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咸丰年间的长芦盐政与地方社会——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奏折题本为考察中心
1
作者 常冰霞 冯永明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5,共7页
清代盐政,旧制以巡盐御史充任,代表朝廷巡视地方盐务。清前期长芦盐政承担着督催盐课、缉查私盐、纠察盐官的盐务监督职权。在近代社会的转型中,长芦盐政的职权逐渐发生了变化。咸丰年间长芦盐政一方面仍承担着督催盐课的基本职权,另一... 清代盐政,旧制以巡盐御史充任,代表朝廷巡视地方盐务。清前期长芦盐政承担着督催盐课、缉查私盐、纠察盐官的盐务监督职权。在近代社会的转型中,长芦盐政的职权逐渐发生了变化。咸丰年间长芦盐政一方面仍承担着督催盐课的基本职权,另一方面衍生出防守地方的事权。面对长芦盐商引课乏力、灶户灶力拮据,长芦盐政督催引课、额征灶课的应对之策,对地方盐务和民力恢复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天津地方防守事务中,长芦盐政被赋予天津防守事权,其妥筹布置地方防守,激励练勇,督率兵勇截剿贼匪,有力地维护了天津地方社会的秩序。长芦盐政由督催盐课的基本职权衍生至防守地方事权,异化为地方行政权力,偏离了本来的盐务监督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丰年间 长芦盐政 地方社会 督催盐课 防守地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孙颖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39-43,共5页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孕育出的“以人为本”“执法原情”“无讼”等理念,对实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大有裨益,将其融入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思政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更是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传承中华优秀...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孕育出的“以人为本”“执法原情”“无讼”等理念,对实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大有裨益,将其融入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思政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更是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应有之义。然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专业教师文化素养有待提升、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不深入、融入路径单一、融入成效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思政教学应从提升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素养、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发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思政教学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民事诉讼法学课程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签化与正常化:农村事实孤儿问题与社会工作介入——基于中央财政安徽省社会工作教育对口扶贫点的调查与实践
3
作者 王小平 王之然 《村委主任》 2022年第8期13-19,35,共8页
农村事实孤儿作为社会边缘群体,其数量庞大,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参与中央财政支持社会工作教育对口扶贫项目中,通过对农村事实孤儿的实地调查发现,该群体的标签化问题尤为突出,是其在社会化和社会互动中难以逾越的障碍,同时... 农村事实孤儿作为社会边缘群体,其数量庞大,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参与中央财政支持社会工作教育对口扶贫项目中,通过对农村事实孤儿的实地调查发现,该群体的标签化问题尤为突出,是其在社会化和社会互动中难以逾越的障碍,同时具有如自卑心理、自我认知失衡、学业成绩不理想、家庭教养方式不当、社会交往失调、社会融入困难等问题。本研究基于标签理论视角,解构该群体的标签,使其实现正常化。在服务中,运用认知行为模式矫正自卑心理,引入生命教育解构其社会标签,建立社会支持网络,通过优势视角重塑“自我”;并进行入户访视,改善教养方式,辅之以学业辅导提高学习成绩,结合历奇辅导增强服务对象话语权,提升社会融入。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农村事实孤儿正常化的路径,解构其固有的标签,强化农村事实孤儿对社会的认同感、归属感,进而帮助其顺利融入社会,以达到正常化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事实孤儿 标签化 正常化 社会工作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控制与边界生产:民办幼师情感劳动过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毋利军 李诗琦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64,共11页
以四川一家民办幼儿园为例,对民办幼师的情感劳动过程进行了深描,发现民办幼师的情感劳动非常复杂,需要处理与幼儿、家长、管理者、同事等四方主体的关系。由于身份不被承认和过度的劳动控制,民办幼师的工作处于巨大的不稳定之中。为了... 以四川一家民办幼儿园为例,对民办幼师的情感劳动过程进行了深描,发现民办幼师的情感劳动非常复杂,需要处理与幼儿、家长、管理者、同事等四方主体的关系。由于身份不被承认和过度的劳动控制,民办幼师的工作处于巨大的不稳定之中。为了获得相对的稳定性,民办幼师的情感劳动更多表现为围绕关系的“边界生产”过程。民办幼师的情感劳动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投入到幼儿,意在打破边界以建构如同母亲一样的亲密;另一部分则投入到家长、管理者及同事上,意在建立边界以削弱劳动控制。两部分之间存在冲突,后者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前者的良性运行。为了保障民办幼儿园的教育质量,亟需提升民办幼师工作的稳定性,承认其身份和减少对其的劳动控制,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幼儿的保教工作上,不致持续陷入到与非幼儿主体的“关系性斗争”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幼师 情感劳动 劳动控制 边界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资源权的内涵及法律实现 被引量:3
5
