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庙台槭的居群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7
1
作者 李珊 阎桂琴 赵桂仿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 研究庙台槭 (AcermiaotaienseP.C.Tsoong)自然居群的遗传结构和种内遗传多样性。方法 选取 20条RAPD随机引物对 3个庙台槭居群的 39个个体进行PCR扩增得到一系列 0, 1数据,用Popgen32,AMOVA和SPSS9. 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 目的 研究庙台槭 (AcermiaotaienseP.C.Tsoong)自然居群的遗传结构和种内遗传多样性。方法 选取 20条RAPD随机引物对 3个庙台槭居群的 39个个体进行PCR扩增得到一系列 0, 1数据,用Popgen32,AMOVA和SPSS9. 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条引物共检测到 128个RAPD位点,庙台槭物种水平的多态性位点比率为 53. 13%,居群水平的多态位点比率分别为秦岭中段南坡居群 42. 90%,中段北坡居群 18. 75%,秦岭西段居群 32. 78%。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显示 3个居群的个体有以彼此为中心的聚集趋势。庙台槭居群间基因流大小仅为Nm=0. 703 6。结论 庙台槭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尤其是在居群水平上;庙台槭居群间已发生了强烈的遗传分化;庙台槭居群间的基因流很小,遗传漂变和随之而来的近交可能是刻划居群遗传结构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台槭 保护遗传学 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