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能促进企业资本结构调整方式与生命周期匹配吗?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媛 王敬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1-160,共10页
基于2015—2023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研究数字经济对企业资本结构调整方式与生命周期的适应性匹配效果。实证结果发现:企业向上调整资本结构时,成长期的企业更愿意选择增加债务的方式进行调整;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企业则更偏好选择现... 基于2015—2023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研究数字经济对企业资本结构调整方式与生命周期的适应性匹配效果。实证结果发现:企业向上调整资本结构时,成长期的企业更愿意选择增加债务的方式进行调整;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企业则更偏好选择现金分红的方式。企业向下调整资本结构时,成长期的企业由于股价升值空间较大,更倾向选择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调整;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企业,则偏好选择偿还债务的方式减少债务,以达到向下调整资本结构的目的。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企业资本结构调整方式与生命周期的适应性匹配,而对成长期企业促进效果不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适应性的选择资本结构调整方式能够降低企业风险,并进而提升企业绩效。最后,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在调整资本结构时适时的选择调整方式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结构调整方式 数字经济 适应性匹配 企业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G理念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价值与应用
2
作者 董孝伍 杨照东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0-127,F0003,共9页
以ESG理念与企业财务管理的关联性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ESG通过提升财务绩效、降低融资成本和优化风险管理三大路径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价值贡献。案例分析中结合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10—2023年间的ESG实践,发现比亚迪公司通过技术创新... 以ESG理念与企业财务管理的关联性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ESG通过提升财务绩效、降低融资成本和优化风险管理三大路径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价值贡献。案例分析中结合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10—2023年间的ESG实践,发现比亚迪公司通过技术创新、资源效率优化和治理结构完善来提升财务绩效、降低融资成本并增强风险抵御能力,进而提炼出企业ESG治理应从“加强宣传、建立标准、披露信息、培养人才”四方面的可推广经验入手,旨在为中国企业引入和实施ESG提供有益的启示,助力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 财务管理 企业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许艳萍 岳强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97,共6页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已经成为当代经济三大形态之一。数字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和融合,正在促成传统产业的样态变革。数字文化产业就是这一变革浪潮的典型代表。数字文化产业具有数字化、文化化、工业化三大基本特征,数字化能...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已经成为当代经济三大形态之一。数字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和融合,正在促成传统产业的样态变革。数字文化产业就是这一变革浪潮的典型代表。数字文化产业具有数字化、文化化、工业化三大基本特征,数字化能够推动文化产业实现更高速度的增长,更好满足个体的差异化需求,并促使文化服务产业跳出“停滞部门”行列。高质量发展数字文化产业,要紧紧抓住数字化建设这一核心从三个方面重点发力:提升文化生产的数字化水平,积极引导文化产业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加快文化产业技术标准建设,不断扩大标准制定的话语权;以平台建设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并不断提高平台建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文化产业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碳排放约束与能源技术创新 被引量:2
4
作者 肖黎明 贾均焱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5,122,共8页
能源技术创新是实现全球长期可持续发展以及“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基于2010—2019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绿色金融对能源技术创新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绿色金融能够显著促进能源... 能源技术创新是实现全球长期可持续发展以及“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基于2010—2019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绿色金融对能源技术创新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绿色金融能够显著促进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并且绿色金融与碳排放约束之间的协同互补效应也对能源技术创新具有正向影响,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资本深化在绿色金融影响能源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即资本深化削弱了绿色金融对于能源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3)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绿色金融对能源技术创新的作用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其中绿色金融在中西部地区的促进效果明显优于东部地区。该研究为完善绿色金融对能源技术创新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经验证据,从而为绿色金融更好服务于能源领域的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碳排放约束 资本深化 能源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孩”生育政策的经济效应分析——供给与需求的视角 被引量:1
5
作者 肖黎明 刘帅 吕世辰 《西北人口》 CSSCI 2017年第1期44-49,共6页
供给面看,实施"二孩"政策会直接扩大人口规模、增加未来劳动力供给,短期引起家庭储蓄水平降低;而长期则会对宏观储蓄水平产生积极作用,且年轻的人口结构有利于我国创新能力的提高。需求面看,全面放开"二孩"会对消... 供给面看,实施"二孩"政策会直接扩大人口规模、增加未来劳动力供给,短期引起家庭储蓄水平降低;而长期则会对宏观储蓄水平产生积极作用,且年轻的人口结构有利于我国创新能力的提高。需求面看,全面放开"二孩"会对消费产生拉动作用,但因住房支出的挤压,效果或许有限;投资会加速,但却可能加剧其与消费的比例失衡;人口变动一定程度上会延长我国基于人口红利的出口比较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孩”政策 供给 需求 经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级别公职人员经济犯罪行为决策差异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薛耀文 刘利利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3年第8期27-31,共5页