作者 韩卫平 黄锡生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5-44,共10页
我国进入新时代,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不平衡问题不断凸显.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社会性价值成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亟待解决的议题.现有的自然资源权利体系不足以保障资源社会性价值的实现.公民资源权是指公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及共享自... 我国进入新时代,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不平衡问题不断凸显.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社会性价值成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亟待解决的议题.现有的自然资源权利体系不足以保障资源社会性价值的实现.公民资源权是指公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及共享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成果的权利.相比自然资源物权、环境权,公民资源权具有符合时代性要求的独特价值定位.有必要明晰公民资源权的宪法性基础地位,在宪法中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为生活需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使社会福利得以增加,保障公民共享自然资源利用利益”的规定.同时建议通过改革土地所有权收益制度、构建环境政策评估制度使公民资源权得以具体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资源权 资源社会性 自然资源权利体系 基本人权 利益衡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下纳税人涉税信息保护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薛建兰 李洲 单云慧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5-33,共9页
大数据时代下,税收工作不断走向智能化、科学化和精准化,将大数据融入税收工作已是不可逆之势,但随着大数据共享平台的搭建,纳税人涉税信息被泄露和利用的风险也逐渐增大。基于纳税人涉税信息应当被给予产权化法律保护的现实需求,聚焦... 大数据时代下,税收工作不断走向智能化、科学化和精准化,将大数据融入税收工作已是不可逆之势,但随着大数据共享平台的搭建,纳税人涉税信息被泄露和利用的风险也逐渐增大。基于纳税人涉税信息应当被给予产权化法律保护的现实需求,聚焦大数据背景下纳税人涉税信息保护的具体情况,深入探讨目前我国纳税人涉税信息保护方面存在的立法供给不足且法律适用层次低、纳税人权利救济困难以及大数据背景下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的问题,进而提出建立和完善大数据背景下纳税人涉税信息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议,努力寻找征纳双方利益的最佳平衡点,以此达到各方权益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纳税人 涉税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能资本:农村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与行动逻辑 被引量:28
7
作者 王扬 乐晶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6-74,共9页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不仅是完善农村教育结构的重要一环,也是激活农民内生发展动力、促进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基于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地方政府投入的注意力有限、农职院校教育教学方向偏差、农民传统小农意识制约、市场与社会的“...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不仅是完善农村教育结构的重要一环,也是激活农民内生发展动力、促进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基于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地方政府投入的注意力有限、农职院校教育教学方向偏差、农民传统小农意识制约、市场与社会的“缺席”是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而对“职业教育与农村发展”议题学理性讨论的不足则是阻碍农村职业教育功能发挥的理论困境。基于此,将“资本”理论引入并提出“技能资本”这一概念工具,讨论技能资本的具身化、表征化和集体化特征分别从农民、农业、农村三个维度助力乡村振兴的理论过程,认为技能资本是农村职业教育独特的价值禀赋。最后,从提升农民技能资本视角出发,提出未来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行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技能资本 农村职业教育 内在机理 行动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化发展研究——以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理论为分析进路 被引量:17
8
作者 单云慧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转变。在生态补偿领域,因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而导致的生态环境利益分配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而单一的生态补偿纵向转移支付制度无法保障生态功能区或资源供给地因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转变。在生态补偿领域,因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而导致的生态环境利益分配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而单一的生态补偿纵向转移支付制度无法保障生态功能区或资源供给地因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而付出的成本以及无法矫正利益分配的不公。为了实现生态环境利益分配公平正义的法治目标,解决利益分配失衡的问题,从法律经济学角度以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理论为分析进路,通过比较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实施前后社会总福利的变化,得出其具有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的结论。为了更好地实现卡尔多—希克斯改进,需要在纵横交错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体系下完善激励机制、建立损益各方自愿协商的谈判平台、成立专门的监管部门以及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妥善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实现利益的和谐让渡,促使其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制度 卡尔多—希克斯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会研究所与1908年国会请愿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建民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66-277,共12页
