的,展示空间设计不仅要满足人的视觉需求,还要提供有效的人与人、人与物的交流方式,将展示出来的作品很好地通过视觉语言传递给观众。展示空间设计中不仅有点、线、面的丰富变化,而且有形态、色彩、光照、材质、肌理等表现手法在空间中的综合应用。就展示空间设计而言,不仅要充分地体现流动、时间和满足观看等基本特征,重视空间多部分与人们在空间中的行为和感知方式相对应,最终创造一个合乎展示活动需要的人性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示空间 视觉语言 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煜川【国画作品】
13
作者 郑煜川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1-201,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乡村公共建筑设计依恋情感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傅昊 梁锐 王伯勋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2-117,共6页
探究岭南乡村居民对乡村公共建筑的依恋影响因素,进而增强居民与乡村建筑之间情感的联结,这对于乡村建筑更新设计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广东省佛山市逢简村为研究对象,总计实施315份问卷,验证场所依恋理论维度在岭南乡村公共空间领域... 探究岭南乡村居民对乡村公共建筑的依恋影响因素,进而增强居民与乡村建筑之间情感的联结,这对于乡村建筑更新设计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广东省佛山市逢简村为研究对象,总计实施315份问卷,验证场所依恋理论维度在岭南乡村公共空间领域的适用性,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出对岭南乡村公共建筑设计依恋情感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包括13项影响因素对岭南乡村公共建筑设计的依恋情感具有相关性,其中5项影响因素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因此,在此基础提出乡村公共建筑设计策略建议,以期为居民与建筑之间情感联结视域下公共建筑更新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乡村 公共建筑设计 场所依恋 情感联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写意·融合——吴冠中20世纪70年代油画的艺术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牛富强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6-162,共7页
吴冠中20世纪70年代的油画作品以农村题材居多,其沉着朴实、耐人寻味的画面,表现了朴素的民族审美取向,同时又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对当代中国油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吴冠中70年代三个阶段油画作品的分析、归纳... 吴冠中20世纪70年代的油画作品以农村题材居多,其沉着朴实、耐人寻味的画面,表现了朴素的民族审美取向,同时又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对当代中国油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吴冠中70年代三个阶段油画作品的分析、归纳概括出题材的乡土性、创作理念的写意性、艺术风格的中西融合性三大艺术特征,从而进一步探讨其油画作品的形式构成因素对当代中国油画民族审美表现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冠中 油画 乡土 写意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根基层的水利人
16
作者 王馨凰(编剧) 王馨菁(编剧)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85-188,共4页
1.外景后河水库工作站日(画外音)老王要退休了,他十六岁高中毕业就参加工作,扎根基层水利建设四十余年,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舍不得他,这里的人民更是需要他。字幕:四十年前。组长:小王,你这小伙子有能力,工作表现不错,经组织上推... 1.外景后河水库工作站日(画外音)老王要退休了,他十六岁高中毕业就参加工作,扎根基层水利建设四十余年,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舍不得他,这里的人民更是需要他。字幕:四十年前。组长:小王,你这小伙子有能力,工作表现不错,经组织上推荐,要派你去长直乡镇水利站,那里对于你的专长发挥更有利,希望你再接再厉,不要忘了咱是从后河水库走出来的人!小王:组长,后河水库是我的家,说实话我是真舍不得离开。这个本子是两年来我的工作计划和总结,其中标记了输出线路,可以很好地利用现有资源解决部分水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水利站 不要忘了 后河水库 画外音 工作站 现有资源 扎根基层 基层水利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茶文化考古看中国茶具的演变与发展
17
作者 杨洪浩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2-143,共2页
茶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其是饮茶活动的文化升华,然后又以不同的文化形式对饮茶活动产生积极的反作用。本文在先后论述了茶文化与茶具的相关内容后,又选取了三个代表性的茶具简要阐述了中国茶具的历史运行轨迹,并最后透过... 茶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其是饮茶活动的文化升华,然后又以不同的文化形式对饮茶活动产生积极的反作用。本文在先后论述了茶文化与茶具的相关内容后,又选取了三个代表性的茶具简要阐述了中国茶具的历史运行轨迹,并最后透过茶文化考古这一视角分析了中国茶具演变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中国茶具 历史发展 艺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