公职人员经济犯罪决策受到需求动机、"进入"成本、道德自律三个条件约束。在引入公职人员效用函数的基础上,得出影响公职人员经济犯罪决策的因素是效用偏好结构、既有效用量、相对效用量、犯罪金额。研究结果表明:个人效用偏... 公职人员经济犯罪决策受到需求动机、"进入"成本、道德自律三个条件约束。在引入公职人员效用函数的基础上,得出影响公职人员经济犯罪决策的因素是效用偏好结构、既有效用量、相对效用量、犯罪金额。研究结果表明:个人效用偏好结构不同导致高低级别公职人员经济犯罪决策的差异;就财富指标而言,高级别比低级别公职人员经济犯罪倾向性小,但一旦高级别公职人员发生经济犯罪,其犯罪金额较大;就相对效用指标而言,高级别比低级别公职人员经济犯罪倾向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职人员 级别 经济犯罪 行为决策 效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货币政策波动会影响宏观经济调控效果吗 被引量:3
7
作者 邓创 付蓉 赵珂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24,共12页
运用GARCH族模型和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度量了中国"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的波动性,并在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检验政策波动对经济波动灵敏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TVAR模型实证考察了货币政策波动对调控效... 运用GARCH族模型和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度量了中国"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的波动性,并在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检验政策波动对经济波动灵敏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TVAR模型实证考察了货币政策波动对调控效果影响的门限效应,结果表明,货币政策波动对宏观调控效果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限特征,只有当政策波动性低于门限值时,"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才更为有效;同时,在门限值两侧,"价格型"调控模式均优于"数量型"调控模式。因此,为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前瞻性和灵活性,建议货币当局不仅要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并做好其与政策灵敏性之间的微妙权衡,更要加快推动货币政策由"数量型"为主导向"价格型"为主导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波动性 GARCH族模型 门限向量自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资流入与资源型区域主导产业升级──以山西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肖黎明 景睿 《区域经济评论》 2015年第4期38-45,共8页
特定体制框架下的路径选择使资源型区域不同程度地陷入"资源诅咒"困境,长期依赖资源产业体系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粗放模式难以为继,开放条件下借助外商直接投资(FDI)推动主导产业升级是破解区域发展困境的关键。从产业链的视... 特定体制框架下的路径选择使资源型区域不同程度地陷入"资源诅咒"困境,长期依赖资源产业体系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粗放模式难以为继,开放条件下借助外商直接投资(FDI)推动主导产业升级是破解区域发展困境的关键。从产业链的视角切入,以山西作为资源型区域的典型代表,利用1992—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考察外资流入对山西煤炭业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山西省技术创新作为FDI与产业升级的中介变量,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即FDI流入山西后,通过促进区域资源产业技术水平提升,最终实现主导产业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资源型区域 主导产业升级 广义产业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民经济动态投入占用产出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新建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40-48,共9页
概述了国民经济动态投入占用产出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的若干研究结果,包括:1.根据投入占用产出分析的思想建立动态投入占用产出分析基本模型,对经典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做了修正;2.建立了考虑人力资源的动态投入占用产出分析模型系统... 概述了国民经济动态投入占用产出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的若干研究结果,包括:1.根据投入占用产出分析的思想建立动态投入占用产出分析基本模型,对经典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做了修正;2.建立了考虑人力资源的动态投入占用产出分析模型系统;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 动态投入产出 I-O-O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梁市乡村振兴水平测度及提升之道
10
作者 刘丽 彭禛 《村委主任》 2025年第5期146-148,共3页
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五个维度构建乡村振兴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山西省吕梁市的乡村振兴总体水平和各子系统水平进行测度,有助于针对吕梁市发展的不足提出政策性建议。吕梁市乡村振兴总体水平... 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五个维度构建乡村振兴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山西省吕梁市的乡村振兴总体水平和各子系统水平进行测度,有助于针对吕梁市发展的不足提出政策性建议。吕梁市乡村振兴总体水平呈现缓慢上升的状态;从各维度发展水平来看,吕梁市的发展速率较低,在子系统上发展变化不大;地势平坦、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完善吕梁市乡村振兴的政策及制度设计,持续推进区域内协调发展,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工作的成果,保护好吕梁市乡村环境和旅游资源并规范乡村治理方法从而提升吕梁市乡村振兴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宜居 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 吕梁市 治理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牌资产的科学化管理探析
11
作者 刘宝玲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2Z期93-94,共2页
未来之战将是品牌之战,是为获得品牌主导地位而进行的竞争,品牌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本文主要从品牌资产的内涵出发,引伸出品牌资产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加强品牌资产的科学化管理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旨在提高企业对... 未来之战将是品牌之战,是为获得品牌主导地位而进行的竞争,品牌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本文主要从品牌资产的内涵出发,引伸出品牌资产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加强品牌资产的科学化管理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旨在提高企业对品牌资产的管理,为创建企业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化管理 品牌资产 企业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贸易限制、制度质量与国家经济增长 被引量:10
12
作者 鲁慧鑫 郭根龙 冯宗宪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5-57,共13页