在1908年的国会请愿中,各省签名上书和研究国会开设办法,两者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然请愿初起时,便仅有前者而无后者,此乃空言请愿,很难打动清廷。为弥补这一缺陷,预备立宪公会主导发起创办国会研究所,研究国会组织及开设方法,据之拟成... 在1908年的国会请愿中,各省签名上书和研究国会开设办法,两者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然请愿初起时,便仅有前者而无后者,此乃空言请愿,很难打动清廷。为弥补这一缺陷,预备立宪公会主导发起创办国会研究所,研究国会组织及开设方法,据之拟成草案上呈清廷,提出具体可行的办法和程序。尔后,其研究切实解决国会速成问题,从法理上支持各省的国会请愿,虽然最终遭到清廷否定,但仍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厘清这一过程,不仅可以彰显预备立宪公会在1908年国会请愿中理论研究方面的突出作为,还能推进对清末国会请愿的整体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会研究所 1908年国会请愿 国会速成草案 预备立宪公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达尔文主义意识研究的哲学基础
10
作者 安晖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0-35,177,共7页
意识领域的新达尔文主义路径以严格的科学厘定和定量模型为基础,研究意识现象的生物学基础以及与意识现象密切相关的心灵认知机制。首先,意识神经相关物研究在形而上方面并非含糊不清的,它体现了新达尔文主义意识研究试图实现的关于“... 意识领域的新达尔文主义路径以严格的科学厘定和定量模型为基础,研究意识现象的生物学基础以及与意识现象密切相关的心灵认知机制。首先,意识神经相关物研究在形而上方面并非含糊不清的,它体现了新达尔文主义意识研究试图实现的关于“意识是什么”的自然化解释。其次,从演化的角度看,将意识的产生作为一个信息共享机制,有助于解决认知科学哲学中“通用问题求解”和“专业模块”之间的矛盾。最后,新达尔文主义意识研究正试图运用这种新的研究范式为自由意志、自我、泛心论提供一种新的解释模型。这些趋势表明,意识的新达尔文主义自然观正在呈现一种整合趋势,它以认知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的新发现为内容,以新达尔文主义的演化论为框架,试图完成心灵哲学中各个论题的大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达尔文主义 意识 意识神经相关物 理论模型 整合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老年人经济活动参与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天泽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第21期37-39,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老年人在经济活动参与方面具有显著差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城镇老年人的经济活动参与率远低于农村老年人,并具有明显的中断性、主动性、多样性和多选择性,而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活动参与则具有明显...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老年人在经济活动参与方面具有显著差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城镇老年人的经济活动参与率远低于农村老年人,并具有明显的中断性、主动性、多样性和多选择性,而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活动参与则具有明显的连续性、被动性和单一性。本文分析了城乡老年人经济活动参与现状及其差异特征产生的原因,以促进社会公平和提升老年人经济活动参与质量为切入点,提出相关建议:促进社会公平,优化分配制度,将养老金供给改革重点放到经济弱势群体上;推动城乡均衡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经济;转变老年人就业观念,促进养老思想向“老有所为”转变;优化老年人就业环境,提升老年人就业技能,保障老年人就业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差异 老年人 经济活动参与 再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地流转实现有效“三权分置”的探讨
12
作者 刘珅汝 庄志敏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第16期75-77,共3页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土地规模化经营的需要,学术界提出了“三权分置”理论。即把承包经营权进一步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明晰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在此背景下文章对“三权分置”进行了探讨,文章首先对“三权”的法律属性进行了解释...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土地规模化经营的需要,学术界提出了“三权分置”理论。即把承包经营权进一步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明晰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在此背景下文章对“三权分置”进行了探讨,文章首先对“三权”的法律属性进行了解释,评判了不同学者的观点,发现在“三权分置”的情况下农用地的承包权与经营权属性正在向着物权化方向转变,这对农村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文章认为“三权分置”的正确方向应该向着加强所有权,保障承包权,规范经营权发展;这个方向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土地规模化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 三权分置 土地流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