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a_(2-x)Fe_(x)O_(3) 单相多铁性及室温磁电耦合效应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军 马建春 薛武红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在单相多铁材料中,利用电场代替磁场来可逆控制磁性这一手段是实现下一代高密度、低功耗磁电多功能器件的理想方法。然而,目前所发现的单相多铁材料大多数都表现出了弱的室温铁电性、铁磁性或者低于室温的磁电工作温度,这严重限制了其... 在单相多铁材料中,利用电场代替磁场来可逆控制磁性这一手段是实现下一代高密度、低功耗磁电多功能器件的理想方法。然而,目前所发现的单相多铁材料大多数都表现出了弱的室温铁电性、铁磁性或者低于室温的磁电工作温度,这严重限制了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具有强磁电(ME)耦合的第Ⅱ类室温单相多铁Ga_(2-x)Fe_(x)O_(3),其剩余铁电极化强度(Pr)和饱和磁化强度(Ms)在最优的条件下分别可以达到25μC/cm^(2)和1.2μB/f.u.,因而是一种极有可能同时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替代材料。首先介绍了单相多铁材料的研究现状以及潜在的应用;然后总结了Ga_(2-x)Fe_(x)O_(3)材料单相多铁性和ME耦合效应的研究历程;最后,围绕Ga_(2-x)Fe_(x)O_(3)未来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挑战进行了详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多铁性 Ga_(2-x)Fe_(x)O_(3) 铁电性 铁磁性 磁电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二维Cr_(2)S_(3)纳米片及其磁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瑞龙 张钰樱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170,共9页
以三氯化铬和硫粉为原料,采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成功制备出了二维Cr_(2)S_(3)纳米片,并对Cr_(2)S_(3)纳米片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宏观磁性等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二维Cr_(2)S_(3)纳米片光学形貌以三角形为主,尺寸最大可达到15... 以三氯化铬和硫粉为原料,采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成功制备出了二维Cr_(2)S_(3)纳米片,并对Cr_(2)S_(3)纳米片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宏观磁性等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二维Cr_(2)S_(3)纳米片光学形貌以三角形为主,尺寸最大可达到156.8μm,厚度最小为2.59 nm(约2个单元晶胞厚);晶体结构为菱方相结构,类似于单斜NiAs型晶体结构;磁性测试表明:菱方相的二维Cr_(2)S_(3)低温下呈亚铁磁性,面内为磁易轴方向,其奈尔温度约等于120 K,75 K时饱和磁化强度最大;在空气中放置1个月后二维Cr_(2)S_(3)纳米片依然保持较好的磁性性能,是一种环境稳定的二维磁性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气相沉积 Cr_(2)S_(3) 亚铁磁 非层状 环境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支撑BaTiO_(3)薄膜的制备与铁电性研究
3
作者 张军 沈玙璠 苏天聪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9-375,共7页
BaTiO_(3)(BTO)铁电氧化物薄膜因其在非易失信息存储、智能传感、生物医疗、纳米发电机等领域潜在的应用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为了保证BTO薄膜能高质量外延生长,通常选择晶格匹配的氧化物做衬底,所生长的薄膜与衬底之间存在较... BaTiO_(3)(BTO)铁电氧化物薄膜因其在非易失信息存储、智能传感、生物医疗、纳米发电机等领域潜在的应用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为了保证BTO薄膜能高质量外延生长,通常选择晶格匹配的氧化物做衬底,所生长的薄膜与衬底之间存在较强的化学键,很难将其从衬底上大面积地剥离下来,所以也无法实现下一步转移到可用于高密度器件集成的的Si基衬底上。文章使用水溶Sr_(3)Al_(2)O_(6)(SAO)为牺牲层的方法,将生长在Nb-SrTiO_(3)(Nb-STO)衬底上的BTO外延薄膜可以大面积、无褶皱地转移到Si基衬底上。并且,转移后的自支撑薄膜仍然保持了完美的结晶度和室温铁电性。此结论对自支撑氧化物薄膜在高密度铁电器件的集成方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iO_(3)薄膜 铁电性 自支撑 柔性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金/石墨烯修饰电极的免疫传感器检测噻虫啉 被引量:3
4
作者 姚军 毛慧 +2 位作者 张芹 赵国政 张晋华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9-244,共6页
该文研制了纳米金/石墨烯/噻虫啉电化学免疫传感器。运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法对修饰过程中电极表面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间接竞争法检测了杀虫剂噻虫啉,最低检出限为0.7 ng·mL^(-1),线性范围为10~5000 ng·... 该文研制了纳米金/石墨烯/噻虫啉电化学免疫传感器。运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法对修饰过程中电极表面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间接竞争法检测了杀虫剂噻虫啉,最低检出限为0.7 ng·mL^(-1),线性范围为10~5000 ng·mL^(-1)。经检测纳米金/石墨烯/噻虫啉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与稳定性,并对香蕉、西红柿、苹果和大米实际样品进行测定,回收率范围87.1%~11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石墨烯 免疫传感器 噻虫啉抗体 噻虫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_(3)C_(2)@C_(80)与[12]CPP纳米环之间非共价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洋 李旺昌 +4 位作者 张竹霞 王芳 杨文静 郭臻 崔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6-144,共9页
金属富勒烯嵌套于纳米环内形成主客体系,二者产生的主客体作用可诱导内部金属团簇的取向,影响分子的电子结构等性质.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对碳纳米环[12]CPP(CPP=环苯撑,主体分子)与金属富勒烯Sc_(3)C_(2)@C_(80)(客体分子)... 金属富勒烯嵌套于纳米环内形成主客体系,二者产生的主客体作用可诱导内部金属团簇的取向,影响分子的电子结构等性质.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对碳纳米环[12]CPP(CPP=环苯撑,主体分子)与金属富勒烯Sc_(3)C_(2)@C_(80)(客体分子)形成的主客体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最稳定构型中,[12]CPP呈现椭圆形, Sc_(3)C_(2)@C_(80)与[12]CPP的质心不再重合. Sc_(3)C_(2)@C_(80)在[12]CPP内旋转对构型总体能量影响仅为13.51 kJ/mol.[12]CPP向Sc_(3)C_(2)@C_(80)转移了0.03 e,主客体分子之间存在弱相互作用.对二者相互作用的分析结果表明,色散作用在弱相互作用中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富勒烯 碳纳米环 密度泛函理论 弱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