服务贸易作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拉动世界贸易增长的新引擎,对一国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在梳理相关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基于2004—2017年80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服务贸易限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了制度质量的... 服务贸易作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拉动世界贸易增长的新引擎,对一国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在梳理相关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基于2004—2017年80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服务贸易限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了制度质量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服务贸易限制会阻碍经济增长,高质量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能够有效缓解其阻碍作用。从国别异质性角度来看,服务贸易限制对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对高收入国家经济增长的消极影响最大,其次是中高等收入国家和中低等收入国家,最后是低收入国家;政治制度质量和经济制度质量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从行业异质性视角来看,专业服务贸易限制对经济增长的消极影响最大,其次是运输服务和通信服务,最后是金融服务;无论是政治制度质量还是经济制度质量对不同行业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从服务贸易供应模式异质性角度来看,跨境交付模式的限制对经济增长的消极影响大于商业存在及自然人流动模式,且制度质量具有弱化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放宽服务贸易限制,完善制度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均有助于促进国家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贸易限制 政治制度质量 经济制度质量 经济增长 工具变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级别公职人员经济犯罪隐蔽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利利 薛耀文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2年第9期9-13,共5页
在实地调研了2008-2010年430个公职人员经济犯罪案例的基础上,将其分为两类,即高级别和低级别不法公职人员经济犯罪。统计分析发现,高级别比低级别更加隐蔽。通过有序逻辑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影响高级别公职人员经济犯罪隐蔽性的主要是潜... 在实地调研了2008-2010年430个公职人员经济犯罪案例的基础上,将其分为两类,即高级别和低级别不法公职人员经济犯罪。统计分析发现,高级别比低级别更加隐蔽。通过有序逻辑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影响高级别公职人员经济犯罪隐蔽性的主要是潜伏期、犯罪次数、所得来源种类等经济犯罪因素;影响低级别公职人员经济犯罪隐蔽性的主要是年龄、教育程度、家庭状况等个人因素;犯罪总金额则是影响高级别和低级别两者的共同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职人员 级别 经济犯罪 隐蔽性 LOGISTIC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创新效率与生态治理绩效协调的时空演化及收敛性分析——以长江经济带城市为例 被引量:22
14
作者 肖黎明 肖沁霖 张润婕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70,共7页
基于投入—产出视角构建绿色创新效率及生态治理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随机前沿模型对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4-2016年的绿色创新效率与生态治理绩效进行测度,运用协调度模型、标准差椭圆对二者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 基于投入—产出视角构建绿色创新效率及生态治理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随机前沿模型对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4-2016年的绿色创新效率与生态治理绩效进行测度,运用协调度模型、标准差椭圆对二者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进而借助空间杜宾模型考察其收敛性。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与生态治理绩效的协调度整体稳步上升,协调水平相对稳定;空间上协调度呈“条块状”分布,自东向西梯度递减,高协调区集中于东部;协调度重心位于湖北省境内,空间上呈偏东北—西南分布,且不断向西南扩散。长江经济带整体及其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协调度均表现出显著的绝对β收敛及条件β收敛特征;引入控制变量后,不同区域的协调度均达到稳态水平,但收敛速度却有差异,东部明显快于中、西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创新效率 生态治理绩效 协调度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背景下数字经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路径与机制研究——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郭根龙 柴佳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0-388,共9页
【目的】研究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能够丰富城乡收入差距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为缩小城乡差距建言献策。【方法】文章将“宽带中国”战略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19年中国城市层面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对数字... 【目的】研究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能够丰富城乡收入差距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为缩小城乡差距建言献策。【方法】文章将“宽带中国”战略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19年中国城市层面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对数字经济发展及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安慰剂检验及PSM-DID后,结论依然保持一致。通过对地区进行异质性分析得出,当地理位置和市场化程度存在差异时,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也不同。异质性结果显示,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缩小中西部的城乡收入差距,且西部地区的缩减效应比中部地区大,但东部地区不显著;并且数字经济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更明显。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技术创新和数字化程度来降低城乡收入差距。【结论】基于以上分析,要继续大力推进“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发挥示范城市的带头作用,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乡收入差距 共同富裕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不同价值链的视角 被引量:10
16
作者 任灿灿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74-178,共5页
文章基于不同价值链视角构建省级数字经济指标体系,并据此探究数字经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的赋能效应。不同价值链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存在差异,其中业务链和... 文章基于不同价值链视角构建省级数字经济指标体系,并据此探究数字经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的赋能效应。不同价值链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存在差异,其中业务链和服务链数字经济的影响显著为正,而管理链数字经济的作用不显著。数字经济对企业发展质量的影响在各分位点处的效应不同,对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较低的企业,能产生更高的边际贡献。基于影响机理的研究发现,业务链数字经济能促进企业业务多元化,服务链数字经济能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上述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数字化转型程度较高的企业和高新技术行业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贸流通业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基于VAR格兰杰因果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燕丽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9-12,共4页
本文采用2000-2017年经济增长相关数据,运用VAR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商贸流通业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流通产业的三个行业都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经济增长仅成为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的格兰杰... 本文采用2000-2017年经济增长相关数据,运用VAR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商贸流通业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流通产业的三个行业都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经济增长仅成为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的格兰杰原因,对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的影响则不显著。此外,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动态分析结果进一步可知,流通产业中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和住宿餐饮业对经济增长都主要体现了扩散效应,且扩散效应主要是由住宿和餐饮业引起和解释的,批发零售业则对经济增长存在“回流效应”或“挤出效应”;经济增长反过来也对流通产业的三个行业起促进效应,在稳定状态中对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的解释程度最大,对批发和零售业的解释程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 批发零售业 住宿餐饮业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南人口与经济空间关系演变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肖杰 郑国璋 +2 位作者 赵培 罗悦 原芳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7,26,共9页
通过分析陕南人口与经济空间关系及格局演变,以期为陕南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采用不均衡指数、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和人口经济一致性系数,利用Arc GIS 10.3软件,对陕南2000—2016年人口与经济空间关系演变进行分析。结... 通过分析陕南人口与经济空间关系及格局演变,以期为陕南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采用不均衡指数、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和人口经济一致性系数,利用Arc GIS 10.3软件,对陕南2000—2016年人口与经济空间关系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2000—2016年,陕南人口与经济分布集聚趋势不显著,并且存在不协调发展现象;以2006年时间节点,2000—2006年呈现经济要素集聚为主,2007—2016年转变为人口要素集聚为主。(2)陕南各县区经济地理集中度逐年上升,集中分布趋势加强,相比陕南整体的人口与经济不均衡指数,各县区平均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指数较大,集聚趋势更显著。(3)陕南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地区差异明显,呈现"核心—外围"分布,以汉台区为例的市辖区集中程度显著增强,留坝县、佛坪县、宁陕县和镇坪县一直是经济分散区。(4)陕南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一致的区域范围缩小,人口集聚略高于经济集聚的区域范围增加,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高值区出现分离。陕南人口与经济不一致发展趋势明显,将在一定程度上对陕南人口、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起制约作用。为了促进陕南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还需注意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之间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分布 经济格局 地理集中度 格局演变 陕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值法研究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状况评价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燕丽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32-237,共6页
评价生态经济对各个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影响。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构建生态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体系,通过熵值法模型确定指标权重,对我国5个省的生态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我国部分区域生态经济发展在原理城市生态... 评价生态经济对各个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影响。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构建生态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体系,通过熵值法模型确定指标权重,对我国5个省的生态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我国部分区域生态经济发展在原理城市生态经济比较弱,生态经济发展容易受到其他产业影响,比如旅游业。因此,根据研究结果建立全面的、绿色的GDP政绩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我国生态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 生态经济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数字鸿沟与商业信用融资 被引量:3
20
作者 任灿灿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55,共8页
数字经济为企业带来发展红利的同时,也导致区域间、省市间数字鸿沟问题显现。以2013-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所在省市间的数字鸿沟视角出发,探究数字经济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 数字经济为企业带来发展红利的同时,也导致区域间、省市间数字鸿沟问题显现。以2013-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所在省市间的数字鸿沟视角出发,探究数字经济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能显著提升企业商业信用融资能力,数字鸿沟与商业信用融资呈负相关关系。数字鸿沟可能导致企业间的信任和议价能力折损,是影响商业信用融资的重要因素。为避免数字鸿沟的影响,企业更倾向于选择与自身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供应商和客户开展业务往来。基于影响机理的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和缩小的数字鸿沟有利于增强企业透明度和供应链议价能力,进而提高商业信用融资。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和存在关联交易的企业中更显著。研究对于弥补和完善数字经济研究框架,助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鸿沟 商业信用融资 企业透明度 供应链议价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